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专题复习课件(同步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专题复习课件(同步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章对环境的发觉专题复习【知识梳理】专题一:声音的特性1 .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平常所说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声源的 决定,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和人对声音的感觉有关。计量单位 是,符号为 O2 .音调:声音的 (平常感觉声音越尖锐,就是音调越高),由声源的 决定,越高,音调 o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3 .音色:反映声音的 与,由发声物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发声物体。【精选例析】【典例1】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 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那么
2、发出的声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解析】 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音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播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变, 而快速播放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变大,音调升高。【变式1-1】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某乐团都会在剧院举办新年音乐会,乐团优美的演奏为观众 献上了盛大的“听觉宴”。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的乐器,依据乐音的特性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频率范围【解析】 不同的乐器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可能相同,即音调和响度相同,但不同乐器发声的 特性与品质不同,即音色不同。【变式1-2】如图2-1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喷呐,用它吹
3、奏名曲百鸟朝凤,模仿 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中。关 于嗔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住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喷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啖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图2 1【解析】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使发声体的振动幅度不同,从而使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吹 奏时按住不同位置的气孔,那么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改变声音的音 调;哦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变声音的响度;嗔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 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专题二: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1 .共同点
4、(1)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 分居 两侧。(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三线 o(3)法线与界面 o(4)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o(5)光路 o2 .不同点(1)反射角 入射角。(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反之那么相反。【精选例析】【典例2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Z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 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科书设计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次数ir170702454533030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o实验中为了使光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o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点C.使光束贴着
5、纸板射到。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 测量ON两侧的i和小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假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尸。方向射到。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变式2-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2-3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E、厂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图2-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 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
6、)假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方向后缓慢旋转,在/上(填“能”或“不 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o【变式2-2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 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填写变化规律),旦折射 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L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值时,折射角/会到达最大值,该 最大值是o(3)假设继续增大入射角,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I只存在 光线。I专题三:平面镜成像i.成像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
7、 0(2)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 o(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o(4)像和物体左右 o(5)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是 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可概括为“大小相等、线面垂直、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像为虚像”。2.实验说明(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O(2)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拟像与物体的 关系。(3)无法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 o(4)实验中有时候会看到两个像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外表发生 成两个像。【典例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 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
8、支未点燃的蜡烛3放 在成像处,如图2-5所示。(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令 a关系。I-言(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填“前”或“后”)观察蜡 /ZJLA /烛的像,所成的像是(填“虚”或“实”)像。飞(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填“变 /d/大,不变或,变小,)。图2-5【解析】(1)实验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充当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另一支放在 玻璃板的后面代替镜前物体所成的像,便于比拟物与像的大小关系。(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验证像的虚实时, 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眼睛直接观察光屏,而光屏上没有像,可
9、知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虚像。(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一一物与像等大,可知蜡烛A的像大小不 变。【变式3-1】如图2-6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P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一i /板的位置。/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 图2.6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 蜡烛的位置。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
10、是(填字母)。(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 o【解析】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先将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记录玻璃板的 位置;点燃其中的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的适当位置,观察成像情况,并记录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拿未点燃的蜡烛去替代所成的像,直到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记录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步骤,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因此合理的实验步骤为adbc。步骤c的目的是屡次实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防止偶然性。【变式3-2】小英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瓦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11、,主要是为了 如图2-7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4,拿(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3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 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8与蜡烛A的像完全 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承 接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o(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赠烛的像,小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那么蜡烛像的位置 (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解析】(1)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可以成像,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5的位置,
12、从而顺利操作蜡烛B与像重合。(2)蜡烛B的作用是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所以不能点燃,当蜡烛B与像重合时,说明 蜡烛A的像与蜡烛8大小相等,由于蜡烛3与A大小相等,因此蜡烛A与其像大小相 等,这采用了等效替代法。(3)光屏上无法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5)玻璃板向右平移后,与原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玻璃板) 的距离相等,因此像的位置不变。专题四:凸透镜成像1 .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u2f倒立、的实像照相机“=2/v=2f倒立、等大的实像粗略测焦距fu2f、的像幻灯机、放大的像放大镜2 .规律概括(1)实像,位 侧,虚像,位 侧。(2)倍焦距分虚实,倍焦距分大
13、小。(3)物距变小,实像变 变,虚像变 变小。(4)实像像距比物距,像 o【精选例析】【典例4】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2-8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氏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图2 8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 烛焰位于。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物距最远,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烛 焰位于仄c两点
14、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但人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大于c点,因此烛焰在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比在b点出现的实像大,即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正确、C错误;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故D正确。【变式4-1】如图2-9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厂、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茂名中考d.假设要让字放得更大,应缩小透镜与字的距离vy【解析】 图中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7当时、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由凸L图2
15、 9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B错误;此 园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才是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故C错误;此时成虚像,物距变小,像变 小,故D错误。【变式4-2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2-10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并推算出焦距为 厘米。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 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 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解析】(1)由图可知,物距和像距都为40厘米,当 = u=Z寸,物体成倒立、等大
16、的实 像。此时=2尸40厘米,/=20厘米。(2)当小金换一凸透镜继续实验时,如果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由于蜡烛 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此时物距小于或等于40厘米,只能成虚像,因此,光屏无 论处于光具座的哪个位置,均无法在光屏上成像。【易错点拨】易错点1:光的折射定律【典例1】光从玻璃射入空气里时传播方向如图2-11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图 2-11图 2-12【错解】 如图2-12所示,a为入射角,为折射角。理由是:CD为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的夹角为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析错】 上述解题错误的原因一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加分析地认定玻璃与空气总是
17、上 下接触的;二是对光的折射及其规律未吃透,将题设文字条件与图形条件结合起来的分析 能力差。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题设文字条件是从玻璃射入空气,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再结合题设所给图形,可知 切为界面,然为法线。易错点2: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2服装店里竖立着一面大平面镜,某人一边走近镜子一边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像。以下关于镜子中像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D.均有可能【错解】选A,理由是:人走近镜子时可看到自己的像越来越大。【析错】人在平面境中成像,平面镜中的像再在人眼中成像。当人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到 眼
18、睛距离变小,即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像距增大,该像在眼睛中的像变 大,此题错在将平面镜中的像在眼睛中的再次成像作为分析对象。易错点3:对光线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理解【典例3 如图2-14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是 透镜,乙是 透镜。【析错】 对光线发散还是会聚的判断标准是与原来的光线进行比拟,如果与原来的光线相 比拟,经过透镜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那么是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果是更加远离主光轴, 那么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第2章对环境的发觉专题复习 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专题一:声音的特性1 .强弱,振幅,振幅越大,分贝,dBo2 .高低,频率,频
19、率,越高。3 .品质与特色。【精选例析】【典例1】 C【变式1-11C【变式1-2 D专题二: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1)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共面。(3)垂直。(4)0。,0 o (5)可逆。2.等于。小于。【典例2】 【答案】(1)量角器(2)C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 路可逆【变式2-1】【答案】(1)不合理 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其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2)04可逆(3)不能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变式2-2】【答案】(1)由小变大(2)90。(3)折射 反射专题三: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1)相等。(2)垂直。(3)相等。(4)相
20、反。(5)虚。2 .实验说明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不垂直。(4)两次反射。【典例31 【答案】(1)大小(2)前 虚(3)不变【变式应用】【变式3-11【答案】(l)adbc (2)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防止偶然性【变式3-2】【答案】(1)便于确定玻璃板后像的位置(2)未点燃 等效替代法(3)虚(4) 不变(5)不变专题四:凸透镜成像1 .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粗略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2 .规律概括(1)倒,异,正,同。(2)一,二。(3)远变大,虚像变近变小。(4
21、)大,放大。【典例4】 D【变式4-11 A【变式4-2】【答案】(1)倒立、等大的实像20.0 (2)因为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易错点拨】易错点1:光的折射定律【典例1】 【正解】 如图2-13所示,鼠 为入射角,似 为折射角(C。左面为玻璃, 右面为空气)。易错点2: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2】【正解】 选C,理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中所成虚像与物体等大,当人走近时,人大小不变,故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也不变。易错点3对光线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理解【典例3】 【正解】 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理由是:经过甲透镜的光线与原光线相 比,更加靠近主光轴,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经过乙透镜的光线与原光线相比,更加远离主 光轴,对光线起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