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与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古与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COURSECODE)304B1004课程名称(COURSETITLE)考古与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专业选修课学分(CREDIT)2学时(CONTACT HOURS)32先修课程(PRE-COURSE)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历史学(师范)课程简介:考古与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了解考古学的性质、中国考古 学开展的历史,考古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室内研究方法,及了解博物馆的基本理论,作 业流程、组织管理和建筑设施,熟悉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从而对考
2、古学和博物馆学 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该课程是历史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至明清时代的考 古、博物馆学的基本概念和开展历史、博物馆品的征集、保管、陈列与研究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考古学和博 物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判断和研究,提出 相应的解决方案,培养解释重要考古开掘和博物馆学重大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基 本概念和考古简史;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史前人类考古和人类出现;旧石器
3、时代的考古;新石器时代 考古与国家、文明的出现;秦汉至明之前历代考古;世界博物馆的演进和开展;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的基本概念;博物馆陈列品的陈列和保管;文物的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内容。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通过系统掌握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考古和博物馆学开展 的基本脉络和线索,关注相关开展动态,培养解释重要考古开掘和博物馆学重大问题的能力。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 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能够运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判断和研
4、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研讨课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个人能力并与其他成员保持良好合作。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 目标1课程 目标2课程 目标3课程 目标4课程 目标5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指标点3.1MHM毕业要求指标点3.2MMMM毕业要求指标点3.3LM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指标点4.1M毕业要求指标点4.2MHM毕业要求指标点4.3MMM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指标点8.1M毕业要求指标点8.2M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
5、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绪论课程目标1.21 .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2 .考古学文化及考古学研 究的方法与步骤3 .中国考古学简史1 .能够掌握考古学与文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 了解考古学开展史。3 .熟悉考古的基本流程。1 .课堂教学2 .课后实践:分小 组,并由教师安排 ,确定各小 组的研讨题目。理论6学时2.石器时代考古课程目标1 .旧石器时代2 .新石器时代1理解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了解学术界对 人类产生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观点,掌握我国境内 发现的古人类及其文化;2掌握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分期以 及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3 了解我国各地所发现的新石器文
6、化及其特征, 重点掌握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 化;4 了解近年来我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展;5 掌握研讨式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会提炼观点、 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1 .研讨式教学2 .课内外实践: 各小组根据选 题,展开研讨理论 4学时+ 实践 2学时3.夏商周考古课程目标1341 .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 探索2 .商代的考古学文化3 .两周文化4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1. 了解夏商周考古的特征与分期;2. 掌握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分期、二里头文化所 反映的社会形态,了解学术界有关夏文化的争论和 对夏文化的探索;3. 了解商文化的分期,掌握早商和晚商等不同时期 商文化的特征,认
7、识商代的都城、墓葬及商代甲骨 文、青铜器等的特征;4. 了解周代文化的分期,分布范围和特征及主要1 .课堂教学;2 .小组研讨;3 .各小组课堂 汇报理论2学时+ 实践 2学时26遗址,包括先周文化、西周文化和东周(春秋) 文化,掌握甲骨文、金文以及盟书的知识,了解 青铜器在周代的演变情况;5 . 了解近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6 .阅读文献,掌握资料、提炼观念的能力。4.战国秦汉至明清 时代的考古课程目标1、51 .战国秦汉考古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 古;3 .隋唐五代时期的考古;4 .宋元明清时期的考古。1. 了解战国秦汉考古的特征与所处社会开展阶段;2. 掌握战国秦汉考古新发现,熟悉
8、这时期的墓葬、城 市遗址;3. 了解战国秦汉时期简牍帛书。4. 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等不同 时期考古学的特征、考古新发现及研究概况。课堂教学理论 8学时5.博物馆学的基本 概念和开展历史课程目标1 .什么是博物馆和博物馆 学?2 .博物馆学的类型;3 .世界博物馆的开展历 史;4 . 国博物馆的开展史;5 .我国博物馆的类型与特 点1 .能够熟记博物馆学基本知识,掌握博物馆的中 外开展史;2 .拥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3 .分析国外博物馆开展对中国博物馆的影响;4 . 了解我国博物馆的类型与特点。1.课堂教学2.课内研讨理论 3学时+ 实践 1学时6.博物馆品的征 集、保管、陈
9、列与 研究课程目标1 .博物馆品的征集;2 .博物馆品的保管;3 .博物馆品的陈列4 .博物馆品的研究1 .熟悉博物馆品征集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步骤;2 .初步掌握博物馆品的保管的基本准那么和流程;3 .初步具备研究博物馆品的能力。1 .研讨教学2 .课内实践:围绕 相应主题,各小组 研讨,最后在课堂 做汇报,教师给 予点评。3 .参观博物馆理论2学时 + 实践2学时27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全部单元课程目柝1、2、3、4、5平时出勤 课堂讨论。 课程作业1 .课堂讨论或阅读资料交流(20%)通过此方式了解学生课堂出勤及参与课堂的表现。每学期每位同学 至少参与两次。根据对问题的基本
10、掌握程度、观点的客观中肯程度、参阅 资料的丰富度、语言表达的流畅度,设6069、70 79、8089、90-100 四个档次。2 .课后作业(10%)根据对问题阐述的完整性、是否史论结合、所引用资料的丰富度、 资料的前沿性、引文的学术规范性、书写的整洁度等,设60 一69、70- 79、8089、90-100四个档次。每学期三次书面作 业,取三次作业的平均值。3 .期中考试(10%)为催促学生巩固学习效果,课程学习过半时进行期中考试,采取闭 卷形式,主要通过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检测学生对这门课的识记、 分析、评论的情况。总分100分。4 .期末考试(60%)期末进行综合性的闭卷考试,总分1
11、00分,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猴 释、列举或简答题、论述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分析、评论能力。单元一至四课程目标1、2、3、4、5期中测试全部单元课程目标1、2、3、4、5期末考试见、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无,使用自编教材(-)主要参考书1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缈,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2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3 .刍IW: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4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5 .严建强着:博物馆的理论与实瑜,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 .国家文物局: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7 .杨玲、潘守永着:当代西方博物馆开展态势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8 .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陈列艺椅,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91日伊藤寿郎、森田恒之主编,吉林省博物馆学会译:博物馆概论,1986年版。10 .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