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973348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ppt(9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95页今天的“杂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主要从两方面阐述:一、关于杂病二、杂病临床治疗举例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95页一、关于杂病“杂病”渊薮及释义 传统中医治杂病 杂病需要传统中医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95页(一)“杂病”渊薮及释义 “杂病”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该篇论述了厥气上逆、心痛、喉痹、疟疾、耳聋、鼻衄、额痛、项痛、腰痛、膝痛、腹胀、大小便不利、痿厥、呃逆等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95页 后世医籍论及杂病者首推伤寒杂病论。其中的“杂”字,唐书艺文志作“卒”字。“卒”、“杂”古义相通,可以训为自“众”,“杂病”、“卒病”

2、均言众也。另有徐大椿杂病源、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金李杲杂病方论、明彭浩杂病正传、明刘纯杂病治例、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景岳全书杂证谟、明霍英兆杂证全书、锦囊秘录杂证痘疹药性合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95页(二)“杂病”的释义 “杂”的意义:“杂”,雜也,说文:“五彩相会。”新华字典:(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2)掺杂,混合;(3)正项或正式以外的。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95页 “杂病”,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解释为:“相对于外感病之称。外感不外六经之传变,有统系可寻,杂病则各自为证,连带者少。故除外感病外,统称为杂病,亦曰杂证。金匮要略一书为治杂证最古者。

3、由此可见,杂病应该是包括除外感病以外的所有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95页(二)传统中医治杂病 在中国古代,中医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所治疗的病种包罗万象,每一个中医师都是全科医。正如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说:“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95页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中医学有向专科方向发展的趋势。远在周代,有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的医学分科。宋元时期分科更为详尽,分为大方脉、杂病、小方病、妇产、五官、正骨、眼、口齿等13科。由上可

4、见,单科医古已有之,但真正的大医却可统领全局,兼治百病,大师的传世著作均是包罗万象之品。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95页 临床实践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医的临床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变化均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因此,中医学防治疾病最注重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故而,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作为理论核心,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95页 一个真正掌握中医的人,利用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的诊断,中药学以及方剂的配伍原则来处方

5、治疗疾病。一个真正的中医必定是个全科医生,而非是什么中医妇科,中医眼科等等单科的中医行者。传统中医的治疗范围是包罗万象的杂病。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95页(三)杂病需要传统中医 杂病之所以言杂,是因其包罗万象。这表现在群体疾病的多样性和个体疾病的复杂性两个方面。解决群体疾病的多样性问题可以采取分科的方法,但针对个体疾病的复杂性采取分科而治的方法,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95页中医的临床现状:已经逐渐脱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原则,医院分科越来越细。例如:临床科室分为内、外、妇、儿及五官科等。内科又分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消化及免疫等科;外科分为周围

6、血管、普外、胸外及神经外等。结果:(1)不能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治疗;(2)不按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来处方用药,而是在现代药理指导下的中药堆砌;(3)不按四诊八纲辨证,而是过分依赖实验 室检查及理化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95页 杂病需要传统中医的原因之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部分相辅相成,疾病和患者,患者和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即内环境(疾病和患者)和外环境(患者与空间和时间)是统一的。把整体分成部分的治疗方法只能以消除疾病为目的,而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95页杂病需要传统中医的原因之二:从病因学角度看 现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为非单一因素,大多数为多种、复杂因素参与,精

7、神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多因素交错刺激与侵蚀,导致多脏器、多组织受损的复杂病日趋多见。多靶点综合治疗与整体调节成为时代的必然,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95页杂病需要传统中医的原因之三: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现代治疗学重视心理、整体性、个体化、最优化治疗,以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为健康目的。这决定了不能分科过细,而应该以整体观看待疾病。中医药治疗原则以治病求本为纲,扶正驱邪、调整阴阳为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强调人与环境如天、地、人之间相互协调和制约,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95页结 论 中医学对日趋增多的慢性病

8、症、复杂性疾病等现代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随着人类疾病谱及医学模式的变化、医学研究方向的转移,人们对治疗水平、方式的新要求,创造了十分有利于中医发展的环境。杂病需要传统中医。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95页二、杂病的临床治疗举例 中医在临床有很好的疗效,但随着疾病谱系的改变,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些力不从心中医必须现代化。何为中医现代化?中医能有效地诊断、预防、控制、治疗现代疾病,中医就现代化了。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95页下面主要从七个方面谈谈杂病的临床治疗病例:(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四)西医有明

9、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 疾病。(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六)病情危重,但可缓解症状者。(七)中医治疗效果欠佳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1】徐左,52岁,就诊时间:1986年5月6日。患者乏力、气短、双下肢水肿月余。有心脏病史2年左右,2年前因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协和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现患者面色晄白,行动迟缓,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小便少,纳呆。舌质淡暗,舌体胖大,有暗紫气。双脉沉弱而濡。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分析:此病又称原发性心肌病,其发病率为心脏病总数的1.6-7.2,预后

10、不良,死亡率较高。从中医角度,脾肾阳虚为病人的主要病机,真阳不足,肾水无以温煦;脾阳不足,三焦无以运化。舌质暗紫,是有瘀血之象。拟方如下:制附片10 高丽参10 茯苓15赤芍15等。此方以真武汤化裁,干姜易生姜,加高丽参、丹参、茅根、葶苈子益气活血利水。干姜较生姜又入肾经,既可温肾阳,又可温脾阳。葶苈子中含有两种强心甙,一种叫七里香甙甲,有强心作用。别录说:“下膀胱水,利少腹。”援药的想法始于此。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二诊:5月9日 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行走距离较短时,可不用人扶持,双下肢浮肿减轻。舌脉均同于前。方:予上方基础增减,制附片20g 葶苈子2

11、0g 红花10g,5剂 并嘱药宜久煎,每至开后小火炖1小时左右,煎煮三次兑匀,一天分六次口服。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三诊:5月16日 病人自觉明显好转,但夜间休息不好,拟酸枣仁汤加减,去甘草(恐其导致水钠潴留)。方:炒枣仁30g 知母10g 茯苓15g 川芎10g 制附片15g 丹参30g 葶苈子30g 五味子10g 鹿茸粉1.5g(冲服)红参粉3g(冲服)以后病人继续就诊,直至3个月后自觉疾病已愈,重新上班。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2】王姓小儿,男,7岁,1987年8月23日就诊。患者有流感的前驱症状,发

12、病迅速,颜面潮红,体温39.1,呼吸急促,昏睡不醒,脉细数,舌尖红绛,数日未大便。用激素和抗菌素效果不好,高热无法控制。查血Rt,WBC总数稍高,腰穿脑压高,细胞数正常淋巴细胞稍多,诊断为“散发性脑炎”。分析:病人为一派热毒内燔,炽盛于血分之象,已到“耗血动血”的前期诸证,必宜“直须凉血散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生地30g 丹皮10g 赤芍15g 酒军6g 犀角磨汁30ml等。疗效:初次见到病人为下午2点,患者4时第一次服药,6时半体温降到37.6,8时许体温降至正常。下黑便若干,至此体温再没有高于正常,一周后出院。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3】

13、程右,男,45岁,1990年春节正月初二初诊。患者哮喘反复发作,无季节因素,多因感冒、劳累、过敏诱发,发则张口抬肩,咳喘,吐白粘痰,西医诊断为“喘息性之气管炎”。正如医学正传云:“哮以声响名,喘以声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治疗过程如下:急性发作期:解毒清热,宣肺定喘。连翘散和止嗽散,重用鱼腥草、芦根、桑白皮。症状缓解期:化痰清肺,固表健脾。清气化痰丸合玉屏风散。重用黄芪、黄芩、半夏、瓜蒌等药。症状稳定期:补肾益肺,扶正抗敏。都气丸合自拟抗敏汤。(自拟抗敏汤:僵蚕、蝉蜕、露蜂房、乌梅、穿山龙、合欢皮、黄芩、细辛)。此外,建议病人长期服用冬虫夏草粉,加蛤蚧粉。

14、服用了整整三年中药才得以痊愈。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4】曲左,男,48岁。患者股骨头坏死,住院针灸理疗并守方3月余,临床痊愈。自拟方如下:木瓜30g 自然铜30g 白附子6g 苏木10g 川断10g 补骨脂10g 透骨草30g 丹参15g 牛膝10g 威灵仙30g 藏红花15g 黄芪15g 地龙30g 土鳖虫15g 乌梢蛇30g 蜣螂10g 蜈蚣1条 穿山甲15g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5】刘左,40余岁,2002年5月初诊。因急性腰扭伤疼痛住院,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人大声呻吟,彻夜难眠,突感心前

15、区疼痛,大汗淋漓送至抢救室。仍腰痛难忍。心电图示:急性心肌缺血,心肌酶学检查尚正常。处方:炒山栀60g 大黄60g 黄药子60g 乳香30g 川草乌各30g 没药30g 韭菜子30g 冰片10g 红花30g 共为末,蜂蜜与75酒精调匀外用。疗效:次日疼痛缓解,经抢救心脏症状得到控制,心电 图恢复正常,心肌酶学复查仍正常。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6】患者男,59岁,1997年就诊,中风后遗症。患者脑梗塞数年,经治疗好转,但左侧肢体拘挛疼痛,凉麻不适,舌质稍暗,苔白,脉弦。辨证后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赤芍30g 甘草15g 豨莶草30g 木瓜15g 僵

16、蚕10g 制附片6g 木防己10g 鸡血藤30g 并嘱咐将药渣再加水后泡洗患肢。分析: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用于肢体挛急、内脏痉挛等疾患,效果较好,但本病数年不愈,恐仅此未能获全效,故加味使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7】患者男,小儿,7岁,1988年就诊,高热惊厥。病儿素有高热惊厥史,此次因扁桃体炎发热而致惊厥,诊时已经注射过安痛定等药。患儿大汗淋漓,烦躁,口干舌燥,渴饮不止,倦怠。辨证后方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药:生石膏30g 肥知母10g 粉甘草6g 粳米15g 西洋参6g(另煎兑入)分析:伤寒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17、,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8】患者男,80岁耄耋老人,1989年春节就诊,积食。鳏居老人,春节邻人多予美食,饱餐之后,胸中烦闷,脘部按之钝痛,午后潮热,米水难进,舌红,苔粘而黄。辨证方用大承气汤合小陷胸汤。药:大黄9g 厚朴6g 枳实12g 元明粉3g 黄连3g 半夏9g 瓜蒌18g 疗效:一剂症减,2剂后改用山楂丸调理而愈。分析:伤寒论:“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必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小陷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8、金匮要略:“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95页(一)诊断明确的急危重症或难治疾病【病例组小结】这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是:诊断明确,但属难治之症。医者当“胆愈大而心愈小”,敢于治疗,但必须小心谨慎,辨证到位,心态平和。具体说来:病例1、3 用药要合理,制方要准确,法随证变,方随法变,药随方变。病例2、7、8必须速战速决,排阵遣方,药专力宏,力求速胜。病例4、6要守方而治,病虽难治,变症不多,守方是准绳。病例5,腰痛是心肌缺血的诱因之一,一个外敷方解决问题,中医之妙可见一斑。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95页(

19、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组1】咳嗽 例1 心咳:患者女,症状以心悸、心慌,下午加重,伴有咳嗽而见症,干咳少痰,舌尖红,脉细数。是为心火过盛,克金过度,肺气不宣而咳。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之意,药如下:黄芩15g 麦冬15g 地骨皮15g 莲子心6g等。并嘱患者加入带皮鸭梨一只同煮,5剂而愈。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2 肝咳:男,上气咳逆阵阵,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难出,量少质粘,胸胁胀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边尖红,苔薄黄。证属木火刑金,治宜清肝泻肺。方:丹皮10g 栀子6g 黄芩15g 桑白皮10g 葶苈子6g 郁金15g 丝瓜

20、络6g 海浮石30g 橘红30g 薄荷6g疗效:5剂后症状迅速缓解,予以逍遥丸口服以 善其后。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3 膀胱咳:女,每咳时必有排尿感,时有排尿失控。方用水陆二仙丹合缩泉丸、止嗽散。药:金樱子10g 芡实10g 乌药6g 益智仁10g等。例4 肺咳:小儿,3岁。纯阳之体,属风热犯肺,只用桑菊饮,药到病除。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组1小结】上呼吸道感染和气管炎,均出现咳嗽的症状,但却有心咳、肝咳、膀胱咳、肺咳等不同,正如素问咳论所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疾病虽同,病机不一,症状相异,治法不同,

21、分别采取宣肺、宁心、调肝、益肾、和胃、利水等方法止咳,病即痊愈,并不需皆用宣肺之品。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组2】胃痛 例1 寒邪客胃:民工,饮食不规律,常进生冷,于一次淋雨之后又进食生冷之物,胃痛暴作,苔薄白,脉弦紧。用温胃散寒之法,良附丸加味。方:高良姜10g 香附6g 吴茱萸6g 紫苏6g 陈皮6g 并嘱其局部温熨,1剂后疼痛大减,再嘱其服生姜红糖水以善其后。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2 脾胃虚寒:一青年女教师,胃痛绵绵,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倦怠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用健脾和胃之法。方:

22、黄芪15g 白芍10g 赤芍10g 炙甘草6g 桂枝6g 干姜6g 吴茱萸6g 大枣10g 白扁豆15g 茯苓10g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3 肝胃不和:一中年妇女,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叹息,大便不畅,疼痛和情志恼怒密切相关,脉弦。治用柴胡疏肝散以调和肝胃。药:柴胡10g 白芍15g 赤芍15g 醋元胡30g 香附6g 青皮10g 枳壳6g 香橼10g 川楝子10g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4 胆胃不和:一平原老红军,胃脘灼热疼痛,咽干,时有口苦,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

23、胃镜示:糜烂性胃炎,B超肝胆未见异常。证属胆胃郁热,当调和胆胃。方:栀子6g 柴胡6g 白芍10g 金钱草30g 酒军6g 郁金10 g 醋元胡30g 蒲公英30g 木香6g 川楝子10g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5 脾虚气滞:患者女,35岁,1992年就诊,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痞闷,纳呆,体瘦力弱,偶有泛吐清水,自觉心下坚硬如盘,舌淡苔水滑,脉沉。枳术汤合摩罗丹主之。2剂后患者自觉心下坚硬感消失,再服摩罗丹以善其后。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说:“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组2小结

24、】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胃脘痛,但其病机各异。寒热错杂、辛开苦降是治胃的大法。西医认为病在胃,中医认为是相关联的,可能是肝胃,可能是胆胃,可能是脾胃,用药要顾及多方,注重辨证的细微之处。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组3】胆囊炎 例1 阴寒内盛:患者男,72岁,1983年秋就诊。病人发热甚,腹痛不显,血象高,B超示胆囊炎症,脉微细,但欲寐,身有微热,呕而不适,小便利,手脚凉。方用四逆汤。药:制附子10g 干姜6g 炙甘草18g 疗效:病人服3剂后诸症缓解,后见反复,又服上方6剂而愈。正如伤寒论言:“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

25、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例2 肝胆湿热:患者男,45岁,2001年就诊。胆结石,阻塞性黄疸。病人胆石症病史多年,近数月出现黄疸,色泽鲜明,心中懊恼,恶心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胁肋胀痛拒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姜春华利胆排石汤。药:茵陈蒿30g 栀子10g 酒军6g 金钱草30g 枳实10g 虎杖15g 郁金10g正如古书言:伤寒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 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金匮要略:“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

26、常见病多发病【病例4】:患者男,45岁,干部。1988年就诊。慢性结肠炎。病人腹泻不适,大便泻后则腹痛减轻,久治无效,全消化道钡餐示慢性结肠炎,查脉弦细,舌淡暗,白苔,根稍黄,腹泻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方用乌梅丸。药:乌梅10g 细辛3g 干姜10g 黄连10g 当归10g 附子6g 蜀椒3g 桂枝6g 人参10g 黄柏15g 正如伤寒论言:“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 利。”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5】患者男,50岁,干部。肠痈。病人腹痛拒按,时有发热,常自汗出,小便正常。脉数,舌如常。B超示阑尾炎,查WBC 1.9109/cm3。辨证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27、药:大黄15g 牡丹皮10g 桃仁6g 瓜子15g 芒硝6g如金匮要略言:“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6】患者女,40岁,2000年就诊,荨麻疹。病人大块风疹,易出汗,压迫处风疹尤甚。辨证方用桂枝汤加白藓皮、丹皮等。药:桂枝6g 赤芍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6g 白藓皮15g 丹皮6g如伤寒论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虽为解表剂,但能

28、调和营卫,不但能解表,而且能和里。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7】:患者女,36岁,1996年就诊。白塞氏病。病人口腔和外阴溃疡反复发作,面颈部反复出现毛囊炎,有时低热、头晕、疲乏、咽干。辨证用甘草泻心汤加减。药:甘草6g 黄芩6g 党参9g 干姜3g 黄连 1.5g 半夏9g 白英15g 大枣6枚 白花蛇舌草30g 另予苦参30g煎汤外洗阴部。分析:金匮要略言:“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西医学认为,白

29、塞病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故可适当运用白英、白花蛇舌草等援药,既可以充分运用现代药理成果,又可收到明显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8】:患儿女,9岁。癫痫失神发作。2004年就诊。因分娩时不顺利,曾用胎头吸引器,患儿6岁时出现癫痫失神发作,有突然发生和突然中止的意识丧失,脑电图异常。后一直间断发作,服用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柴胡6g 黄芩3g 桂枝3g 生姜1片 党参3g 茯苓9g 白矾1.5g 郁金10g等。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胁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30、徐大椿亦言:“此方能治肝胆之惊厥,以之治癫痫,必效。”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9】:患者男,20岁,1992年就诊。肾病综合征。病人颜面四肢浮肿,头眩心悸,小便不利、涩痛,少腹胀满,口渴,心烦,舌淡白,苔水滑,脉沉。属阳虚水肿,阴水。猪苓汤合真武汤。正如伤寒论云:“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9

31、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10】:患者男,50岁,1990年就诊。冠心病。病人胸闷憋气,时有胸痛,窒息感,伴大便干结、口臭。舌暗紫,有瘀斑,脉沉弦。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抵当丸。药:瓜蒌15g 薤白10g 半夏10g 水蛭粉3g(分冲)虻虫10g 桃仁15g 酒军6g(单包)古书云:金匮要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 半夏汤主之。”伤寒论:“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 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 当丸。”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11】:患者女,60岁,2004年就诊。失眠证。病人失眠多年,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眠后易

32、醒,甚则彻夜难眠,伴有头晕、心烦,躁扰不宁,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用酸枣仁汤合朱砂安神丸。药:酸枣仁30g 川芎6g 知母6g 甘草6g 茯神15g 黄连3g 生地10g 朱砂1.5g(分冲)当归10g金匮要略:“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例12】:患者男,26岁,1998年就诊,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患病多年,近日来因受凉诱发,求治时哮声漉漉,喘息不止,张口抬肩,痰多而稀,鼻流清涕,小便不利,舌淡胖,苔水滑,脉沉。辨证用小青龙汤加自拟方。药:麻黄3g 桂枝6g 赤芍6g 鱼腥草30g 干姜3g 甘草6g 细辛

33、3g 五味子6g 等。正如伤寒论言:“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分析: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因素存在,故本着“伏 其所主,先其所因”的原则,抓住抗过敏和化痰的 关键环节,扭转病机,慎防他变。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95页(二)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小结】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关键是辨药证,辨方证,辨病证,辨症证。要学会运用经方。本组病例使用经方的特点:(1)直接使用法,即辨方证。方以类从,正随方到。(2)原方出入加减:当原方不能尽表其意或病机虽似,但症多有出入时,可对原方化裁而用。(3)经方合用:将经方叠用,可原方使用,也可稍事 加减。(4)经方与它方合用。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95

34、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 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 【病例组1】呃逆 例1 打嗝有长短之分者。例2 打嗝有急慢之分者。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例1 打嗝有长短之分者。赵右35岁,烟台芝罘人,1988年秋就诊。病人因进食不慎而呃逆连声十余天,后病情转为烦躁,恶见生人,稍胜重物,气行则胃气上逆,胃热上腾。就诊时呃声连连,气不及喘,声高而频,触及上身则呃逆短促声急,以叩诊槌击其右脚踝骨则呃声变长。患者痛苦面容,面赤口臭,舌红苔黄,脉数而滑,大便干,小便黄。辨为阳明腑实证,方用小承气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拟方。药:枳实10g 厚朴10g

35、酒军24g 甘草10g 大枣10g 石膏15g 淮小麦30g 竹叶10g疗效:3日后复诊,病人自述服药后腹中隆隆作响,自觉腹气趋下而内急,便下燥屎数枚后,呃逆立止,烦躁顿减,3剂后自觉已经康复。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例2 打嗝有急慢之分者。李左,女,50岁,济南历下区人,2002年6月就诊。患者形体较胖,呃逆月余,久治不愈。自述与人生气后而患此症,现每天发作频频,进食前则呃声尚缓,进食后呃声连连,往往可将食物带出。就诊时呃声较低,气短难续,脉濡,舌淡苔干,中部稍黄。有慢性腹泻病史。处方以四君子汤合理中汤化裁。药:党参15g 云苓10

36、g 炒白术10g 干姜6g 芦根30g 苏子6g 炙甘草10g疗效:3剂后复诊时病情明显好转,进食前呃逆较少发作,进食后仍时有发作,但呕吐已少见。上方去苏子,加丁香6g,红参6g,5剂后病人诸证皆除。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病例组1小结】呃逆一证,有虚实之分,均应责之胃气升降异常,脾气运化无力。例1为阳明腑实,浊气不能下行,逆而上之。古人云:脾升胃降,脾之德在缓,浊气升,而脾从容升清之能受损,胃降逆行水谷之能不行,呃声连连,实证也。例2为脾虚运化无力,进食后更虚,频频呃逆无力,故呃声短怯,当健脾温阳。苔黄苔躁,此为津不上乘,虚热炎上

37、之故也。故重用芦根清热而不伤及脾阳,虚证也。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病例组2】痛证例1:女性患者骑车牙痛。仔细追问病史,实乃“三叉神经痛”也。方药:露蜂房30g 荜茇10g 苦丁茶15g 川芎10g 荆芥穗6g 细辛3g 白芷10g 防风6g等分析:骑车牙痛,乃受风之故,实属中医所谓风邪作祟,疏风通络便可作效。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例2:一女性患者子时头痛。每遇半夜便感头痛,如刺如锥,痛苦不堪。西医诊断为“丛集性头痛”。舌暗,有瘀斑,脉弦。考虑到子时乃阴阳相顺接之时,当以

38、交通阴阳为要,方仿通窍活血汤之意。方:桃仁10g 红花6g 赤芍15g 藳本10g 蔓荆子6g 生姜3片 大枣10g 并嘱患者加入两茎葱白同煮,取其交通阴阳之意,霍然而愈。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例3:患者全身有一物走窜疼痛,可见一突出皮肤的半球状物,在胸腹、上下肢近端游动。虑及怪病从痰治,且此患者的症状有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故拟化痰祛风为法。药:天麻10g 半夏6g 茯神10g 石菖蒲15g等。分析: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致多种疾病。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临床可见病证繁

39、多,症状表现或怪异,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之说。本病难以诊断,疑为风痰作祟,用驱风化痰,药到病除。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言:“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95页(三)西医无法诊断或对病情难以解释,中医可以诊断的疾病【病例组2小结】这组病例西医难以诊断,病情怪异,在治疗此类疾病时要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要敢于用以前的医生未用过的治法和方药,或尝试老药新用或开发新的药物。治疗关键:辨证到位,辨证准确。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95页(四)西医有明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疾病【病例1】患者男,52岁。2003年8月初诊

40、。病人于例行查体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表现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查病人得,形体肥胖,舌胖嫩,苔白腻,脉滑。辨证属痰浊壅盛,药:瓜蒌9g 薤白9 g 半夏9g 白术15g等。附:无症状型心肌缺血(SMI)是指患者虽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段改变等),但不伴随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因其无明显临床症状,常易被人们忽视,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很明显地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95页(四)西医有明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疾病【病例2】患者女,46岁,2002年2月就诊。病人于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平素性情急躁,纳谷欠馨,稍有不

41、慎即易腹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弦。辨证属于肝郁脾虚。药如下:柴胡6g 当归6g 白芍6g 白术9g等。附: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的特点,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5种。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肝区隐痛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我国有1亿以上无症状HBsAg 携带者。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95页(四)西医有明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疾病【病例3】患者男,45岁,2004年6月就诊。病人于查体时发现血脂高,诊断为高脂血症。平素感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于湿热壅滞。药如下:金银花

42、15g 荷叶9g 连翘12g 泽泻10g 附: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超过正常。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促进因素,其还与内分泌病、肾脏病、肝脏病等密切相关,尤其与常见老年性疾病关系密切。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95页(四)西医有明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疾病【病例4】患者女,55岁,2001年3月就诊。病人于查体时发现血糖增高,诊断为糖尿病。平素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辨证属胃热炽盛。处方:生地12g 生石膏30g 知母10g 麦门冬12g 牛膝10g 生大黄10g 甘草6g附

43、: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症状期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95页(四)西医有明确诊断,中医无法诊断的疾病【小结】此组病例属于无症状疾病。无症状疾病是指化验检查或特异性检查发现异常,能确诊疾病,但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体征的一类疾病。中医治疗时通过色、脉、舌等独具特色的诊法,在症状缺乏的情况下,仍可以推知脏腑的坚脆、阴阳的消长、邪正的

44、盛衰、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性的寒热等情况,从而为辨证施治提供证据。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病例1】患者女,32岁,打字员。病人因头痛反复发作就诊,伴有头晕,颈部不适,曾做颈椎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紧张性头痛。查患者颈部肌肉紧张,双尺脉沉,寸脉弱,考虑为神经根颈椎病导致头痛,证属肝肾亏虚,络脉瘀阻,脑神不清。急则治其标,故予活血通络,醒神开窍之剂。药如下:葛根30g 赤芍15g 黄芩10g 鸡血藤30g等。疗效:经治疗1个周后,患者诸症消失,嘱其继续服 用强力天麻杜仲丸和六味地黄丸1月,随访1年 无复发。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

45、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病例1小结】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分析1.颈椎病以肾虚为本(1)此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或持续头颈部负重的人群中。传统中医认为,人过中年后,肾气自虚,“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而且“肾者,作强之官”,负重过劳亦容易伤及肾气,故此病常在此类人群中发作。(2)本病的发生多由颈部或椎间盘退变或骨质增生所致,中医认为骨为肾所主,骨的发育与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功能的维持均有赖于肾气的充盛,精旺则可生髓充骨。若肾气亏虚,骨骼失于滋养,则会出现骨骼发育异常、退行性变化,发为颈椎病。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2.颈椎病以痰瘀互结为标 颈部姿

46、势不正,筋脉气急,易致气滞血瘀痰结;过劳伤气,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均可致气虚无力行津,血行迟滞,亦容易形成痰瘀结于颈部;风为百病之长,寒性收引、凝滞,湿性重浊,风、寒、湿三邪夹杂,乘虚而入颈部肌肉,痹阻经脉,亦使颈部气血凝滞。故颈椎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属虚实夹杂之证。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中医诊法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优势:按诊:令患者挺胸端坐,头部及身体保持正直,先用一手拇指逐一按其颈椎棘突,观察有无压痛及体察颈椎的曲度和增生情况,然后一手拇、食两指,逐一按其颈椎棘突两侧肌肉,体察有无肌肉紧张,如有肌肉紧张僵硬感为病,最后一手握拳叩患者头部,另

47、一手拇、食两指按住颈椎棘突两侧肌肉以感觉肌肉的动度,以肌肉动度增强为病。脉诊:颈椎病患者脉象每多见双手寸、尺沉弱,其中左手尤甚,传统中医认为寸部候人体上部之气,包括头部,尺候肾气,故而,此种沉弱脉象的显现,亦由肾虚清气不升,清窍失养所致,而且此种颈椎病往往伴腰椎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病例2】王,男,42岁,干部,1996年住院病人。患者于10月前因思虑过多而出现眠差。就诊时见:不寐,每日仅能睡12小时,头晕,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少言懒语,伴轻度头痛,不思饮食,二便通调,无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治

48、以疏肝解郁,泻火化痰。处方:磁石100g(先煎)龙骨30g 牡蛎30g 丹参15g 川芎10g 郁金10g 菖蒲10g 远志10g等。疗效:患者住院2周,除服上方外,还予刺五加注射液静 滴。经治疗后,患者睡眠情况明显好转,每日睡 眠6小时。头晕、烦躁消失,诸症好转出院。随访 至今无复发。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病例3】患者张某,男,36岁,部门经理。病人常熬夜,生活无规律。两月前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咽痛、发热等感冒症状,按感冒治疗2周后,热退,但仍觉疲劳,腰背酸痛,烦闷、纳差,持续近2月。现症见神疲乏力,头晕,咽干不渴,烦闷纳呆,睡眠欠佳,时觉恶寒发热,

49、舌尖红,苔薄白,脉细。理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治以养精血疏肝气为主。药如下:酸枣仁30g 何首乌30g 柴胡12g 川芎12g 等。疗效:连服5剂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再继续服12剂,患者自觉疲劳消失,恢复如常。现在学习的是第72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病例3小结】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常有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头晕眼花、急躁易怒等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半年。此病为长期劳累所致。中医对此病的认识:肝体阴用阳,可贮藏血液,疏泄气机,濡养全身,消除疲劳,且肝脏属厥阴之脏。厥阴又称“一阴”,为人身阴阳之气转换交接的枢纽,与

50、人体的昼夜生物节律有密切关系。如劳神过度,耗伤阴血,肝体失养,肝气逆而为郁,周身失濡,发为此病。中医治疗多从肝肾为主,治疗效果良好。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小结】这组病例往往难以确诊为某种疾病,中医学却可以从患者的舌脉或症状中找到蛛丝马迹,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近年来疾病谱系发生重大改变,潜隐性未病日益增多。潜引性未病是显病的前期阶段,属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即中医学的治未病的范围。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95页(五)西医无法预测,中医可见端倪者潜隐性未病的表现形式有两种:(1)健康未病态,即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如疲劳综合征、紧张综合征、慢性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