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98901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0 页永昌县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 合 说 明1.1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频繁加剧,各种资源无序开发利用,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各种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永昌县是一个地处内陆的半农半牧县,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全县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严重,超载放牧形成恶性循环,地表裸露导致沙尘危害不断加剧。为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保护天然草场植被,使天然草场逐步恢复其绿色屏障功能,加快发展人工灌溉饲草料地以减轻天然草场的承载能力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在深入领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2、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永昌县水务局根据永昌县水利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项目安排,组织编制了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1年度牧区节水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区自然概况永昌县地处新蒙大陆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不同植被群落和生态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农半牧县,全县草原面积695.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2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4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9.2%,纯牧区草原面积351.3万亩,可利用面积291.6万亩。草场类型分为荒漠类草场、山地草原类草场、荒漠化草原草场、山地草甸类草场、高山草甸类草场、高寒沼泽类草场、灌从类草场;其中以荒漠类草场

3、面积最大,为234.4万亩,广阔而丰富的天然草原不仅是全县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而且是畜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物质基础。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减少、超载过牧、不合理利用等自然因素及人为原因,草原沙化退化严重,年产草量平均下降35%左右,草场植被覆盖度下降,优质牧草比例减少,致使草地生产能力下降,天然草场承载能力已由80年代中期的10亩1个羊单位退化到现在的15亩1个羊单位。为保护天然草场,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永昌县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引导农牧民舍饲圈养,促进“羊下山、草进川”,逐步缓解天然草场放牧压力。1.3 规划建设内容本次规划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4、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原则,根据永昌县草原现状及水资源状况,计划新建水源截引工程2处,引水管道8km,引水渠道5km,防洪护坡1.5km,过洪设施3处,管护道路6km,机井更新6眼,大口井刺丝围栏保护1090m,截水坝改造1.114km,新建田间渠道43.1km,配套建筑物435座。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永昌县牧区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总投资2888.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302.43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11.32万元,临时工程153.5万元,其他费用183.99万元,基本预备费137.56万元。项目工程总投资2888.8万元,按国家发改委及水利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地方

5、配套资金以8:2计,则中央预算内资金为2311万元,省、市县地方配套资金577.8万元。1.5 效益评价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增加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种植结构调整等,可新增灌溉饲草料地8950亩,可保护和改善牧区草原面积13.43万亩,提供半年补饲的羊单位2.17万只,国民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指标为:经济效益费用比1.08,大于1.0;经济内部收益率9.84%,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308.98万元(IS=8%)大于零,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经济评价规范要求,经济上合理可行。1.6 项目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该项目工程在永昌县牧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监督管理,全面

6、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严把工程质量关,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项目资金在管理中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柜台监督的制度,并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立帐户,分类核算,由专职财会人员负责工程资金筹措及划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专款专用,确保国家专项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合理使用。1.7 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程建成后,交项目所在地灌区管理处及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工程运行管理,水源截引工程由灌区管理处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田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1.8 结论本项目在项目选定上符合永昌县实际情

7、况,节水灌溉类型适合当地地质及气象条件,项目实施后,通过新建、结构调整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增加灌溉饲草料地8950亩,年可提供2.17万羊单位半年的补饲,可保护天然草场13.43万亩,使严重退化的草场逐步恢复植被,重新成为永昌县天然绿色屏障,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立项实施。2、项目区概况2.1 牧区基本情况2.1.1 自然概况永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农半牧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介于东经10104351024327,北纬374721383938。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度0.2-1.6%,海拔18002500m。东西长1

8、44.8公里,南北宽134.6公里,政区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永昌县属内陆河地区,呈干旱荒漠自然景观,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境内可划分为西南部山地、中部山地、中部走廊草原、东北部残丘戈壁荒漠三种地貌。按特征可分为三类:西南部祁连山冷龙岭及其支脉,山势雄伟挺拔,有“祁连近天都之称”终年积雪。山间分布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是永昌县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久负盛名的天然牧场;中部祁连、大黄、武当诸山之间的永昌、清河绿洲是境内农作物种植区;东北部除开发利用的绿洲外,其余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

9、原。2.1.2 水文地质永昌县主要河流有东大河、西大河、金川河,均属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水系,地下水受河道径流、地层、岩性构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诸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彼此转化,形成较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划分为基岩地下水和平原地下水,清河灌区主要分布最有开采价值的洪积,湖积平原地下水。2.1.3 社会经济状况永昌县共辖4乡6镇,2009年底总人口为26.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3万人,纯牧业人口4.46万人。县境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115.91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1.504万亩,林地面积29.68万亩,草地面积695.8万亩。草地面积中可利用面

10、积为342.45万亩,农作物种类有小麦、玉米、大麦、豆类、油菜,盛产瓜果蔬菜。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44456万元,农林渔牧业产值143329.2万元,其中牧业产值21139.06万元。牧区年末牲畜存栏数67.46万头(只),纯牧区年末牲畜存栏数为53.192万头(只),牧业增加值14366.43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4865元,其中牧业收入占30%。2.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永昌县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有东大河、西大河两条山水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水源主要靠祁连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清河及毛卜喇盆地;泉水现今只存在于四坝灌区的南北泉及红庙墩,少量分

11、布在西河灌区下游。县境内已建成中、小型水库5座,总设计库容23100万m3,渠首枢纽3座,修建总干渠58.021km,干渠519.548km,已衬砌460.894km,支渠1139.438km,已衬砌871.687km,斗渠3280.291km,已衬砌1653.6km,农渠2748.45km,已衬砌15.8km。其中皇城水库及西大河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位于境内纯牧区。2.2 草原生态状况2.2.1 草地资源类型永昌县自然植被从南部的高山草甸、森林逐步过渡到北部的半荒漠和荒漠草原,总体分为森林植被和草场植被,植被随海拔地形而变化,由高山草甸、高山灌丛逐步过渡到平原绿洲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全县草地总面

12、积695.8万亩,可利用面积342.45万亩,其中纯牧区草地总面积为351.3万亩,可利用面积291.6万亩,各类型草场分布如下:1、荒漠类草场:分布在青土井、前滩、平口峡、毛卜喇、武当山、九坝滩、塔湾滩、龙口、西山口、北大滩一带。2、山地草原类草场:分布在龙首山段及祁连山的浅山区,即寺儿沟、龙沟大坂、照面山、灰堆山、大灰山、马营滩、成山掌、白露山、十五里大坂等一带。3、荒漠化草原草场:分布于花草滩、孤山子、栒子山一带。4、山地草甸类草场:分布于东大坂、夹龙沟山、西水滩、火松林、八道沟、马营沟、牛舌头掌、白露掌、铁山头等地。5、高寒草甸类草场:分布于盖掌大坂、乌龙沟、平羌沟、脑儿墩一带。6、高

13、寒沼泽类草场:分布于黑林掌、天涝坝等处32003900米的高山盆地。7、灌从类草场:分布于米沟、红梁沟、盖掌大坂、柴沟顶、西大河、黄胡拉沟、大黄山一带。改良草场分布于花草滩、人工草场分布于尖山滩、独山子、头丘门、大河坝滩一带。2.2.2 草原生态现状永昌县地处新蒙大陆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不同植被群落和生态景观。全县草原面积695.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2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42.45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9.2%,草场类型分为七类,以荒漠类草场面积最大,为234.4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3.7%,山地草原草场可利用面积最大,为119.2万亩,占可利用面

14、积的34.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减少、超载放牧、不合理利用等人为自然因素,草原退化严重,部分草场出现沙化,年产草量平均下降35%左右,退化草原为300万亩,占全部草原面积的43%,其中:重度退化草原面积78万亩,中度退化草原面积115万亩,轻度退化草原面积107万亩。草场植被覆盖度下降,优质牧草比例减少,草场生产能力下降。草场承载能力已由80年代中期的10亩1个羊单位,退化到现在的15亩1个羊单位。2.2.3 草原生态对牧区的主要影响永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农半牧县,历史上永昌县的草原牧草茂盛,水丰草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牧业占据主要经济活动,随着社

15、会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对各种资源无序开发利用以及各种灾害性天气的增多,牧区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侵占牧区、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等导致草场退化、沙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草场退化沙化而降低了其绿色屏障功能,永昌地区于1993年5月5日第一次发生特大沙尘暴,以后每年均有23次沙尘暴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环境急需改善。随着草原退化、沙化的逐年加剧,牧区载畜量下降,加之对牧区建设投入甚微,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草原生态陷入恶性循环,肉产品及皮毛制品产量下降,牧民收入随之下降,牧业收入由二十世纪80年代的80%降至2009年的30%,大部分牧民外出务工,草原生产生活呈下降趋势,

16、严重阻碍了以畜牧业为重要产品的永昌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干旱及沙化威胁着我县草原,大旱间隔34年发生一次,旱情多发生于春季,使天然草场一年生牧草不能萌发,多年生牧草生长不良过早进入枯黄期,病虫害及鼠害随之增多,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春旱使草场地表土壤严重风蚀,牧草根部裸露,致使牧草返青推迟甚至死亡。夏末秋初永昌多发生暴雨,以八月份暴雨频次最多,暴雨造成草原土壤大面积流失,植被破坏,随着草原的超载过牧,植被减少,植物拦截蓄水能力降低,水蚀面积加大,水蚀沟几乎随处可见。2.2.4 现状草原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永昌从自身资源特点和区域经济优势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草原生

17、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1、通过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退牧还草等项目,建设草原围栏140多万亩,其中禁牧60万亩,休牧80万亩,在草原严重退化区补播改良60万亩。2、开展治虫灭鼠工作,切实保护草原植被。3、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引导牧民舍饲圈养,促进羊下山,草进川,有效缓解天然草场放牧压力。4、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通过种种措施,永昌县退化、沙化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草畜平衡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各项措施需长期坚持实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原恶化现象,需要国家、地方及牧民各方通力协作,使草原的责、权、利和建、管、用有效结合。2.2.5 规划草原保护措施

18、和目标永昌县草原总面积695.8万亩,可利用面积342.45万亩,其中纯牧业区草原总面积351.3万亩,可利用面积291.6万亩,是我县免受风沙侵袭的绿色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长期以来,超载放牧、无序利用、干旱少雨致使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已直接影响到全县的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退耕还草还牧,封山封滩育草,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恢复草原生态平衡是草原治理的当务之急。一、规划保护措施:本次牧区饲草料地灌溉发展规划旨在保护天然草场植被,积极开展人工种草、饲料,针对永昌县实际情况,拟采取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分为水源工程及田间工程两部分:1

19、、水源工程规划在西河灌区的常流沟水沟修建泉水截引工程1处,引水管道6km,防洪护坡150m,过洪设施3处,管护道路6km;纯牧区马营沟更新机井6眼。规划在四坝灌区的常流沟河沟修建泉水截引工程1处,引水管道2km,引水渠道5km,防洪护坡1000m。2田间工程规划在纯牧区马营沟修建田间U型渠43.1km,配套建筑物435座。2.3 畜牧业生产状况2.3.1 2009年牧畜存栏及种类永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农半牧县,2009年牧业收入占30%,各种牲畜存栏67.46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3.58万头,大畜中牛存栏32205头,马2804匹,驴178头,骡276匹,骆驼295头;小畜存栏63.88

20、万只,小畜羊品种中细毛羊1.4%,改良羊56%,小尾寒羊13%,地方羊29.6%。2.3.2 现状畜牧生产经营方式永昌县传统畜牧养殖方式为草原放养、冬季补饲,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舍饲规模养殖、养殖小区等新型养殖方式已初具规模,全县规模养殖专业村80个,新建人畜分离、集中连片的规模养殖小区44个,规模养殖户达到21693户,百只以上养羊大户890户,百头以上养牛大户10户。畜牧业的发展,以及草场资源的退化加剧了草畜不平衡的矛盾。2.4 经济社会发展对畜牧业及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也加快了畜牧业发展步伐。优质肉类、优质皮毛都离不开科学优质

21、的饲养,天然草场产草量26.47kg/亩,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这就对灌溉饲草料地提出了发展要求,优质牧草基地建设,青贮饲料地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草畜不平衡问题,同时也为天然草场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因此灌溉饲草料地的建设非常必要而迫切。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牧区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牧区灌溉设施相对耕作区几乎是空白,存在较多的问题:1、灌溉饲草料地相对较少,天然草场依然存在超载过牧现象。2、局部牧区尽管有泉水流淌,但没有任何水利设施集中水源用于灌溉输水,水资源利用率极低。3、现有灌溉饲草料地水利设施简陋,田间渠系全部为土渠运行,水资源没有高效利用。4、由于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农

22、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负担饲草料地的保护改善任务,致使饲草料地始终处于分散种植状态,且水利设施也无法更新,导致资源浪费。5、草原保护法律、法规尽管颁布,但长期的超载过牧现象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生态安全急需改善。3.2 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的必要性永昌县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为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必须发展灌溉饲草料地,灌溉饲草料地亩产草600kg/亩,可有效缓解天然草场放牧压力,使天然草场逐渐恢复生态平衡,发挥其绿色屏障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对灌溉饲草料地发展提出了要求,在畜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集约化、基地化饲草料地建设迫在眉睫。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

23、于草业生产,没有草业的大建设就没有畜牧业的大发展。永昌县2009年牧业收入占30%,随着经济的发展,牧业收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灌溉饲草料地的建设可使牧民从游牧过渡到定居,舍饲圈养的大规模推行,为肉产品、毛皮产品的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基础,集约高效、现代的牧业小区建设指日可待,同时传统的牧民将从生活、物质及文化教育方面得到根本的改变,灌溉饲草料地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3.1 工程实施组织管理条件永昌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水务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农牧、计划、卫生和有关受益乡镇、灌区水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和

24、协调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定任务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责任目标落实到有关责任人,制定奖惩措施,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3.3.2 工程实施技术条件近年来,永昌县水务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科技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姻,共同研究节水灌溉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积极组织培训,努力提高灌区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共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3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87人,助理工程师156人,技术员66人。为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储备了雄厚的科技

25、力量。3.3.3 工程实施经济条件从经济方面看,近年来,国家对农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资逐年加大、同时由于金昌市、永昌县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市、县配套资金可足额到位。随着农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外,牧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这都为实施马营沟农牧区节水灌溉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项目区群众对兴修水利设施、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环境要求迫切,对项目区建设的认识明确,积极性很高。4、水、草、畜平衡分析4.1 牧区水资源4.1.1 水资源量(1)地表水资源根据甘肃省金昌市水资源区划与评价报告,县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有东大河、西大河两条山水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水源主要靠祁连山大气降水、冰雪融

26、水、基岩裂隙水补给,此外还有河沟、马营沟、水沟等14条小沟小河共同构成全县地表水资源。东大河:多年平均流量10.16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204亿m3,可利用水量2.655亿m3。西大河:多年平均流量4.9m3/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544亿m3,可利用水量1.392亿m3。小沟小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239亿m3,可利用量0.255亿m3 ,截止目前基本未开发利用。(2)地下水资源全县地下水资源0.34亿万m3,其中降水入渗0.01亿万m3,山前侧渗0.129亿m3,沟谷潜流0.201亿m3。地下水综合补给量2.222亿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1.6515亿m3,其中:清河灌区0.879

27、7亿m3,高古城永昌盆地0.6501亿m3,红山窑月牙湖,北湾盆地0.0546亿m3,毛卜喇盆地0.0257亿m3,大青阳口花草滩盆地0.0414亿m3。(3)水资源总量根据已有多年水文资料记载及分析计算,全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2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9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0.34亿m3。当P=25%时,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12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73 m3,地下水资源量0.351亿m3。当P=50%,全县水资源总量5.25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913亿m3,地下水资源量0.34亿m3。当P=75%时,全县水资源总量4.5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

28、299亿m3,地下水资源量0.231亿m3。(4)地下水可开采量根据甘肃省金昌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我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2.222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6515亿m3,地下水资源量0.34亿m3,现状开采量为1.533亿m3,开发利用程度92.73%,尚有一部分尚未开采。4.1.2 水质评价(1)地表水质评价我县地表水均来源于祁连山区,通过大气降水和冰川融雪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出山后截入库区,因流程较短,矿化溶滤作用不大,矿化度都在1.0g/L以下,属于低矿化水。根据在东大河和西大河多处取样分析,我县东西大河水流的化学类型为HCO-3Ca2+Mg2+型,或少数HCO-3SO42-Ca

29、2+Mg2+型水,矿化度在0.160.59之间,全部地表水大都表现为无色、无味、透明、无沉淀、矿化度、硝酸盐类、亚硝酸盐类、硫酸盐、氯化物、铜、铅、总铁、总硬度、PH值、氟化物等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用水标准,为良好的生活饮用水及农田灌溉水。(2)地下水质评价我县田间平原及山间盆地地下水系由地表水体直接转化而来,基本上与地表水体相似,无色、透明、无味、矿化度均小于1.0g/L,地下水PH值在7.18.1之间,水化学类型基本以HCO-3SO42-Ca2+Mg2+型为主,属良好的生活饮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4.1.3 项目区2009年用水量永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农半牧县,其中纯牧区草原总面积35

30、1.3万亩,纯牧区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共有渠首枢纽2座,年供水能力7715万m3,中深井645眼,年供水能力7743万m3,浅井162眼,年供水能力1936万m3,机井多用于人畜饮水。2009年纯牧区供水能力汇总表项 目地表水(万m3)地 下 水合 计(万m3)中深井(万m3)浅井(万m3)数 量771577431936173944.2 规划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规模、产量项目规划在西河灌区的马营沟建设饲草料地7000亩,全部为渠灌,水沟的截引工程实施后,可增加灌溉饲草料地1150亩;四坝灌区的河沟截引工程实施后,可增加灌溉饲草料地800亩。规划年饲草料地建设规模项目区小计(亩)渠灌(亩)管灌(亩)

31、马 营 沟70007000水 沟11501150河 沟800800合 计895078001150根据灌溉饲草料地目前产草量计算,以亩产600kg/亩干草计,青贮饲料以1000kg/亩计,年产草量如下:规划年饲草料地产量表项目区小 计青贮饲料牧 草面积(亩)产量(万kg)面积(亩)产量(万kg)面积(亩)产量(万kg)马 营 沟500050050005002000120水 沟11501151150115河 沟8008080080合 计895081569506952000120备 注青贮饲料亩产1000kg/亩,牧草亩产600kg/亩。4.3 规划水平年水草畜平衡项目实施后,年共可新增干草资源81

32、5万kg,以每只羊单位1.8kg/天饲草料计,可解决2.17万羊单位半年的补饲量,极大缓解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实施后草畜平衡如下:项目实施后年节水量表建设前灌溉定额(m3/亩)建设后 灌溉定额 (m3/亩)灌溉面积(亩)节水量(万m3)备 注青贮饲草青贮牧草地表水地下水6255103506950200079.92555种植结构调整 及节水改造合 计895079.92555根据草畜平衡分析可知,项目实施后由于实行舍饲、半舍饲养殖,可保护和改善13.43万亩天然草场的生态安全,新增干草产量815万kg,按每只羊1.8kg/天用草,可补充2.17万只羊半年的补饲。天然草原产草量由现状的26.47kg

33、/亩逐步增至29.18kg/亩。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5、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5.1 编制依据可研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行业政策和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全国生态建设规划、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水利发展纲要、全国牧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永昌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永昌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与本地生态建设、畜牧业、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遵循水资源评价原则、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5.2 项目实施范围本次设计规划在坚持生态效益、

3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场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根据水资源分布及牧区经济状况,在有泉水溢出但没有水利设施的西河灌区水沟、四坝灌区的河沟修建水源截引工程2处,在西河灌区的纯牧区马营沟修建田间工程7000亩,更新机井6眼。5.3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5.3.1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为核心;以建设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饲草料地,实施大片天然草场围封、轮牧、

35、休牧、禁牧为主要手段;促进牧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牧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5.3.2 项目建设原则结合我国牧区水利发展的经验教训,综合分析永昌县牧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各方面条件,搞好新时期牧区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牧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牧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草原生态是牧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但也不能忽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促进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必须为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

36、供有利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牧民的积极性。(2)坚持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牧区水利工作的核心是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据当地水资源的实际,切实做好总体和分区、分片的水资源评价,深入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各方面需求,合理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优先利用地表水、谨慎开发地下水。(3)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牧区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在综合考虑水、草资源承载能力,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基础上,按照“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合理确定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模和草原载畜量。防止出现大开发、大发

37、展,最后大破坏的情况。(4)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分区、分类指导牧区水利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起点低,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分区、分类指导、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技术、管理等各种手段,因地制宜地确定工程类型和布局,优先进行现有工程的节水改造。(5)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牧区水利工作欠帐多,要全面考虑退耕还草、围栏封育、植树种草等各种配套措施,坚持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节结合,先易后难,示范推广,因势利导,逐步推开。(6)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改革牧区水利工程要坚持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要突出搞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38、,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要研究落实工程的建后管护方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家一户的小微型工程采用“自建、自管、自用”,国家适当补贴的模式;集中连片的中小型工程由牧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水利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大中型灌溉饲草料基地可以实行分级管理,骨干工程由水利专业部门管理;末级渠道和田间工程由牧民用水合作的组织管理。5.4 建设目标和任务本次设计,首先为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创造条件,经过改建、新增灌溉饲草料地,使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根据“以草定畜”原则,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结合舍饲、半舍饲措施,增强草原自我修复功能,实现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39、本次设计计划新建西河灌区水沟泉水截引工程1处,引水管道6km,防洪护坡500m,过洪设施3处,管护道路6km,纯牧区马营沟机井更新6眼,大口井刺丝围栏保护1090m,截水坝改造1.114km,新建田间渠道43.1km,配套建筑物435座;四坝灌区河沟泉水截引工程1处,引水管道2km,引水渠道5km,防洪护坡1000m。6、工程设计6.1 水源工程设计本次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水源工程有截引工程2处,更新机井6眼,。6.1.1水源截引工程位于西河灌区的水沟及四坝灌区的河沟。水沟及河沟均为常流河,水沟泉水现有流量0.01m3/s,年涌水量31.64万m3;河沟泉水现有流量0.015 m3/s,年涌水

40、量47.3万 m3,一直处于自流漫淌状态。此次设计经实地踏勘选择,认为采取截引方式聚集泉水最为经济实用。截引工程分首部截水枢纽、输水渠道、输水管道及附属建筑物。水沟截引工程:在水沟中部泉水集中渗流的2+190处建截引工程,从两岸山体处挖截水墙,深至岩石层面并挖去岩石表层强风化层(总深度约6米),然后在基岩上浇筑C15埋石砼截水墙,长90米,顶宽1米,外边坡1:0.2,每5米设伸缩缝一道,伸缩缝中间夹“652”型止水带,其余部分用沥青砼填缝;截水墙上游沿河床修建宽3米、深同截水墙的集水池,集水池前墙采用C25钢筋砼网格浇筑,侧墙为C25钢筋砼现浇,内设滤水花管。集水池前墙沿上游铺长10米的反滤料

41、,反滤料分4层,依次为块石、卵石、砾石、粗砂,以便集中河床内所有泉水进入水池,截水墙上设出流设施,后接400砼引水管,长6km铺设至下游小泉处进入当地灌溉渠系。河沟截引工程:在河沟上游泉水汇流处建第一道截水墙,长140米,深至岩石约5米,在基岩上浇筑C15埋石砼截水墙,顶宽1米,外边坡1:0.2,每5米设伸缩缝一道(做法同水沟),截水墙上游沿主河床修宽3米、长约20米的集水池,由于河沟泉水来自上游及侧面沟道,故集水池前墙及侧墙均采用C25钢筋砼网格浇筑,前铺长10米的反滤料(做法同水沟),截水墙设出流设施,后接450UPVC引水管,长2.0km铺设至中段蛤蟆泉,由于中段沿途也有少量泉水汇流,因

42、此在蛤蟆泉设第二道截水墙(长80米)做法同上。截水墙设出流设施后接引水渠道5km,至骊千村蓄水塘坝后进入当地灌溉渠系。调蓄池:水沟截引工程由于地形落差大(约1/60),引水管道中间需设两个容量100m3的调蓄池释放压力,减缓管道的承压,调蓄水池基础采用C15砼砌石,池壁为C20钢筋砼现浇,水池尺寸5.6(长)5.6(宽)3.7(高),上设分水闸。附属建筑物:截引工程均位于峡谷地段,防洪设施是其最主要的附属建筑物,主要有防洪护坡及过水路面两种型式。防洪护坡采用C15埋石砼现浇基础,基础深1.5米,宽0.8米,护坡坡墙采用C15细粒砼砌石,墙高1.8米,底部砌石厚40cm,顶部30cm,边坡系数1

43、:0.3。过水路面基础为C15细粒砼砌石,上游设2米深,1米宽截水墙一道,下游设1.2米深、1米宽截水墙一道,基础深30cm,基础之上现浇10cm厚C15细粒砼路面,过水路面宽8米,长视沟道宽度一般为20-40m。6.1.2机井工程机井工程此次设计更新马营沟大口井6眼,由于原有机井的成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几十年运行,井壁坍塌,水位下降导致出水量降低甚至不出水,本次设计主要采用洗井、挖深加埋套管等方式更新大口井,增加出水量。水源工程设计成果表项目名称地表水(座)地下水(眼)泉水截引2机井更新6合 计266.2 田间工程规划本次规划共新增灌溉饲草料地8950亩,其中渠灌面积7000亩,管灌面积1

44、950亩,规划渠道长度43.1km,配套建筑物435座,全部为梯形浆砌石渠道。田间工程设计规范采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道采用C15细粒砼预浆砌块石,渠深0.6米,浆砌厚度底25cm,坡2025cm,垫层厚底30cm,坡2530cm,C15砼封顶;分水闸采用C20钢筋砼现浇,手摇式螺杆启闭机;车桥全部为农用桥,桥宽4米,C20钢筋砼现浇桥板;跌水采用C15砼现浇跌壁及消力池,消力池长3米;渡槽采用C15砼现浇槽身及槽壁,矩形断面,基础采用C15砼现浇,上、下游连接段采用C15砼砌石联接。7、施工组织设计7.1 施工条件项目实施区位于永昌县境内,距永昌县城约60km,马

45、营沟村内有永肃公路(Z058线)与县乡公路相通,工程所需材料均可由公路运输到施工现场,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工程所需调运主要材料:水泥可从金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货,钢材、木材由县建材责任公司进货,油料由永昌县石油公司进货,运至工地60km,因项目实施区多为峡谷沟道,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工程用水修建临时蓄水池蓄水。工程所需骨料均可从西大河河床内由人工开采、筛分、冲洗,人工装小型拖拉机运至施工现场堆存,平均运距45km。砂砾石垫层由人工开采、筛分,拖拉机装运,平均运距25km。块(卵)石料由人工拣取,拖拉机及载重汽车装运至施工现场堆存,平均运距25km。7.2 主体工程施工土方开挖:机械开挖,

46、自卸汽车运输弃料,平均运距20m。砌石拆除:人工拆除,部分回收利用,其余就近堆放或回填渠堤及道路。垫层料铺筑:垫层料由人工装架子车运输至工作面,用铁溜槽溜入,用水洒湿,人工铺筑并分层夯实。砼浇筑:采用0.4m3砼搅拌机拌和,架子车或手扶机运输入仓,机械振捣浇筑。浆砌石:砼由搅拌机制浆,手扶机运送,人工砌筑,场内块(卵)石由架子车转运。7.3 施工交通本项目工程实施,沟道内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不便,需修建施工道路约6km,所需主要材料均可通过公路运输至施工场地。7.4 施工总体布置施工布置根据适当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尽量利用项目区现有设施,临时设施尽可能设于交通方便并能兼顾各施工点的地方,施工方案

47、多采用人工施工为主,辅配小型机械施工的方式,施工营地、钢木综合加工厂和物资仓库等布设在改建渠段中部,靠近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施工用临时房屋按因陋就简、租建结合的原则修建或搭建。7.5 施工总进度为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永昌县牧区节水灌溉项目计划于2011年3月1日开工建设,在3月1日前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工程总工期为12个月。7.6 总工程量及材料用量永昌县西河灌区农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工程计划工程量23.29万m3,其中:土方开挖9.22万m3,土方夯填5.29万m3,砂砾石垫层4.35万m3,拆除0.9万m3,浆砌石2.79万m3,砼及钢筋砼0.74万m3,总需劳动工日19.56万个,工程需用钢材33.67T,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