《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 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篇一今天参加金字塔原理培训,讲师为金字塔思维的翻译者汪洱老师。简单记录如下:一、何谓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由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参谋巴巴拉·明托创造,旨在阐述写作过程的组织原理,提倡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善写作效果。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中概括出来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构造也就必定是一个金字塔构造-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在这种金字塔构造中,思想之间的联络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一个逻辑推断式,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二、金字塔的
2、应用?金字塔原理主要应用于考虑、表达与写作这三个方面,帮助创造性地考虑、明晰地辨析、准确地表述观点。1.定义复杂问题,建立明晰的写作目的。2.评估文章所要表达的各层思想及其相对重要程度。3.使推理构造化,使阐述更为连接、透明。4.分析p 、确定论据的效用。三、一些有意思的感悟1、表达上都遵循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的规律吗?答案是未必,需视沟通对象及场景而定。一般情况下,金字塔原理提倡在表达上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详细、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的次序。假如当时的情景是向领导汇报,这是个不错的次序。 但假如向专家团队汇报,先给出一个与专家心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可不是好事
3、,专家的思维形式更倾向于关注你的推理过程,因此在表达次序上有可能需要完全颠倒。在沟通表达上,视对象“投其所好、取悦别人”,把握需求利益关注点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案例1:作为大型工程建立工程负责人需要进展工程方案汇报,评审团队由政府部门、外部专家及公司部门领导组成。你该如何设计汇报方案与之沟通?政府部门关注-经济社会效益;外部专家关注-质量与平安;公司部门领导关注-工程本钱效益。好的报告应该包含这3个局部,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针对不同的群体也应设计不同的次序。案例2、假如让你选择一种图表来展示产品市场份额,你会选择用哪种呢?课堂上90%的同学习惯性的使用饼状图。正确答案也是未必,需视产品的市场份额
4、、汇报对象而定。假如我方产品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1占据20%,竞争对手3与4分别占据15%,那么使用柱状图在“视觉”上可以增大与对手的差距,从而给予客户“有利冲击”。2、关于道法术的理解。周易讲道法术: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金字塔思维课程中也有相关的道法术:道:归纳演绎推理思维,考虑的5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好不好(比拟)?法: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考虑。术:STAR构造、TOP原那么。太极中的道法术:道:阴阳。法:舍己从人,打拿化发。术:详细的招数及动作。3、关于恐惧与贪心恐惧与贪恋是2种最原始的心理学动机。课堂上,老师提到普通人逃离痛苦的动力是追求快乐动力的4倍。
5、因此,有无数的商业形式用“怕”的能量去征服客户,如保险。联想到以前看到的好玩的例子:第一个例子二选一A.95%的概率赢得1000元,5%的概率什么也不得到B.肯定得到900元从纯理性角度,A获得的数学期望是950元,但仍然会有很多人选择B。解释:有较大的可能获得,愿意为确定性付出,风险躲避。典型应用:保险(风险调整型),此例中,比方你碰到了A场景,有保险公司提供你一个效劳,说你别纠结了,说我来承当A的风险,确保给你900块(甚至910、920.),当有大量A存在的时候,保险公司稳赚。你选B,等效于花100元买了个保险,把5%降为0%。第二个例子二选一A.5%的概率赢得1000元,95%的概率什
6、么也不得到B.肯定得到100元虽然A的数学期望只有50元,但仍然有很多人选A。解释:有较小的可能获得,愿意为可能性付出,风险追求,当然,这和你如今又多少钱也有关系(相对效用),假如是1000万和100万,相信很多项选择A的会变成B。典型应用:彩票,本例中,选A的人实际上是花了100元买了一张5%赢得1000元的彩票,这其中的差价是彩票得以运作的根本。第三个例子二选一A.95%的概率损失1000元,5%的概率什么也不损失B.肯定损失900元此例中,A的数学期望是-950元,但仍然有很多人愿意选A搏一把。解释:有较大的可能损失,愿意为可能性付出,风险追求。典型应用:赌博,本例中,解释了为什么赌徒输
7、了以后停不下来的原因,选A的人其实是想再花100元买一个翻盘的时机。第四个例子二选一A.5%的概率损失1000元,95%的概率什么也不损失B.肯定损失100元虽然A的数学期望只有-50元,但人们还是不敢冒险而选择B。解释:有较小的可能损失,愿意为确定性付出,风险躲避。典型应用:保险(防止大病大灾那类的),本例中,你选B,实际上是花了100元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当有大量A存在的时候,保险公司稳赚(再回忆第一个,一样的道理)。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大局观第一,对于上述任何情况,假如我们确信会发生很屡次,那么很多人的选择会反转,这是时间上的大局观,坚持更理性的决策,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当然,前提是真
8、有屡次。第二,对于上述任何情况,假如同时在多人身上发生,不同角色想法会不同:如第一种场景,我们假设是一个公司里,每个部门是否选择创新的命题,那么很多部门的经理,都希望保守的选B,但公司总裁希望所有经理都去冒险。这是空间上的大局观,也解释了一个机构中的局整矛盾,创新的困难。第三,更有意思,我们把两个数值没这么极端的例子放在一起:A1.25%的概率赢得1000元,75%的概率什么也不得到B1.肯定得到245元会有不少人愿意选B1。A2.75%的概率损失1000元,25%的概率什么也不损失B2.肯定损失745元会有不少人愿意选A2。我们把两个选择合并在一起看,选B1A2组合的同学算一下,综合结果“7
9、5%的概率损失755元,25%的概率得到245元”,而被我们放弃的A1B2组合,综合结果是“25%的概率得到255元,75%的概率损失745元”,综合结果要更好(多得10元),是不是有点意思?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篇二8月1日,托管团队共同观看了金字塔原理的视频讲座,讲座首先对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写作问题进展了分析p 和归纳,并系统的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进展写作。虽然视频时间缺乏两个小时,但却让我收获很大,特别是原理中的TOPS原那么,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一、T:瞄准观众换位考虑是行文的关键,因为它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视角、构造、立场等核心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往往在未清楚观众需要的情况
10、下就开场动笔,在洋洋洒洒之后,对方却不知所云。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理清思路,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阐述问题,才能到达有效沟通的目的。二、O:周延完好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如何完好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观点之间既不重叠又不遗漏,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领导常说的“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既是一种表达上的方式,更是一种逻辑上的要求。而逻辑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进步的,需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勤于考虑,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三、P:掷地有声掷地有声,我的理解就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到达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对所表达的问题有明晰的认知和深化的考虑,需要我们具备相当的分析p 才能。现阶段,我需要锻炼的是准确的阐述问题,至
11、于恰好处的解决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四、S:言之有据我认为,这是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所在,金字塔原理之所以以金字塔命名,就是因为它倡导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构造是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而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总结,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金字塔构造。到达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在沟通之前,有明晰的思路,每一个观点都有有力的内容支撑,不牵强,不僵硬,让人有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之感。由于对金字塔原理只经过短短的一个小时的培训,所以难以对该理论有一个完好的、系统的认识。所以目前只针对印象较为深化的TOPS原那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金字塔原理培训心得篇三金字塔原理是我所读到过的为数不多的
12、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考虑和交流方式的书,它所包含的概念几乎颠覆了所有我所知道的关于写作的知识。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假如可以再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我的工作会轻松许多。”“逻辑混乱,缺乏条理。”这两句话是我常常用在学生论文上的批语。虽然学生们再次交上来的论文稍有进步,但往往还会因为文章的逻辑问题被我发回去重新修改。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会感到疲劳困惑,连我这个做导师的也会感觉烦躁。“论文要怎么改?”这是我最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有条理的?这不是一个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问题,文章的条理明晰与否,不在于对语言和文字的应用,而在于作者的考虑方式。考虑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
13、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一个思路明晰的作者写出的文章自然是条理明晰的。人们往往会因为文章或表述上的条理不清而被扣上“思维混乱”的帽子。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错误也许很可笑,但是当我们面临新的问题时,也许思维又开场混乱了。如何防止思维混乱,保持一个理性的正确考虑?其实在三十年前就有人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芭芭拉·明托和她的金字塔原理。人与人交流存在的最大障碍不是语言不通,而是思路不清。为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金字塔理论: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进展考虑,或是自上而下式地寻找论据支持论点,或是自下而上式的根据事实做出判断。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要呈现给别人骨架刚毅有力的、有金字塔构造的文
14、章。文章的总论点放在顶端,下一层是支持总论点的关键句,再下一层是支持关键句的论据,依次类推。“金字塔”像一盏明灯,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了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是一个打破性的逻辑体系,它支撑着考虑、组织与沟通。一旦读者掌握了金字塔原理,那么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将为你翻开一扇新的大门。它所拥有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你的想法增添了本质性的内容,并引导你的读者经过一系列逻辑考虑,最终推理出你所要表达的结论。这个体系的准确性与简明性让你可以更轻松地与人沟通,以更加明晰形象的逻辑,将你的想法展现给别人。中国人讲究“因时、因人、因情、因景”合理地解决问题,所以考虑就成了中国人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中国人的考
15、虑和写作方式讲究随心随性,颇有些意识流的感觉。相比于西方,中国人所缺乏的正是这种“金字塔式”具有逻辑性的考虑方法。而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考虑和写作的“道”,是一种哲学。书中介绍的充满逻辑性的考虑和写作的方法,颠覆了中国人以往的思维和写作方式。作者推崇的“金字塔”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学会把握思维的细节和明晰地考虑,从而明确地呈现你希望表达的思想。受过思维和逻辑训练的人,按照金字塔的方法培养考虑和表述的才能,就可以具备有理性支撑的坚实果敢的力量,好似电脑晋级换代之后奔跑如飞的感觉。金字塔原理不是一本速效的工具书,这些考虑和写作的技巧需要时间来学习和理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愿意在工作中遵循并积极
16、理论这些法那么的人,自然可以得到与他们的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回报:他们的思想影响力和感知价值大大进步,同时真正进展写作的时间与精力那么大大降低。虽然芭芭拉·明托最初的创作目的是写给那些需要写作市场报告的商业人士,但我认为,无论商业人士、学界人士、记者、律师、老师、学生乃至医生,只要你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人沟通,那就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会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富有逻辑而明晰地考虑,如何简明扼要地写作。一旦掌握金字塔的原理,你将拥有更出色的文笔和出色的口才。金字塔原理总体来说,是需要我们不断研读的一个工具。在不同的阶段读出的结果,对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无论得出什么样的观
17、点,个人看来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每个人需求不同,得到的也不同。 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魅力所在,永远都不会过时。金字塔原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工具,一个组织材料的工具。当我们在与人沟通或者写报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想说的话很多,但是一条条一点点非常零散,很难整合到一起去。这个时候金字塔原理就可以帮你像搭积木一样把信息搭成一个框架,让你的表达看起来观点鲜明、思路明晰。溯来说,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创造的,为理解决咨询工作的报告问题。咨询工作通常非常细致,获得的材料可以箩筐计算,那么怎么能快速把咨询成果展示出来,既不显得结论干巴巴又防止掉入细节迷宫无法自拔呢?金字塔原理就顺势而生。就个人学习心得而言,金字塔原理的根本逻辑与我们小时候学习的议论文如出一辙:先写总论点,然后有分论点,最后是运用论据来进展论证。每段落的第一句是分论点,快速阅读的时候只要看每段落的第一句,就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构造。至于是否真的能做到论证有力、条理明晰,单靠金字塔原理是不行的,还需要加强逻辑性的锻炼。没有逻辑,金字塔不过是一个垃圾的金字塔,“垃圾进来,垃圾出去”。所以,金字塔原理仅是个工具,不能替代思维,只是辅助表达。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