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2.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机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的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
2、劳动者;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全面发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科学知识的任务。二、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表现为: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三、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四、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
3、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五、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0 页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遗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化为人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
4、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就不能实现。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我们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关心的是,如何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才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所以我
5、们在坚信教育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又不同方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总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
6、不同的教育目的。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为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的可能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0 页 -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精神
7、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四、为什么说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
8、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第六章课程一、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
9、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二、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设置的原则或要求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思想品德教育科目;社会基础知识科目;自然科学基础科目;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三、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10、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四、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强调内容的基础性。注意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0 页 -合理体现各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兼顾同一年级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五、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7 个方面的问题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11、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第七章教学(上)一、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具体指标)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具体指标是:能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应具有的素质,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
12、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四、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13、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地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认识世界。教学的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0 页 -有领导的认识(认识
14、的引导性)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认识的巩固性螺旋上升五、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体验。学生主要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认识的捷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是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
15、、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统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
16、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赫尔巴特率先提出的观点。在教学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到情感、意志、兴趣等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结合现代
17、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造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
18、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六、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0 页 -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调动他们的学
19、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是指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
20、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1、。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掌握知识。3、讨论法是指学
22、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4、演示法是指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试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白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通过演示,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试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
23、得知识的方法。第八章教学(下)一、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循的要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0 页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
24、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纠正。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地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洪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6、组织严密是指可得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
25、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由于它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同时对全班集体授课,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有系统地掌握知
26、识技能。同个别教学相比,班级授课制扩大了教学规模,加快了教学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学,保证让全班学生都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同班学生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便于相互切磋讨论,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积极的集体舆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品德。另外,各科教师轮流上课,他们在业务、思想、风格等方面各有特点,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多方面教育。4、班级授课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
27、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九章德育一、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0 页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的作用。三、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说,德育只遵循人的品德形
28、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德育过程是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的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到的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时间的等多种因素。四、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
29、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五、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语规律,对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的活动。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六、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因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
30、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的行为习惯,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中,具有很多开端。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道德品德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3
3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0 页 -七、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
32、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有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要求:选好学习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
33、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要求:创造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分为赞许和表扬;奖励包括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的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第十章班级管理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34、,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二)解决措施: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35、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集体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0 页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护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应。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三、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1、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2、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3、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