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3914339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盼望大家喜爱!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1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不为圣人,则为禽兽。”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被尊为圣人。自古读书人最敬佩最憧憬的就是成为圣人。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呢?圣人之师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一章中有言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无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认为圣人是无病的,即没有错误,之所以能没有错误,是由于圣人把自己的错误当作一回大事,知道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想方法改正,于是错误就化为乌有了。后来孔子也说过

2、相像的话便是妇孺皆知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这样要求圣人毕竟对不对呢?先举几个例子。上古时期三皇尧舜禹当政时,官府前都设有一面鼓,供百姓击鼓后当面对他们指出时政的弊病。朝野里谏臣成群,畅所欲言,执政者的过失因准时改正而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所以三人直到现在还被尊为治政的大圣人。也听说春秋时期的卫大夫贤臣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前一天的错误,并记录下来,警戒下次绝不重蹈覆辙。以至于到了他知天命的那年,前四十九年的过错都被订正,他靠着五十年的坚持硬是把自己铸成完善无缺的圣人,也把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外安诸侯,内得民心。就是孔子也经常对他欣赏不已。接着就是在论语里留下醒世名言的曾子

3、,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不过他本人还真是一位言行全都的君子。 孔子家语里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曾子被父亲打了一顿,被打时他不但不劝父亲住手,反而叫父亲尽力打,还自以为是孝。后来孔子指出他的行为是愚孝,差点陷自己的父亲于不义之中。曾子听后恍然大悟,立即承认自己“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这个故事中曾子先行愚孝而自以为尽孝,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不知知“,是“病”;后来他在孔子的点破后能意识到错误是“病病”,最终他改正错误乃是“不病。” 从几个例子看来,不论谁想成为圣人,都得重复三个过程,一是一般人难免要犯错误;二是准时发觉错误;三是改正错误;只有不断地重复这三个过程,才能完成人格的升华,从一条平凡的毛毛虫

4、羽化成靓丽的蝴蝶!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2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上善若水,当属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无私奉献的。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生命,水作为生命之源,无私地像万物献出它晶莹的身躯,却不索取一分一毫。当酷暑覆盖着大地万物,当连片的土地相继裂开,水幻化成另一种身姿,从天而降,化为甘霖,滋润着生灵。 水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纯净;淡如涓涓细流,清亮而透亮;淡如一亩方塘,安静而清幽。水

5、,以其低身的姿势,穿行在坎坷的土地之间,从不与人争高下,只悄悄地,闲适地开垦诞生命之园,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谣。它没有虚名浮利,只懂得安静致远,悠悠地流向远方。 水有其宽广的胸襟。由于宽容,才有了浩瀚无垠的大海;由于宽容,才有了那山林深处的溪流;由于宽容,才有了那波涛滚滚的江河。包罗万象,影布水面,给日月星辰一个梦幻的世界。河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择优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万物,洗净除尘。 水是虚心,虚怀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势,穿行逶迤于土地山川之中,俯身亲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处,也会找个罅隙纵身跳动,然后摔个粉身碎骨,回到它赖以生存的借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瀑布

6、。水从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躯喂养了人们所需的大米,也悄悄地流淌着,教会稻谷即使丰硕也要垂下头颅,虚心地饱含鲜食等待人们的丰割,才造就了人们的一日三餐。 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人心亦如水,于淡泊以名志,安静以致远的淡然中,沉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里,闲逛于水流低吟的闲情雅致中,临溪侧畔,静听流水哗啦,细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的精神,诠释人生的品质,它将永久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难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3 这篇文章引人思考。关于道与德的关系,我想起.上记着说,在主耶稣(道成肉身的圣子上帝)为人类的罪预备上

7、十字架之前,有一篇为一切信他之人的祷告,其中提到:“父(圣父上帝)啊,求你使他们因真理成圣”这里圣指美德,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顺、节制等,而真理就是上帝的话,制造主上帝的话,即上帝借道来重塑人的品德。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用“道以成德”这四个字。但是这道又好像太不行捉摸,其实不然 真理(即)的见证:大自然在悄悄地见证着道(罗马书1:20),还有我们的良知同作见证,所以我们的古代先贤能有如此的感悟。现在我们有了.,(关于这本书的神圣来源,有一篇文章说得详尽,就是我的空间中所转帖的千古奇书)读.,然后再去熟悉人事物,会发觉.就是上帝对人类说的话(道),为要使人类靠着上帝

8、所预备的方法重新获得原先所给予人类的美德(我们人类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原来具有他的圣洁公义信实仁爱等一切美德);更有耶稣基督,圣子上帝,道本身,亲自降生为人,在人间生活,将真理彰显出来。 寻求真理需要宁静我们的心,由于.告知我们:“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眠(宁静休息),你们得力在乎安静平稳耶和华必定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定兴起,好怜悯你们。由于耶和华是公正的上帝,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以赛亚书30章15,18节)古人之所以能听到上帝在大自然中说话的微小声音,还是由于有一颗安静平稳的心,不为世俗祸福所摇动的心。 探究规律还要孜孜以求,由于.上还告知我们:“你们祈求就给

9、你们”“你们得不着,是由于你们不求”还要本着纯正的动机,正如经上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由于你们妄求,要铺张在今生的宴乐中”此外,还要有正确的途径,正如我们知道不行缘木求鱼。假如说今日的大自然已经被罪所污损,今日的良知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经慢慢失去,但.的启示是完备的真理,是永不转变的,正如经上的宣告;.所见证的耶稣基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凡到他这里来的,并跟随他究竟的,必要得着今生和永生的一切福惠。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4 缘起 三年前,大约20_年夏,感恩给孩子考察幼儿园的机缘,我了解到了一莲瑞德学堂。曾经尝试过加入一莲大家庭。后因一些原因,机缘还未到。人虽离,心却在。假如用能量场的说法,一

10、莲瑞德学堂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吸引着我,感恩一莲。 20_年底,开头加入读经队伍,得益于学友们的陪伴,老师的引领,始终坚持到现在。今日虽然是最终一课,但在人生道路上,修行却是刚刚开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修身 记得老师说过,“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找经典做靠山,才会底气十足。”听着,学着,悟着,我感觉到经典是圣贤们的总结,假如把人生看成一场探究,那么经典就是指明灯,当我们陷入迷茫的时候,经典会在冥冥中指引着我,关心我们拨开云雾,重见天日。 比如,我以前和现在也会有一些执念,接纳力不足,对于人和事物,只接受好的,不喜坏的,但是现在,我能理解了,人生就犹如大自然,有白天,也会有黑夜,两者不是对立的

11、,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许多时候,心态就会变了,更奇异的是,当我们的心转变了,四周的能量也跟着发生了转变。 齐家 最喜爱子复老师的国学课,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总能给恰当好处地将经典和育儿奇妙地结合起来,给了我们家长一些启发。 反观我的家庭里,亲子问题不是问题,问题在我自己身上,我与婆婆,我与父母。学了一段经典时间后,我发觉我们的争吵,不是由于不爱,而是由于太爱了,而这个爱,都太傻了!都是想把自认为好的,带给对方,而忽视了对方真正想要的。当我们收到自己不需要的爱,却不知感恩,反而嫌弃。这样,就进入了心情恶循环。 学了经典以后,每当唱起春歌我都会泪流不止。当然,现在愈来愈好了。 我有时候也会反问

12、我自己,学经典是为了什么?这或许就是缘由吧,如今我知道了有一条路是修身,齐家,我会连续走下去。大的方向跟对了,自己的小事,自己处理,醒悟,悔改。 治国 近几年,在国内外新闻中,总能找到经典文化的影子。 近期,孩子爸爸带了一条新闻,伊拉克回应美国,要对美宣战。中方发言:“我方不愿与某些国家为敌,但是某些国家想让我方成为敌人,那么我方肯定是一位合格的敌人!”听完了,我问孩子,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孩子说:“最终一句没听懂,不是说不想打架嘛,怎么后来又说想打架呢?”我和孩子爸爸都笑了 得益于学堂,得益于家长涵养班。感恩学堂,感恩经典,新的一年,愿自己:愈错愈改,愈改愈好!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

13、得5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才智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科学发达,.经济高速进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剧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意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非常渺小,力气非常微弱,人生非常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

14、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

15、续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干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珍贵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欲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峻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

16、看老子道德经.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亮透亮,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假如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糊涂熟悉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会,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

17、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主角,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职责,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确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担心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详细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训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热心献给群众,关怀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念留给自我。在现代经济.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谐! 道德经读书笔记领悟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