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22)《学院六人图》赏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阅读(22)《学院六人图》赏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活起来的纸上人物:学院六人图活起来的纸上人物:学院六人图赏析赏析 陆超,男,1.84 米。很帅。 他穿牛仔裤、西装。牛仔裤很白,西装从不系领带。会弹一手好吉它。不 写诗,却会画画。是中文系的才子。 他有个女朋友,是数学系的,上海人,才 1.58 米。他一星期至少能收到两 封情书,算下来,一年就是 104 封左右。他把这些情书留下最好的两三封,其 余的全部送给女朋友做演算纸。他的女朋友很得意,也很爱他。 他为人很好,同学都喜欢他。但他很倔,很不得老师宠爱。他在路上遇到 老师从不打招呼。或者故意看道旁的什么,或者把头抬得高高,做出急匆匆的 样子。学校规定要佩戴校徽,他就把校徽戴在内衣上,为此辅导
2、员在全系大会 上不点名地警告了他一次。后来他干脆不戴了,或者戴在牛仔裤的后袋上。为 此他写过一份检查。他的检查写得很“才气”,辅导员哭笑不得,只好作罢。 他的各科考试成绩都很好,但他上课从来不记笔记,弄得任课教师很恼 火,讲授外国文学课的是个小青年,二十七八岁,是新疆人,1976 年考进学 院,毕业后已考上研究生,读完研究生就留校任教了。他读书时以笔记认真闻 名全系(据说辅导员读书时她也是七六级的全靠了他的笔记才弄到毕 业证书),因此他对陆超不记笔记的行为尤其气愤。他和辅导员是一对未婚夫 妻,他让辅导员警告陆超。陆超说:“好,我记”就走了。第二天上外国文学 课,他坐在最后一排,拿着笔一刻不停地
3、忙乎,老师很高兴。下课后老师走到 他面前,说:“陆超,我看看你的笔记。”陆超笑着把一叠画递给他。 老师气得要命,转身就走。后来他扬言要治治陆超。果然,到学期结束 时,全班就陆超一个外国文学课不及格。系主任找他谈话,他说了句“可 怜”,把老教授搞得莫名其妙。 过几天就放假了,假期快结束时,外国文学课的老师和辅导员度蜜月回 来,系主任找男的谈了一次话。后来,陆超的“不及格”就变成了“良”。同 学们不明白,就问陆超,陆超说:“我父亲是学部委员。”再问,他就又说: “可怜。” 毕业时,他报名去了西藏,是和数学系那位一起去的。 艺术家艺术家 历史系有个艺术家,叫周迪。 他是武汉人,他说他亲眼看见过毛主席
4、怎样畅游长江,累了,就到橘子洲 头吃武昌鱼。说得活灵活现。他上大学时才 17 岁,毛主席畅游长江时,他还没 有出生呢。 他很幽默,有很多朋友。朋友都叫他艺术家,不叫他周迪,牛仔裤牛仔衣 半年不洗。他们的辅导员爱好文学,喜欢看点艺术家传记,因此对他很宽容, 当着人也叫他“脏娃娃”,他得意无比。他曾有过一个女朋友,比他大一岁, 是老乡,湖北黄石的。很要好。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吹了。那一段时间他很痛 苦,喝醉了 3 次。后来就没事了,他对人说:“她不理解艺术。”不理解艺术 就是不理解他,吹了不可惜。 他对艺术有非常强烈的爱好。 中文系成立“大陆”文学社,准备让他当理事(每个系都有一个理事), 他撇撇嘴说
5、:“我辈岂能和你们同日而语。”为此他有半年没写诗、小说和散 文。他搞了作曲。第一首歌谱成之后,他请市歌舞团的两个朋友来试唱。还特 意买了两瓶好酒,叫我拉手风琴伴奏。拉他的曲子很吃力,高音低音转换突然 得莫名其妙。有一次我笑了起来。我看到唱歌的那个女演员青筋毕露,而男演 员的脖子快缩进了胸腔去了。唱了 9 次才演完。艺术家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就 一口气喝了半瓶酒。以后他再也不作曲了。 二年级暑假结束时,他背着画夹从泰山回校。这一次他吸取了作曲失败的 经验,不大张旗鼓,而是选了一幅最得意的挂在帐子上,然后请朋友到他屋里 去喝酒,随时暗示人家他的帐子上有一幅画。他的画的题目叫做印象:日 落,谁也没看懂
6、,就不敢乱说。他得意非凡,又接着画了许多。还给美 术杂志投稿,被退了 40 多次。他很灰心,对朋友说:“在中国,搞艺术真难 啊。” 正在他对画画心灰意冷的时候,有朋友告诉他:“大陆”文学社的许多社 员都在全国各刊物上发表作品了。他说:“有什么稀奇,全国的文学期刊多如 牛毛。”朋友认为他说得有理,就鼓励他也搞文学创作,他神秘地一笑。以后 就真写起来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他写了 300 多首诗,50 多篇小说,70 多篇 散文。不知他投过稿没有。 我毕业的时候,他还要再读一年他比我低一级。后来据朋友说,他拿 了肄业证,不过,那时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一首 9 行的诗。 预备党员预备党员 郑一凡随时写点
7、儿入党申请。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级时,他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那时他 25 岁。 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个人,很严肃。就是说,他有三套衣服,全部都是中 山装。老师很喜欢他,系里准备让他毕业后留校当辅导员。 你不能想象他读书的认真。他能在教室里一坐 5 个小时不改变姿势。因此 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开卷考的除外。作开卷考试成绩历来不好。好 在开卷科目大多是选修。只记及格和不及格。没有人不及格。他严格遵守校 规,不谈恋爱,尊敬老师,不随地吐痰,敢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关于最后一 条,有这样一个例子:他有个同乡,在经济系,他们是好朋友,常在一起讨论 理想问题。有一次他到同乡寝室,发现同乡在烧电炉。他转身
8、就走,左思右 想,觉得应当到宿管科报告。就去了。那同乡就被罚了 40 元(大学里是严禁学 生使用电炉的)。因为他报告有功,奖了他 10 元。他把 10 元奖金全部买了 青春理想爱情之类的书,送给那个同乡。同乡很感动,就写了一篇催 人泪下的随感,登到校刊上。据说,郑一凡的入党申请被批准,与这件事有 关。 了解他的人说:这个人,聪明。也不加任何注解。这话传到老师耳里,他 们很不高兴,就去找这些人谈心,谈到深刻处,就说:“你们不但自己不要求 进步,还对别人要求进步不满,是什么态度呀!”那些人就不敢乱说了。郑一 凡就成了没人注意的人。 没料到就在他成为预备党员的 3 个月之后,却成了轰动全校的人物。
9、郑一凡被开除了! 据与这件事有关的李凡(他和郑一凡同寝室)说,完全是个小玩笑,没想 到郑一凡会当真。冬天冷,郑一凡穿着件滑雪衫,考试的时候,他在滑雪衫里 藏了个录音机,把耳塞顺着袖子拉到手心。作弊。没有一个老师知道。但不知 怎的让李凡知道了。考试结束后,李凡在寝室里只有他两人时,就一本正经地 说:“老郑,你现在是中共预备党员,可不能用现代化手段作弊呀!”郑一凡 吓得脸色发白。李凡觉得好玩,就说:“要么拿一千块钱出来,咱们私了;要 么我告诉系里。”李凡说完就踢球去了,完全没把事放在心上。那晚很晚郑一 凡才回寝室,他悄悄地把李凡叫到没人处,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黑皮包,李凡 打开一看,吓得要命,全是钱
10、!郑一凡说:“咱们私了。”李凡说:“我是开 玩笑呀!你怎么当真了呢?这些钱是哪儿借来的?”郑一凡说:“开玩笑,丢 了党票可不是开玩笑。你别管这些钱是哪儿弄来的。我只是问你,你还要到系 里告我作弊吗?”“不,不,”李凡说,“我说过我只是开玩笑。”郑一凡就 走了。李凡只好拎走黑包回寝室。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来把他俩一起带走了。 郑一凡被开除,李凡得了个警告。 郑一凡走的时候,他的同乡去送他。同乡说:“老凡,你是聪明反被聪明 误。那次烧电炉,我昧着良心成全你,可你不说了,这电炉送你留着作个 纪念吧,反正是你掏钱买的。” 郑一凡说:“在哪儿跌倒,还在哪儿爬起来。” 他家在河南农村,回去不久,就给他的同乡
11、来信说,他当了生产队长。 研究生研究生 何风的脾气好得不能再好。他除了读书没有别的爱好。其实他的年纪不 大,上大学时 18,却夫子气十足,让人想不通。别人怎么说笑他,他都不在 乎,涵养好。全系联欢的时候,有个同学表演单口相声,装得夫子气十足,谁 都知道是在“演”何风。最后一名是:“我妈妈说的,人多的地方莫去。”大 家望着何风笑,何风也笑。问他有何感想,他说:“这家伙,还真像。”他的 回答把演相声的逗乐了,说:“要不咱俩一块儿来一个。”他忙道:“我不 行,我不行,我只会读书。”问:“你怎么只会读书呀?”他回答:“我要考 研究生。”从此大家都叫他研究生。 其实他这人很聪明,不像有的同学那样只靠死记
12、硬背,老师喜欢他,同学 也喜欢他。老师是喜欢他讲礼貌,学习好,同学是喜欢他老实、厚道,跟他在 一起有安全感。选班长时,全班 41 人有 40 个人选他,只有他那一票不是。当 了班长,还是迂,有同学要旷课,只要对他说一声:“老何,头疼,请两个小 时假。”就行了。有时一节课只有半数人,上课老师不高兴,问他是怎么回 事,他说:“他们生病了。”老师说:“假条呢?”他回答不出来,就脸红红 地站着,像是旷课的就是他。下课了,他就跑回寝室,让旷课的同学每人弄一 张假条来。假条弄齐了,夜里 10 点钟他还要跑到任课老师家,把一叠假条交给 老师,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想发火,但一看他那认真负责的样子,只好作罢。 一
13、年后,就把班长换了,是系里决定换的,同学不干不行。他反而高兴, 对那些“打抱不平”的同学说:“本来,我只会读书,班长是当不来的。”后 来他花了 3 个晚上自修时间,写了一份两万字的总结交给辅导员,辅导员看了 很感动,就转交给系主任,系主任看了也感动,就在全系大会上表扬了他。全 系大会结束,同学就打趣他:“老何,系主任看上你啦,等着当系学生会主席 吧。”“真的?”他急啦,“这可不行,我只会读书,当不来官的。”晚上他 就去找系主任谈心,诉说自己的长处短处。系主任觉得奇怪:80 年代的大学生 还有这样质朴的?当场询问他几个文学理论问题。发现他的理论修养极好,要 他回去写篇论文。他写了。题叫“莎士比亚
14、化”与“席勒化”之比较。系 主任看后大为赞赏,推荐到学报,发表了。他成了系主任的关门弟子。“研究 生”就名符其实了许多。但他还是老样子。辅导员对几个搞创作因而很狂的同 学说:“看人家何风,不骄不躁。”弄得他很难为情,说:“我只会读书,没 有他们那种才气。”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照旧喜欢他。 有个女同学喜欢上了作,吓得他两天呆痴痴的。第三天晚上,他把她约到 没人的地方,把“我只会读书”那话又说了一遍。她说:“我就是喜欢你这 个。”他们就相爱了。他把这事告诉了系主任,系主任说:“你还年轻嘛。” 他一想觉得有理,就又把她约到没人的地方,把系主任的话转告了她。她说: “是我们的事,听别人的干嘛?”
15、他一想:对呀!写论文还得有自己的观点 呢,听别人的干嘛?他们就正式恋爱了。系主任见他心意已定,也就不加干涉 了,只是叹了口气,觉得这个很有才气的弟子如此毁掉实在可惜。直到他已写 了几篇论文,女朋友帮他抄得工工整整,老头子才又觉得这事并不坏,还把他 俩请去吃饭。 最后一学期,离考研究生只有几十天时,同寝室的一个同学突然收到一封 电报,电文是父亡母危速归。他一想,匆匆安慰了那同学几句,就跑去车站替 同学买车票,等了整整一天,才买到。晚上回来,见那同学在球场上踢球,没 有一点儿悲痛的样子,他大惑不解,一问,才知道这一天是 4 月 1 号,西方的 愚人节,是同寝室另外一同学开的玩笑。他听了,一下子变得
16、脸铁青,唰唰两 下把车票撕了,说:“你们,怎么要这样!” 大学毕业,他考上了系主任的研究生。 (学院六人图中的文娱委员常飞省略) 学院六人图(姚霏)是大学生写大学生的优秀作品。作品中的 6 个大 学生是典型的“二重组合”式的人物性格陆超个性倔强,但心地善良;外 表浪漫,却对爱情很忠诚。周迪表面上多才多艺,实际上最无本事,连大学毕 业证都拿不到。写活这些大学生的个性所采用的叙事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讨 论。 才子:矛盾组合与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才子:矛盾组合与第三人称客观叙述。 才子里的陆超有好几组对立的性格元素,我们几乎很难用传统的“好 学生”的理论来分析陆超他究竟是一个表现好的学生,还是一个表现不
17、好 的学生呢? 先说第一组性格元素:陆超弹得一手好吉它,会画画,是中文系的才子, 他 1.84 米的大个头爱上了一个 1.58 米的数学系女生,直到故事结束都没有见 异思迁。最终,他与这个数学系女生一起报名援藏。第二组:他为人很好,很 招同学喜欢;但是因为不按学校规定做,有相当出格的个性化言行而不被老师 喜欢。第三组:他各科学习成绩很好,但他从来不愿在课堂上做笔记。第四 组:他看不惯权势。那个给他们上外国文学课的教师动用自己的权利,把敢于 顶撞他的陆超打了个不及格。陆超却看不起这个老师,说这个老师“可怜”。 这几组矛盾的叙述,构成了一个性格矛盾的同一体,这就是陆超独特的个 性。在微型小说短小的
18、艺术篇幅里面,同样可以写出矛盾的复杂性格。一般说 来,长篇小说写的是多重复杂的性格系统,是多个复杂对立的性格侧面组成的 一个有生命力的性格系统。但在短小的篇幅里,高明的作者可以抓住两个对立 的性格元素,有机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使这个人物的性格表现出丰富的 多层次性,构成立体的性格侧面,展示人物的活力和生命力。 这篇作品之所以能启迪我们从陆超的表面言行来思考他深层的思想个性, 关键就在作者姚霏采取了“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视角”。这一种叙述视角与写 作教授采用“第三人称主观叙述视角”和叙夹议的叙述语态很不相同。这篇 故事的经历者和故事的叙述者都是同一个人。作者姚霏写了自己亲眼看见的自 己同学的故事
19、。当故事的经历者和故事的叙述者相叠为同一个人时,为达到特 定的叙述效果,作者可以采取“客观叙述视角”叙述者基本上不对陆超的 言行作评价,只是纯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独特言行。 这样一种“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视角”,使叙述者:第一,不进入故事的主 人公的内心来展开分析和解剖。第二,因为采用了客观叙述视角,他对主人公 的言行,不做提示性的评价。这就构成了这篇作品启动读者展开想象的“召唤 结构”。“召唤结构”产生了作品的两个空白点:一是主人公说的“可怜”, 他背后的真实思想是什么,可能我们每一个读者的理解都不一样。二是故事的 主体事件,从外国文学老师判他“不及格”到改判为“良”,真实原因是什 么?在这个文本
20、里面,叙述者因为视角的限制,没有展开叙述,他通过制造这 两个空白点来调动我们读者展开想象,使我们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分 析、判断陆超的独特真实的言行。所以说这篇作品能留给我们想象的艺术空 间,就是“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视角”创造的叙述效果。 艺术家:抑扬交错艺术家:抑扬交错与第一人称限知叙述。与第一人称限知叙述。 艺术家里的周迪也有矛盾的“二重性格”。首先,作品有具体的和概 括的叙述材料。在概述材料里,先讲述他爱情失败;接着讲他的音乐创作非常 努力;转去搞美术创作也很刻苦;最后回头还是搞文学创作,写了 300 多首 诗、50 多篇小说、70 多篇散文但却没有成功。因此我们看到,这篇作品在“概
21、括叙述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具体叙述”这样来回交错中,讲了周迪 的 4 次失败。从概述的材料看,周迪的爱好非常广泛,他才华横溢,对艺术的 学习十分执着、刻苦。 但是,周迪的多才多艺、创作努力的背后,是他的盲目与虚荣、无知与骄 矜。该搞文学创作时他搞美术创作,原因是他不想与别人“同日而语”,把自 己看得高人一等。这样一种盲目与虚荣、无知与骄矜,使他始终不能给自己在 学习和生活中定位,以致成了连毕业证也拿不到的一个真正的无能者。所以, 从这篇小说的表层故事看,周迪很了不起、很有才华,但实际上他是最没本事 的。表面上的多才多艺而实际上的不学无术就构成了他矛盾性格的有机统一。 这篇作品对人物独特言行的叙述策
22、略和才子不同。才子的二重组 合是表面上的“抑”、实际上的“扬”;艺术家刚好相反,是表面上的 “扬”、实际上的“抑”。在才子中,表面上好像是贬损他,实际上作者 的真正审美评价是肯定他。而在艺术家中,表面上看来说他多才多艺,搞 音乐、美术、文学都很努力、很刻苦,实际上是批评他,暗示他的外表与内心 的矛盾,这就是在叙述策略上与才子的不同。 这篇作品明显地采用了“第一人称主观叙述视角”。作品有两个地方出现 了“我”:“我”看见了周迪作曲的失败;“我”知道他故事的最终结局(他 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只发表了一首 9 行的诗歌)。为什么在这一组小说里 头,唯独是这一篇出现了叙述者“我”呢?作家在这里是有用意
23、的,他想把 “全知的纯客观的叙述视角”转换为“第一人称限知叙述视角”。开头第一段 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容易调动叙述材料。到了第二个情节单元,才开 始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说周迪叫“我”去拉手风琴,所以“我”看到女 演员唱到青筋毕露,男演员唱到脖子都缩到胸腔里面去了。作曲失败,于是他 喝酒,这是“我”看到的。他之所以采用第一人称,是利用“第一人称限知视 角”来创造一些空白点来形成“召唤结构”,让我们想一想,他这样的作曲、 这样的写作,是不是就真的有才华?同时,叙述者不对这个人物作任何的点破 或半点破的评价,让我们思考他表面上多才多艺的真正本质。因此,微型小说 在短小的篇幅里面,要尽可能通
24、过“叙述省略”形成空白点,调动读者用自己 的想象来参与创造,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这就是艺术家在人物创造和叙 述策略上,留给我们的写作启示。 预备党员:斜升反转与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预备党员:斜升反转与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预备党员也写了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郑一凡最初给我们的印象是 积极上进。当作家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方式来勾勒人物特征时,一 个努力争取进步、在各方面都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形象就开始浮现在我 们脑海里。 但是当郑一凡考试作弊事件突现后,阅读的悬念产生了这样一个积极 争取进步的人居然用现代化的手段作弊读者大吃一惊;而他用犯罪的手段 想把作弊事件私了的行为让读者再吃了一惊。
25、这就写出了“两个”郑一凡 一个是表面的积极进步的郑一凡;一个是深层的用卑劣的手段来谋求政治 资本的郑一凡。这样的双重人格很有概括意义:在极左的时代,扭曲的人格和 人性深处卑微欲望,可以说是郑一凡的悲剧根源。不光是大学生当中有郑一 凡;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类似郑一凡这样的用卑鄙的手段来谋求进步的大有 人在。作品虽然写了一个大学生郑一凡,但概括的却是生活里郑一凡一类的人 物。 这篇作品采用的是“第三称全知叙述视角”。叙述者采用这样的叙述视 角,恰当而又自如地调动了一些机智的叙述策略。在总体的文学构思上,预 备党员采用了“斜升反转”的方法来进行情节布局。先是用概述的方式说了 他三年级入党;毕业准备留
26、校;读书时 5 个小时不改变姿势这些概述的材 料讲完,就再用具体叙述的方式叙述了他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善于帮助同 学改正错误。他用得到的奖金买了一些政治读物送给老乡,这件事使他的入党 申请得到批准。接下来,又用了概述的方式从侧面通过老师的话来对郑一凡的 形象进一步地作烘托。第三个情节在具体叙述之后又出现了概括叙述这就 是老师对同学的批评。这样,通过概括叙述、具体叙述、概括叙述交错 3 次以 后,就把“扬”的这一部分文章做足了。表面上看来郑一凡积极争取进步,是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扬”的部分渲染足了,就像水库蓄水一样把艺术的蓄势 存到最高,然后突然下跌反转,连续用了两个读者吃惊的材料,把他的思
27、想品 德的真面目揭露给读者。前扬后抑,把一个人物的表面言行和内心思想写活, 与才子第三人称限知叙述视角和艺术家的第一人称限知叙述视角不 同,这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了。 叙述者用了“预叙”的手法机智地制造下跌反转,全知叙述者把结局调上 来先讲郑一凡被开除了这就创造了一个下跌反转的情节。也因为是第 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者在结局的时候,又能采用补叙的技巧来揭穿郑一凡 争取进步时所采用的不正当手段原来电炉事件,它最初的根源还是来自于 郑一凡电炉是郑一凡掏钱买的,而他让老乡使用以后,就去告了老乡的 状,违规的电炉事件经过郑一凡卑鄙的小报告反而成了他入党的资本,所以最 后的这个“补叙”成功地刻画出了郑
28、一凡的双重人格。 研究生:性格特征与叙述重复。研究生:性格特征与叙述重复。 研究生与预备党员又刚好相反,从“抑”到“扬”,写出了故事 主人公何风性格的多重性。我们从作品叙述材料中可以看到,迂腐与聪明、质 朴与正直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何风的身上。他对待同学的取笑,用了很质朴的方 式来回答;他当班长,替同学请假也用非常认真的方式来操作。他和系主任讨 论问题也用很真诚的方式来沟通;他谈恋爱更是一副纯洁可爱的模样:女同学 喜欢他,他马上对女同学说:“我只会读书。”女同学说,我就喜欢你这个。 然后他又把女同学的话告诉了系主任,接着又把系主任的话跟女同学讲;“愚 人节事件”是高潮。面对同学们的玩笑,他用了令人
29、感动的行为来认真对待 离考研究生还有几十天时,同寝室的一个同学收到一个假电报(父亡母危速 归),他立即花了一整天时间替同学排队买票,当他发现这是一个“愚人节” 的玩笑时,他的脸色变得铁青,“唰唰”两下把车票撕了,从不发火的人终于 发火了。这 5 个材料一步步地写活、写透了他的这种质朴与聪明、迂腐与正直 独特组合的性格特征。 在叙述方式上,与预备党员中的“斜升反转”不同,用一步步渲染的 “斜升重复”来展开叙述。5 个材料都没有反转的性质,但在时间上有一个逐 渐深入的时序。从上大学到一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及最后一个学期,时间 序列步步发展,而材料中体现迂腐与正直的底蕴却一个比一个有分量。最后的
30、情节是高潮,回应了开头的情节,升华了人物的思想境界。像爬坡一样,斜 升,斜升,在最高点让人物爆出最亮的光点。 因此,“斜升重复”的叙述策略是这篇作品的成功所在。它给我们的启发 是:在按时间序列安排情节时,可以精选若干个材料,每一个材料的底蕴都体 现主人公既迂腐又正直的性格特征,它不只是在数量上有一次次的重复,而且 在质量上也一次比一次加重,最后在高潮处爆出人物的最亮点,这是典型的 “艺术重复”。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艺术的重复与艺术的对 比,这是很重要的文学创作规律,“艺术是把不是特征的地方砍掉”。由于艺 术篇幅所限,创作者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作品中 来,艺术只选择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就如何艺术性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的特征 而言,对比是一种手法。预备党员就有表面与本质的对比。重复也是一种 方法。把重要的核心内容不断重复,使艺术的内蕴得到全方位的强调和突出。 对比与重复看起来是两种不同的手法,实际上它们在艺术原理上是相通的。通 过对比、重复把我们所要表达的东西突出、放大、强调。这就是研究生在 写作上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