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37903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登泰山记教案课题登泰山记学时:2课堂笔记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桐城派”,了解相关文学知识。2. 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 理清本文思路,体会写景特点。4. 体会本文写作手法。5.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学习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课前预习(课前用)【知识链接】一、作者、作品简介姚鼐(1731-1815年),字姬传,又字梦谷,号惜抱。室名惜抱轩。清朝著名散文家,桐城人。少时家贫,嗜学。从师姚范为经学,复从刘大櫆学古文。乾隆年间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官位较显。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后

2、辞官讲学四十余年。作品多书序、碑传之类。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富有文采。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古文辞类纂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主张古文“清正雅洁”。刘大槐提出“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提出文章八要:神理气味,文之精(内容)者;格律声色者,文之粗(形式)也。桐城派的文章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3、。二、写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三、文学常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的种类: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我们学过: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

4、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朔、晦、望与既望: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11时至1时为三更(即“子时” ),午夜1时至3时为四更,后半夜3时至5时为五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古代纪年月日法(1)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依次为二年

5、、三年等。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日。纪年,例如,丁卯三月;纪日,例如,是月丁未。年号与干支可以兼用,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关于泰山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和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因其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称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它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拔1524米。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到处

6、建庙塑神,从而使泰山文物荟萃,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熔为一体,人们常常把泰山当作崇高伟大的象征,因而泰山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作品。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课文思考】1、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概括每段所写的内容。2、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字音,字义等)【预习检测】(A级)1. 音形辨识鼐( )磴( )徂徕( )戊( )樗蒲 ( )罅( )须臾( )膝( ) 同舟共济( )赈济( )济水( ) 人才济济( )2.

7、词语释义1) 乘风雪 2) 长城之限 3) 遂至山巅 4) 半山居雾 5) 戊申晦 6) 极天云一线 7) 绛皓驳色 8) 尽漫失 9) 僻不当道者 10) 明烛天南 三、文本探究,回答问题1.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日出时景物的变化的?2.补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好处?3.作者是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学习过程(课堂用)第一课时导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走近清代散文家姚鼐的登泰山记,

8、去感受一下他笔下的泰山。(一)听老师范读,读准字音。(二)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注释翻译疏通文句,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详见课件)(三)整体感知,梳理课文思路。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2、理清思路(板书) 明确: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作业:熟记本课重点文言文实词意思。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

9、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泰山的风貌,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又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1、作者是如何记叙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的?明确: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人济。 日观峰的位置: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面线点。作者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2.精读第二段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

10、,写景特点。明确: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动词:乘、历、穿、越、至于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南麓登山-循中谷-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3、文章第三段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待日出稍见须臾日出回视)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五鼓: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持捕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

11、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作者还写了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自然景观: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和景物特点,展现泰山古老的风貌,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及泰山之冬的静美,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12、5、本文写景十分优美,把这些文字找出来,读一读,这些文字美在何处?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绘的?明确:“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皑皑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明烛天南”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象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象飘带一样。这个比喻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了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13、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皆若偻”这一比喻,不仅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漫”写云雾之大。“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

14、用。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总之,日出前后的描写赏析: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

15、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6、 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叙事简练,语言形象。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的历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

16、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又如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各具特点。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写青山背负着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动

17、静结合,气象万千。 泰山冬季本是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照蓝天的一片静景,但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变静为动,一洗寒冬游山的孤寂之感:“苍山负雪,明烛南天。”泰山高耸入云,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飘浮不定,实为动景,而作者将其描绘成一幅静态山水画,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宁静气息:“半山居雾若带然。” 主旨探讨(C级)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了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登临泰山,其艰难可知,又在文中全

18、不见一丝寒气,到处是雪后的奇景和明媚的阳光。日出前后的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学习反思(C级) 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布置作业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拓展延伸】泰山相关资料: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

19、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中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

20、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关于泰山的诗文、熟语: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登泰山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 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孔子登东山而小

21、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人心齐,泰山移 ; 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 )关于日出: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

22、紫色,却带这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西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俄国屠格涅夫写的原野上日出的景象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巴金 海上的日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