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9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9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9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第 5 页高中语文 第9课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难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人士皆归之,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为著名诗人,同宋
2、代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 2文体知识 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由先秦的诗歌派生出来的。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它侧重于写景,借景生情。最早的赋出现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称为“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实际上是诗与赋之间的过渡,又称“骚赋”,到了汉代便正式确立了赋的体制,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赋体转入律体,谓之“律赋”。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
3、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3文题背景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已年过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
4、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五和七月十六,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预习自测 1给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壬戌( )之秋 举酒属( )客 歌窈窕( )之章 徘徊于斗( )牛之间如冯( )虚御风 桂棹( ) 击空明兮溯( )流光 倚歌而和( )之 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 )妇 苏子愀( )然 山川相缪( )舳舻( )千里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江渚( ) 扁( )舟匏( )尊 蜉蝣( ) 无尽藏( )也 相与枕藉( )乎舟 2通假字: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通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通 ) 山川相缪 ( 通 ) 3.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逝者
5、如斯, ;盈虚者如彼, 。 寄蜉蝣于天地, 。 ,抱明月而长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共有五段,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组织讨论讨论以下问题,并巡回指导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意脉络感情脉络小 结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布置作业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翻译全文;背诵课文。拓展材料苏轼的赤壁风飘飘,水飏飏,
6、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
7、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
8、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分析: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作文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语文的用心程度。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9、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 【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月出于东山之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扣舷而歌之 歌 歌曰:“桂棹兮兰桨,”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之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歌窈窕之章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