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951857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学习地理是完善个人知识构造,培养人文精神的需要。合理安排复习,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更轻松。下面是WTT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仅供参考。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P2 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地球卫星照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

2、 圆 半圆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互相关系 平行 相交5.经度和纬度(见P6-P7)经度(子午线) 纬度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

3、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例题11.写出A、B的坐标 (A:15W,15S B:75E,0)解题方法: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互相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根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2.判断A、B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

4、、南半球 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局部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局部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500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平原:海拔很低20_m地面平坦、起伏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坡和缓 陆地和海洋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三)大洲和大洋地球外表71%(3.61亿km2)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1.4

5、9亿km2)。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是海洋的边缘局部,洋是海洋的中心局部,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5.大陆架、大陆坡、海沟6.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阔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

6、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那么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局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7.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

7、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8.大洲的分界: 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8、荷兰的围海大堤)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别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c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拟活泼。(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