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第 15 页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摘 要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也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公司财务舞弊、欺骗投资者、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全球蔓延,使得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与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分析,探讨解决的措施。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就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特征及内容进行论述。其次,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进行剖析,笔者认为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
2、面。针对总结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相关对策。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现状; 成因 ; 对策 目 录引言(3)1、内部控制相关理论(4)1.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4)1.2、内部控制的内容(4)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 (7)2.1、经营失败(7)2.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7)2.3、资产流失严重(7)2.4、风险管理机制缺失(7)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9)3.1、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9)3.2、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11)3.3、企业文化建设滞后(11)3.4、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11)4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对策建议 (13)4.1、完善企业内部控
3、制环境(13)4.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系统(15)5、结束语(19)参考文献(20)引 言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年来由于在观念和理解方面的误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突出,使内部控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再加上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原因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还很薄弱,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没有建立或者不健全,从而出现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程序混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从我国加入WTO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后,面对来自世界各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外部的安然、世通,以及国内的银广夏、郑百文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研究
4、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所以,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途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呼唤内部控制,这是主流,也是规律。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低效和不规范运作都可归结为内部控制的缺失。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好的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
5、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对建立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基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特征及内容的阐述和研究,重点指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内部控制失效的各种表现,认真剖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下面先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作以介绍。1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内部控制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过程,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活动日趋频繁,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导致内部控制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内部控制的概念逐步完善。1.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有关
6、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各级工作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和信息技术系统控制,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规范化固化工作流程,强化监督制衡机制。内部控制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舞弊现象及不法行为有其特殊作用,对涉及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
7、过程的管理控制,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治企,满足监管要求,控制风险,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有序运行,保证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内部控制,可以根据企业特征和需求对内部控制要素加以有机组合。COSO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构成是要素式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大要素组成(详见图1.2)。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通监督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
8、务、权责分派体系、品质与价值观、能力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业务授权批准、职责划分、资产安全、内部稽核、业绩评价、信息处理信息系统、有效沟通持续监督、内部审计图1.2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图资料来源: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它是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企业的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2)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
9、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利弊,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3)控制活动企业管理阶层辩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4)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5)监督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督。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上述五个因素以控制环
10、境为基础、风险评估为依据、控制活动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载体、监督为保证,共生互动、综合作用,构成对处于变化中的环境做出动态反应的整体框架。通过对各种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的分析,我们会看到那些内控失效的表现往往都表现在整体框架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的弱化,以下我们将总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表现。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 当内部控制的效率问题突破了合理保障的边界,内部控制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效力即所谓的内部控制失效,笔者认为内部控制失效是内部控制低效的极端表现,以内控目标实现为依据,内控失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经营失败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必要支持是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基础目标,离开存续战略必
11、然沦为无源之水。内部控制混乱,致使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企业竞争力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就以上市公司来说,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低,很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达不到招股说明书中预测的业绩水平,整体竞争力不强己成为不争的事实。银广夏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深圳发展银行周林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德隆集团的轰然倒塌、三九集团的瓦解、华源集团主业摇摆不定被收编、科龙顾雏军案,当内部控制无法为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保障,甚至直接因为内部控制的缺失导致企业经营失败时,我们又怎能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拷问。2.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
12、成的企业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造假案层出不穷,是内部控制失效的一个显著体现。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2.3资产流失严重资产流失现象非常普遍。有的企业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挥霍浪费,使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
13、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大量流失。2.4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在我国,目前仅金融风险管理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学者纷纷发表相关研究成果,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积极致力于风险管理机制的架构。与此明显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一般企业多未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和学界也甚少对一般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要知道,企业风险管理不仅仅只是一种对企业所面临风险的简单被动应对,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关注、识别、分析企业内外部各种变化,并从中发掘机会:规避风险
14、的趋利避害机制。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机制的缺失毋庸置疑地成为我国企业的硬伤和短板。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自学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财务收支的有效合法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还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以及企业经营决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其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正确认识其局限性,对于全面理解、科学利用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主要有内部控制制度
15、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企业客观环境的局限性。3.1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 任何管理制度都不会绝对完美、无懈可击的,内部控制也不例外,有它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COSO报告所说:“不论设计及执行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面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还受到内部控制的先天条件的限制。”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也不是万能的“保险”系统,其作用只能是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3.1.1 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企业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也会影响其效能。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看,控
16、制环节的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但由于控制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复杂,相应的控制成本也就越高,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时,企业必然要考虑控制成本与控制效果之比。当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这样某些舞弊的发生就可能得不到控制 。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楼德华、傅黎瑛.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要求实施内部控制程序控制,成本不应超过预期的效益。3.1.2 串通舞弊如果企业内部承担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舞弊,与此相关的内部财务控制就会失去作用。内部财务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对不相容职务进行
17、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处于不相容职务上的有关人员相互串通、相互勾结,也就失去了内部财务控制中相互制约的基本功能,内部财务控制也就很难发挥作用。现实中串通舞弊的“窝案”时有发生,中航油的陈久霖和下级人员虽然不是相互串通作弊,财务人员是受他指使向总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作用。3.1.3 滥用职权人 性总是有弱点的,执行人员如果一时被利益所蒙蔽而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那么内部控制便形同虚设了。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地要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或者屈从于外部压力而违规操作,即使设计了良
18、好的内部控制,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处于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和决策层,权力较大,如果他们置内部控制规章于不顾,将自己的行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滥用职权,必然会导致一些控制程序的失效。许多重大舞弊和财务信息失真案件就是因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越权干预而发生的。3.1.4受人为因素的限制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是由人来行使的,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误判,那么,设计再完美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企业人员素质不高
19、、控制意识相对薄弱,从而给其内部控制带来局限性。3.1.5制度的滞后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而且一旦设置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失去控制能力,特殊控制,如实行临时性或突发性业务则可能不及时,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为便于生存和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或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新的生产线,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制度对新增的业务内容失去控制作用。除此以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也会给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必须承
20、认,由于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着固有限制,它只能“合理保证”,而不可能“绝对有效”;但只看到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这些限制是固有的,对于改进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帮助很小,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找到企业及其内部控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3.2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公司治理旨在实现所有权、监督权和控制权之间的分离和制衡,是解决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所产生的矛盾的一种制度安排,涉及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债权人、社区公众、政府)等内外部主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三种权利的实施过程中,除监督权主要由股东、监事会行使而独立于企业的业务系统之外,决策权和执行权均需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
21、个人,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加以规范和管理。因此,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内容上缺乏衔接,或时间上相互滞后,或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也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无论是银广厦的财务造假、兰州黄河部人控制行为还是闽福发大股东虚假出资行业都与公司治理不健全有关。我国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导致“该控制的控制不了,能控制的不愿控制”,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不力,经营者实际上拥有了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处置权,往往在利益驱动下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独断专行,滋生了企业控制失灵、会计信息依需而做、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等恶果。3.3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以及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
22、,是融合了众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现员工自身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的载体。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制度约束,是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贯彻和有效执行的重要支撑。我国大多数企业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也较为重视企业文化的环境建设,但却忽视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企业文化仅停留在标语、口号而未触及员工思想深处,在员工中产生不了共鸣。此外,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基础是员工素质的提高,而员工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但现实中,一是经营者钻企业约束机制不到位的空子,重短期行为轻职工教育培训;二是重思想品德、制度宣传的软性
23、教育,轻硬性处罚教育,广泛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教育手段软化;三是对管理者、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化系统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欠完善。3.4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外部监督机制本应成为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动因素,但由于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相关外部监督机构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无法形成综合整治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有限,从而弱化了整个外部监督机制。同时,审计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不足,其独立监督职能未获得充分重视,执行力也难以保证,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由此滋生了企业的侥幸心理。4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对策建议内部控制体系就像一个企业的中枢神
24、经,要全方位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网络触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企业的每个角落,将“可控”的经营活动都纳入到“在控”的范围内。而内部控制失效就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发生错乱甚至瘫痪,根据上文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两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4.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良好的控制环境必须体现出企业的凝聚力,体现企业内部上下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在良好的内控环境下,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发、自觉地按照规范的目标行事,发挥自己的潜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实现
25、企业的目标。下面从内部控制环境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4.1.1 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外部环境因素的对策4.1.1.1 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培育资本市场,完善股权结构。为保证外部审计和内审人员更好的理解、评估内部控制,应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培育力度,以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增强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有效利用国外证券市场,以推进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促进证券市场的技术革新,以提高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以改善股权结构;完善交易规则,以促进证券市场的现代化。4.1.1.2 政府管制的制约机制要强化发挥市场机制
26、的基础性作用。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提供了维持经济效率的最好方法,即保证商品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来,并且正好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虽然大多数人相信市场具有缺陷,政府必须发挥作用,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却己成为共识。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不是人们追求利益和幸福的监护者,而是要保障人们有一个可以独立追求利益、幸福的活动空间。因此政府不应拥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而是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同时为企业自由公平地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现实中政府却开办管理企业、制定产品价格、分配资源等,未能提供应有的产权保护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导致权力交易、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的出现,为此必须实现政企分开,其措施如下:(
27、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微观管理,以便将主要精力、财力转移到加强产权保护和规范、整顿、维护市场秩序上来;(2)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不合理保护;(3)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4)加强与上述问题有关的立法、执法、监管机构的建设,以缩小经济管理部门的权力与规模。用法律武器制约政府管制。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法律的透明度,因为透明度能给社会公众以稳定的预期。而现实的政府管制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如政策不透明、官方信息等,因此必须借助法律力量实现如下
28、目标:(1)明确政府管制范围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2)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使其不能擅自限制公民与企业的权利。4.1.2 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环境的对策4.1.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使企业的治理结构尽快得到提升,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董事会制度。首先,合理配置董事会的人员构成。董事会成员除来自企业内部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人员、职工代表等外,还应包括外部专家担任的独立董事。其次,理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
29、这样既可以公平合理地评价企业业绩,又能对企业管理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强化监督机制。通过公司的各种利益主体,对公司形成多层次的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对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企业要敢于对那些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高级管理者,给予高薪和重奖最有效的方法是借鉴西方国家的股票期权计划,把经营者的报酬、待遇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并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4.1.2.2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具有解决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力量。但是陈旧被动的审计观念特别需要变革,内部审计观念的核心是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把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推荐给企业的管
30、理层。内审方式的精髓是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共同分析问题并探讨改进的措施,从而充当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顾问和助手。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方式,可以改善内审人员与管理层的关系,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4.1.2.3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企业潜在的良好意识、环境和氛围,而良好的意识、环境和氛围对实现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和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从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两方面进行完善:建立内部约束的文化机制。企业必须自我约束。企业自我约束的文化机制应当包括:自省,即对企业行为进行经常
31、性的反省和检查;自律,即以国家的有关法律准则来规范企业行为;自控,即遇事不乱、处变不惊,不受外界干扰,始终坚持企业既定的发展战略。建立激励文化机制。首先,建立收入报酬激励机制。收入报酬激励在于使管理者的个人收益和行为结果紧密结合,产生一定的自我约束机制;其次,通过精神鼓励满足管理者的成就感,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最后,建立、完善管理层的考核晋升制度。根据有关的政策和规定,定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价,以此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4.1.2.4 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经济信息质量的保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管理者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建立规范的经理人市场
32、不失为一条最佳途径。首先要转变观念,就是要正确认识、理解经理人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建立社会示范效应,以促进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4.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系统企业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内部控制实行过程和结果必须被反馈到决策层,通过控制自我评估这种形势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有效的改善控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体系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控。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修正措施。4.2.1 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如果管理者本身不重视内部控制自
33、我评估的重要性,则根本无法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实施过程也只是一个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管理当局应该将内部控制作为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后,要切实促进落实各个整改措施。4.2.2 慎重选择引导者引导着在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引导者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及后续的工作,组织、策划、号召、总结等,他需要向小组成员介绍本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范围等基本情况,让他们认识到在评价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策划是基础,组织是关键,对于引导师来讲,如何将工作组的成员组织起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对内部控制非常了解,他还必须是一个好的协调者,选择恰
34、当的引导者甚至关系到整个评估的成败。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特别是初次评价时,最好寻找具有此类项目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当引导者。4.2.3 增设内部控制机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之下设立一个内部控制办公室,这样可以通过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有较充足的人力物力来制定有关的内部控制政策程序,专门解决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监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效果,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但是,企业应该视其发展条件和目前能力,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决定是否增设该机构。4.2.4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要求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员工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员工可能对企业的内
35、部控制方法并不了解,有些企业初次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因此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培训常重要。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前,让员工详读企业有关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了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方法及程序等,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政策的执行,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升华。企业在平时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企业的所有人员信奉一个理念,形成一个公司理念,使公司员工具有归属感,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4.2.5 协调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积极参与,不仅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底
36、层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积极配合,他们最熟悉业务的实施情况,可以提供大量的一线资料,反映审计部门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提出更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同时各个层次员工的广泛参与,可以使他们了解到不同部门的业务情况,各部门可以在一起共同讨论各种跨部门问题,促进相互理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加大,这就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及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作为一种内控评价的新方法,将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内部审计人员聚集起来,共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负责,这种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使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它使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公司的
37、内部控制负责,使每位员工从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和执行命令到积极的防范和解决问题,各部门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形成向心力促进公司和谐发展。但我国目前仅有少部分企业能够自发的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作为基础,在我国企业的推广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我国企业在运用该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摸索中,设计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结 论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恰当的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减少疏忽、错误和违法乱纪等行为,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失效的现状进行总
38、结和分析其成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通过此文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寻求更好的途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本身的局限性。毕竟内部控制从来就不是绝对有效的,它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企业管理当局应充分关注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防范意识。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大胆创新,谨慎执行,在完善我国企业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我国一定能够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致 谢所有老师在我完成本论文期间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精心的指导。在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参 考 文 献1 Jayanthi KrishananAudit Committe
39、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An Empirical Analysi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4):125-l30.2 Weili Ge and Sarah Mcvay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Accounting Horizons,September 2005:86-903 Wu, J.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
40、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Hong Kong Securities Institute, 1999.4 Uddin, S., & Hopper, T. Accounting for privatization in Bangladesh: Testing World Bank claim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3:739-774.5 Arnold, P., & Cooper, C. A tale of two classes: The privatization of Medway Ports. Criti
41、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1999:127-152.6 Armstrong, P. Contradiction and social dynamics in the capitalist agency relationship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91:1-25.7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8 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S,2008(5)9 陈敏、邵志高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1):20-2210 杨清香COS0
42、报告的演进与启示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8):82-8311 钱加洋.浅谈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师,2007(4):192.12 宋常,丁卫.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探微J.学术交流,2007,(2): 93.13 董惠良,王浪庆.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6(7).14 胡燕.基于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6(6)15 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会计研究,2005(3):73-7516 张砚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的组织演化研究会计研究,2005(3):76-81.17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43、J.会计研究,2005(2).18 池国华.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19 陈汉文,吴益兵,李荣,徐臻真萨班斯法寨404条款:后续进展J会计研究,2005(2):82-8620 张廷安.企业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4(9):138.21 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7):46-4922 周兆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7)23 朱荣恩,应唯,原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3(8).24 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11-15.25 李青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启示J.当代审计,2002(3):54.26 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2.27 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 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会计研究,2001(6):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