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花大街(和平路-大庆路)上跨京九、石德铁路高架桥工程技术标书(29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榕花大街(和平路-大庆路)上跨京九、石德铁路高架桥工程技术标书(293页).doc(2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榕花大街(和平路-大庆路)上跨京九、石德铁路高架桥工程技术标书-第 282 页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监理工作综述一、工程概况:(一)项目综述及地理位置1项目综述本工程为河北省衡水市榕花大街(大庆路-和平路)上跨京九、石德铁路高架桥工程。设计起点 设计终点 现况地道桥京九、石德铁路位置榕花大街北端与省道S282相接,并与大广高速形成互通,南端止于人民东路(省道S231)是衡水市中心区域最重要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之一。该路段与京九、石德铁路交叉处现状为下穿铁路通道,但该通道车行道仅为双向2车道,高峰期拥堵严重,是该路段的交通瓶颈,亟待改造提升。改造后,可大幅度提高该路段的通行能力,对缓解榕花大街交通拥
2、堵和畅通该区域交通出行极为重要的意义。本工程设计范围大庆路至和平路段,起点位于衡水市大庆路,自北向南依次途径京九铁路、石德铁路、站前路,终点接于和平路路线总长为1227.772m;高架桥采用主线上跨铁路,主线上跨桥梁总长620m,标准路幅宽度25m,地面辅路利用既有三孔(5+9+5)m框架下穿铁路。主线采用180m钢筋混凝土拱桥,桥宽28m,顶推法施工;引桥采用30m、27.5m和35m箱梁,满布支架现浇法施工。并对现有行车道加宽,改造提升便道、路缘石、公交站台、残疾人设施、交通标志、绿化及排水设施等,增加景观照明。本工程项目共包含道路交通照明工程、引桥工程、主桥工程和雨水泵站工程等内容。2、
3、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2.1.地形地貌衡水市为河北冲击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滹砣河。滏阳河冲击 洪积区,属黑龙港流域。境内地势较为平坦,现存地貌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洼地及平地相间的地貌类型,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黄海高程在22.4926.4m之间,高差4米左右,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2.2.气象水文 本市受西部太行山区影响,大陆性气候明显,属半干旱气候区。春、下、秋、冬,四季分明。总的特征是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温适中,冬季寒冷少雪,春早秋涝基本形成规律。年平均气温12.7,全年最高气温38.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全年最低气温零下1
4、4,多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3。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633.7小时,日照率为59%。多年平均零度以上温为4655.3。衡水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10毫米。将于年份内分配极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事本市降雨的主要特征。多雨年份与少雨年份相差倍数。本项目场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53米。2.3.地质、水文条件本次勘探揭示的岩层分为七大层:第大层以人工填土为主,为新近期填筑土。第大层为第四系新近堆积全新粉质黏土及粉土层(Qd),分为两小层。第大层第四系全新冲积形成淤泥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层,土质较软,富含有机质,为本场区的软弱夹层,分为两亚层。第大层为全新冲积形成的粉质黏土和粉土层,按照堆积次序、岩土状态特征分为
5、两亚层,每亚层又分为两次亚层。第大层为晚更新冲洪积形成的中、细砂层,该层土质不均,夹粉质黏土和粉土薄层透镜体,按岩性特征分为三亚层。第大层为晚更新冲洪积形成的粉质黏土及粉土层,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偶夹细砂薄层,按土体的岩性及状态分为两亚层,每亚层又分为两次亚层。第大层为晚更新冲洪积形成的粉质黏土及粉土层,以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夹粉土薄层。水质较均匀,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压缩性中等。本项目项目场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间歇性雨季洪水、沟渠污水及回灌水。场区区内下水主要是松散岩类空隙水类型,按照埋藏深度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勘察期间地下水位
6、埋深2.44.6米,高程13.0214.00米,深层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细砂、中砂层中,具有承压性,水位埋深2530米,高程-6.85-11.00米之间。 本区地下水年内变化期;36月是地下水位下降期,6月出现最低水位;7月竖年3月是地下水位回升期,一般情况下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中旬,地下水年变幅02m,衡水地下水的天然流向为自西向东北,西北部由西向东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发生变化。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本工程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工程场地类别为
7、III类,中软场地类型,相应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场地地基土可以不考虑液化影响。本场区不需要考虑软土震陷问题,建筑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3、工程概况内容本工程为河北省衡水市榕花大街(和平路-大庆路)上跨京九、石德铁路高架桥工程,包含道路、交通、照明、桥梁、雨水泵站、景观绿化、限高架等工程。3.1.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主线50 km/h,辅道30km/h; (3)车道数:主线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2车道; (4)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5)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6)桥梁荷载等级:城-A级,主桥考虑; (7)路面计算荷载:BZZ-
8、100; (8)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20年;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年; (9)净空:既有铁路轨顶至梁底净高8.2m,机动车道4.5m(小客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m; (10)抗震设计参数:抗震基本烈度为VII度,地震动加速度为0.1g。(11)桥面标准路幅宽度:0.5m(防护栏)+0.5m(路缘带)+(3.75+3.5+3.5)m(车行道)+0.5m(路缘带)+0.5m(分隔带)+0.5m(路缘带)+(3.5*3.5*3.75)m(车行道)+0.5m(路缘带)+0.5m(防护栏)=25.0m3.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
9、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5)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QQ-2011) (1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
10、JJ 166-2011) (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1) (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4) (1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本结构设计规范(22)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 B224-2003)(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
11、12)(2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GJ120-2012)(2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6)铁路工程防火设计规范(TB10063-2007)(27)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原铁道部第29号令)(28)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639号令)(29)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号)(30)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局路外工程管理办法(31)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12】4、总体设计情况4.1.平面设计本工程平面线形与既有道路一致,在铁路北侧、南侧各设置R=400.0m和R=5000.0m 的圆曲线,其余均位于直线上。起点位于大庆路与榕花街口南侧(桩
12、号K0+058),在KO+723.295、K0+735.795处分别上跨京九下行线和石德下行线,与铁路交角78.8,终点止于和平东路交叉口北侧(桩号K1+191.741).道路总长1133.741m。主线高架桥总长度620.0m,引道总长度300.0m,主线高架宽度为2528m,双向6车道。地面辅道总长度1133.741m ,标准段红线宽度50.0m,单侧地面辅道宽12.5m,布置为1.0m分隔带+8.5m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道+3.0m宽人行道。下穿铁路通道及其引道段利用现状隧道宽度进行辅道平面布置,车行道净宽8.7m,非机动车道净宽2*4.0m,人行通道净宽2*2.75m。主线高架桥孔跨布置为
13、3*(3*30)+80+3*(3*30)m,主跨一跨跨越既有京九和石德铁路,为降低结构高度,主跨采用钢管混凝土拱桥,引桥采用现浇箱梁。除站前东路交叉口采用灯控平交外,沿线某其余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形式。4.2.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及控制因素 1)为便于与既有道路及沿线场坪衔接,地面辅道设计线尽量根据现状道路路面拟合; 2)主线高架桥下机动车通行净高按不小于5.0m控制; 3)主线高架桥上跨既有铁路净空按不小于8.2m控制; 4)辅道下穿铁路通道车行道净空按不小于4.5m 控制(与现状保持一致)。(2)纵断面设计主线高架桥位于纵坡3.9%-3.9%的人字坡上,边坡点里程K0+732.4
14、84,凸曲线半径R=3000.0m,K0+058K0+190段为既有路面加铺5cm沥青面层,故机动车道设计高程以现状路面高程+4cm为原则,其余路段地面辅道尽量维持既有路面高程,其中机动车下穿通道段两侧引道纵坡分别为-3.2%和3.35%,通道内纵坡为0.35%;非机动车下穿通道段两侧引道纵坡分别为-1.85%和1.8%,通道内纵坡为0.85%。4.3.横断面设计(1)K0+058K0+190段标准横断面道路宽度43.0m,与现状一致,布置为:5.0m(人行道)+33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5.0m(地面人行道)。其中车行道布置为:5.75m(非机动车道)+3*3.5m(机动车道)+0.5
15、m (双黄线)+3*3.5m(机动车道)+5.75m(非机动车道)=33m;机车行道横坡与现状一致,人行道横坡为1.0%,坡向内侧,可适当调整坡度与周边地坪衔接,但坡向不得变化。(2)铁路两侧新建高架桥及引道段标准横断面 道路宽度50.0m,布置为:3.0m(地面人行道)+8.5m (地面车行道)+1.0m(分隔带)+25m (高架桥及引道)+1.0m(分隔带)+8.5m (地面车行道)+3.0m(地面人行道)。其中单侧地面车行道布置为:4.5m(非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8.5m;高架桥布置为:0.5m(防撞墙)+0.5(路缘带)+(3.75+3.5+3.5)m
16、(机动车道)+0.5(路缘带)+0.5m(中央分隔带)+0.5(路缘带)+(3.5+3.5+3.75)m(机动车道)+0.5(路缘带)+0.5m(防撞墙)=25.0m。 (3)铁路下穿通道敞口段标准横断面:道路宽度26.5m,布置为:2.75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2.15m(分隔带)+0.6(路缘带)+2*3.75m(车行道)+0.6(路缘带)+2.15m(分隔带)+4.0m(非机动车道)+2.75m(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横坡均为1.5%,坡向外侧;人行道横坡为1.5%,坡向内侧。5、道路工程本工程道路道路总长1133.741m,包含路基路面、交通、照明工程等内容;该
17、路段与京九、石德铁路交叉处现状为下穿铁路通道,但该通道车行道仅为双向2车道,高峰期拥堵严重,是该路段的交通瓶颈,亟待改造提升。5.1.路基工程本工程路基设计内容主要为高架桥梁引道路基及道路拓宽范围路基。 (1)一般路基处理一般地面道路拓宽段,对车行道路床顶面以下50cm深度范围进行超挖,然后换填6%石灰土;人行道范围开挖至路床顶面,要求压实度93%。部分路段新建道路范围为现状绿化带,需先清除该范围内的绿化带种植土,然后换填6%石灰土至路床顶面。换填石灰土中6%为生石灰与土的质量比参考建议值,具体比例应根据施工现场试验确定。填挖类型路床顶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 方 030cm 830
18、cm80cm580cm150cm4150cm3零填或挖 方030cm830cm80cm5(2)高架桥引道路基处理高架桥引道段路基处理及土方工程量详见挡土墙部分相关图纸和说明。(3)路基压实度 机动车道路路基压实度均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检验要根据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检查控制填土含水量,正确选择和使用压实机械。压实度标准如下; 填方段:上路床(030cm)压实度95%;下路床(3080cm)压实度95%;上路堤(80150 cm)压实度达到93%,下路堤150cm压实度达到92%。 零填及挖方段;上路床(030cm )压实度95,下路床(3080cm)压实度93%。引道范围内路基压实度
19、应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提高1%,以进一步减少台后路堤沉降,车行道土基回弹模量E030Mpa,人行道土基回弹模量E020Mpa.(4)路基防护高架桥引道两侧采用挡土墙进行防护;铁路下穿通道段机动车道外侧现状挡墙全部拆除,新建挡土墙进行防护,挡土墙设计图纸及工程量详见本册挡土墙相关图纸。铁路下穿通道人行道外侧现状挡墙均保留利用,施工时注意保护,不得随意破坏,否则应及时恢复原状。5.2.路面工程(1)路面结构本工程路面起点K0+058K0+190段,为现状路面加铺利用,机动车道加罩一层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非机动车道加罩一层5cm中粒式SBS红色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
20、面层,加铺前应洗刨既有路面1cm并进行清洁。现状人行道全部挖出新建,更换路缘石及树池边框,既有路灯均保留。K0+190北侧高架引道落地点K0+260段,为现状路面拓宽段,拓宽后整体加罩一层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上面层,加铺前应洗刨既有路面1cm并进行清洁。设计边界处与现状路过渡处设置2cm渐变段进行顺接。K0+260设计终点段,路面全部新建。新建路面机动车道结构层如下: 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 PC-3型乳化沥青粘层(0.8L/) 7cm粗粒式沥青沪宁图(AC-25C) 0.6 cmES-2型SBS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PC-2型乳化沥青透层
21、油(1L /) 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二灰碎石底基层 沥青路面面层平整度指数IRI2.0m/km,横向力系数SFC6054,构造深度TD0.55mm,路床顶面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施工控制弯沉值246.2(0.01mm)。 非机动车道新建路面机构如下: 5cm 中粒式彩色沥青混凝土AC-16C 0.6cmES-2型SBS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PC-2型乳化沥青透层油(1L/) 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二灰碎石底基层 新建人行道路面结构如下; 6cmC30混凝土面包砖(规格及颜色由建设单位统一制定)
22、 4cmM10水泥砂浆找平层 15cmC15水泥混凝土基层(2)路面材料及技术要求沥青: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韧性及耐疲劳、耐久、抗拉、抗剪性能,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I-D类SBS改性沥青。粗集料: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粗集料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粗集料的粒径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粗集料必须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尽量减少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粗集料应洁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干燥、表面、粗糙、无杂质。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机制砂,细集料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细集料必须具有
23、一定的级配,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及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要求原石料不含泥土,矿粉应始终保持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能自由从矿粉仓自由流出,拌合机的回收粉尘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10%。非机动车道彩色沥青:非机动车道采用 5cm 中粒式彩色沥青混凝土(AC-16)面层。粗集料应选用表面清洁,粗糙而富有棱角、质地坚硬、颗粒近似立方体的扎制碎石,其颜色与路面颜色相近为好,也可以用浅色石料。填料采用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外观呈白色。矿粉必须存放于室内干燥地方,在
24、使用时必须保持干燥、不结团。颜料宜选用无机颜料。铁红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色GB-6.3R 4.5/5.6规定。(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性能检验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各层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4)沥青混合料施工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重点控制辗压工艺,同时保证抽检严适度96,对于引导陡坡段,摊铺方向应往上坡方向,以免混合料摊铺及辗压式纵向推移,沥青混合料的配
25、合比设计。拌合、运输、各阶段温度、摊铺、压实及成型和养护均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严格执行。(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a)原材料要求水泥:可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宜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不得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其压碎值不大于26%,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b)水稳碎石混合料的技术要求上基层水稳碎石采用的参考水泥剂量为5%,基层压实度98%,7天浸水(试件在20条件下保湿养生6天后,在浸水1天)的无倒限抗压强度的 不低于3.
26、5Mpa.下基层水稳碎石采用的参考水泥剂量为4%,基层压实度97%,7天浸水(试件在20条件保湿养生6天后,在浸水1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不低于3.0Mpa.(6)二灰碎石底基层二灰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石灰应符合III级以上石灰或消石灰技术要求,保存期不得过长,以保证石灰中的有效钙镁含量。碎石应有一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大于4 cm,石料压碎值不得大于30%。质量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8:17:75,无法达到强度要求时可通过强度试验调整配合比。 二灰碎石摊铺、碾压顺宇同路基施工,碾压合格后注意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d,养生期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经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二灰碎石的最佳
27、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经过压实后的密度应达到98%以上,7d 无侧限压强度达到0.8Mpa。 (7)水泥混凝土基层 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与外加剂组成。水泥:水泥宜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并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里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
28、或混合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4.1中不低于II级要求,细集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4.2的要求,除此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水:清洗集料、拌合混凝土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饮用水一般适用于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6.1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要求水泥混凝土28d龄期弯拉强度标准值,机动车道不低于3.5Mpa,非机动车道不低于3.0Mpa。 砼基层应根据
29、路幅宽度进行板块划分,平面分块尺寸最大长度不大于6.0m,最小宽度不小于1.0m。 (8)片石混凝土底基层片石混凝土材料要求同上,混凝土28天龄期抗压强度不低于20Ma,片石的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填冲片石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石材抗冻性指数不低于25,软化系数不低于0.8.片石混凝土按40cm一层铺筑,先浇筑一层15cm厚的C25混凝土,然后栽种一层片石,片石间距大于10cm,其上再浇筑一层C25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9)粘层、抗裂防水粘结膜、土工格栅等沥青混凝土面层间应撒布PC-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参考用量0.8L/,施工时应试撒确定。沥青混凝土下
30、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在铺设沥青砼下封层前,须在基层顶面先喷洒PC-2型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透层,待沥青下透后再铺设下封层,下封层采用ES-2型SBS改性乳化沥青洒布,上铺一层粒料碾压成型,沥青参考用量2.83.2kg/,矿料参考用量1317m/千。起点拓宽段砼基层初凝前应用木刷横向拉毛,基层施工完成后骑缝贴32cm宽抗裂防水粘结膜,在撒铺高粘度SBS改性沥青粘结层(0.8L/),机动车道还需在满铺GGA5050型自粘玻纤格栅。 GGA5050型自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幅宽2m,网格尺寸为12.7mm*12.7mm。断裂强度;经向50KN/m,纬向50KN/m,断裂伸长率:经向4%,纬向4
31、%,玻纤格栅施工时应保证不被卷起,否则可在其表面撒布23 mm石屑,拼接时纵横向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现状基层与新建基层衔接布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TGDG80单向土工格栅,单向拉伸型,纵向设计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断裂伸长率不大于4%,网格尺寸12.7*12.7mm,幅宽1m。施工时应保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采用搭接法,搭接长度不小于0.3m。6、交通工程本项目交通工程包含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和信号灯、交管预埋管线及监控预埋基础等。针对本项目的工程自身特点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系统,达到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确保道路行车准确、安全、快速、舒适;同时,尽可能与道路的整体效果相
32、配合,并尽量减少交通设施数量,简化交通设施。(1)标志设计 1)标志以指示、指路标志为主,辅以警告、禁令等标志。 2)标志版汉子要求采用等粗字体 3)标志版面统一采用IV类超强反光膜。每批反光膜需生产厂家出具 针对该项目开具的质量保证清单原件,对反光膜可保证至少使用十年,并保证使用十年后反光膜亮度衰减率不高于20%。(2)标志结构标准及材料要求标志支撑结构有单柱,单悬臂、双悬臂+附着式悬挂几种形式,标志支撑结构的确定,充分考虑了版面的大小、内容性质、桥梁构造物等情况,采用了不同的连接方式。设计标准:交通标志主要结构设计基准期为30年,设计安全等级按三级执行。抗震基本烈度为7度。基本风压0.35
33、KN/,地面粗糙度;B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标志结构材料要求:道路交通标志采用钢结构,立柱、横梁等钢件采用高频焊接钢管,材质Q235-B,并满足下列要求 ;1)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1700-2006)的规定,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和硫、磷、碳含量的合格保证。2)刚才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 3)刚才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3)标志施工与安装要点1)标志板、滑动槽钢应按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制作,标志板应采用3004型铝合金板材,角铝及滑槽应采用2024型铝合金型材。标志板的加固仅考虑
34、了安装后的强度。因版面较大,应避免搬运时放生损坏,对于大版面的标志采用分块制作,现场拼装,版面接缝应平整。 2)标志的钢结构构件和紧固件的表面均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结构件镀锌层厚度不小于600g/,紧固件镀锌层厚度为350g/。 3)标志板设置位置应现场核实定位是否妥当,若视线不良或设置困难与已完工的工程发生干扰时,除定位要求较强的标志外,可适当前后挪动标志位置。7照明工程设计(1)灯具布置:设计起点至K0+190段,既有路灯均保留利用,不得随意破坏(2)K0+190-K0+260地面道路段,照明采用15m中杆灯,路灯杆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内侧靠近缘石处装设。(3)K0+260K0+515高架桥
35、及引道 照明采用普通双臂路灯,兼顾地面辅道照明,路灯杆在桥梁外侧防撞护栏处装设,照明功率为400W+250W,臂长2.0m+1.5m,灯具为截光型灯具,安装高度12m+8m,照明灯杆原则上为35m。(4)注意事项1)配合道路桥梁施工、预留各孔、洞及预埋配电管线、确保道路、桥梁施工时所有预埋无缺陷。2)所有照明材料及设备符合要求,应说明国家现行的技术先进。3)手孔井和检查井不得留有接头。4)与铁路交叉段K0+692和K0+30两处照明灯杆安装在中央护栏处,悬臂朝向桥面外侧,桥梁施工时注意预埋电缆上桥及由中央护栏至外侧护栏的穿线管。8、绿化设计(1)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大庆路至和平路路段,道路总长11
36、33.741m。(2)本工程设计范围内新建绿化为行道树,道路外速生侧现状绿化带保留利用。(3)行道树根据总体单位统一标准,采用速生白蜡,要求荷木高度4.5-5m,胸径15cm ,标准道路段行道间距5m。(4)种植注意事项1)种植施工前,行道树树池内换填100cm厚种植土,施20cm厚基肥。2)所有苗木必须健康、无病害虫、无缺乏矿物症状、生长旺盛、树皮无人为损伤。3)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应保证移植树根系统完好、带好土球,包装结实。4)苗木种植时必须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生长冠形。5)数目种植按园林绿化常规方法施工,要求基肥应与碎土充分混匀。6)种植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清理施工现场四周的施工杂物,维护施工
37、中因不慎破话的道路设施。7)道路外侧现状绿化苗木均保留利用,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不得随意破坏,否则应及时恢复。8)设计起点至K0+190段现状行道树均保留,仅更换树池边框,并增设盖板。9)K0+190-K0+530及K0+940-终点段行道树需迁移,由园林管理单位确定具体迁移方案,不得擅自移栽或破坏。9、引桥工工程 引道起点K0+292.500至K0+357.918位于直线上,后接50m长的缓和曲线(A=141.421);从K0+407.918至K0+501.282位于圆曲线(R=400m)上,后接50m长的缓和曲线(A=141.421);从K0+551.282至K0+888.036位于直线上
38、;从K0+888.036至K0+989.319位于圆曲线(R=5000 m)上,之后从K0+989.319至引道至终点K1+155.272位于直线上。9.1主要材料(1)混凝土桥梁:采用C50砼。下部:墩身采用C40砼,承台采用C30砼,钻孔桩采用水下C30砼。支座垫石:C50砼。防撞护栏:C30砼。(2)普通钢筋钢筋直径12mm者,均采用带肋螺纹钢筋。钢筋直径12 mm者,采用光圆钢筋,某种类分别为HRB400 和HPB300.HPB300 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中的有关规定;HRB400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
39、肋钢筋(GB1499.2-2007)中的有关规定。(2)钢材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1)的有关规定、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应与基材相匹配,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有关规定。(3)支座本工程引桥桥梁支座均采用公路桥梁JPZ(III)型盆式橡胶支座。9.2施工方案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的方法施工,其简要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单位进场,平整场地。2)、施工桩基础:承台。3)、在搭设支架前,应先进行支架范围内地基进行处理,采用一20cm二灰稳定碎石垫层对原状土进行换填,顶面在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4)、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并
40、安装。砼浇筑施工,支架立模标高应入预拱度、支架的弹性变形及道路线形等,支架与模板间应采取措施保证自由滑动,底模安装时应按要求在墩顶安放支座。5)、混凝土养生,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90%的设计强度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后,张拉箱梁预应力。6)、拆除支架,现浇调平层混凝土、护栏施工、喷洒防水层、进桥面铺装施工及伸缩缝安装。7)、其他事项:在既有道路旁施工,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和防护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10、主桥工工程上跨铁路主桥采用1*8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面宽28.0m。立交桥在道路里程K0+723.3处上跨既有铁路(4.5+9.0+4.5)m框架,框架桥桥长44m,框
41、架桥上共有6股铁路,自北向南分别为迁出线、京九铁路下行线、石德铁路上行线、石德铁路下行线、京九铁路上行线、迁出线,立交桥与铁路相交,交角为78.8度。桥位处,除南侧迁出线外均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为硬横梁形式,桥位西侧硬横梁杆号为别为194和195,东侧硬横梁杆号为196和197,两组硬横梁的柱与梁均为钢桁架形式。10.1.结构设计主桥采用8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双向6车道,桥梁总宽28.0m,采用顶推法施工。主梁分顶推段和两端后浇段,其中顶推段长58.0m,两端后浇段各长10.9m,顶推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顶推就位后支架现浇两端后浇段。主梁横截面采用单箱3室变高截面,梁端高3.2m,跨
42、中梁高3.465m,底板设置为水平面,边腹板采用斜腹板,中腹板采用直腹板。箱梁顶板宽28.0m,两侧悬臂3.5m,顶面中央设置3.5m宽平坡,两侧设置1.5%双向横坡,箱梁顶板厚0.28m,底板厚0.25m,边腹板厚0.35m,中腹板跨中厚0.5m。拱肋采用4管桁架式拱,拱桁架截面高2.4m,宽2.1m;玄杆采用800*22mm和800*18mm钢管,直腹杆和横联杆采用406*13mm无缝钢管,斜腹杆采用273*13mm无缝钢管;玄杆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其他杆件内不灌注混凝土。柱墩采用双柱门形桥墩,墩高16.5m,墩柱截面采用矩形截面,墩柱顺桥向厚4.0m,每墩柱底设置一10.6*6.5
43、m矩形承台,承台厚2。5m,每承台下设6根直径1.5m桩基础,桩长65.0m。桥面铺装共分两层,上层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层为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伸缩缝装置,主梁采用D200钢梳式伸缩缝。防水层,在箱梁水泥混凝土调平层顶面和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之间设置 防水层,防水层采用FYT-1改进型桥面专用防水层。桥梁梁顶调平层采用C40混凝土,调平层厚8cm。桥面排水系统,主桥主梁上不设泄水孔,桥面积水沿桥梁纵坡流入引桥桥孔后,再由其桥面排水系排处。地面排水系统单独设置。主梁两侧加强防护栏,防撞等级采用SS级中央分隔带采用SA级防撞护栏。主桥两侧SS级防护栏顶设置防护屏。桥梁承力支座采用GPZ
44、(III)型,抗扭支座采用GPZ(I)型。本工程设计基本期为100年,工程中混凝土应采用耐久性混凝土。10.2主要工程材料(1)混凝土桥梁:采用C50砼。下部:墩身采用C40砼,承台采用C30砼,钻孔桩采用水下C30砼。支座垫石:C50砼。防撞护栏:C30砼。(2)普通钢筋钢筋直径12mm者,均采用带肋螺纹钢筋。钢筋直径12 mm者,采用光圆钢筋,某种类分别为HRB400 和HPB300.HPB300 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中的有关规定;HRB400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的有
45、关规定。(2)钢材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1)的有关规定、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应与基材相匹配,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有关规定。11.雨水泵站工程(1)设计概况雨水泵站采用改建既有泵站方案,考虑到上跨桥纵坡较大,部分雨水会自然顺坡排入其他市政路段,且采用上跨桥落水管限流槽措施,设计水量设计雨水量的50%考虑。既有雨水泵井为6.9*4.8*13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置1台DN500口径的混流水泵主要排除雨水,2台潜水泵主要排除下穿桥去区地下渗水。泵站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钢筋混凝土泵井结构尚好,可以利旧;既有雨水泵已运行30多年,濒
46、临报废;雨水泵站设计,设计规模Q=0.83m3/s,采用既有钢筋混凝土泵站。设计雨水排水泵2台,型号为400WQ1500-15-90,设置地下渗排水泵2台型号为100WQ30-13-7.5,新建钢筋混凝土消能出水池1座。雨水管道,在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最低点处设置多篦雨水口,雨水口汇入既有钢筋混凝土雨水方沟后进入雨水泵站。雨水泵站总建筑面积46.06m2,包含配电室、值班室。雨水泵站,供电方式采用TN-C-S方式,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配电照度2001x,所有I类灯具必须接PE保护线。雨水潜水排污泵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设强制停泵水位、1#泵启动水位、2#泵启动水位及超高报警水位。地下渗水潜水排水泵采用水位自动控制方式,设强制停泵水位、启动水位及超高报警水位。本次雨水泵站为改建泵站,仅对水泵、电气等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对建筑外墙进行粉刷装饰,对其既有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进行充分利用。本设计仅在测绘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设计,当设备安装遇到安装尺寸不准的情况应以实际为准,并及时报设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