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879077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doc(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9年10月前言为推动惠州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据2019年8月实施的新版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指南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详细调查研究,参考省内外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结合惠州实际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由总则、术语、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条文和附件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适应现行国标、省标的需要,本指南对技术条文进行了编排,按照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的技术体系进行条文分析,同时给出了每项条文的具体专业归属和控制阶段

2、。本指南经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批准,由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负责管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以便今后修订和完善。本指南主编单位: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本指南参编单位: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惠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千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惠州市园林建筑设计设计院深圳市广汇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国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孙卫无、李志方、中国生、丘伟辉、陈树龙、林 海、伍木泉、张 科、王 丹、金 海、吴佳慧、周伟泉、黄丽娟、佘 飞、李泽武本指南主要审查人:目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术语.2第

3、三章 基本规定.3第四章 建筑设计专业6第五章 建筑结构专业45第六章 暖通空调专业61第七章 给排水专业75第八章 电气专业92附: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国标2019).118华南地区常见乔木及散植灌木规格参考124常见屋面和地面铺装材料色泽的反射系数参考125第一章 总 则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

4、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1.0.4 绿色建筑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且建筑布局应与场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并应对场地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加以组织和利用。1.0.5 结合惠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6-2035)和惠州市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的相关原则,以及现行国家、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设计。1.0.6 绿色建筑设计应符合惠州市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要求。1.0.7 结合惠州市海绵城市的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设计1.0.8 施工图纸应提供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附件1)1.0.9 绿色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省现行

5、有关标准的规定,尚应该符合惠州市绿色建筑相关规定。56第二章 术语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0.2 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2.0.3 全装修 decorated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

6、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2.0.4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5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第三章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7、。3.1.2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3.1.3 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3.1.4 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3.1.5 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3.2 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

8、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3.2.2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分值。3.2.3 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3.2.4 绿色建筑评价的分值设定应符合表 3.2.4 的规定。表 3.2.4 绿色建筑评价分值控制项基础分值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提高与创新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满分值预评价分值40010010070200100100评价分值400100100100200100100注:预评价时,

9、本标准第 6.2.10 、6.2.11 、6.2.12 、6.2.13 、9.2.8 条不得分。3.2.5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Q = (Q0 +Q1 +Qz +Q3 +Q4 +Q5 +QA)/10 (3. 2. 5) 式中 :Q总得分。Q0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400分。QlQ5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5类指标(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评分项得分。QA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3.2.6绿色建筑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4个等级。3.2.7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3.2.8绿色建筑星级等级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0、:1.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2.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 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且应满足表3.2.8的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自评情况采用全装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比例,或建筑空调负荷降低比例围护结构提高5%,或负荷降低5%围护结构提高

11、10%,或负荷降低10%围护结构提高20%,或负荷降低15%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比例5%10%20%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3级2级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室外与卧室之间、分户墙(楼板)两侧卧室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室外与卧室之间、分户墙(楼板)两侧卧室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10%20%外窗气密性能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且外窗洞口与外窗本体的结合部位应严密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基准、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基均为国

12、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2.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对应的标准为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3.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可吸入颗粒物等,其浓度降低基准为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要求。第四章 建筑设计专业一、控制项条文子项分类条文编号条文是否达标控制项安全耐久4.1.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4.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

13、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4.1.3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4.1.4建筑内部的非结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4.1.5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6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4.1.7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4.1.8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相统健康舒适5.1.1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

14、标准 GB/T18883 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5.1.2应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应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5.1.4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2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5.1.7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2 供暖建

15、筑的屋面、外墙内部不应产生冷凝。3 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要求生活便利6.1.1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6.1.2场地人行出入口 500m 内应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6.1.3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6.1.4自行车停车场所应位置合理、方便出入资源节约7.1.1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要求7.1.9建筑造型要

16、素应简约,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 2%。2 公共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 1% 环境宜居8.1.1建筑设计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8.1.2室外热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8.1.3配建的绿地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应合理选择绿化方式,植物种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且应无毒、易维护,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应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应采用复层绿化方式8.1.4场地的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应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对大于 10hm2 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

17、制利用专项设计8.1.5建筑内外均应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8.1.6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8.1.7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2、 得分项条文子项分类条文编号条文满分得分评分项安全4.2.2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154.2.3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104.2.4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104.2.5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明8耐久4.2.6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184.2.7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104.2.9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9室内空气品质5.2.1控制室内主要空

18、气污染物的浓度125.2.2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8声环境与光环境5.2.6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85.2.7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105.2.8充分利用天然光12室内热湿环境5.2.10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85.2.11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9出行与无障碍6.2.1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86.2.2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8服务设施6.2.3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106.2.4城市绿地、广场及公共运动场地等开敞空间,步行可达56.2.5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10节地与土地利用7.2.1

19、节约集约利用土地207.2.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27.2.3采用机械式停车设施、地下停车库或地面停车楼等方式8节能与能源利用7.2.4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157.2.8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能耗10节材与绿色建材7.2.14建筑所有区域实施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87.2.16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87.2.17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127.2.18选用绿色建材12场地生态与景观8.2.1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建筑及景观108.2.2规划场地地表和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108.2.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168.2.4室

20、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98.2.5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5室外物理环境8.2.6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要求108.2.7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108.2.8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108.2.9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10加分项提高与创新9.2.2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209.2.3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89.2.4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59.2.6应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15一、控制项安全耐久4.1.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

21、,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威胁或者危险源包括以下类型:滑坡、泥石流、洪灾、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含氡土壤。2) 建筑场地与各类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相应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距离等控制要求,对场地中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应采取必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对场地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符合各项

22、安全标准。3.成果文件1) 建筑设计说明应描述建设场地是否存在不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是否采取了必 要的避让、防护或控制、治理等措施。2) 建筑总图应包括场地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如场地周边有危险源时,应标注场地与危险源的距离。3) 环评报告、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列为设计依据。4.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1.本项应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要求,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可靠,且能适合主体结构在多遇地震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2) 建筑

23、外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屋面、幕墙门窗应符合相应规范关于防水材料和防水设计施工的规定。3.成果文件1) 设计说明应列出建筑外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屋面、幕墙门窗等围护结构的设计依据,提出设计要求。2) 提供构造说明或大样,明确建筑外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屋面、幕墙门窗等围护结构的详细做法。4.1.3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外部设施应与结构统一设计、施工。2) 当外部设施与主体结构不同时施工时,应设预埋件,并在设计文件中明确预 埋件的检测验证参数及要求,确保其安全性与耐久性。

24、3) 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后期检修和维护条件,如设计检修通道、马道和吊篮固定端等。3.成果文件1) 应体现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的造外部设施设计说明。2) 承载力极限值、正常使用极限值和耐久性极限值的外部设施计承载力算书。4.1.4建筑内部的非结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内部的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整体卫生间、橱柜、储物柜等应连接牢固并适应主体结构变形。2) 门窗、防护栏杆等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要求并安装牢固且应根据腐蚀环境选用材料或进行耐腐蚀处理。3) 建筑部品、非结构构件及附属设备等应采用机

25、械固定、焊接、预埋等牢固性构件连接方式或一体化建造方式与建筑主体结构可靠连接。3.成果文件1) 施工图纸及必要的计算书。4.1.5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外门窗应以满足不同气候及环境条件下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为目标,明确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指标和等级。并应符合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 JGJ 103、铝合金门窗 工程技术规范) JGJ 214 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 外门窗应安装牢固,外窗窗扇应采取防止向外掉落的措施。3.成果文件1) 建筑设计说明、门窗说明、门窗大样。4.1.6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

26、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防水层和防潮层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的规定。3.成果文件1) 设计说明、构造做法及大样详图4.1.7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应根据其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2)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3) 保持通行空间路线畅通、视线清晰,不应有阳台花池、机电箱等凸向走廊、疏散通道。3.成果文件1) 设计说明、施工图纸、疏散宽度计算书

27、。4.1.8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应在场地及建筑公共场所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显著位置上设置警示和引导功能的安全标志。3.成果文件1) 标示系统设计与设置文件健康舒适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 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对于全装修建筑项目,可仅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浓度预评估。对于非全装修建筑项目,本条不参评。2) 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

28、处禁止吸烟,并设置禁烟标志。3.成果文件1) 建筑及装修材料使用说明的设计说明文件5.1.2应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应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保证合理的气流组织,采取合理的排风措施避免污染物扩散,将厨房和卫生间设置于建筑单元(或户型)自然通风的负压侧,防止厨房或卫生间的 气味进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2) 防止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气道排气倒灌。3.成果文件平面图纸、设计说明、室内通风气流组织分析模拟报告。5.1.4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29、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2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建筑设计时应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避免或降低主要功能房间受到室外交通、活动区域等的干扰。2)对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应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有效隔声、隔振、吸声、消声等综合措施来控制。3.成果文件1) 建筑设计平面图。2) 声环境专项设计报告(根据需要)。3) 围护结构的构造说明、大样图纸。5.1.7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2 供

30、暖建筑的屋面、外墙内部不应产生冷凝。3 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要求。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建筑热工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物及其围护结构的保温、 防热和防潮设计。2)本条第2点在本地区不适用。3)屋顶和外墙应考虑隔热验算,居住按自然通风环境,公建按空调环境考虑3.成果文件围护结构构造做法、隔热计算书、构造做法表、门窗表及大样、建筑设计说明。生活便利6.1.1 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无障碍设计是充分体现和保障不同需求使用者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的设计内容,

31、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确保不同需求的人能够出行便利、安全地使用各种设施的基本保障。2) 场地范围内的人行通道应与城市道路、场地内道路、建筑主要出入口、场地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等相连通、连续。3) 当场地存在高差时,应以无障碍坡道相连接。3.成果文件1) 无障碍设计说明、总平面及竖向设计施工图。6.1.2场地人行出入口500m内应设有公共交通站点或配备联系公共交通站点的专用接驳车。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应体现场地步行入口与公共交通站点的有机联系,创造便捷的公共交通使用条件。3.成果文件区位图及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布局示意图,总图应注明场地主出入口位置。6.1.3 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

32、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根据主管部门的批复建筑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充电设施的安全条件。2) 根据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具体设置。3) 无障碍停车位的数量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设置。3.成果文件设计说明、应包括电动汽车停车位和无障碍停车位设计内容施工图。6.1.4自行车停车场所应位置合理、方便出入。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自行车停车场所应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符合使用者出行习惯。3.成果文件1) 规划设计总平面图。2) 自行车库/棚及附属设施施工图。资源节约7.1.1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功能需求,对建筑的

33、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要求。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节能设计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规定。2)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应结合场地地形、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并权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方面分析、优化建筑的规划设计。3)绿色建筑设计还应在综合考虑基地容积率、限高、绿化率、交通等功能因素基础上,统筹考虑夏热冬暖节能需求,优化设计体形、朝向和窗墙比。3.成果文件1)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2) 节能设计报告书。3) 建筑总平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立面、建筑效果图、建筑优化设计报告等。7.1.9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应无

34、大量装饰性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2%。2 公共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例不应大于1%。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设计总说明需说明装饰性构件的使用位置和功能。 2) 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作用的飘板、格栅、构架和塔、球、曲面等属于装饰性构件。3) 设置屋顶装饰性构件时应特别注意鞭梢效应等抗震问题。3.成果文件1) 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效果图等、装饰性构件比例计算书。环境宜居8.1.1建筑设计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35、) 建筑总平面图中应反映场地内各单体建筑、场地内建筑与相邻地块建筑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如场地周边为空地或待建空地,也应如实标注。建筑的日照间距应符合惠州城乡规划要求,满足相应的日照标准。 2)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场地内拟建建筑对周围已建、在建或通过方案核查待建日照需求建筑产生日照遮挡影响,场地内拟建建筑对其它拟建日照需求建筑产生日照遮挡影响,周围已建、在建或通过方案核查待建的建筑对场地内拟建日照需求建筑产生日照遮挡影响等情形,均应进行日照模拟分析。3.成果文件1)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 建筑总平面图3)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8.1.2室外热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1.本项

36、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中明确、反映室外热环境规定性设计的相关指标要求,包括夏季平均迎风面积比、夏季主导风向上的建筑面宽和底层通风架空率等。2) 景观设计总说明、 总平面图中明确、反映室外热环境规定性设计的相关指标要求,包括户外活动场地夏季遮阳覆盖率、绿化遮阳体的叶面积指数、户外活动场地和人行道路地面的渗透和蒸发指标、建筑屋面绿化率等。3) 室外热环境评价性设计计算书中当规定性设计不满足标准要求时,进行评价性设计和计算。夏季逐时湿球黑球温度不应大于33,夏季平均热岛强度不应大于1.5。4) 如项目处于非居住区规划范围内,符合其城乡规划的要求即为达标3.成果文件1)

37、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 建筑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3) 景观设计总说明。4) 室外热环境评价性设计计算书。8.1.3配建的绿地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应合理选择绿化方式,植物种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且应无毒、易维护,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应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应采用复层绿化方式。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总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表)中明确项目的绿地率设计指标。2) 采用复层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组合配置。3) 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选用目录外植物时,应备注其属性。 4) 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乔、灌、草自然生长的需要,乔木大于1.2m,深根系乔木大于1.5m,

38、灌木大于0.5m,草坪大于 0.3m。5) 绿化率允许屋顶绿化、竖向绿化等的折算归总及总体或城市绿化共享的原则3.成果文件1) 景观总平面图、景观设计说明、种植平面图、屋顶绿化平面图、垂直绿化种植图、每100绿地上的乔木数量计算文件、屋顶绿化比例计算书。8.1.4场地的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或排放,应有效组织雨水的下渗、滞蓄或再利用。对大于10hm2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场地占地面积大于10hm2的项目,应提供雨水专项规划设计,通过建筑、景观、道路和市政等不同专业的协调配合,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对径流减排、污 染控制、雨水收集回用进行全面统

39、筹规划设计。2) 小于10hm2的项目可不做雨水专项规划设计,但也应根据场地条件合理采用雨水控制利用措施,编制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说明场地径流减排措施,各种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设置,须明确下凹绿地或雨水花园占绿地面积比、主要位置和径流污染控制措施。b.计算场地可渗透地面面积比和开发前后的平均径流系数,可渗透地面面积比应符合惠州市相关要求,确保开发后的场地平均径流系数不超过开发前的场地平均径流系数。3.成果文件1) 雨水专项规划或综合利用方案说明书。2) 规划总平面图、景观设计图(绿化平面图、铺装总平面,硬质铺装大样图)。3) 给排水平面和系统图。8.1.5建筑内外均应

40、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装修)设计总说明中明确标识系统的设置要求。建筑内外应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包括导向标识和定位标识等。标识一般有人车分流标识、公共交通接驳引导标识、易于老年人识别的标识、满足儿童使用需求与身高匹配的标识、无障碍标识、楼座及配套设施定位标识、健身慢行道导向标识、健身楼梯间导向标识、公共卫生间导向标识,以及其他促进建筑便捷使用的导向标识等。 2) 标识系统平面布置图和大样图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识别习惯,通过色彩、 形式、字体、符号等整体进行设计,形成统一性和可辨识度。应在场地内和建筑室内显著位置上设置标识,标识应反映一定区域

41、范围内的建筑与设施分布情况,并提示当前位置等。建筑及场地的标识应沿通行路径布置,构成完整和连续的引导系统。 3) 公共建筑的标识系统应当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GB/T 51223,住宅建筑可以参照执行。3.成果文件1) 建筑(装修)设计总说明2) 标识系统平面布置图和大样图8.1.6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中应体现相关污染源所在位置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的平面和竖向位置,排风(烟)口的布置等。 2) 民用建筑污染源主要指垃圾房、餐饮业厨房、锅炉房、水泵房、制冷机房、地下车库等。3.成果文件建筑总平面图。8.

42、1.7 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1.本项必须达标2.设计要点1) 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垃圾收集布置图中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合理规划垃圾物流。如果按规划需建配垃圾收集站,应能具备定期冲洗、消杀条件,并能及时做到密闭清运。3.成果文件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平面图,垃圾收集布置图。二、评分项I安全4.2.2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5分。1.评价内容序号评价内容评价分值(分)评价内容(分)1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52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53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52.设计要点1) 阳台外窗采用高窗设计、限制窗扇开启角度、窗台与绿化种植整合设计、适度减少防护栏杆垂直杆件水平净距、安装隐形防盗网等措施,防止物品坠落伤人。2) 建筑物出入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米的防护挑檐。3) 在建筑物四周利用景观或绿化设置隔离带或缓冲区。3.成果文件阳台设计图、外窗设计图、窗台设计图、防护栏杆设计图、建筑出入口安全防护设计图、室外场地设计图等。4.2.3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