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发展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开展策略摘要:当前旅游业快速开展,民办高校转型开展也势在必行,如何能 够开展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也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转型过 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开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路径发 展建议,以期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转型开展中能够走出一条特色 开展之路。关键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开展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开展是时代给民办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很多民办高 校在转型开展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挑选局部实践性强的专业先进行 转型开展,再进行全面铺开进行。根据学科专业性质,旅游管理专业 属于先转型开展的专业之一
2、,但是,如何转型、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型 使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的转型开展需要结合 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特点,找出自身开展存在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找出解 决策略。1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通过分别对旅游产业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以及旅游事业单位展开调研与分析,目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1.1 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面向涉及到的三类主要行业:旅行社、旅游景区 和酒店来看,目前这些相关行业缺乏的主要是具有实际工作技能的人 才,因此技能型应成为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特点。为此,旅游管 理专业的课程体
3、系设计中,应地加大实训课的课时量,以强化技能性 训练力度。1.2 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多数旅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仅会考察毕业生具备哪些专业技 能,同时会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旅游类企业可以归属为服务业大类, 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旅游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掌握相关 法律法规、经济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体系。 可以说,学生在校期间的掌握的知识越宽,就越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 要。为此,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所呈现的宽泛性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 趋势。1.3 表达就业渠道的广泛性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也为就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 渠道。市场调查也说明,大多数旅游企业单位更
4、急于聘用具有实际操 作能力的人才,也可称之为旅游队伍中的“蓝领”,对这类人才的需 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服务技能方 面的知识,同时还具备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如旅游法律法规、企业 管理、营销筹划等。相对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渠道上比 较广泛。2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开展中存在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开展,旅游产业需要旅游筹划、会展旅游、智慧旅 游等高层次管理人员和应用性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要结 合市场需要,定位清晰,易于执行。但很多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 在制定专业人才目标时多数参考其他同类或公办院校,定位目标没有 结合服务地方经济
5、开展需要和转型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这样容 易形成培养目标空泛,不容易落实执行到位。2.1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体系设置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核心内容,旅游管理专 业也是如此,需要注意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和逻辑顺序设置合理。 目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传统方式来设计,将 旅游类的课程、酒店类的课程等混合在一起,没有针对培养目标进行 课程设计。同时,在实训课程设计方面旅游相关课程设置不多,形成 了在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在系统逻辑性方面不够合理,没有紧密围绕 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进行。2.2 教学模式更新不快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应及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和时展 需
6、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突出的是知识灌输,不 利用锻炼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 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没有从考察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知识情 况来进行教学设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利用新的技术手 段,及时更新教学模式。2.3 双师型师资队伍支撑缺乏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来源主要是以引进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为主。刚 走出校门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直接从高校进入高校,实践经验缺乏, 导致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化。另外一些民办高校在教师引入方面,条件 限制太死,将学历和专业的门槛设置过高,这样引进条件直
7、接把在旅 游行业里面优秀的人才限制门外。此外关于双师型教师认定方面,校 内教师的认定条件较宽松,有些教师只是考取了一些专业资格证书就 可以参加认定,其实践经验仍是缺乏的。2.4 校企合作融合深度不够随着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越来越开始重 视校企合作工作,但是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0 很多民办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仅仅停留在签订协议和实习基 地挂牌的阶段,协议签订之后后期的合作事宜往往进展缓慢,具体合 作例如:订单培养,共同育人、共建实验室、选拔和派送实习生并没 有实质性进展,形式的合作大于实质性合作。3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开展路径探索明确目标定位,
8、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能胜任旅游行业的应用型高 级人才。结合这一目标定位,应从专业指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 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突出实践、强化技能为指导,积极探索、主动 适应地方旅游新领域和旅游人才培养新标准的需求。进一步根据市场 需要,学校开展定位围绕旅游专业文化群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 优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生 四年全程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大一、大二的两个学年,学 生利用课堂知识和校内实训设备完成从业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进行 校内工程教学和专项训练,即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阶段;在学生大三 整个学年及大四上半学期
9、,利用专业岗位实习时间,选择与职业岗位 相对应的旅游企业安排学生进行生产综合实训L在校外旅游企业实现 职业化,即学生综合实训阶段;在学生大四的下学期,结合就业趋向, 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通过这样四年连续不间断的 实习实训培养,实现四年培养全程完全职业化。3.1 改革课程体系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的学时开设比例,使 调整后的实践课时能够到达总课时的35%以上;核心课程根据学生就 业面向设定课程群,分为三个课程群:“河南文化特色导游”、“旅行 社运营与管理”、“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将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的学期和
10、教学 内容进行优化,将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 得当,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建设的落实。加强素质教育的改革 是转型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管理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说、 做、形”。“说”即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即不 仅学习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强动手能力,例如:调酒、茶艺、客房服 务,能够撰写具有吸引力的导游词。“形”即在礼仪、形体等方面进 行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加大学生的 艺术审美,从摄影、音乐、美术等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大气、高端有 内涵的气质。3.2 依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新的教学方式根据旅游人才开展需求,在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
11、 式基础上,推动更新现有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课 程设计时,可以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辅之以高质量的微课、慕课以及讨 论式、辩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还可通过课程学习、经验提供、互 动交流、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综合素 质和走向社会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实践课程 的内容坚持“实用、实效”的原那么,由于旅游行业瞬息万变,除了有 足够的实训条件外,与时俱进的授课思想仍然重要。所以,在旅游管 理专业实践授课方面,要求实践课教师必须能够有着扎实的基本功, 同时,将校内实验室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 的专业技能能够与时俱进。3.3 多策并
12、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应多角度出发,采 取多种方式进行培养,同时又要结合民办教育师资紧张的特点进行。 从学校角度来说,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增加在企业 实践工作经验,使教师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培养教师 的实践应用能力;从教师聘任来说,可以放宽聘任条件,选聘旅游企 业或行业的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拓宽师资引进渠道。 同时内部培养方面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 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3.4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育人的机制根据实践教学“校企协同,师生协同”的建 设理念,在校企合作
13、中,可通过多种途径深化校企合作。一是需要进 一步完善示范性实践基地软硬件建设,以质量建设为前提,建立示范 标杆,推进参访互动式合作,为在校学生到企业参访、岗位认知提供 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根据校内的课程体系需要到企业进行岗位认 知、专业实习等;二是选择合作较成熟的旅游企业协议合作“订单班”, 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班”是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进行人才培 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企业导师参与联合育人,学生可向企业申请学 费资助,企业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期间的培训指导,学生毕业后需 按照协议到企业服务工作;三是将企业引进校园,如和旅行社单位结 合,学校为旅行社提供场地,旅游社在学校进行实际运行,给学生提 供直接了解企业真实运营平台,为学生创造真实实训环境;四是与企 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实践平台和实习 管培指导,学生毕业后将作为企业业务骨干或管理层后备队伍,试用 合格后直接晋升至管理岗位。同时可引导教师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在 企业中转化,为企业服务,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