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简答题1.简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与信息是原材料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对的。即对一些人构成信息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些人仅是待加工的数据。2.为什么说信息具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是因为:信息是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3.信息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性?真伪性:即信息的准确性,是指信息能否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层次性:是指信息是分等级的。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快速传输和扩展。可变换性:指信息可以
2、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4.企业经营活动中通常包含哪四个流?真伪性:即信息的准确性,是指信息能否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层次性:是指信息是分等级的。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快速传输和扩展。可变换性: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5.信息流的作用是什么?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信息流还反映了其他流的状态,并且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6.信息流和物流的关系是什么?信息反映了事物的属性以及关系。信息流与物流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3、。物流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而信息流则有反馈功能。企业通过反馈信息使企业中的物流有条不紊地流动。受信息采集和传递方式的影响,信息流滞后于物流。7.管理信息具有哪些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内部、外部加工方式多样化:包括记录、核对、分类、检索、合并、传输、存储、输出8.三个层次的管理信息之间有什么区别?信息层次说明举例来源使用时间(寿命)使用频率信息精度保密性要求战略信息环境信息、宏观信息厂址、新产品选择大部分外源长低较高低高战术信息一般是与各部门及部门联系有关的信息完成情况与计划情况比较、库存控制较长较高较高作业信息一般是组织内部的作业信息每日销售量大部分内源短高高低9.简述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输
4、入:是获取原始数据的活动。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反馈:是指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它将信息返回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10.什么是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什么是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二者有何优点和缺点?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其优点:符合显现实应用的逻辑过程,开发的系统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相对来说,每个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管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
5、6 页 -缺点:由于方法的汇总性质,汇总的系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求重新设计系统。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主要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事物。优点: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并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方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总体观察问题的能力。缺点:对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对于大系统而言,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11.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特点?(1)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2)数学模型的应用。(3)有预测和控制能力(4)
6、面向决策12.从层次上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哪几个子系统?(1)业务处理子系统。主要进行基础业务的处理。(2)执行控制子系统。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特点:数据量大、数据规范、处理过程程序化(结构化)。(3)管理控制子系统。为企业中层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评价企业效益等战术级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包括: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等子系统。任务:汇集下层传来的信息并结合环境信息,监督、控制底层的运行;处理信息上传给高层,理解并执行高层下达的指令。(4)战略计划子系统。任务:汇集管理控制层和企业外部信息,辅助企业最高层领导做战略决策和
7、计划;下达执行命令并监督执行情况,分析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管理、协调全系统的运行;提供查询功能。13.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然后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控制功能:根据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辅助决策功能:采用相应的数据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
8、员进行决策。14.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1)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进行问题识别;(2)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3)能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4)具有人机交互分析的功能。15.专家系统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作用:减少成本;改善服务;改善决策。16.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发展阶段?第 1 阶段: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中期)特点:是电子数据处理的最初阶段,目的是用计算机代替部分人工操作,提高效率;数据处理方式采用批处理。第 2 阶段: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70 年代初期)特点:多
9、功能的数据共享的事务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方式以联机实时处理为主;是单项事务处理向管理信息系统过渡的阶段。第 3 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70 年代初期-90 年代)特点:企业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网络化;集成化。第 4 阶段:战略支持系统(90 年代至今)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竞争武器和主要手段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要在企业内部支持业务处理、管理、控制和决策;而战略支持系统则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外部,来支持企业战略17.导致 MIS 实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设计的MIS 不符合企业的目标。MIS 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2)MIS 仅仅是原有手工
10、系统的自动化翻版。MIS 的实施一定要和企业的管理流程融合,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3)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4)MIS 的实施是项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领导、用户、技术开发人员、工程监理人员等。三个层面上的人员都要参与: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18.实施 MIS 所面临的风险有哪些方面?风险是指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实施 MIS 要有风险意识,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具体包括:社会风险:包括战争和内乱、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外汇汇率、通货膨胀、新技术的发展、同行竞争等引起的风险。名师资料
11、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6 页 -经济风险:包括设备价格、税收变化、工资变动、人员的变化、工期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风险。技术风险:包括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等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文档管理等引起的风险。管理风险:包括领导素质、计划、人员19.简述管理的职能计划 要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组织 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分配等。指挥 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命令、调度、检查。协调 使组织内部的每一个部分或每一个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具有综合
12、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控制 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20.简述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以及每个层次的任务。管理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高层管理。属于战略级管理,其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的长远目标及政策。战略决策通常都是非结构化决策。其信息需求的特点是:信息涵盖面广、综合性信息、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以及势力信息和预测信息,信息的精确度、详细程度和及时性要求不高。中层管理。属战术级管
13、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最高层管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具体对组织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来实现总体目标。中层管理者所面临的管理决策和知识决策有时为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有时为结构化问题,其信息需求介于高层和基层之间。基层管理。也称为职能层或作业层管理,是按照中层管理制定的计划,具体组织人力去完成计划。基层管理者所面临的业务决策多数表现为结构化决策。信息是客观的、可定量描述的、有把握的。信息范围狭窄、详细并且大部分是内源信息,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变革带来的影响。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等,其共同特点是:简化内部组织结构,
14、尤其是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得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虚拟组织是由若干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其成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等。其特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络。可以把每个伙伴的优势集中起来,设计、制造和销售最好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在虚拟组织的环境下,组织和管理上非常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虚拟组织的核心管理工具。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削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其特点是:废除等级制度
15、;管理机构精练;一线人员具有更多参与决策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22.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的服务水平23.组织对信息系统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作用?组织目标决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组织变化促使信息技术发展;组织的约束条件制约着信息系统的变革。24.信息系统对组织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作用?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的支持。企业战略是指对企业整体性、
16、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划与谋略。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来实施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战略目标。如对于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即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成本;对于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来增强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对于采取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帮助企业收集、分析客户相关的信息,使企业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有个性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为企业变革提供支持。信息技术既可以支持企业文化,也可能影响与改变企业文化。信息技术导致企业组织变革的4 种方式:自动化、合理化、流程重组、立足点转移。信息系统也为成为组织的累赘。应该认识到,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
17、25.简述企业流程再造(BPR)的概念及其特性。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BPR 的特性是:根本性的。彻底的。巨大的。26.简述 MRP、MRP、ERP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MRP 是 ERP 的核心功能 MRP 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MRP 是 ERP 的重要组成 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ERP 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传统的MRP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 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组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
18、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6 页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构成。通信子网:负责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 与通信线路,是由完成信息交换的节点计算机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通信系统,它承担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主要包括:网络接口卡、通信线路、通信控制处理机、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Modem 等。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与终端,包括网络中所有的主机、输入输出设备、各种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资源子网负责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器、用户计算机、网络存储系统、网络打印机、网络终端等2.简述网络的三种基本的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星型
19、网。是将各结点通过点到点的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起来的网络。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缺点是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都将瘫痪。总线型网:总线型网络是用一条称为总线的中央电缆连接所有工作站和其它共享设备。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扩充、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缺点是一旦总线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如以太网(Ethernet)环型网:将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优点是:简化了路径选择,缺点是:数据传输效率低。如IBM 的令牌环网。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
20、有关的数据集合,它从全局观点组织数据,以最佳方式、最少的数据重复为多种用户服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DBMS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接口。人员:包括数据库管理员(DBA)、系统分析员、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和用户等。其中,数据库管理员的任务是为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明确性和安全性而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他的硬件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4.简述 DBMS 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DBMS 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利用数据定
21、义语言(DDL)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描述。这些定义存储于数据字典中,是DBMS 运行的基本依据。数据操纵功能。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检索、插入、删除、修改。数据库运行管理。包括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操作和故障恢复等控制功能。数据安全性实质是防止非法存取数据库;数据完整性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并发控制指多用户同一瞬时操作同一数据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性;故障恢复指数据库遭到破坏时如何恢复到破坏前的一致性状态。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数据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转储、数据库重组、重构以及性能检测分
22、析等功能。5.简述从 E-R 模型导出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原则。从 E-R 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1)E-R 图中的每个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2)根据 E-R 图中的联系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3)由于键(具体说是外部键)在关系模型中是实现联系的主要手段,所以应该在转换后的各关系中确定各自的主键和外部键。几种不同联系情况E-R 图的转换:两实体间1:1 联系。可在两实体对应的任一关系中多设一个字段作为外部键(必须是与之相联系对方关系的主键)。两实体间l:n 联系。两个实体分别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把实体中的所有属性都对应设置为关系的字段。把两个实体联系的“1”方的
23、实体的”主键”纳入“n”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键”。两实体间m:n 联系。两实体均应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需为“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中必须包含被它联系的两实体的主键。6.简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步骤及每个阶段的任务。从 E-R 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1)E-R 图中的每个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2)根据 E-R 图中的联系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3)由于键(具体说是外部键)在关系模型中是实现联系的主要手段,所以应该在转换后的各关系中确定各自的主键和外部键。几种不同联系情况E-R 图的转换:两实体间1:1 联系。可在两实体对应的任一关系中多设一个
24、字段作为外部键(必须是与之相联系对方关系的主键)。两实体间l:n 联系。两个实体分别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把实体中的所有属性都对应设置为关系的字段。把两个实体联系的“1”方的实体的”主键”纳入“n”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6 页 -两实体间m:n 联系。两实体均应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需为“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中必须包含被它联系的两实体的主键。7.简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SDLC)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ADT)是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基础,运用工程化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
25、和解决问题,先将整个系统自顶向下按模块化结构进行模块分解,然后逐步编程实现,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8.简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非常明确,每个阶段结束时均设置检查点来评价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工作文档的规范化。文档的作用是:文档是现代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档是通讯和交流的手段。文档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档是进行系统维护的依据。自顶向下的系统观点。原则:“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自顶向下的方法是指首先确定系统的目标,然后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析分解,从而确定每一个子目标的功能和任务。用户的观点。用户(User)能否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
26、开发的全过程,是信息系统开发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9.简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明确目标,开发过程易于控制;质量保障措施完备;前一阶段的完成是后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依据;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保障。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进行,即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文档齐全。文档的标准化保证了开发人员的沟通、交流。缺点:开发周期过长。有时系统尚在开发过程之中,而内外环境已有改变化,对系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开发的系统适应性差。逻辑设计(系统分析)到物理设计(系统设计)的过渡难度大。文档编写的工作量大1.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
27、务。系统分析是系统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阶段主要利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等分析工具,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逻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系统分析报告。其工作内容包括: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2.简述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应用项目的概况描述项目目标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开发所需资源和预算安排期望的效益关于结论的意见(结论的三个内容)3.运用数据流程图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明确系统边界;(2)
28、自顶向下,逐层分解;(3)在局部上遵循由外向里的原则。4.运用数据流程图进行系统层次分解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为了保证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可运用以下几个原则对数据流程图进行检验:数据守恒。一个处理环节的输出数据流仅由它的输入数据流确定。既不能遗漏输入数据流,也不能出现某些输入数据流在处理环节没有被使用。另外在层次分解时,要注意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流的一致性。数据存储既应该有输入数据流也应该有输出数据流。(2)数据流程图的可读性。简化处理之间的联系。均匀分解。既各个子系统的分解层次应大体相同。命名应该恰当。处理均应以强动词+客体的方式来命名,而其他元素均应是名词命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
29、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6 页 -5.编写数据字典的要求有哪些?(1)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成分的定义必须明确、易理解、惟一。(2)命名、编号与数据流程图一致。(3)符号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无遗漏、无重复、无矛盾。(4)格式规范、风格统一、文字精练、数字和符号正确6.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是什么?(1)描述了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作为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2)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协议或合同,为双方交流和监督提供基础。(3)作为目标系统验收和评价的依据。7.简述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1)原系统分析部分:包括总况、管理业务流程、功能分析、数据流程图、处理逻辑说明、征求意见总
30、结等。(2)新系统逻辑模型: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图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新系统的数据字典关于处理逻辑的说明(3)实施计划。包括:工作任务的分解、进度、预算等。8.简述系统设计的任务。系统设计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根据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系统的划分、功能结构问题,从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去完成系统物理方案的设计,为下一个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其中总体设计包括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9.简述系统设计的原则。(1)
31、系统性原则。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此,整个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标准,传递语言要尽量一致,并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2)灵活性和可变性原则。系统应灵活,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要求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部分的独立性,尽量减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3)可靠性原则。是指系统受外界干扰时的抵御力与恢复能力。如保密性、检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4)经济性原则。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硬件上不必过分追求先进。10.简述系统划分的原则。(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2)子系统在功能上具有独立性,简洁性。(3)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低,接口简单明确。(4)不会出现子系统中大量数
32、据冗余,也不会出现子系统之间数据频繁交换的现象。(5)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11.模块独立性有哪些好处?(1)系统容易开发: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不仅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和理解。(2)系统可靠性高:模块化使软件容易测试和调试,因而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靠性。(3)系统容易维护:因为程序错误通常局限在有关的模块及它们之间的接口中,所以因为变动往往只涉及少数几个模块,所以模块化能够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4)模块化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可以由许多程序员分工编写不同的模块,并且可以进一步分配技术熟练的程序员编写困难的模块。12.简述模块设计优化的原则。(1)模块
33、独立性。耦合度应越小越好;模块的内聚越大越好。(2)模块的大小适中。(3)扇入与扇出。扇入越大越好;扇出应适当。(4)作用范围应在控制范围之内。13.代码的功能有哪些?(1)标识。(2)分类。(3)排序。(4)专用含义14.简述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6 页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特定的DBMS 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1)E-R 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2)数据模型的规范化。规范化处理就是按照规范化规则逐步地分析处理原有信息表的过程。具体的规则是: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属性都应是不可分割的
34、数据项(数据元素)。每个非主属性都由主码惟一决定。(不能由主码的部分主属性决定)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依赖于其他的非主属性。(3)设计视图。用户视图是面向用户呈现出的虚表,即在数据库中视图并没有存储任何数据。15.输入设计的原则是什么?(1)输入量小。避免重复输入。(2)输入简便。(3)数据转换少。(4)数据尽早校验。16.人机对话设计时应考虑哪些要素?(1)以用户需求为先。(2)对话设计的实质是信息交换。(3)对话设计友好性强。17.人机对话的基本类型有哪些?(1)菜单式。包括下拉菜单和弹出菜单。(2)命令式。(3)填表式。(4)应答式18.简述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1)功能
35、结构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图;模块设计说明书(模块的名称、功能、调用关系、局部数据项和详细的算法说明等。)(2)代码设计各类代码的编码方案、类型、功能、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等。(3)数据库设计用户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4)用户界面设计输出界面(输出类型、内容、格式、方式、功能、要求等)输入截面(输入内容、格式、方式、人员、功能、校验等)(5)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工作模式设计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网络设计方案(6)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1.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系统实施的任务是:软、硬件准备(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用户培训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
36、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6 页 -2.简述衡量程序的主要指标。(1)可维护性:维护是指对系统进行监督、统计、评价,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改、完善和扩充,使系统能正常地运行。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校正、被修改或被完善的难易程度。(2)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外部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功能,能够运行指定的一段时间的概率。包括程序和系统的可靠性,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通信的安全可靠、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等。(3)可阅读性:程序的层次清楚,便于人们阅读和理解。(4)效率:指计算机资源(如时间和空间)能否被有效地使用3.简述系统测试的步骤。系统测试是按照与系统开发相反的方向来进行的。依次为:单元测试(模块测试)、
37、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综合测试。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用于测试单个程序模块,确定模块的逻辑和功能是否正确。单元测试的实施要以黑箱法测试其功能,辅之以白箱法测试其结构。集成测试用来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也即模块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传递。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单元接口的完整性、一致性。系统测试是对软件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硬件、手工操作以及系统的任何其它的组成部分的集成的总体的测试。综合测试包括测试新系统是否和其他相关系统和环境兼容、运行时间、所需要的存储容量、用户操作、通信能力以及系统运行的主要瓶颈等。4.简述系统转换的方法。直接转换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时刻,旧系统停止工作,新系统开始工作。这种方式最简便,但风险最
38、大。一旦新系统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巨大损失。适合于新系统不太复杂或原系统完全不能使用的场合。平行转换方式,该方式是让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当新系统运行基本没有问题时,将旧系统取而代之。该方式显然考虑了系统安全性的问题,风险较低,但是由于两个系统同时工作,成本较高。适合于大系统的转换。分段转换方式,即将系统的交付使用分阶段继续进行,这样既可克服立即方式风险大的缺陷,也可避免平行方式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属于一种折中的办法。5.简述信息系统开发中应该编制的各类文档。6.简述文档编写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文档编写应注意读者对象,根据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读者决定怎样适应他们的需要。(2)完整统一、
39、文字准确、简单明了。无二义性、自成体系。(3)可追溯性。同一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提供的文档应有可追溯的关系,必要性可以追踪调查。文档结构的安排应方便读者查阅。(4)文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5)维护文档的一致性。对系统的任何修改都要在文档中有所体现。7.简述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6 页 -(1)系统总体情况评价规模、结构、应用范围等;支出是否超出预算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使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文档是否齐全;系统的保密情况;(2)其它指标。包括: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直接经济效益:年利润增长额、年经
40、济收益、系统的投资效益系数、投资回收期等。直接经济效益的来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由于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导致的产品产量增加;减少工时损失和生产设备停工损失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由于改善了组织管理,减少了物资储备,降低了非生产费用;科学的决策带来的无形的经济效益。费用使用情况,包括开发成本、运行成本、管理成本、维护成本等。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显著地改变企业形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
41、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改善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和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等。系统性能指标。包括工作效率、响应时间、配置合理性、输入处理、输出的速度、稳定性、故障指标等。8.简述系统维护的内容。(1)硬件的维护。包括硬件的日常保养和硬件的更新维修工作。(2)软件的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3)数据文件的维护。对数据文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维护。(4)产品代码的维护。对代码进行必要的修改或重新设计。9.简述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1)硬件的维护。包括硬件的日常保养和硬件的
42、更新维修工作。(2)软件的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等。(3)数据文件的维护。对数据文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维护。(4)产品代码的维护。对代码进行必要的修改或重新设计。10.简述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的主要功能。基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计算处理模块。人机交互式调整模块。项目信息输出模块。11.如何理解商业风险、技术风险与管理风险?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即开发的产品市场上不需要;开发的产品不再符合整个公司的战略;缺乏销售渠道;没有得到预算保证;重要人员变动等。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缺乏人员、进度、预算的管理,对资源、配置等缺乏计划与
43、控制,造成项目质量处于混沌水平。技术风险,主要是指产品分析与设计、实施与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技术不确定、陈旧、相对环境过于“先进”等因素。12.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策略制定、监控风险执行情况的过程。是为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和。其主要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规划风险监控13.简述 CMM 的内容。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标准。该标准基于众多软件专家的实践经验,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是国际上流行的软件生产
44、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CMM 分为 5 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可管理级和优化级。初始级(initial):也称为混沌级。在初始级,企业一般不具备稳定的软件开发与维护环境。项目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杰出的项目经理和经验丰富的开发团队。此时,项目经常超出预算和不能按期完成,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不可预测。可重复级(repeatable):在可重复级,组织建立了管理软件项目的方针以及为贯彻执行这些方针的措施。组织基于在类似项目上的经验对新项目进行策划和管理。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6 页 -可描述为有
45、纪律的,并且项目过程处于项目管理系统的有效控制之下。已定义级(defined):在已定义级,组织形成了管理软件开发和维护活动的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包括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项目依据标准定义自己的软件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可描述为标准的和一致的,过程是稳定的和可重复的并且高度可视。已管理级(managed):在已管理级,组织对软件产品和过程都设置定量的质量目标。项目通过把过程性能的变化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对产品和过程的控制。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可描述为可预测的,软件产品具有可预测的高质量。优化级(optimizing):在优化级,组织通过预防缺陷、技术创新和更改过程等多种
46、方式,不断提高项目的过程性能以持续改善组织软件过程能力。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可描述为持续改善的。14.简述企业的安全防范体系的内容。安全防范体系包括预警、保护、检测、反应、恢复和反击等。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主要涉及安全机制、安全服务以及网络安全层次模型等内容。(1)安全机制,包括基础安全设施(机房、动力系统等)的安全、信息系统平台的安全、网络安全层次模型等。(2)信息系统平台的安全,包括数据和通信的安全、应用和运行的安全、管理安全、授权和审计等。(3)网络安全层次模型。四、综合题1.处理借书过程是:前台接待员接受读者交的索书单,首先查看读者记录进行读者鉴别,并存储借阅记录文件。然后由图书管理员查询
47、图书文件,进行存书查询,如果图书未借出,交书库管理员向书库发出库单,并由书库管理员修改借阅记录文件和图书文件;如果图书已借出,向读者发图书有人借阅通知。画出处理过程的数据流程图。二、计算题(一)。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2.结构化决策问题结构化决策问题:简单、直接,有固定规律可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如企业的订货、进货、工资管理等问题3.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4.信息 信息是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5.信息的
48、真伪性信息的真伪性:即信息的准确性,是指信息能否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6.信息的层次性信息的层次性:是指信息是分等级的。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7.信息的可传输性信息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快速传输和扩展。8.信息的可变换性信息的可变换性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9.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指信息不具有独占性。10.物流 物流: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11.资金流 资金流:是以货币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12.事务流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
49、经营管理行为的过程。13.信息流 信息流:除去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物理内容以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14.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15.内源信息内源信息: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如原始记录、定额、指标、统计报表和分析资料等16.外源信息 外源信息是从企业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信息,包括来自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金融部门、有关信息服务中心、国内外市场、供货单位、销售单位等的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6 页 -17.战略信息 战略
50、信息:又称决策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定企业组织的目标;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理念;制定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等。例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址选择;新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的信息。18.战术信息战术信息:又称管理控制信息。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月计划与完成情况的比较信息、库存信息等。19.作业信息 作业信息:是反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作业信息用来解决经常性的事务问题,与组织日常活动有关,并用以保证切实完成具体任务方面的信息。例如:每天统计的产量、质量数据;工资单等信息20.信息化 信息化:指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