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11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72182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知识点-第 10 页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二、古今异义(古/今)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3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

2、一)名词作动词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二)名词作状语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3/*-作名词1、臣之壮也(壮年) 2、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3、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五)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六)一般动词的使动1、

3、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四、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

4、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2.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进入。(晏子治东阿他库少内)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5.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二)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5. 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9. 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01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6、。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下,名词作动词,下来。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动词作状语,抄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三)文言固定句式1.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2. 为之奈何?3. 且为之奈何?4. 孰与君少长?5.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6.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7. 日夜望将军至

7、,岂敢反乎!8.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9. 不然,籍何以至此?10.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11. 今日之事何如?1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3. 此亡秦之续耳。14. 何辞为?(四)宾语前置句1. 不然,籍何以至此?2. 今日之事何如?3. 客何为者?4. 何辞为?5. 大王来何操?6. 沛公安在?(五)被动句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 吾属今为之虏矣!(六)省略句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

8、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七)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 4. 良曰:“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八)重点翻译句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九)多义词1. 因例句出处释义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于是、就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趁机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沿袭、继承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

9、笔谈雁荡山因为、由于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2. 如例句出处释义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比、及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到、往、去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好象万事如意成语顺、随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如果、假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坐或、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至于空空如也成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 意例句出处释义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意图、用意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鸿门宴意料、料想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态、神情目似暝,意暇甚狼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怀疑、猜疑4. 举例句出处释义举所佩玉玦示之

10、者三鸿门宴拿起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全、尽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发起、发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下、占领孙叔敖举于海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被)推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举起、抬起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5. 谢例句出处释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道歉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辞别哙拜谢鸿门宴感谢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谢(十)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

11、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1.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摄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通“返”,返回秦王还柱而走 通“环”,绕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2. 古今异义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仰天太息

12、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3. 词类活用秦兵

13、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封邑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作状,用匣子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皆白衣冠以送之: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发尽上冠:名词作状语,向上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名作状,用厚礼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使使以闻大王:动作名,使者。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使闻,禀告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作动,走上前群臣怪之

14、:形容词意动,以为怪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使动,使断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4、一词多义【顾】、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顾恋慈母(动词,眷念)、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辞】、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5、?(动词,推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引】、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5、虚词:【以】、何以言之(介词,凭借)、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以刀试人(介词,用)、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日以尽矣(连

16、词,表修饰)、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以次进(介词,按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乃】、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6. 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17、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7、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

18、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鸿门宴知识点1.注音释义旦日飨士卒(飨,xing,用酒食款待)鲰生说我曰(鲰,zu,短小,浅陋)戮力(戮,l联合,合力)瞋目(瞋,ch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眦尽裂(眦,z眼角)按剑而跽(跽,j,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肩(彘,zh,猪)刀俎(俎,z切肉用的砧板)2.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3.词性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用

19、刀割刺)道芷阳间行(取道)B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C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从百余骑(使跟从)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交好)4.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5句式解析(1)判断句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

20、乘樊哙者也。此亡秦之续耳。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倒装句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4)省略句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5)固定结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何辞为(“何为”,

21、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三、难句解析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

22、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3.臣请入,与之同命。“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四、内容主旨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