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970047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2022年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2022年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2022年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组织好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归档、交流、应用、推广及报奖等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科技成果的范围第二条科技成果的范围(一)为了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二)在完成纵、横向科研任务中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立应用价值或有学术意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三)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取得的科技成果。(四)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新的有实质性改进或突破的科技成果。(五)为阐明自然现象、特征或规律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成果。(六)为制定科技政策

2、、战略、规划、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和重大科技决策以及科技信息、科技管理等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三章科技成果的分类第三条科技成果的分类按照科技成果的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三类。基础理论成果是指认识自然现象、特征和探索自然规律为主要目的基础研究成果。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科学专著等。应用技术成果是以直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应用研究成果,一般为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和新物种等,成果表现除有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外,还应有相应的实物和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实验报告和经济效益评价等。软科学成果包括

3、科学政策学、科学管理学、科学预测学、科学体系学、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成果。第四章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内容及管理程序第四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内容及管理程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一)科技成果管理的内容:包括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登记、归档、报奖、交流、应用及推广等。(二)科技成果的管理程序:鉴定登记归档推广报奖。第五条科技成果鉴定(一)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应具备如下条件:1.完成计划任务书或合同约定要求的项目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性能和指标要求。2.学术或技术资料齐全,并符合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原始数据、科研过程产生的原始科学技术资料全部归档)。3.应用技

4、术成果的技术资料包括:(1)研究工作报告;(2)研制总结报告;(3)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4)使用说明书及质量标准(企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5)查新检索报告;(6)用户使用报告或用户验收证明;(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二)科技成果鉴定的形式:1.检测鉴定:由省辖市以上专业检测机构,按照计划任务书或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价可以达到鉴定目的的科技成果。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会同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聘请三至五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依据检测报告,提出综合评价意见。2.专家评议:(1)函审鉴定:主要适用于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等不需要到现场考察

5、、不需要实物测试和答辩的科技成果。函审鉴定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五至九人组成函审专家小组,提出书面函审意见。(2)会议鉴定:对必须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审)会,应邀请熟悉本学科(课题)国内外情况、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高、中级专家,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结论。鉴定会的主任委员,应邀请本学科技术上权威的、能秉公组织鉴定(评审)、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原则上为外单位人员,其人数一般为71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家至少应占3/4 以上。3.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不组织鉴定:(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 页 -(2)

6、软科学研究成果;(3)已申请专利的应用技术成果;(4)已转让实施的应用技术成果;(5)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术成果;(6)经生产实践证明技术上成熟、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并具有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7)技术合同登记机关登记的技术项目,已经按合同约定验收合格,通过生产实践应用后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并由当事人出具证明的;4.申请鉴定的程序:(1)科研项目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向集团科技部提交申请鉴定报告及相关鉴定材料。同时填写(打印)有关部门印制的鉴定申请表和鉴定证书。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及鉴定材料一式三份。(2)科技部对上述材料初审并报主管审核后,上报组织鉴定部门审批和鉴定。(3)鉴定

7、的具体工作由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负责。(4)鉴定证书由组织鉴定单位审核盖章后生效。第六条科技成果登记、归档、上报 1.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后,课题负责人须在成果鉴定后一个月内报送如下材料到甘肃省科技厅:(1)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表一式三份;(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一份;(原件)(3)科技成果鉴定材料;(全套)2.甘肃省科技厅将上述材料逐级上报、归档,办理成果登记。第七条科技成果评奖 1.本规定所称的科技成果奖,系指国家级、省(部)级、市(委)级科学技术奖,包括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推广奖、国际合作奖、突出贡献奖等。2.申请科技成果奖的成果,必须是由我公司科技人员单独或为主完成,经正式

8、鉴定并按规定登记和归档的科技成果。3.科技成果奖申请程序:(1)我公司向集团科技部提交报奖申请,并需报送如下材料:(a)科技成果奖申请表;(b)科技成果登记、归档证明;(c)科技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原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 页 -(d)科技成果被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原件);(2)集团科技部审定并签署意见;(3)由集团科技部向甘肃省科技厅办理上报。1、申报书2、已获经济效益证明3、用户使用或经济效益证明4、鉴定证书或验收文件5、科学技术总结报告 4.获奖的科技成果,对成果完成人实行奖励。第五章附 则第八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技术部,修改权归经理办公会。第九条本制度于 2010 年 7 月 17 日制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