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懂这些年轻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真的不懂这些年轻人.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你真的不懂这些年轻人提起年轻人,很多管理者提出四个“不”字:不担当,不吃苦,不听话,不抗压。年轻人通常也自嘲自己,佛系、丧文化、朋克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标签。年轻人很无奈,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做以反击。我曾也很年轻,而如今已唏嘘到中年。走在吃午餐的小路上,前前后后都是年轻人,他们青春、靓丽,活力无限,我真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些年轻人不可小觑,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而我们则是匆匆过客,这个时代已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最珍贵?是时间。年轻人有的是时间,他们很轻松用时间去碾压你,你毫无反抗之力。你可能不理解,我是管理者,他们是基层,公司还是我说的算。但你且然不知,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是经验。管
2、理年轻人是一门学问,需要你去懂他,学习他们的价值观。文化有三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后喻文化,即前辈向后辈学习。不可否认,年轻就是资本。创新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试错更多的是年轻人,而前辈们那还有试错的激情与勇气?这个时代在全方位、无死角的提升效率,996、107工作制成为常态,年轻人才有充沛的精力,而前辈们则是家事缠身,那有精力去死磕?前几天,我在星巴克喝咖啡,与一个深圳的朋友聊天。他很年轻,在外企做采购多年,刚从传统企业转型到互联网。他很忙,加班是常态,与我聊天期间,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他调侃道:企业用我们,还不是我们年轻,能熬夜吗?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在
3、职的这份工作,管理的都是年轻人。出于管理需要,我会主动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有时候,我觉得与他们在一起,自己好像也年轻了许多。他们是一群真正懂得生活的人,而前辈们更多的是工作带入生活,生活失去了真正的定义。罗胖说过:如果你今天看不上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这一点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你会死的呀。每一代人的事业,都会属于下一代人,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无法抗拒。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抛弃,就要学会读懂这群年轻人;作为管理者,要让企业有活力,基业常青,更要学会读懂这群年轻人。他们有更多选择的权力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机会无处不在;这是一个万物生长的时代,包容万象,小人物有小平台,大人物有
4、大平台。这个时代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多机会。他们以爱好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无须如我们无奈地工作,一直在出卖自己的灵魂。年轻时的我们选择的机会很少,好像除了挤公车去上班,没有别的选择;偶遇职场失利,也只能忍辱前行。社会在进步,新的职业物种不断涌现,从业年轻人占了半壁江山,如游戏竞技、密室设计师、侍酒师、宠物摄影师、滴滴、外卖等。有一次,我在成都坐滴滴,见司机年轻人模样,侃谈为什么不上班而选择跑滴滴?司机小哥说:上班多拘束,定时打卡,被领导训斥,而跑滴滴可以随性跑,主动权在自己。小哥随意一说让我对年轻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主动与被动之间,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主动,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未来
5、因素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年轻人是企业的主力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年轻人,全是老职员,只能断定这个公司已经丧失了发展活力,与时代脱轨是必然的。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员工与公司的从属关系,以前是公司占主动,现在是年轻人占主动,企业必须想尽办法来吸引年轻人的到来。现在的年轻人背经离道,对从业环境有了自己的要求:办公环境好不好?有没有下午茶?能不能带宠物上班?是否提供可人的晚餐?这些要求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而传统企业能做的却很少。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接力赛,没有年轻选手接力,企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最大的隔阂是对年轻人的认知问题。为什
6、么传统企业的运行效率很难提起来?在传统企业,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正式投产,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而拼多多从成立到上市只用了三年时间。你还是深度分销,人家已经深度粉销了。他们的个性很鲜明年轻人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同的观点造成社交圈多元化;每个人喜欢的英雄人物不同,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任何一个英雄人物也无法代表这个时代。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需求多层次化,市场不断细分,大众商品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有自身的消费偏好,更在意情感消费,是否符合自身的审美观,不在意商品的价格。这就对商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7、。你的商品要博取年轻人的心,就要走入他的内心,与他们成为朋友。不同以前,现在的企业创始人逐步年轻化,二十几岁成为企业的CEO已经很常见了;这几年也是很多企业新老交替爆发期,很多年轻接班人坐上了头把交椅,酒会上到处可以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不同于前辈们,他们的打法是新路数,按照自己的全新思维去重塑这个世界,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企业要野蛮成长,就不要对员工干涉太多;要创新,就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权威。个性很强的人其实想法都很单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切工作围绕着这个核心,其它工作都不重要,洒脱做人。很多企业往往是想要的太多了,贪欲性太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工作对他们来说只
8、是副业我们这代人的爱好基本是被磨灭了,一切从工作出发,爱好成为奢望。人到不惑之年,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养生了。喝什么茶,不能熬夜,坚持跑步等,而要问及有什么爱好,估计答不上来。也许跑步算是个爱好吧,但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值得庆幸的是,我算是能坚持下来的少数人之一吧。年轻人不一样,选择工作大多是从爱好出发的。一份工作薪水很高,但不是他所要的,也会坚决避开。如侍酒师、游戏竞技师等都是爱好使然。爱好没有对错,有很多工作可以供选择,而爱好则是量身制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标签。从爱好出发,从事着自己爱好的工作,更有机会把工作做到极致,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强迫自己做好一件事很难,即使做了,也是身心疲惫,
9、心情不愉悦,更谈不上效率了。本来,做了与做好就有很大的鸿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化,需要爱好来激发潜能,而且是长期积累。这就是百年老店与开个店的差别所在。现在都在提“斜杠青年”概念,什么意思呢?上班是对生活的妥协,只是为了来养活自己;下班是为自己而活,全身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未来更可期。何况,很多年轻人的业余爱好收入已远远超过工作收入,这个时候,你的人生开始弯道超车,发生逆转了。他们更懂得生活我们这一代人把自己搞得很苦逼,没有90后的福气,没有70后的机遇,夹心层一个。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真正的自己,去享受应有的高光时刻。其实,任何时候都有高光时刻,即使在你人生最低谷;她也属于任何人,没
10、有阶层之分,看你有没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当你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你其实就是最耀眼的明星,可以犒劳一下自己:到星级餐厅点一顿可口的美餐,到剧院看一场音乐剧。生活无处不在,就看你的心态。活在当下,就是最大的本分。未来捉摸不定,何必要待到天荒地老。年轻人更懂生活,生活很有品味。衣服可以不是大牌,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气场;美发师可以不是大师级的,但审美观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标准;不一定去很贵的场所,但星巴克是肯定要去泡的,激发灵感去创作;工作很紧张,但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欣赏路边的美景。年轻人很有自信。他们是轻装上阵,没有负重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粤语歌生命有价有句歌词特别好:人
11、活着实在奇妙怎猜透,愿你知生命实在亦是有些意外。不用彷徨迷途只须紧记,他有无穷的色彩,无尽的爱,愿凭着自信跨过障碍赛。他们更喜欢即时兑现年轻人有自我的价值观,目的性很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无须掩饰自己。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副业,想做的必须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一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他们会果然放弃,没有任何顾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即时兑现。他想要更好的生活,就想办法给他物质激励,可以即时兑现;他想要提升自己,就要给他创造更多的机会,小试牛刀,让他们对未来可期。传统组织架构过于僵化,过多的设置级别,业务代表就设置三级,如初级业代、中级业代、高级业代。周期性过长,年轻人没有那么多耐心陪你玩。这种组织
12、就突出一个“熬”字,剩者为王。试问:熬上去的人都是精英吗?不见得吧,再说他们也不再年轻,做事会过于守旧,得到了躯壳,失去了灵魂。传统的考核机制过于KPI化,简单机械,而无法反应真实的业务本质。执行简单机械的KPI,容易掉入进度管理陷阱,而失去竞争力。索尼公司就是例子。KPI考核已无法激发年轻人的激情,而成为形式和摆设。我曾说过:再累不怕,就怕到最后不知道图什么?互联网企业如阿里,打造的就是年轻人文化,让你有所追求,有所图,你想要的是可以达到的,而且超出你的预期。互联网企业竞争机制类似于游戏打怪模式,层层设级,但晋级很快,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他们不喜欢被头衔化传统的组织架构喜欢给人以头衔化管理,人
13、为的产生了等级之分。公司越大,阶层等级越森严,强调权力文化,等级关系神圣不可侵犯。权力文化容易滋生政治色彩,让人崇尚权力,失去了互通互信,造成组织僵化,竞争能力逐步丧失。创新在这种土壤里是长不出种子的。崇尚个性化的年轻人在这种压抑的氛围里是待不住的。早上上班,你有可能会邂逅总经理,你的举止大概率是点头、哈腰、寒暄,顿时,你的奴才相暴露无疑。你崇尚权力文化,期待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未来能升职加薪为好。而年轻人崇尚的是平等文化,你是领导这是公司定的事,无法左右我。在公司你是领导,在外面你什么也不是。你是我的英雄人物,我对你很尊重,向你学习;反之,我会逃之夭夭。年轻人更喜欢符号化,不再喜欢头衔化管
14、理。互联网企业很显然明白了这一点。如阿里文化,马云是风清扬;小米也是一样,更多的是去title管理,打造相对平等的工作氛围,刻意混淆了层级,大部分员工都是工程师,两万多人的企业,副总裁以上的管理都只有十三四人。在这种相对平等的氛围,每个业务单元工作更加高效,没有沟通障碍。小米的杰出管理因此荣获了2019年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年轻人,熟悉他们的喜欢方式,不再用命令、控制的方法,更多的依靠符号化管理,猎取他的内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年纪大的人,行为多出于习惯,思维开始固化;年轻人的行为多出于模仿与思考,模仿他心中的英雄人物,考量他自己的灵魂。所以,革命者多青年。新时代下,青年人奋斗正当时。刘传彬,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多年的营销From EMKT实战经验,具备较系统的营销理论,主要致力于企业转型的研究,更多深度好文请关注公众号“老刘营销烩”,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