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50例的护理体会-慢性肺阻塞能活多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50例的护理体会-慢性肺阻塞能活多久.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50例的护理体会|慢性肺阻塞能活多久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堵塞性肺病 护理 慢性堵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严峻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困扰,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优质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限制发作,缩短住院病程,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削减复发,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慢性堵塞性肺病患者50例,男44例,女6例,年龄6085岁,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1。对50例COPD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患者全部好转出院。 护 理 病室环境:病室环境宁静、
2、整齐、舒适,室温1820,相对湿度55%60%,床单松软、保暖,每天定时通风、空气紫外线消毒。 休息和活动:急性发作期:患者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衣着宽松,患者生活护理由护士和家属帮助完成,指导患者正确的缩唇呼气,教会患者用鼻吸入氧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1:2或1:32。缓解期:患者治疗时卧床休息和进行必要的呼吸功能熬炼,指导患者作深而缓的腹式呼吸,提高通气量,削减氧耗量,提高活动耐力,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78次/分,每次1020分钟,每天熬炼2次,同时逐步
3、完成自己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调整。有探讨认为,COPD患者养分不良发生率高达50.6%69.9%,患者每天摄入热卡和蛋白质可分别为正常举荐每日养分须要量的118%和141%3。脂肪具有较低的呼吸商,故主见COPD患者实行高不饱和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天进食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占25%35%,蛋白质占15%25%4。急性发作期养分摄入:肠内外养分应同时进行,以肠外养分为主,保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稳定期养分摄入:主动激励患者自行进食。为增进患者的食欲,应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进食前后赐予漱口,刚好处理口腔病变,支配清洁、宁静的进食环境和合适的体位,供应固
4、体食物,少食多餐,在正常餐的基础上增加点心等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并多进食水果、蔬菜、谷类和鱼等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等多种养分物质的食物,避开高热量饮食。 持续氧疗:氧疗能使低氧血症病人提高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增加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采纳双头鼻导管吸入,氧流量12L/分,浓度24%30%,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为宜,有条件的患者开展正确的家庭氧疗。 药物治疗的护理:遵医嘱正确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指导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止咳化痰效果明显。 咳嗽排痰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深呼吸56次,吸气末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将痰排出
5、。对咳嗽无力者予以叩背排痰,五指并拢,向掌心弯曲呈空掌,腕部放松,快速而规律地叩击,自下而上,由内向外,每次1520分钟为宜,23次/日,餐前进行。 心理护理:老年COPD病人有焦虑、抑郁、孤独的心情,甚至无望。我们主动热忱地找患者家属谈心,向他们讲解并描述COPD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找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介绍心得,讲解家庭氧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找回治疗的信念,注意患者自我管理教化,提高自我管理实力,在疾病转归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健康教化:指导患者遵医服药,劝说其不能擅用民间药材或到药店买药服用。劝说患者戒烟,吸烟是造成COPD气道堵塞的最主要诱因5,患者自我管理实力提高后,会主动戒烟。指导患者
6、留意保暖,关注天气改变,随气候改变刚好添减衣物,流感高发季节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加强体育熬炼,提高机体耐寒和抗病实力。重视疾病缓解期养分的摄入,改善全身养分状况,提高呼吸肌力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堵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2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14-17. 3 蔡映云,徐京,柳启沛,等.饮食补充对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养分状况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103. 4 李彩萍,刘晓晴,黄晓燕,等.老年慢性堵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养分治疗J.中国康复,2004,19(3):161. 5 郝伟欣.慢性堵塞性肺疾病J.好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6,14(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