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输变电工程用绞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输变电工程用绞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输变电工程用绞磨b)铸件材料应符合JB/T 5000.5等标准的有关规定。6. 1.9焊条应符合GB/T5117或GB/T5118的规定,焊接应满足JB/T 5943和设计要求,焊接件应进行消 除内应力处理。6. 1. 10未注公差尺寸应符合GB/T 1804中公差等级V级的规定。零部件未注形位公差的部位不应低于GB/T1184中公差等级L级的规定。6. 1. 12齿轮传动装置应符合GB/Z 19414或GB/T 10095等标准的规定。6.1.13 制动轮制动面、离合器结合面的粗糙度不应大于6.3pm;其接触斑点分布面积不应小于接触 面积的80%o制动机构装配调试应正确,平安可靠;制动轮的制
2、动力矩不应小于制动轴额定工作力矩的1.5倍,制动空行程时间不应大于0.5so各类轴承均应符含相应轴承的技术条件与要求。轴承及齿轮应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轴承油 温不应超过90o6.1.15 最大载荷下,磨芯或双牵引卷筒设计钢丝绳最少缠绕圈数应能保证钢丝绳尾部张紧力不应大 于最大额定牵引力的1%,最大额定牵引力50kN及以上的机械绞磨宜采用双牵引卷筒结构。6.1.16 机械绞磨宜设置防跑线装置,防跑线装置应在设备故障时迅速制动且工作平安可靠。6.1.17 机械绞磨运转时,应无异声,运转平稳,齿轮无咬死现象。整机振动不应影响操纵控制元件 的正常工作。6.1.18 机械绞磨宜设置过载报警或保护装置,其
3、性能应灵敏、平安可靠。6.1.19 机械绞磨宜设置尾绳夹紧装置,其应便于装卸和更换,并应确保钢丝绳不打滑。6.1.20 机械绞磨的变速箱应有测油温装置,机械绞磨齿轮箱油温不得超过90。6.1.21 机械传动效率不应低于0.75,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000h(易损件除外)。6.1.22 电动机械绞磨不带电局部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其带电局部与机身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Qo6.1.23 机械绞磨动力源应满足机械绞磨的性能要求,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6.1.24 应至少设置两组可独立作用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应同时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形式。6.1.25 最大额定牵引力50kN及以上的机械绞磨宜采用分体
4、式设计,单件质量应小于120kgo6.2、载荷性能6.2.1 空载试验时,机械绞磨运转应无异常,操作手柄灵活。6.2.2 额载试验时,机械绞磨应满足如下要求: a)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稳;b)离合器、制动器应平安可靠,变速手柄操作灵活;c)钢丝绳在缠绕部件上不重叠;d)荷载保持时间内荷载无下滑。6.2.3 L25倍额定载荷试验时,机械绞磨应满足如下要求:a)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稳;b)离合器、制动器应平安可靠;c)钢丝绳在缠绕部件上不重叠;d)荷载保持时间内荷载无下滑。6.2.4 L5倍最大额定牵引力试验时,机械绞磨应满足如下要求:a)转动部件应转动灵活,运行平稳;b)离合器、制动
5、器应平安可靠;c)钢丝绳在缠绕部件上不重叠;d)荷载保持时间内荷载无下滑。6. 3外观质量6. 3.1机械绞磨应具有标识,标识应符合设计及标识要求。6.3.2 锻件不应有过烧、过热、裂纹、折叠及夹层等缺陷,不允许将缺陷焊后再用。6.3.3 手柄位置应正确,挡位准确,灵活可靠。6.3.4 机械绞磨各紧固件应可靠紧固,并有防松装置。6.3.5 机械传动组件应设置安装防护罩等平安保护设施。6.3.6 机械绞磨制动器松开时,接触面应完全脱离。6.4、使用要求4.1机械绞磨应水平放置,且可靠锚固。6. 4.2使用前应检查齿轮箱应有足够的润滑油。6. 4. 3钢丝绳的选用应符合GB 8918或GB/T 2
6、0118的规定。钢丝绳的使用及报废应按照GB/T 5972 的规定执行。6. 4.4牵引时钢丝绳在磨芯上不应重叠。6. 4.5使用时,钢丝绳牵引方向与磨芯轴线的夹角宜为905o进绳端应靠近变速箱侧,进、出绳端 均应从磨芯下部进出。钢丝绳在双牵引卷筒上的缠绕不应少于5圈,在磨芯上的缠绕不应少于6圈。6. 4.6当牵引钢丝绳长度超过500m时,宜配套使用钢丝绳辅助绕绳装置。7试验方法试验条件6.1.1 试验样机应装上设计规定的全部零部件。7. 1.2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应在-20+40之间。1.1.3 试验用的量具、仪器、设备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应是在检定周期内且检定合格。其性能应满足 试验的要求。1.
7、1.4 载荷试验应在专用试验场进行。将试验样机锚固,以重物做试验荷载,荷载以重物质量计。进 线通过悬挂在龙门吊架上的定滑轮及地面朝天滑轮引向试验样机,滑轮悬挂高度不应小于6mo外观检测7.2.1 无载荷状态下,检查机械绞磨以下内容:a)目测标识参数;b)目测外观质量。7.2.2 无载荷状态下,测量缠绕部件槽底直径。该测量重复三次,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7.3、 载荷试验试验前的准备将机械绞磨锚固在专用试验场上,钢丝绳一端在机械绞磨缠绕部件缠绕后引出,通过地面和龙门 吊架上的滑车后与重物相连,荷载以重物质量计,钢丝绳的另一端从机械绞磨缠绕部件引出后,作为 尾绳由至少两人拉住,见图6。转向滑车、
8、钢丝绳、连接件应满足试验要求。3说明:1龙门吊架;2重物;3转向滑车;4 一钢丝绳;5保护罩;6机械绞磨;7地锚。图6载荷试验示意图1.1.1 3. 2空载试验在无载荷状态下,操作机械绞磨正、反转运行,检查机械绞磨状态,各个转速运转时间总和不应 低于lh。7.3.3 额定载荷试验a)机械绞磨在各速度挡位,将相应额定荷载升、降不少于3次,升、降高度不小于2m。升、降时 进行制动、启动;b)每次制动保持荷载静止悬空时间为lOmin;c)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变速手柄状态;钢丝绳在磨芯上状态以及保持时间内荷载位置。7.3.4 1.25倍额定载荷试验a)机械绞磨在各速度挡位,将相应1.25倍额定荷载升、
9、降3次,升、降高度不小于1m。升、降时 进行制动、启动;b)每次制动保持荷载静止悬空时间为5min;c)检查离合器、制动器状态;钢丝绳在磨芯上状态以及保持时间内荷载位置。7. 3. 5 1.5倍最大额定牵引力试验a)机械绞磨在最大额定牵引力对应挡位,将1.5倍最大额定牵引力对应荷载升、降10次,升、降 高度不小于1m。升、降时进行制动、启动;10b)每次制动保持荷载静止悬空时间为5min;c)检查离合器、制动器状态;钢丝绳在磨芯上状态以及保持时间内荷载位置。8检验规那么7.1、 检验类型8. 1. 1出厂检验1.1.1.1 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且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及证明文件。1.1.1.2 出厂
10、检验可包括用户特殊要求或供需协议达成的检验工程。1.1.1.3 每批次全部产品均应进行外观检测。1.1.1.4 样品数量应满足式(4):(/10.03/?(4)其中:一机械绞磨批次数量,台;p样品数量,台。2. 1.2型式检验8. 1.2. 1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老产品转厂生产;b)产品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c)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d)批量生产后,定期或累计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的。9. 型式检验样品数量不应小于2件。8. 1.3定期检验在役机械绞磨应全部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周期不应超过1年,
11、定期检验应符合DL/T 875的要求。8. 2检验工程机械绞磨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定期检验的检验工程、试验方法及检验要求见表1。表1检验工程表序号检验工程检验类型试验方法检验要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定期检验1外观检测标识参数、,、V9.1外观质量VVV6.3槽底直径测量VV2载荷试验空载试验V额定载荷试验VV11表1 (续)检验工程表序号检验工程检验类型试验方法检验要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定期检验2载荷试验1.25倍额定载荷试验、VV1.5倍最大额定牵引力 试验V注:“表示适用,“一”表示可以不适用。8.3、判定规那么8.1.1 检验工程全部满足检验要求,检验判定为合格。8.1.2 出厂检验合格判定依
12、以下要求:a)每批次数量小于100台时,有1台样品检验不合格,那么该批次产品判定为不合格;b)每批次数量不小于100台时,如果有1台样品检验不合格,那么在同批次产品中抽取原抽样两 倍的数量重新进行检验。如果新抽取的样品检验合格,那么该批次产品仍判定为合格;如果 再有1台及以上样品检验不合格,那么该批次产品判定为不合格;c)每批次数量不小于100台时,有2台及以上样品检验不合格,那么该批次产品判定为不合格。9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9. 1、标识9.1.1 机械绞磨应在明显位置设置产品标牌、操作标识。9.1.2 产品标牌应包括以下内容,并符合GB/T13306的规定:a)产品名称;b)型号;c)各
13、挡位牵引力和牵引速度;d)动力源类型、转速和功率;e)制造单位;f)出厂编号(含制造年月);g)设备自重、外形尺寸;h)适用最大钢丝绳公称直径。9.1.3 操作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a)正挡(正转)、倒挡(反转)、空挡等位置;b)离合器的离、合方向。9.1.4 标识宜采用激光打码或气动打码等不易磨损或丧失的方式。9.2、 包装9.2.1 2.1机械绞磨包装宜采用专用包装箱。应有牢固的包装标识,并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9.2.2 机械绞磨及配件、附件应牢固地固定在包装箱内。所有凸起部位均应有效保护。9.2.3 机械绞磨包装应附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资料。9.2.4 装箱
14、单应与实物相符,其中应有:a)出厂编号、箱号、名称、数量、发货日期、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12b)包装箱外形尺寸:长(mm)义宽(mm) X高(mm);c)单件重量(kg);d)随机工具、配件及易损件清单。9.2.5 包装箱外应注明以下内容:a)名称和型号;b)外形尺寸,毛重、净重和数量;c)制造商名称和地址;d) “请勿倒置”“向上” “防潮”等标识。9.3、 运输和储存机械绞磨运输应采用专业工具箱进行保护,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放,不应因运输、搬运等损伤 机械绞磨零件或转动部件。9. 3.2储存应合理放置,防止相互磕碰。9.3.3 机械绞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且应定期保养,防止出现
15、锈蚀。9.3.4 每3个月运转一次,每次运转5分钟。13附录A(资料性)输变电工程常用机械绞磨主要性能参数常用系列磨芯式机械绞磨主要参数见表A.1。表A.1常用系列磨芯式机械绞磨主要参数型号ZJT30/nAZJT50/nAZJT80/nA牵引力(kN) / 牵引速度 (m/min)正挡I30/4.510/9,07/18.050/4.630/5.715/13.880/555/7.329/13.820/20IIIIIIV倒挡I/4.8/4.7/3.8II/16/Il动力源功率(kW)5.57.514.7转速(r/min)180026003000磨芯槽底直径(mm)160160享240锥形结构尺寸(
16、mm)d论 1.25ds, d21.20dsL/=( 1.21.4)12长度(mm)143170280适用最大钢丝绳公称直径(mm)孕69630/5.750/6.280/151118.9/9.125/16.335/37III7.6/22.710/3125/50TV12/120倒挡I/6.5/6.212/100II/3140/3014表A.2 (续)型号ZJT30/nAZJT50/nAZJT80/nA动力源功率(kW)7.51030转速(r/min)260026002600双牵引卷筒槽底直径(mm)“240“300“326槽数(mm)556适用最大钢丝绳公称直径(mm)&1215注1: T表示型
17、号中的特征代号。注2: n表示机械绞磨的牵引速度。注3:表中数据由局部制造商提供,。1516输变电工程用绞磨编制说明目次1编制背景12编制主要原那么1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14主要工作过程15标准结构和内容16条文说明217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及命名25组成及基本参数36技术要求57试验方法78检验规那么99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10附录A (资料性)输变电工程常用机械绞磨主要性能参数12编制说明141编制背景本标准依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0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 的通知(国能粽通科技2020106号文)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输变
18、电工程用绞磨的修订工作。原标准DL/T 733-2014输变电工程用绞磨由裘雅萍、江明、雍建华、布春磊、彭飞编写。由于 近年特高压工程开展迅速,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大截面导线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原标准中输变电工程用绞磨的工作温度、槽形参数、钢丝绳缠绕圈数、等参数有待更新,一些关于输 变电工程用绞磨的新技术要求有待添加。本次标准修订工作,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修订,使标准针对性 更强,条理更加清晰,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2编制主要原那么本文件根据以下原那么编写:(1)遵循全面、准确、规范的理念。(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本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协调,
19、与相关技术领域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技术 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一致。本文件没有知识产权和专利涉及问题。在本文件编制过程中 参考并引用的标准见第二章。4主要工作过程(1) 2021年1月,根据文件要求落实工作人员建立标准制定工作组,明确制定工作总体目标,开 展前期研究工作。(2) 2021年2月,制定工作组开展调研、收资工作,召开了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会。(3) 2021年3月-2020年5月,制定工作组编写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提线器(讨论稿)。(4) 2020年6月,根据内部评审意见,制定工作组编写完成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提线器(征求 意见稿)。(5) oo(6) o5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标
20、准正文共设9章及附录A: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及命名;组成及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附录A输变电工程常用机械绞磨主要性 能参数。第1局部为范围,概述了本文件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第2局部为规范性引用文件,提出了本文件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局部为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本文件适用的术语和定义第4局部为分类及命名,说明了机械绞磨分类方法,规定了机械绞磨的型号表示方法。第5局部为组成及基本参数,阐述了机械绞磨组成及基本参数。第6局部为技术要求,明确了机械绞磨一般要求、载荷性能、外观质量、使用要求等技术要求。第7局部为试验方法,规定了机械绞磨外观检
21、测和载荷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第8局部为检验规那么,规定了不同检验工程适用的检验类型。规范了机械绞磨检验的规那么要求。第9局部为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的要求。附录A,对常用机械绞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介绍。6条文说明第1章 原标准中内容包括机械绞磨和液压绞磨,但原标准中液压绞磨内容较少,且关于液压绞磨, 已有现行标准输变电工程施工用液压绞磨技术规范,故删除原标准中液压绞磨内容,只针对机械 绞磨。第3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对机械绞磨、缠绕部件、槽底直径、额定牵引力、额定牵引速度、 最大牵引速度等术语进行定义说明。第4.1条 本标准中删除了人力绞磨、液压绞磨相关内
22、容,故对机械绞磨分类进行了相关修改。第4.2条 删除了人力、液压传动的命名方式,同时,根据调研,最大额定牵引力后应标注额定牵 引速度,而不是最大牵引速度,故进行了修改。第5.1条 为便于理解机械绞磨组成,增加了机械绞磨组成示意图。第条 为明确机械绞磨使用温度,增加了工作温度要求。第条为防止卷筒硬度过高造成钢丝绳打滑、加剧钢丝绳磨损及可能出现跑磨现象等问题, 并结合主流绞磨厂家的调研回馈,推荐双牵引卷筒外表硬度取HRC25HRC35。第条 按照相关要求,第条 按照相关要求,第条 跑线要求。第条原标准中双牵引卷筒槽形参考DL/T 372中相关要求,但由于DL/T 372进行了修订,故 在本标准中增
23、加槽形示意图及结构尺寸示意。原标准中双牵引卷筒槽形参考DL/T 372中相关要求,但由于DL/T 372进行了修订,故 在本标准中增加槽形参数关系计算公式。为提高机械绞磨平安性能,防止由于机械绞磨跑线造成的平安事故,增加机械绞磨防 为使钢丝绳尾绳自带张力,防止钢丝绳打滑,并减少人工本钱,增加尾绳夹紧装置要笫623条第条 数不应少于6圈。笫623条第条 数不应少于6圈。求。为确保机械绞磨载荷性能,修改荷载保持时间内荷载无明显下滑为无下滑。根据验证性试验结果,为保证钢丝绳尾部张紧力满足要求,钢丝绳在磨芯上的缠绕圈第7.1条 为确保机械绞磨试验正常进行,增加了试验条件,明确了试验要求。第7.2条 为
24、确保机械绞磨外观检测正常进行,增加了外观检测试验方法。第731条 为便于理解各项载荷试验的试验设备布置,增加了载荷试验示意图。第8.LL4条 为明确不同批次数量出厂检验载荷试验样品数量,增加了样品数量计算公式。第82条 为明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及定期检验应包括的检验工程,以及各检验工程对应的检验 要求及试验方法,增加了检验工程表。第9.14条 为确保机械绞磨标识不易磨损或丧失,增加了标识方式要求。输变电工程用绞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输变电工程用机械绞磨(简称机械绞磨)的分类及命名、组成及基本参数、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本文件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用机械绞磨设计、制造
25、、试验、验收及使用。其他形式、用途的机械绞 磨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识(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ISO 2768-2:1989,EQV)GB/T 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2000JSO 2768-1:1989,EQV)GB/T5U7 非合
26、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2012,ISO 2560:2009,MOD)GB/T5118 热强钢焊条(GB/T 5118-2012,ISO 3580:2010,MOD)GB/T5972 起重机 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5972-2016,ISO4309:2010,IDT)GB 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GB/T 8918-2006,ISO 3154:1988,MOD)GB/T 10095.1 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局部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 10095.1-2008JSO 1328-1:1995,IDT)GB/T 10095.2圆柱齿轮 精度制第2局部
27、 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GB/T 10095.2-2008JSO 1328-2:1997JDT)GB/T 13306 标牌GB/Z 19414 工业用闭式齿轮传动装置(GB/Z 19414-2003,ISO/TR 13593:1999,IDT)GB/T 2011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 20118-2017JSO 2408:2017,NEQ)DL/T318输变电工程施工机具产品型号编制方法DL/T 875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机具基本技术要求JB/T 5000.5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5局部:有色金属铸件JB/T 5054.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总那么JB/T 5054.2产
28、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JB/T 5943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机械绞磨 mechanical winch通过机械系统实现动力传递,并依靠缠绕在双牵引卷筒或磨芯上足够圈数的钢丝绳实现牵引和起 重的一种机械设备。3.2、缠绕部件winding parts绞磨上通过缠绕足够圈数的钢丝绳实现动力传递的转动件。3.3、槽底直径 bottom diameter垂直于缠绕部件轴线的平面与缠绕部件相交出的周长最小的圆所对应的直径。额定荤弓 | 力 rated pulling force持续工作状态下,机械绞磨各挡位允许输出的牵引力最大值。3.5、额定牵引速度rated pu
29、lling speed最大额定牵引力下,机械绞磨允许输出的牵引速度值。3.6、最大牵引速度 maximum pulling speed持续工作状态下,机械绞磨允许输出的牵引速度最大值。4分类及命名产品分类4.1.1 机械绞磨根据动力源分类,可分为:柴油机械绞磨、汽油机械绞磨和电动机械绞磨。b)锥形4.1.2 机械绞磨根据缠绕部件型式,可分为:磨芯机械绞磨和双牵引卷筒机械绞磨。磨芯槽形可分为 圆弧形和锥形,见图lo双牵引卷筒槽形结构见图2oa)圆弧形说明:D磨芯外径;d一槽底直径;L一磨芯长度。图1磨芯槽形说明:。一卷筒外径;d一槽底直径;L一卷筒长度。图2双荤引卷筒槽形结构产品命名产品型号根据
30、DL/T318的规定编制。产品型号由类别代号、组别代号、特征代号、主参数和更新 代号组成,具体表示方法见图3o 一一 / 一更新代号,用A、B、C、D表示,缺省表示首次设计。主参数,用最大额定牵引力(kN) /额定牵引速度(m/min)表示。特征代号,动力源:Q表示汽油发动机,C表示柴油发动机, D表示电动机;传动方式:X或缺省表示机械传动;缠绕部件: M或缺省表示磨芯,S表示双牵引卷筒。类别代号+组别代号,ZJ表示绞磨。图3机械绞磨型号表示方法2. 1型号例如如下。例如1:输变电工程用机械绞磨为汽油发动机驱动,机械传动,缠绕部件为磨芯,最大额定牵引力为30kN,额定牵 引速度为9m/min,
31、首次修改设计,其型号表示为ZJ-QX.30/9.A。例如2:输变电工程用机械绞磨为柴油发动机驱动,机械传动,缠绕部件为双牵引卷筒,最大额定牵引力为50kN, 额定牵引速度为6m/min,首次修改设计,其型号表示为ZJ-CS-50/6-A。5组成及基本参数设备组成机械绞磨主要由动力源、控制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缠绕部件、机架和辅助装置组成,见 图4。7a)磨芯机械绞磨1234 56b)双牵引卷筒机械绞磨说明:1缠绕部件;2锚固点;3控制系统;4 一传动系统;5机架;6动力源。图4机械绞磨组成示意基本参数机械绞磨基本参数包括额定牵引力、额定牵引速度、最大牵引速度、槽底直径、适用最大钢丝绳 公称
32、直径(ds)、动力源(类型、功率、转速)、质量等。输变电工程常用机械绞磨主要参数见附录 Ao 6技术要求6. K 一般要求6.1.1 机械绞磨应在-20C+40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6. 1.2机械绞磨设计及制造应符合本文件及DL/T 875要求,设计图样应按照JB/T 5054.1及JB/T 5054.2的规定执行。6.1.3 主要结构件的材料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定。6.1.4 制造及零部件的各项检测、试验记录及报告、合格证明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并符合标准要求。6. 1.5磨芯及双牵引卷筒金属材料外表硬度宜为HRC25HRC35,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6.1.6 磨芯
33、形状应能保证钢丝绳平稳滑动,机械绞磨磨芯槽底直径不应小于适用最大钢丝绳公称直径 的10倍。磨芯曲面的轴向斜角应合适,钢丝绳入口和出口处的斜角宜为20。25。双牵引卷筒的槽 底直径不应小于适用最大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5倍20倍,槽形见图5,其中d为双牵引卷筒槽底直径。 双牵引卷筒槽底直径的公差等级不低于IT7o图5双牵引卷筒槽形6.1.7 双牵引卷筒槽形的结构尺寸及参数关系如下:(1)(2)(3)t = ds + (22 36)h = (0.40.9) dsR = (1.1 - 1.6) ds式中:为一设计允许通过钢丝绳的最大直径,mm;t牵引卷筒节距,mm;R牵引卷筒绳槽半径,mm;力一牵引卷筒绳槽槽深,mm。6.1.8 锻件应符合以下要求:a)变速箱体宜采用铝合金材质铸成,箱体不应有裂纹及砂眼等影响强度的缺陷。箱体加工完毕后, 向内注入柴油观察lOmin,不应有渗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