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18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第 17 页一份试卷就是一份人生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导语如果,把人生当作一份试卷,你,就是命运的主宰者。选择,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填空,会让人宽容大度,判断,会决定一个人穷富的程度,简答,会使一个人幸福快乐,分析,会使人更加理性。一份试卷,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一、试卷主要特点: 立德树人,价值立意 主干知识,核心素养 科学设计,追求艺术 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地方特色,责任担当 中招思想品德试卷,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和2015年4月至4月的重大时政为载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了科学发展,融入生活,主题贯穿,和谐创新,孕育情感,加强整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具有关注时政热点,贴近
2、学生实际,重视价值导向,注重方法指导,考查多层目标,强调综合运用的特点,对今后思想品德教学具体积极的导向作用。1立德树人,价值立意 试卷紧扣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如繁星处处熠熠生辉,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应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特质和本色。如:第4题“良好的气质”; 第10题“善交益友”;第11题 “孝敬父母”;第20题“对待事业的优秀品质”;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散发着思想的力量,熏陶考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阅读审题、精心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教育。 2主干知识,核心
3、素养 核心素养是奠定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内涵知识能力素养。注重核心素养,强化核心能力,把课程思想精髓内化为考生核心素养,思想品德学科最具迁移性的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认知知识中,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程序与策略建构的主干基础性知识是核心。如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基本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基本国情国策、当今世界发展现状与趋势等。 注重主干基础知识,实现学科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考察学生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学科命题考核的要求之一。试题考查的“自信自立、自我保护意识、调整心态、正确行使权利、竞争与合作、学会交友、孝敬父母、学会维权、我国科技、国家安
4、全、经济制度、世界格局、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义感、优秀品质、择业与成才”等,均是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既关注学科的稳定性,也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对学科教学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实现的一个有效印证。 3科学设计,追求艺术 每道试题基本体现了原创精神,每段背景材料、每个数字、每幅漫画等的引用都精心选择、设计,精准无误。设问角度缜密,角度开放,但不失规范性,既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又给出特定界域,并非漫无边际。参考答案的建构既体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又体现生活经验知识与时政知识的整合;既体现知识掌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又体现对课程内容
5、宏观把握与微观思考的统一。如:简答题“请你就以下三个生活细节加以指导,以帮助他们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材料分析题第19题(1)“从左图可知,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2)“根据右图分析我省精准扶持应从哪些方面扶持?”(3)“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材料分析题第20题(2)“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些设问开放,但都给出特定界域,给出了答题的方向。第19题(3)答案:从图中呈现来看,导致我省农村贫困所占比例中最大的为缺技术、劳动力与土地三个方面,需要从这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这一答案的构建都体现了教材知识、生活经验知识与时政知识的
6、整合。 4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走进思想品德考场,学生不仅仅是参加一次学业评价考试,而且是一次丰富的社会生活参与和体验之旅。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多彩现实生活,通过图文再现眼前,使考生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感受生活之美,体验生活之真,探寻生活之魅。如:第11题 “全国最美中学生” 梁雪冰孝亲敬长故事;第12题的“双十一促销活动”;第15题的微信上开设“微店”;第19题的精准扶贫;第20题的大国工匠等,这些试题都用真实丰富、具有教育意义且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关的生活话题作为命题素材,融知识传播、能力渗透、价值引领、道德倡导于一体,是基于生活并引领生活的典范。这些背景材料都体现了很强的生活性,正是这
7、种还原生活的真实性,并从中把有价值意义的真问题摆出来,回归“生活即教育”、“考试即生活”的本真,把考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思考、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在困惑和迷茫中得到价值引领,真正理解和认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5地方特色,责任担当 对于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而言,选取与地区有关的材料,地方特色浓郁,既能增加试卷的亲和力与亲切感,又能使考生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试卷特别注重培养考生热爱、奉献的家国情怀。如第2题“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市发射”; 第6题“我省启动学校工程消防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第12题海口市“全国最美中学生” 梁雪冰孝亲敬长故事;第19题
8、 “我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这些试题的命制,让考生产生对家乡强烈的自豪感, 激发热爱、报效的思想情感。二、命题改革趋势(q sh)是不平凡的一年,河南专家到讲授中考命题经验;初中思想品德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新教材已经启用等等学科大事,都给政治人释放出一个信息:政治学科已经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主要体现在教材名称、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变。当我们站在这个时代的端点,以今年政治中考试卷为例子。可以看出今后一些方向性的信息。1. 深化思品命题改革命题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今年主观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不回避热点,对老师和学生有亲和力,总觉得信心满满,有获得感。所以
9、,如果考生今年紧跟时政热点,这张卷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失望,这为今后的政治教学指明了方向,就是“让改革者获得红利”。与此同时,今年新教材开始出炉了,教材的改革变化,评价标准方面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今年七年级教材所设置的六个不同栏目,即:“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拓展空间”、“方法与技能”。这些变化都给我们教学上一个提示:第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一定要顺应教材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第二、评价方式上,题型、提问角度和方式上,或许会有相应的改变。如河南的材料题设置为“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和“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等提问的方式。例如,在七年级教材中,“运用你
10、的经验”栏目中,教材设置了提问方式,例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在“阅读感悟”栏目中教材设置了提问方式,例如“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她的梦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什么?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探究与分享” 栏目中,教材设置了提问方式,例如“比较这两幅画有哪些不同?造成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回顾自己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等等。2.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总体而言,今年试题紧扣时代主题,但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主观题方面,试卷上晒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精准扶贫”和“工匠精神”这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按题意的要求,考查问题有一
11、定的深度。这要求考生除了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外,还有具备对知识点的熟悉、运用和概括能力,以及答案顺序、逻辑的组织能力。由于开卷考试,很多考生对教辅资料和教科书依赖成性,认为抄抄就可以得分,这种考试的态度,应考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当今,很多省的中考政治主观题都有本地方特色,材料具有多样性但离不开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热点主题。试题设问会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在试题中呈现,但其中一条“应用学过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来回答问题”硬性的要求不变,而且这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评分标准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例如今年的辨析题,除了按规定动作,用“从正义观点”来分析外,还有根据提供材料,然
12、后按照材料中所列出的辨题点,分别指出“丧失正义良知的危害”和“只能旁观,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进一步分析“我们无能为力”,其实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提出维护正义我们应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层次分析,并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欺凌现象”,尽量用“得分语言”答题,才有可能拿到高分,只有这样做,才能考出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专业教学水平,让我们的学科更显得有专业化。3. 培养学生专业素养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
13、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今年的试题紧扣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和生活冰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几乎没有出现,如社会上“打打杀杀”、经济或网络上的“坑蒙拐骗”、人伦上的“孩子告父母”社会上的“老人跌倒扶不扶”等唯恐天下不乱的片面导向材料。今年这份卷,整个材料立意导向积极向上,在突出思想品德核心能力考查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分别体现出对为人处事、道德修养、亲情与“大爱”、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的正确引导。考试目的逐步从考查学生知识“技能”向培养学科和学生“素
14、养”方面转变。今年七年级教材全面深化改革,最明显的是教材主线更加清晰,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培养公民素养为重要目标。因此,我觉得,今后的考试方向、试题内容、评价标准都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三、评分细则命制1. 原理为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阅卷的有效性与一致性。阅卷人员(各题组长)需结合试题、答案、评分标准、学生答题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2. 依据评分细则制定的依据是省中招办提供的试题答案,评分细则仅仅是对试题答案的补充和完善。因为中考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制定评分细则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
15、合理,并根据省中招办的指示精神,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还要做到能给的要给、可给可不给的也要给(即尽可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3. 过程(1)采样试评。评卷组长及质检采样200份卷以上,打分,测试试题的难度。(2)收集样本。分组并取样200份卷以上,在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答案中找出共性和差别。(3)汇成细则。在收取样本的基础上,由试评组长分别对本题组的评分方法、确定难度点、预估改卷速度以及理由等进行讲解,共识后,累总形成初步的评分细则。(4)形成细则。经过评卷老师试评后,对初步的评分细则进行微调,在这基础上,确定评分细则。(5)试评合格才能正评。根据省中考办的要求,全
16、体评卷教师首先进行试评,要求与样卷评分标准一致,才能正式进行正评。4. 结论:(1)评分细则经过采样、试评人员集体讨论,最后经过评卷教师试评后,最终形成评分细则,具有可行、可操作性的,评分细则清晰准确,有信度和效度。(2)在评卷过程中,评卷人员和质检人员都按照评分细则去操作,去评卷,没有更改过评分细则,而且每道题都是经过双评,部分试题经过三评,甚至四评,才能通过,因此,考试结果具有可靠的公平性。(3)从各题得分及省平均分情况看,今年中考试卷难易适中,难度系数为0.57;从各分数段人数分布看,成绩属于“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区分度很明显,既能满足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的功能,又能满足为高中输送
17、优秀学生的选拔功能。5. 教学启示(q sh)比如,有两个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程度相同的学生,如果其中之一了解评分细则,掌握一些得分技巧,并在以后的考试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应试,那这个学生的政治成绩可能会大幅度超过另一学生。因此,我们老师在了解评分细则的制定过程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从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要考点化。三个版本下的答案五花八门,“一个观点,各自表述”,不管怎样表述,都要依据课标和考点内容。把知识点考点化,有助于学生模块、系统的记忆,考试中运用起来胸有成竹。(2)观点要点多元化。平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知识内综合、模块、跨模块综合的能力,就对一个问题,要
18、学会多角度回答,即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或者个人、社会、国家或者正反方面等。(3)材料切入点细化。第一,要紧扣材料,第二,要不同角度切入。例如中考辨析题。(4)答案要点条理化。第一,用序号突出标明答案要点。第二,答案层次分明(例如辨析题)。第三,书写工整。四、考试情况分析(一). 数据分析(1)模块结构及分值比例模块客观题主观题分值比例内容分布时 事1、2、3191010%成长中的我4、5、6、717(1)、17(2)、20(1)2020%我与他人的关系8、9、10、11、1217(3)、1820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13、14、15、1618、195050%分值4852100(2)
19、试题内容结构细目表题号知识要点领域分值 得分难度一、选择题共48分1南海仲裁案时政31.410.47 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时政32.560.85 3文昌火箭发射 时政32.68 0.89 4自信自立(2.7)32.64 0.88 5自我保护意识(2.2)32.80 0.93 6特殊保护(3.3)3073 0.24 7缓解考试焦虑(1.3)32.76 0.92 8正确行使权利(3.1)32.14 0.719竞争与合作(2.4) 32.58 0.86 10学会交友、把握原则(1.5)3 2.730.9111学会与父母平等交往,孝敬父母(1.3)32.54 0.85 12消费者权益保障,学会消费(3
20、.5)32.70 0.90 13了解我国科技的现状(2.3)32.19 0.73 14维护国家安全义务(3.5)32.76 0.9215了解基本经济制度(2.5)32.12 0.71 16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2.8、2.9)32.42 0.81 二、简答题9分17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6、-1.4、-1.5)9527 0.59 三、辨析题12分18了解生命健康权、人格权;分辨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2.5)124.49 0.37 四、材料分析题共31分19(1)读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2)读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应从哪些方面扶持。(3)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
21、三条措施。(2.1、2.3、2.4)14 5.010.36 20(1)概括胡双钱对待事业的两个优秀品质(跨模块题型)(2)(3.3)174.36 0.26 分析:从表(1)、(2)的试题内容结构分布表可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严格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考思想品德科考试说明进行命题。今年试卷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和考试要求分布与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保持一致。(3)2014-各试题难度系数对比表简答题辨析题材料19材料20总难度20140.540.500.480.350.6120150.560.390.420.340.600.590.370.360.260.57分析:
22、简答题的难度保持往年态势,略有降低;辨析题的难度基本以去年持平;材料题难度逐年增大,总难度呈现逐年增大态势。结论:今年试题的总难度比去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两道材料题难度都比去年增大,因此,导致今年的平均分略有降低。但总难度在有效范围之内。(4)2014-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原始分分段对照表序号分 段人数百分比201420152014201510-102488248721382.38742.41872.0309210-20290233132.78463.147320-305626543844085.39855.28884.1871430-408949815176108.58717.92737.228
23、7540-5011100106131152910.651110.321710.9513650-6013725145261907813.169914.127318.1221760-7017013189063011316.324918.387128.6041870-8020536221972404819.705421.587822.843980-901820315728299917.466815.29632.848790-10036731844393.52441.79340.037分析:难易度比例中“易”的比例把握的比较好,区分度明确。但三年来,高分段人数呈锐减态势,反映了试题有点偏难,或评分细则
24、对考生要求的程度越高。中考数据显示,60-70分数段的人数3万多人是去年的1.6倍,而70-80分数段人数,三年来基本持平。80-100分数段人数锐减。初步分析,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难易度中的7:2:1的比例把握不准,特别是中、难两个比例没有很好的区分开来。所以,在今后的命题和评卷中要引起高度重视。结论:整体分数段曲线呈现“两头针,中间大”,体现难度比例符合要求,难度系数适中。(5)2014-思品科各等级分数线图表ABCDEF201485.575.557.540.519.00201583.574.058.041.518.0075.568.557.043.519.00分析:A、B等级的等级线分逐年
25、降低,特别是A、B等级的等级分组年下降比较明显。虽然中考等级分数线是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以全省当年考生人数按A等级10%、B等级20%划分,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等级分数偏低,今后必须要全方位进行微调。一句话“政治人可必难为政治人自己呢”(二). 答题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的平均分37.81至3题,是2015年4月30日4月30日国内外重要时事,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事的了解,考查内容分别为:南海仲裁案、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这三道题的得分率分别为:0.47、0.87、0.9。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第1题难度较大一些,因为很多学生对南海仲裁案内容是什么不了解,概念也比较抽象;对时事
26、政治的关注度不够;手中资料太多,翻阅时间不够,便随意作答。4-16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总体来说,难度不大。得分率基本上都在0.7以上,这说明大多数考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理解知识和选择判断能力比较强。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例如,第6题得分率最低,难度0.24,此题主要考查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误选A的考生较多达65%,原因是学生对青少年的四个特殊保护的含义不理解,难以区分概念之间的差别。2. 简答题17题得分率为0.53,零分人数为10497,满分人数为4464。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
27、作的意见,再次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本题以我国留守儿童现状为背景材料,如何在生活细节上关爱留守儿童。如在整理个人卫生时、内心孤独苦闷时、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本题涉及的考点有:良好生活习惯、调节不良情绪、克服闭锁心理、正确与同学交往等,本题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整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考查知识点已经跨越了第一和第二两个模块的内容。答题要求及存在问题。本题设置了3个问题,这些生活常识对考生来讲难度不大,但从阅卷过程来看,有些考生没有理解题意,没有按照要求作答,不善于结合观点,而用口语化来回答。考生失分原因主要还有:对待考试态度不认真,一个字都不写,答非所问,乱抄与本题无关的资料,抄试卷上的
28、文字。一味抄课本上内容,没有联系材料,考点和材料脱节。思考不全面,导致答案不完整。教学建议:(1)识要领。简答题是对题目要求做出简要回答的题型。在开卷考试中,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其功能是考查学生在记忆和再现概念、原理等知识点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懂方法。解题套路,关键懂技巧。第一,审准设问是解答好简答题最关键的一步。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第二,审清材料,中考的简答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而且近几年中考政治简答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在逐年增大。因此,能否审清材料,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解答好简答题的重要一环。第三,组织答案。组织出的答案,是学生在分析基础
29、上进行综合的结果,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规范作答。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观点要表达准确,分析要全面到位,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 (3)找规律。研究近年来考试常出现的几种简答题模式,找出异同点及分析和答题方法。把动态的东西固态化,学生答题起来就得心应手。3. 辨析题18题得分率0.45,全省零分人数13630,满分人数6。校园欺凌是当今校园中一大祸害现象,国务院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
30、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本题以校园欺凌为背景材料,引出辩题,围绕学生生活,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辩能力。本题命题的依据是课标中有关“人格平等”和“不凌弱欺生,富有正义感”内容,主要考查知识点是正义的知识内容: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中学生如何维护正义。答题要求及存在问题:本题要求考生先判断,指出校园欺凌是非正义行为,然后按照材料中所列出的辨题点,分别指出“丧失正义良知的危害”和“只能旁观,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进一步分析“我们无能为力”,其实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
31、方法;最后提出维护正义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1)学生基本能按照辨析题的模式(判断+理由+提升)作答。但大部分考生作答时缺少辩证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只单一的从明辨是非或者从非正义行为的危害、维护正义的重要性,缺少漠视非正义行为(旁观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或者青少年维护正义行为的前提,这也是此题满分卷特别少的原因。(2)答题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针对观点前半句“这是一种丧失正义良知的行为”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非正义行为及其危害。而对后半句的“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的分析则忽视了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或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在总结提升部分,能够提出维护正义的具体做法,但没有指出维护正
32、义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做到见义巧为。(3)部分学生不结合材料作答,往往会丢1-2分。(4)答题逻辑顺序比较混乱。有些学生答题时,做出判断后就直接进入提升部分,再反过来进行理由分析,思路不清晰。(5)理由分析不直接明了。部分学生没有针对校园欺凌分析重要性和危害性,甚至有些学生分析的是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本题关系不大。(6)总结部分角度没找准。很多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角度回答如何减少校园欺凌现象,但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中学生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怎么做。(7)不按要求作答。不少学生针对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侮辱谩骂”、“围殴打斗”、“拍照上网”分别从人格尊严权、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正确使用
33、网络等角度进行阐述,与题目关键词“正义”关系不大。(8)答题口语化,部分学生答题过程不是用学科术语作答,而是完全用口语化语言作答。教学建议:(1)找辨点。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关键词、提取知识点的能力。例如:本辩题在联系材料作答时,要体现关键词,如校园欺凌、学生等等;抓住辩点中的关键词“正义良知”,回归教材,找出有关“正义”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整合,铺写答案。(2)找角度。答好辨析题的关键是析,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正误混杂的更要具体分析,对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说明原因。因此,找到答题角度,这是做好辨析题最关键的一步。如本辩题中理由分成两个方面阐述,一是前半
34、句的理由,二是后半句的理由,其中后半句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辨析,既要分析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性,又要强调维护正义的重要性。总结提升部分注重对辩题进行纠正和升华。应注意分析题目中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3)找规律。注重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规律,总结不同类型辨析题的答题技巧,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答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4. 材料题19题第一问得分率0.11,零分人数42239,满分人数1141,第二问得分率0.2,零分人数为24406,满分人数为6997;第三问得分率0.19,零分人数为25346,满分人数为122。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
35、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2015习近平在贵州省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并把它写入全国两会报告中,因此,“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本题以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占比图”和我省“扶贫创新思路的新举措”为材料背景,让考生学会看图并从图表中找出我省“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从图中分析“精准扶贫”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本题命题的依据是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二能力目标: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同时,涉及课标内容和考点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36、发展社会生产力等。答题要求及存在问题:(1)第一问“从左图可知,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它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与概括能力,对“精准扶贫”的理解,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考点的链接;左图中信息显示,精准扶贫的对象为农村贫困人,人数确定为47.7万人;但很多考生懂得对象是农村贫困人中,忽视了具体的数据47.7万,缺乏对“精准”的认识,造成丢失1分;本小题平均分1.0852,难度0.36,零分人数42239,满分人数1141。(2)第二问“根据右图分析我省精准扶持应从哪些方面扶持?”。它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右图显示我省致贫的原因。从右图中掌握导致我省农村贫困的五个主要原因
37、,并有针对性的答出扶持的方面。然而,很多考生卷面作答不全面,对致贫原因没有概括或抛开材料,乱写乱抄,答非所问。本小题平均分2.0358,难度0.41。零分人数为24406,满分人数为6997。(3)第三问“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从图中呈现来看,导致我省农村贫困所占比例中最大的为缺技术、劳动力与土地三个方面,需要从这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什么是具体措施?它是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具体的处理办法。具体方法不是理论,这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拓展能力,平时要善于读书看报,方可答对此题。因此,这个“具体措施”难倒了好多人。所以,许多考生只好拿教材或资料照抄照搬,作答缺
38、乏针对性,或不全面,或答非所问,总之,没有用“得分语言”来答题。本小题平均分1.8908,难度0.21。零分人数为25346,满分人数为122。20题第一第问得分率0.21,零分人数19980,满分人数745,第二问得分率0.22,零分人数24754,满分人数48。什么是工匠精神?它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李克强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
39、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本题以“大国工匠”胡双钱和许振超的事迹为材料背景,两则材料三段话,让考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从材料中概况胡双钱对待事业的两个优秀品质。同时,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本题命题的依据是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品质和个性品质两大内容,即人的品质内容而言,它的跨度已经覆盖了“三年五册”中的“心理与道德”中的全部内容(注:以前一般只考查第三模块的内容)。总而言之,考生不容易搜索到知识的结合点。第二问是依据课标中“不同职业特点,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但试题中要求考
40、生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回答,无形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这要求考生要具有分析材料、归纳概括、联系实际的能力。答题要求及存在问题:第一问“从材料中概况胡双钱对待事业的两个优秀品质” 它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与概括能力,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概括出两个优秀品质,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坚持、反思、专业、敬业”等等意思相近的词语,同时要求必须列出材料作为支撑载体(不列举材料减一分)。但有些考生概括能力不强,写出来的品质与材料中体现的内容差别很大,有些虽然概括出符合题意,但没有附上材料支撑,更有甚者,盲目照抄携带的资料,驴头不对马嘴。本题的平均分是2.116,难度是0.35. 零分人数19980,满分人
41、数745。第二问“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它主要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对先进人物优秀品质的认同感。考查知识内容有七年级教材中的自我新形象和九年级教材中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对依赖教材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跨度,因此,要求考生在“职业选择”方面,必须从正确的职业观和科学具体的职业选择方法,及“个人条件和社会需要作出选择”;在“成才之路”方面,考生可以围绕“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终生学习的理念;磨炼意志、敢于实践等精神;个人耐心、专注、敬业等品质”方面进行论述。但有些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从对试卷的抽查来看,不少学生低分的
42、原因在于答非所问。面对问题,他们不是深入地阅读材料,分析问题,而是从开卷考试现场携带的资料上盲目地摘抄。此外,考生答卷缺乏用政治术语作答,表述不科学,口语化现象严重。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态度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本题的平均分是2.2419,难度是0.28,零分人数24754,满分人数48。教学建议: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因其容量大,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分析说明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若能掌握解题技巧,考生会迎刃而解。(1)先看问题。把握问题最重要,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均在设问中,考生通过仔细阅读设问,抓住设问中
43、的关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效率。(2)细读材料。考生根据问题,有些问题能直接作答,就不必读材料;有些问题需略读材料,就粗读;有些问题,需认真研读材料,考生就需认真审读;一些考题中材料多,文字长、信息量大、层次结构复杂,考生在考场上不科学阅读,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甚至读几遍,也把握不住材料的含义和命题所提供的观点,所以,考生根据设问有的放矢,效果极佳,事半功倍。(3)回归教材找依据。即考生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选定该问题、材料与课本第几单元第几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时事政策有关联。考生则可用有关联的知识点解答问题。(4)
44、紧扣题意做解答。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一般来说,先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有时候,题目的答案就在材料中,只要把语言重新组织一下就行了。要体现辩证思想,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并组织答案,作答时要有条理,切忌点少面窄。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印证观点。考生要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这样可以把题目答的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五、评卷活动分享阅卷工作比想象得还要严谨。严谨、公正、透明,只为让考生、家长、社会更加放心。我们每一个评卷老师犹如一位电脑判官那样“铁面无私”。有所付必有所得,下面三
45、点,与在座各位一起分享。1. 评卷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奉献。 “键盘敲动千户门,网线连接万人心。”这是卖电脑的一句广告词。评卷工作责任重大,教师们对答卷中的每一道题目、评卷标准都严格把关,仔细推敲。用责任心赢得社会的放心,这是所有评卷教师的共识。七月炎热的天气、老师们每天来回四趟顶着烈日,汗流侠背,住宿偏远从不怨言,这就是感动教育行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丽政治人。谢谢你们。2. 评卷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种教研平台。评卷让我们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常言道“眼界决定境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做得好。教师的眼界决定着教师的境界,如果我们眼前只盯着一本书来教的话,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只会是读、写
46、、算的学习机器,绝不会教出一些有创新的人。说到底,其实教师不仅仅在于教书育人,更在于终身学习,广泛涉猎知识,时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审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进步,我们培养出来的才会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创新的人。3. 评卷一种生活的体验,收获友情收获了人生。有了评卷这个平台,全省83位政治人聚集在亚洲的琼海,从改卷的疲惫不堪,到令人难以把控的琼海清补凉、绵绵冰那诱人的味道;大家从陌生如斯,到相邀一起享受夜生活,收获到了小幸福让大家都感动动容。所以说,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积累。生活没有答案,生活不需要答案。最后,用三位本土教育人士的经典吉言,与大家共勉。吴益老师说过:一个教师要想成就自己,必须要有激情,要想成就自己,必须有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