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配置.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配置.rt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一节 人力资源配置层次1、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将人力资源投入到各个局部的工作岗位,使之与物质资源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是人力资源生产与开发之后的关键环节,也是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核心。人力资源的配置,包括宏观配置、微观配置和个人配置三个层次。(1)人力资源部门配置人力资源部门配置,由国家领导机构直接关注,由国民经济计划综合部门、教育部门、人事劳动部门、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等多方面参与的。人力资源部门配置,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部门、行业、建设项目和大型企业为主要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后加以确定。新兴部门比传统
2、部门的科技含量、人均资本量要高,所投入的人力资源质量也较高。(2)人力资源地区配置人力资源的地区配置,是以各个不同地区为目标,考虑各地区既有的生产能力、资源储备、运输成本、销售市场等条件与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相应安排。在一地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配比不协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人的迁移实现合理配置。我国的西部地区具有长期发展的优势,国家已经把其确定为我国经济战略的重点区域,需要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2、人力资源微观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的途径而实现,它具体发生在微观单位,由资源供求双方的行为共同完成。资源的市场配置,要求存在资源供需双方见面的场所,需求者从供给者手中受让
3、资源时要用货币衡量和交换,让渡的价格以资源本身的内在价值为基础、由市场上该项资源的供求数量关系具体决定。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是以人的自身生产成本(即人力投资)和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产出预期为基础,通过供求双方的自由选择而完成的。我国在走向市场的局面下,人力资源配置正在由政府单一计划配置的模式,转变为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配置、通过市场实现配置和政府在宏观上进行调控的模式。在人力资源微观配置的主体双方中,用人单位一方起决定作用的。用人单位出于效益最大化和长期增长的考虑,不仅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中寻找最佳的增量人选,而且要对自身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筛选淘汰和再配置。3、人力资源个体配置人力资源的个体配置,
4、是人们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主动行为,它是人力资源自我选择性的体现。对于个人来说,“工作岗位”包括工作单位和所在的职业岗位两个方面。人们在求职时谋求“好工作”,即寻找高收入、好条件的职业,寻求有发展机会前途的工作单位,从而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最佳位置。在现行工作单位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或者在社会上有更好职业机会的情况下,人就要进行职业流动。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原则1、充分利用原则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将这一资源给予充分的投入和运用,以达到其供给基本上能够被需求所吸收。这也就是有从业能力又有就业要求的人力资源,基本上都能取得职业岗位,达到2充分就业和充分运用的状态,而不是处于闲
5、置和浪费状态。在人力资源处于供不应求和供求平衡状态时,一般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充分运用。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状态下,则应当通过各种措施扩大需求、增加投入,以尽量减少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宏观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微观单位所面对的人力资源状况,从而会制约和影响微观的经济效益。在人力资源总量和部分类别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使用人力资源的微观单位就要以较高的成本购买这一资源,从而增加人工成本和总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在人力资源总量和部分类别存在过剩的情况下,微观单位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该资源,从而节约人工成本和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的原则从经济学意义上,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首先是指
6、人力资源投入的最高产出率。进而言之,还包括经济上投入方向及配置的合理,以及更为广泛的内容。进一步来说,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还应当包括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有关劳动的多种社会关系的协调等等,即有着一定的社会效益的内涵。一般来说,经济方面的指标是显在的,社会效益的指标则是非直接的、潜在的。社会效益的显在性往往是通过被破坏以后对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负作用体现出来。总之,必须对人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的全面理解,以使这一资源的运用真正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3、人力资源的良性结构原则搞好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调节现有各个局部的人力资源,将追加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不同方向,以形成良性的人
7、力资源使用结构。不论是宏观的部门、地区,还是对微观的企事业机关单位,都应当达到良性结构状态。在宏观的人力资源处于良性结构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状况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协调,从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我国的情况看,人力资源的良性结构,主要应体现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协调、生产性行业与非生产性行业协调和各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在微观用人单位,也应当注意达到人力资源的良性结构,这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类别的员工比例和谐。4、人力资源的提高效益原则提高效率是重要的经济学原则。由于人力资源在经济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其使用效率就更为重要。“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是一
8、对重要的经济概念。有效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投入取得了经济效益,无效劳动即人力资源的投入未取得经济效益。有效劳动还可以分为高效劳动与低效劳动,无效劳动也可以分为零效劳动与负效劳动。高效劳动的产出大大高于投入;低效劳动的产出在不太高的程度上大于投入;零效劳动的产出等于投入,而没有取得效益,浪费了资源,等于作了“无用功”;负效劳动的产出小于投入,效益为负数,可以看作是产生了坏的后果。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总会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改善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是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之一。高效劳动是一种较好的状况,可能接近或者达到“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程度,低效劳动、零效劳动,负效劳动显然是
9、人力资源运用很不合理的状况,应当向高效劳动方向转化。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三节 人力资源配置途径一、人力资源增量配置1、人力资源增量配置基本分析人力资源增量配置,是人力资源个体初次进入流动领域的配置。在我们全面实现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人力资源增量配置的性质基本上都是市场性的。3尽管人力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可以有效地、符合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意图地实现就业,但也需要政府对其做好就业服务的帮助。此外,政府还要根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和总体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对决定未来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的教育事业进行规划和调整。我国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属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增量配置。虽然其就业环节要通过学校就业工作部门
10、,由校方提供信息、办理手续,但其根本性质是“不包分配、自主就业”,是进入各种形式的劳动市场和人才市场寻找职业、竞争就业,是在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中实现其配置的。2、高等院校毕业生的特点(1)主导人才资源增量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2002 年已经达到 145 万,2003 年以后将进一步增加到 200 万人。这构成我国高等级人力资源增量供给的绝大部分。他们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项目的资源配置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质量层次较高高等院校毕业生接受了最新的专业理论教育,掌握了先进的技能,其质量较高。因此,他们也就有着较高的职业岗位期望,职业选择性较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
11、业的发展、研究生的比重加大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其质量还会有一定的提高。(3)供给的方向性强大学生接受了数年的专业教育,具备专业特长,这些专业毕业生成为他人不可替代的定向供给,具有就业竞争的优势。(4)初次进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年龄轻,一般是初次就业。这一特点使他们在走上社会时,具有适应性强、可塑性高、开发潜力大和使用周期长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就业的盲目性和岗位暂时性的缺陷。(5)具有批量性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每年 4 月至 5 月签订就业协议,7 月至 8 月毕业离校,到用人单位报到。这种人力资源的批量性强,时间集中。对其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任务集中,时间紧张。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三
12、节 人力资源配置途径二、人力资源存量配置1、行政性再配置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存量再配置,有相当大的数量是在一定的规划下,通过行政部门的安排,进行有组织的调配、分流和重组实现的。这种对存量人力资源再配置,性质是行政配置或计划配置。我国的这种行政性再配置,从根本上是为市场化服务的,也是为解决人力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模式的无震荡转轨而进行的。2、市场性再配置有些人力资源,出于个人原因调换岗位、自由流动,是通过市场进行的人力资源“自动配置”。一些人力资源,也会被用人单位辞退。这种人力资源的自动配置或被动配置,是存量人力资源的再配置,其性质是市场配置。改革前期的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虽然在人力资源
13、配置体制搞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建立了人才市场,但其仍然处于计划体制主导的大格局下,而且没有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撑,因此,人力资源流动水平非常低,人才们往往通过保留身份的“下海”与第二职业的形式进行资源的市场再配置。经过改革,决定人力资源配置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两方面主体,都获得了动力和大大增添了活力,从而市场配置规模大大增加,并成为再配置的主导类型。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大规模企业职工下岗,这是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对于过剩人员的排挤,但这时职工并未脱离企业。当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后又“出中心”即实现了再就业,才是达到人力资源的市场再配置。4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四节 人力资源再配
14、置1、人力资源流动分析人力资源流动,是指处于一定部门、地区和职业的人力资源发生了变化,进入新的部门、地区和职业工作岗位。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实现了再配置。人力资源的流动,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和个人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的宏观流动,既有政府行政手段措施直接组织的,也有政府通过宣传鼓励和政策引导而形成的。人力资源的微观流动,是各个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辞退解雇行为和招聘录用而形成的。人力资源的个人流动,是求职者选择就业岗位和在业者调动工作岗位而形成的。(1)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人力资源流动的根本原因。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出现大规模人力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15、另一重要原因是社会的体制类型。我国走向市场经济,实行双向选择、竞争就业的体制,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推动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政府的许多政策,对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具有推动作用。(2)人力资源流动的微观原因人力资源流动的微观原因是资源配置的两方面主体都有改变原配置的动机。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的优点,是保证了双主体以最优状态完成资源配置。在市场变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还会采取各种措施改变既有的资源配置,辞退和更换人员,从而造成员工的流动和更替。作为劳动者一方,则出于对个人较大收益和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追求,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人才市场上寻找工作,参与就业竞争,使得人力资源的高流
16、动具备了客观条件。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效益大、具有不可替代性、主体意识强、社会联系多的资源,许多人具有高理论水平和技术专利,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这些导致其流动性比一般人力资源高。拥有大量人才资源的科技部门、各产业部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和教育卫生等部门,也往往是岗位竞争性较强的地方。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使得人才资源处于高流动的状态。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大发展,企业大力争夺人才,新经济在兴起,市场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流动。(3)人力资源流动的个人原因人力资源个体在进行流动时要做成本与收益的价值分析,这是一种个人决策行为,是人力资源流动的理性
17、基础。人力资源流动成本人力资源流动成本,是人力资源进行流动方面的各项支出。它可以分为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成本和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非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包括由寻找工作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参加有关培训的成本、流动期间的生活成本;非经济成本包括所放弃的原单位收入、所丢掉其他可能的发展机会、离开熟悉环境与人群的心理成本等。人力资源流动收益人力资源流动收益,即作为人力资源的人在流动以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它可以分为四部分:货币性收益,即在新职业岗位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技能性收益,即在新职业中获得工作技能以及有关的各种知识;机会性收益,即个人在新职业和新单位的发展机会;文化性收益,即在新工作氛围中获得文化和其它的
18、社会生活知识。在一个人进行流动后,自身的人力资本往往会在运动中获得了增值。同时,流动者能够为社会生产更多的产品,即增加了社会价值。人才资源的专业技术优势及其巨大的社会价值,是他们流动决策的有利条件,也是其流动性强、流动规模大的原因。52、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1)市场成为人力资源配置主渠道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的就业选择权和用人单位的择员权得到承认和落实计划分配人力资源的体制得到改变。随着各地公立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机构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局面已经形成。(2)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局面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人的职业流动大大增加。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劳动市场,大力推进市
19、场就业机制。随着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已经大大减少。除去大中城市对于农民尚有一定的户口控制外,我国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局面已经基本形成。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更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流动。(3)知识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未来年代劳动的知识含量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相当高的知识水平。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拥有高水平并得到充分发挥的人才可以得到相当高的人力投资回报,“知本家”正在成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竞争的激烈化,人才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4)职业模式与国际接轨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
20、的增长和加入 WTO,国际经济合作大大增加,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种类、职业劳动手段、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以至职业管理模式,会大量渗透进来,对我国的社会职业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在我国的大量增加,为我国直接提供许多国际规范的职业岗位;此外,出国就业和国外专家来工作的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加。上述各方面都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利用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组织分析一、组织结构的演进组织,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通过分工协作与不同的权力责任所构成的人的集合,又是一种复杂的、追寻自己目标的社会单元。组织结构,则是组织在解决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
21、沟通与协商、程序化五个问题所形成的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直线制组织直线制组织是最简单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组织结构类型,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设专门职能结构,管理系统形同直线。该种组织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权责明确、协调容易、管理效率高;缺点是缺乏专业化管理分工,对领导人员管理才能要求很高,仅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组织。2、直线职能制组织直线职能制组织是直线制组织的扩展和强化。该种组织实行组织的领导者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类型。从总体上看,直线职能制组织与直线制组织都属于金字塔型或科层制组织。直线职能制组织的特征,是各级行政负责人都对业务和职能部门二者
22、进行垂直式的领导;职能管理部门在直线制基础上使某种管理工作专业化,它可以协助领导管理和决策,但没有直接指挥权而只能对业务部门进行指导。这种组织形式的适用面较广,但也有一定问题,即在大型组织中各个部门间联系和协作会变的相当复杂。3、事业部制组织该种组织形式的原则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此原则有很多优点:其一,权力下放,使领导人员有更多的空间制定企业长远计划;其二,各部门负责人自行处理日常事物,有自主权和6主人公意识,能够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其三,各部门高度专业化工作;其四,各个事业部门权责明确,物质利益和经营状况紧密挂钩。该种组织的缺点在于人员膨胀,各部门融合度协作性不高,整体利益易受
23、损害。4、矩阵制组织这种结构是由职能部门系列和项目小组系列纵横两个管理系列交叉构成,形成双道命令系统。它的优点主要有:“纵横”得到联系,加强了职能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把各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组建;方便一些临时性的特别是跨部门工作的执行;使组织的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结合。缺点主要是由于结构的复杂性使一些小组成员工作精力被分散。5、集团公司组织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的一般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竞争、兼并、控股和重组,形成许多大的托拉斯、联合公司、跨国公司,即形成集团公司体制。在集团公司内部,存在着一个以至多个大的母公司,它(们)又控制着一定的子公司。子公司的功能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利润
24、中心。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组织分析二、现代组织的特征1、现代组织结构变化的背景当前,世界正在面临一次新的“企业革命”。彼得德鲁克指出,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组织、管理和策略变革的新纪元”。从世界的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组织正在呈现出科学化和人本化的趋势。科学化是指组织本身的科学性,包括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组织形式的冲击与推动,结果是向能够创造更大效益的新组织形式演变。人本化则是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要以“对人的关心”作为出发点,以利于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成长和提升人的价值。组织变革的科学化,激化着中层人员的竞争态势;而组织变革的人本化,为人才的创造
25、性发挥和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美国组织与人事管理专家吉福特与品乔特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兴衰一文中,对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与以往工业经济条件下人的“工作实质”进行了对比,指出有以下七种变化:(1)从非熟练性工作到知识工作;(2)从枯燥重复性工作到创新和关心;(3)从个人工作到团队工作;(4)从职能性工作到项目性工作;(5)从单一技能到多技能;(6)从上司权力到顾客权力;(7)从上级协调到同事协调。2、现代组织结构变化的方向(1)扁平化扁平化是当代组织变化的一种新趋势,指组织的阶层减少和管理跨度加大。人性化、人本化是一种社会潮流,具有人性化和人本化特征的组织因而会有无限的生命力。传统金字塔型结构的
26、正在具有不可忽视的缺陷,因为其众多的层次、严密的分工是以“事”为本、从“权力”为灵魂,对信息沟通造成障碍,对人的能动性造成压抑。组织结构走向扁平化,不仅减少了组织内部的沟通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也是符合人性特征的,因此,扁平化组织才应运而生和逐步扩展。(2)柔性化与扁平化组织同时出现的,还有各种“柔性化组织”。所谓柔性化,是指工作组织及其工作内容的强制制度减少的趋势。这是当代组织变化的一种新趋势。柔性化组织所强调的柔性,包括组织结构的柔性、管理的柔性和工作时间的柔性等。柔性化组织中有一种“变形虫”组织,它强调组织成份的随机组合,打破单位内的组织壁垒,吸收组织外最适合做某种工作的人一起组成临
27、时性的组织,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即自行解散。(3)可塑性可塑性更加侧重组织的目标与组织发展,组织结构本身随着组织目标与组织发展而会被塑造。7组织的可塑性包括三种要素:一是广泛的内部跨单位网络;二是用市场机制来协调大量以赢利为中心的内部单位;三是通过与外部协作伙伴的合作,创造新的优势。(4)灵活性灵活性是高度竞争条件下的现代组织非常重视的内容。变色龙组织在此方面具有代表性。进一步来说,变色龙组织具有以下五大特征:极大的灵活性、个人的承诺、充分运用团队、扎实的基本功最大特点,是其不断地适应环境而随时变化自身。(5)虚拟化虚拟组织,是当代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由若干项技术的会聚产生的功能特征而形
28、成的公司结构,是技术加速融合的结果”。虚拟组织有“人员、目标、连结”三要素。在虚拟组织的形式下,组织的员工由“组织内部”变为“跨组织”;工作方式由“当面沟通”变为“网络沟通”;管理方式由“奖罚控制”变为“目标导向”。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组织分析三、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中的重要工作,其是要围绕着组织目标而运行。它与组织目标的具体关系见图:就组织的总体经营活动而言,组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战略目标,时间一般在 3-5 年以至更长;中期目标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战役目标,时间大约在 1-3 年;而短期目标则可以看作是组织的战术目
29、标,其时间一般是 1 年以及本年度之内。相应地,人力资源规划也可以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它们既由同期的组织经营目标决定,也由较长时期的人力资源规划所决定。由此,人力资源规划在长期、中期及短期就有着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工作思路。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组织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来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分析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也称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的初始环节,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项活动的起点和依据,搞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对于搞好人力资源整体管理,取得人力资源效益和组织的多种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30、。(1)狭义人力资源规划8指组织从自身的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组织对于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2)广义人力资源规划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可以分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目标规划、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与调整规划、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计划、劳动生产率发展计划、人事调配晋升计划、员工绩效考评与职业生涯规划、员工薪酬福利保险与激励计划、定编定岗定员与劳动定额计划等等计划组成。内容详见
31、下表:92、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第一,取得并保持本组织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第二,预测和分析本组织中存在着的人力资源过剩和潜在过剩问题;第三,预测和分析本组织中存在着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第四,充分利用本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第五,在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满足员工个人的利益和需求;第六,促进本组织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以增强组织对未来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10第七,减少本组织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依赖性。3、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即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运用于整个组织,也可以局限于某一部门或某个工作
32、集体。不管哪一种规划,都必须与组织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目标相统一,这样,才能确保组织各项资源的协调,使人力资源的规划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2)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即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未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不确定因素。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和应对,才能够发挥好人力资源这一最重要资源的价值和效用。(3)兼顾性原则兼顾性原则,是尽量达到组织和员工双方的共同发展。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是现代管理的一项理念,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因此,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要为组织服务,而且要能促进员工的发展。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当
33、使组织和员工的利益都得到保证,从而达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结果。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人力资源的内部规划(1)人力资源调配规划资源的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组织要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提高效益的再配置,有时组织要对自身的机构进行调整,一些组织也注重工作扩大化和员工的发展,因此,组织就会对现行的人力资源进行内部调配。此外,组织内部人员“未来职位”的分配,也需要通过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跨部门流动来实现。(2)人力资源晋升规划晋升规划是组织晋升政策的体现。对组织来说,提升有能力的人员是为了满足岗位职务的客观要求,是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员工个人角度来看,职务的提升会满足员工
34、多方面的需求。晋升规划一般用指标来表示,例如晋升到上一级职务的平均年限和晋升比例。在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职位晋升阶梯网络”性质的规划,它是立足于组织方面单一需要的规划。在现行的人力资源人本化情况下,内部晋升已经发展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立足于员工的发展、达到组织与员工“双赢”的规划。2、人力资源的外部规划人力资源的外部规划即由外部补充自身短缺的人力资源的规划,其目的是合理填补组织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人力资源外部补充规划,与人力资源内部晋升规划、人力资源培训规划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内部晋升规划的影响,组织内的职位空缺逐级向下移动,积累在较低层次的人员需求比例就较大。这说明,
35、人员的吸收录用必须考虑若干年后的使用问题和相应的培训开发问题。对于一些稀缺性的岗位,对于新出现的职位,对于人员进出流动频繁的高新技术行业,其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由往往需要从外部补充。3、人力资源培训规划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目的,是为组织在中长期需弥补的职位空缺准备合格的人力资源来源,以及为短期人力资源急需品种进行应急性填补。可以说,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功能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培训规划是人力资源内部规划和外部规划的补充,也是使人力资源质量和工作效能提高的必要手段;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流11程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培训规划是人力资源内部规划和外部规划的延续,是生产出合格人力资源要素以进行合理配置的环节
36、。如果缺乏有计划的培训规划,虽然组织进行一定的培训开发活动,员工自己也会培养自己,但是效果未必理想,也不一定符合组织的具体要求,更难以与组织发展目标和战略相一致,难于形成组织的合力,反而可能成为组织的“有害物质”。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必须站在组织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具体角度看,对其进行规划也有着重要的功能。当人力资源培训规划与组织的人力资源晋升规划、补充规划、调配规划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培训的目的明确,培训的效果也能够明显提高。第七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方法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法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量有主观法和客观法这两种基本方法,也可以分别被称作统
37、计法和推断法。(1)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某一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确定与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相关的因素,确定二者的相关关系,建立起数学公式或模型,从而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人力资源规划预测方法。统计法是以过去的事实为依据的预测方法,常用的是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间的人力资源需求趋势来预测未来需求情况的方法。作为人力资源预测的一种工具,趋势分析法很有价值的,但是因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使用水平不能只由过去的状况决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因此,该方法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趋势来参考,不能机械地加以应用。
38、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种组织活动因素和该组织所需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比率来确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与类型的方法。一些大企业有着严格的劳动定员管理标准,这些标准也可以用于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通过绘制散点图寻找、确定事物(自变量)与事物(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预测组织未来对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的方法。如果两者是相关的,那么一旦组织能预测出其业务活动量,就能预测出自身的人员需求量。(2)推断法推断法是通过专家和管理人员运用自身知识、经验以至直觉,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做出推测、判断的方法。常用的推断法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和德尔菲法。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主要依赖组织的高
39、层领导者做出判断,这就要求领导者应该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各方面的情况、组织发展目标和运行情况有明确和清醒的认识。自下而上法与自上而下法相对应,它是依赖各部门和各层次的直线经理,靠其经验和判断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简单的预测,只需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具体需要项目,而不必反映未来的和整个组织全局的目标。“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种方法,往往被同时使用,以提高预测的精度。12德尔菲调查法德尔菲调查法是一种依靠管理者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德尔菲法的具体作法是:专家们背靠背,分别提出各自的预测;调查组织者综合专家们的上述意见,并再次提供给专家(可以是另外一些专家),如此反复,直到形成
40、可行的、一致的预测结果。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面,德尔菲法具有方便、可信和能够在缺少资料、其他方法难于完成情况下成功进行预测的优点。2、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法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即对未来年代本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接续部分的计算。从总体上看,预测期组织的人力资源内部供给,是现有各类岗位的人力资源数量减去晋升、调动、流出、退休后的数量,并加上由本组织内部变更(下级晋升和平级调动)而来的人员。具体来说,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过程是:确定人员预测的范围;估算各岗位未来年代的实际存留人数;评价和确定每一关键职位的接替人选;确定专业发展需要,并将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
41、力。3、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法根据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组织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本组织在一定时期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缺口。这一缺口要靠外部人力资源供给来满足。组织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要考虑人力资源市场的状况和变动,对员工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并要考虑诸多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影响,预测未来组织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状况,以决定组织未来的招聘方式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方法。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必须根据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把握,以防在补充人力资源时陷于被动。影响外部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的因素主要有:社会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总体状况;人力资源市场上本组织所需
42、专业和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本组织的工资竞争力、工作环境、公共关系形象等;社会上同类型组织的数量与综合竞争力;国家有关法律和政府的劳动法规;社会失业率与行业失业率;政府和行业的培训计划。4、人力资源供给调节法(1)人力资源短缺解决法在人力资源数量短缺的情况下,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生产能力。其一是增加工作设备或改进工作设备,对人力资源实现替代;其二是通过各自方式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力;其三是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后两个方面是应当采取的。其主要方法:挖掘现有岗位的有关潜力,增加工作负荷与设备产出率,提高绩效水平。这可以起到“不投入即产出”的功效。结合部门机构调整,对员工结构也进行调整,将人员配置到
43、空缺岗位上。培训员工,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尤其是对新设置岗位或技术更新后岗位的从业者给予大力度的培训。招收员工。为了使组织具有用工弹性,可以实行灵活的用工形式,包括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兼职人员。工作外包,交给其他单位完成。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这只能是权宜之计。(2)人力资源过剩处理法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会存在自己所使用的人力资源过剩、需要加以处理的问题。在组织人力资源总量过剩及员工结构失调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减少人员的政策。其主要方法有:13合理合法辞退员工。对年纪较大者提前退休或实行内退的办法。鼓励员工辞职,鼓励停薪留职。为此,可以买断工龄或给予其他的补偿。对富余人员实行下岗的政策,交与再就
44、业服务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安排。根据组织的中长期发展需要,培训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降低员工的工资待遇,减少福利。这只能是临时性的措施。第八章 职务分析第一节 职务分析基本范畴1、职务分析的与工作(1)职务分析的概念职务,亦即工作,它是同类职位或者岗位的总称,英文名为 Job。职务分析,也称工作分析、岗位分析或职位分析,英文名为 Job Analysis,它是确定一项职务的任务、活动、责任以及从事者条件的过程。简单的说法,是指“获得有关工作信息的过程”;较全面的说法,是指“收集所有与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对某一特定职位的任务、职责以及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加以详细说明与职务规范的系
45、统方法”。(2)工作的含义要进行职务分析,首先要把“工作”的含义搞清楚。从职务分析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把握与“工作”相关的以下内容:工作内容狭义的工作内容,是指某项职务的从事者所从事哪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包括工作活动的项目、程序、阶段、时间要求、操作方法等。工作行为工作行为包括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人体动作、脑力体力消耗等。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即从事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其它辅助用具,也包括所加工的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状况。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亦即绩效标准,是指所从事工作的过程与成果(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的质量、成果的数量尤其是完成工作的定额、工作时间消耗等。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内容很广
46、,包括工作的自然物质环境,也包括工作的人际环境如组织形式和工作关系,以及更广泛的人文环境。工作要求工作要求即某职务岗位的工作对从事者的要求,是该职务本身要求任职者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教育水平、培训经历、工作经验等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2、职务分析的作用职务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环节,担负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性任务:(1)职务分析有利于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组织是由各种职务岗位构成。通过职务分析,可以帮助组织明确自己的机构设置思路,明确各个职务的性质、职责、要求以及职务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合理地设置组织结构、分清各种职务的角色,合理地设计职务。(2)职务分析使组织招聘目标明确
47、14职务分析,为组织的用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也就成为组织正确招聘人员的依据。在人力资源获取工作中,根据职务分析的结果,可以发布所招聘岗位的特点和该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这就使招聘工作有了客观标准,也使应聘人员对求职岗位有了明确的了解。(3)职务分析有利于正确培训组织在获取了一个新的员工后,要对之进行培训。使用职务分析方法,能够使组织管理部门正确评价新员工具有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使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工作岗位所需求的技能。(4)职务分析是工作管理的基础内容通过职务分析,能够反映一个组织中现行的工作状况,并将其规范化、系统化,从而制定出职务说明书。在职务说
48、明书中,规定了有关工作的职责、内容、操作方法、岗位、工作关系、环境等方面和职务从事者的素质条件内容,这是对人的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内容。(5)职务分析有利于组织的公正评价职务分析可以为科学的评价考核和薪酬决策提供正确和详尽的信息。(6)职务分析有利于薪酬公平合理通过职务分析,还能使得劳动报酬具有客观依据,达到公平合理。基于职务分析的岗位设置,能够是工资薪酬的类别和等级关系有据、合理,基于职务分析所进行的工作绩效评价,能够使评价结果科学、准确,这样,工资薪酬也就是客观、合理的。(7)职务分析为职业生涯规划提出方向职务分析提供了对各种职务的描述和任职条件说明,这是组织使用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进
49、行系统开发的依据,从而也成为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从个人的角度看,职务分析也是了解自身发展机会的途径,从而成为正确选择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此外,职务分析还反映了某一职务与其他相关职务之间的关系,这也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设计职业生涯,从某一个职务等级向高一级或其他类别的合适岗位职务发展。第八章 职务分析第二节 职务分析的操作一、职务分析中的“问题”为了完成上述职务分析的基础性任务,进行职务分析时要细化到某职务的工作内容、目的、主体、时间、地点、关系和方法七个方面。国外学者把这些要察明的问题,归纳为 6W1H,即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谁来做(Who)、何时做(
50、When)、在哪里做(Where)、为谁而做(for whom)和如何做(How)。通过这种划分,能够明确职务分析的必要问题,从而使职务分析活动的结果,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各项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1、做什么(What)“做什么”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主要包括:任职者所要完成的工作活动是什么?任职者的这些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或产品?任职者的工作结果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2、为什么做(Why)“为什么做”是指任职者的工作目的。主要包括: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这项工作与组织中的其他工作有什么联系,对其他工作有什么影响?3、谁来做(Who)“谁来做”是指对从事某项工作的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