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3892133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资治通鉴的初中读后感1000字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编年史,是我们熟识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仆人公司马光,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篇1 我从小以书为伴,以书为友,自然读了不少好书:有伴我成长的童话;有让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学名着;还有令我学问丰富的科普读物总之我博览群书,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史书资治通鉴。我从小与众不同,喜爱别人眼中所谓枯燥的历史。自从一次在书店里独具慧眼的挑中了资治通鉴后就爱不释手。自己时常沉醉于书中,看得废寝忘食也是常事。资治通鉴的是北宋宋神宗时期着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主要讲叙了三强分晋到五代十

2、国的沧桑历史,其中的改朝换代,人文风云令我感慨万分。 书中的人物不少,其中令我鄙视的人也不少。蜀国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一手缔造了蜀国;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使封建王朝达到鼎盛;女皇武则天,有治国之才,用人之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令我鄙视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应当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充实自身,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有一番大作为!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历代虽有雄才大略之人,但臭名昭着之人也不计其数。秦始皇虽有统一六国的盖世功勋,但其凶狠残暴也是妇孺皆知的,他焚书坑儒,荒.无度,建筑无比豪华的阿房宫,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还有隋炀帝杨广他心机颇深,虚伪做作,又荒.暴虐,使得原本的富强盛世变得民不聊生。请君入瓮的来俊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们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骂。我更应当.前车之鉴。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如此。 这本资治通鉴令我受益匪浅,它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我读它不仅丰富了学问更让自己终身谨记前人之事。记住小人的下场,学习圣天的品质,奋勉向上,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历史是辉煌的,这茫茫史海,让我畅游其中。毛.的沁园春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来我们宏大的毛.也认为,只要我们综合历史上那些所谓的英雄的优点,真英雄还在现代。在

4、如今的康泰盛世中我们更应当吸取前人的优点,.前人的过失,奋勉向上,成为一个“真英雄!”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篇2 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同学,我竟然没有怎么认真阅读过中国的历史,始终都无法由衷的感受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觉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北,在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击斩匈奴郅支单于,砍下人头,向.献捷时,指出:“胆敢冒犯强大中国的,距离再远,也要诛杀!”豪气上干霄汉。 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英雄们为了解放,为了和平,揭竿而起,奋勇抗敌,其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

5、匈奴汗国最终向中国臣服,并不是全由于中国有此力气,更关键的是匈奴内部分裂。而这再一次向历史证明:一个不能团结的国家或族群,必定衰弱。匈奴如不分裂,郅支单于的人头,也不会悬挂高竿。 然而当中国前程似锦的时候,我们的君王们开头享受起衣食无忧的浪费生活。在荒.无度的生活背后,出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暴君,昏君还有那些腐朽的伪善的爪牙。他们的残忍,他们的自私,让我汗颜;百姓的.,百姓的嘶喊,让我触目。于是人们在乱世中学会可自救。 中国帝王被杀,不自杨广开头,但杨广被杀,却是人民自救-聚众起兵、抵抗暴政的结果。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人民自救转变为官员和军人自救的结果。杨广力量的高强,使人惊骇,他只用短短.年时间

6、,就毁灭其父杨坚建立起来的富庶强大无比的帝国,而且只用更短的五六年时间,就能迫使忠心耿耿的猛将勇士反叛,没有人能做得到这些,而杨广却做到了,他的奖状是一条绞绳。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是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诡诈、残忍、勾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血;只看到自己如锦的前程,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日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气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将来更凄惨命运的基因。 面对暴君的暴行,我

7、们假如深思,会突然间汗流浃背。由于,假如换一下位置,我们真的可能就是他!这是多么可怕,权力能转变人性、扭曲人性、毁灭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权力的毒酒,美女都会变成青面獠牙,何况原来就有一颗邪恶的心灵,我们痛恨他们之余,还为他们痛惜:为什么让他们服下这种毒酒! 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假使没有资治通鉴,时到今日,唯恐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供应一个轮廓;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何等幸运。问题是,读史者的幸运,不肯定是造史者的幸运,甚至往往是造史者的悲伤。由于我在这里听到了太多官员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篇3 资治通鉴,简

8、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20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大事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0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欣赏,命他连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保藏的书籍许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渐渐

9、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头,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时,而不能转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头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逝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头不熟识状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看,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

10、地位。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篇4 坦白说,资治通鉴是高中毕业后,老师给推举的书目之一。 记得我当时就去了书店,坚决买下。然后,把它堆放在了书架上。 再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今年假期闲来无事,觉得读这种高大上的书,应当会让人不一样吧! 就是出于这样好像很好笑的理由,我翻开了它。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0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它以时间为纲,大事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

11、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 而且和司马光一同编写此书的刘恕、范祖禹等都是当时闻名的历史学家,他们对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然后再交由司马光取舍要点,编辑定度,制成初稿。 这样,在保证全书内容的丰富性和精确性的同时,又让彼此独立的材料系统化。 其实读了几页之后,最想发出的一句感慨是:“不熟悉的字好多啊!” 于是,一本大字典,一支黑中性,一支记号笔,成了我读资治通鉴的标配。 由于本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所以并非一部单纯叙述历史大事的书,而是有很强的政治功用。 那么一个我频繁看到的点就是:德的重要性。 1 仁德之心是谓德 臣光曰: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

12、人,不若得愚人。 比如在智宣子选择继承人时,智果建议说,拥有五贤的智伯不如拥有仁德之心的智宵好。 2 擅长纳谏是谓德 长平之战,赵王不听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坚持接受韩国献来的上党,结果得罪了强大的秦国;后又不听虞卿的看法,坚持与秦国求和,而不去拉拢楚国、魏国,使自己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又中范雎反间计,不听众人劝说,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大将。不擅长纳谏的赵王,落得惨败下场。 3 爱民如子是谓德 赵襄子因拒绝割让土地给智伯而招致祸害。 在逃跑过程中,随从的人问他去哪,他知道,长子城距离近,城墙坚厚,邯郸城仓库充实,也是个去处。但他更知道,那里的百姓不会舍生入死为他坚守。 最终他打算按先主嘱托,投奔晋

13、阳(晋阳是先主赵简子派尹铎治理的一处政治清明的地方),果不其然,这里的百姓与他同舟共济,即使吃尽苦头,也没有半点叛变的念头。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爱民如子,民就会拥护。 同样的,即墨之战中,燕国军队长驱直下。燕国上将军乐毅整肃纪律,禁止侵掠,寻访齐国隐士高人,荣誉礼待之。不仅如此,还放宽人民的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齐国人民都非常喜悦。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齐国接受燕国封号、领取俸禄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都设立郡县治理。 德行是个好东西,三观要正,人心要善啊! 除德以外,进与退的微妙关系也被胜利地演绎着。 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批准了,那么奉

14、天子之命成为诸侯的他们,就好像没有哪里不对。可假如天子不对他们封侯,那天下就会有贤德诸侯对他们进行讨伐。周天子此时退这一步,不是天高地阔,而是万丈深渊啊,这样一来,不是晋国三家破坏礼教,而是周天子自己坏了周朝礼教了。 这样说来,退一步,是不对了? 用芈月的话说:对,也不对。 让我们一起看看肯吃亏并非痴人的韩康子,在他被智伯逼迫割地时,听从了段规的劝告,割地给智伯,使自己免于并转嫁祸害,从而能静观事态变化。 人生好像就像这些故事,没有套路可言。 由于我才读了一部分,却又总觉得心里有东西需要梳理一下,所以这次就共享心得到这里。 那么精彩处,回见!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篇5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特别受

15、人追捧,列举一二: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顾炎武:(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行无之书”。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擅长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雄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如此多的美誉,好像资治

16、通鉴已成为君臣治国不行或缺之书,但我却纳闷:“自北宋神宗以来,至清末溥仪为止,却没有发觉谁因资治通鉴而使一国大治的例子。”问者无心,听者是否哑口无言呢? 我原来就无知浅陋,当然不敢非议某些人心中的圣贤,也无能诽谤某些人熟读的经典,若此书真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何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莫非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不明白圣贤经典的道理吗,何至于让“蛮夷之族”侵我中华,戮我妻子,毁我家园?这明显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从内容上看,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有政治、经济、制度、军事等方面的涉猎。特殊是关于政治和军事,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条理清楚,精彩纷呈,对此我也是不吝赞美。但这仍旧不能转变这部

17、书只是司马光等人的一家之言,是对历史的一种阅历总结,究竟能对后人有多大裨益,这唯恐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此书的价值,只是盼望不要迷信此书,究竟现实.不是武侠世界,凭借一部宝典抑或一把神剑,就能纵横江湖唯我独尊。假如有人将一本书与一国的盛衰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风马牛相及的神规律,也好比有人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拿出来洋洋得意一番,这种阿Q似的故事还是少信任为妙。 我不敢否定资治通鉴是一部好的历史书,我只是质疑将它推上无以复加的神坛。从史学价值来看,此书的确罕有其匹,但从一种历史总结的角度来说,它时至今日亦难担此大任。我们临时放弃对此书的迷信,回归到一个原本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 很明显我们学习历史不是照猫画虎,把今日当作历史的重演,假如执意生搬硬套,唯恐只会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内涵,了解其中的精神、文化、制度,认清.的状况,人性的本质。至于那些明君的忧国、昏君的庸聩、忠臣的耿直、奸臣的媚骨、战斗的诈谋、和平的珍贵、权力的血腥、平凡的真实如此等等,但愿都留在书中,别拿出来沾沾自喜。它们只是体现历史的厚度,并非今日炫耀的资本。 我们从历史中而来,面对将来而去。前方才是我们的道路,而不是转身向后看,艳羡那些三王五帝,否则我们的历史可就真成了陈年流水簿子了! 记住了,将来在前方,别回头! 资治通鉴的学校读后感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