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理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过关检测试卷C卷含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理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过关检测试卷C卷含答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姓名班级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理工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过关检测试卷C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需要和 _需要。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而产生的 _。4、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和_。5、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_、_和言语表情。6、人
2、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 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7、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 _、_。8、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动机和 _动机。9、表象是从 _到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_保持 _。二、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3、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
3、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 _D.测验法5、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7、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
4、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6 页 -第 2 页 共 6 页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起伏8、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9、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10、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1、在测验时,如果一个 10 岁的儿童通过10 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 11
5、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 岁 6 个月B.10 岁 8 个月C.10 岁 10 个月D.11 岁1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13、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4、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16、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
6、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7、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6 页 -第 3 页 共 6 页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8、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9、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20、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
7、现象D.个性倾向三、名词解释(共8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1、晕轮效应:2、有意注意:3、创造性思维:4、心境:5、形象记忆:6、自我意识:7、注意的动摇:8、错觉:四、判断题(共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分)1、()“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制约作用。2、()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3、()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4、()“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5、()复杂意志行动过程中,执行决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6、()气质具有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气质是不能改变的。7、()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
8、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8、()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9、()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10、()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五、简答题(共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一个人会面临哪些动机冲突?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3、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4、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几种水平?5、什么是启发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哪些?6、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六、论述题(共 1 小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
9、)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6 页 -第 5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性格能力3、需要主观体验4、模仿能力创造能力5、面部表情身段表情6、遗传环境7、先快后慢先多后少8、生理性社会性9、再造想象创造想象10、识记再认或回忆二、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C2、C3、B4、D 5、B6、A 7、D8、C9、A 10、A11、A12、B13、D14、B15、C16、A17、B18、C19、A20、B三、名词解释
10、(共8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1、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2、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3、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4、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5、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6、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7、注意
11、的动摇:是指注意经常地间歇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8、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四、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动机冲突有:(1)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的内心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趣之,另一方
12、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多重趋避,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一上目的,每种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作出多重选择以避免导致内心冲突。2、(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3、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
13、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丰富,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4、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
14、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的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内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程度。在意识的调节与支配下,人的意识水平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水平: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水平,指人脑中所保持的经验或信息,可由需要时复现、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5、答: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代表性启发,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易得性启发:指倾向于
15、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6、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的。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
16、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放弃努力。六、论述题(共 1 小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