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疋戈为武_的形成和会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_疋戈为武_的形成和会意.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收稿日期 2013 07 1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11BTY051) 和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2012 CXTD 08) 初步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芦金峰( 1966 ) , 男, 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殷商体育史。 论 “疋戈为武” 的形成和会意 摘要: 甲骨文中的 “武” 字早被学者识读。但有关武字的形、 音、 义三者关系, 却始终没有得到较全面的揭 示, 从而使武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本文将以甲骨文武字原形谈起, 重新认识组成武字的两个字素。在确 立组成武字两字素的基础上, 结合武字的形、 音、 义形成, 深入探讨武字的
2、构形、 从音的关系以及武字在甲骨文 中的用意。结论显示: 武字初意为足迹之义, 且为神之足迹。武字从疋、 从戈, 武从疋音。 关键词: 甲骨文; 武; 疋; 戈; 中图分类号: K877 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238( 2013) 04 0015 1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中华武文化 更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长期以来, 关于“武” 的本义学术界争论颇多, 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大致 有以下三种意见: 一是许慎说文 中的止戈为武 说 : “夫武, 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 1 二是于省 吾先生的止戈征伐说 , “武从止从戈, 本义为征伐 示威。征伐者必有行, 止
3、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 武器, 戈即武器也。 ” 2 三是释名 中武、 舞同源 说 , “武, 舞也, 征伐动行如物鼓舞也。故乐记曰 发扬蹈历太公之志也。 ” 3 许慎之说只是许慎 根据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依据左传 记载, 对武 字进行会意。于省吾先生从武的字形分析着手, 对武的本义进行研究, 但缺乏对武字音和甲骨文 卜辞中武意的探讨。而且, 在甲骨文中的“武” , 并无作征伐使用。也即是说, 将武的征伐之意放 在卜辞中是讲不通的。武、 舞同源说, 只是从两者 发音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音训的角度形容武的 外貌特征。这三种说法在学界颇具影响, 且被学 者各引其说。认真审视这三种观点, 发现其互不
4、 相联, 皆没有从武字整体的形、 音、 义上进行全面 系统的分析。一个字产生时的形、 音、 义并不是孤 立的,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综合地考虑 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结合武字在卜辞中的意义, 才 能求得武字的本义。本文力求从组成武字的两字 素着手, 在从新认识组成武字两字素的基础上, 结 合相关文献史料, 以探讨早期武的相关含义。不 足之处, 诚望方家指正。 一、 组成武字两字素的再认识 甲骨文中的武字作“ ” ( 合集 17090) 形。 从平面上看, 属于上下结构, 从立体上看, 也可视 为前后结构。构成甲骨文武字的两个字素是两个 常用的象形字, 可以分别识读。字素, 是构成汉字 的形
5、与音义相统一的最小的结构要素。 4 从会意 字和形声字的角度分析 , “” 为意符 , “” 为声 符, 有时声符同时也兼有意符。下面就对这两字 素分别展开讨论。 甲骨文中的 “ ” ( 合集 03806) 字, 即现在 的 “戈” 字。是兵器戈的象形字, 徐中舒先生认 为 : “为戈之全体象形, 中竖为戈柲, 柲中之横划 为戈头, 柲上端斜出之短划为柲冒, 柲下端为铜 鐏。 ” 5 戈作为独体的象形字, 其演变过程为“ ” ( 陶器和金文族微图簋文 ) “” ( 甲骨文线 DOI:10.16140/ki.ydxk.2013.04.018 条 合集 03806) “” ( 金文 宅簋) “”
6、( 篆文 ) “戈” ( 楷书 ) 。从戈的单字形上 看, 其从象形图案到线条字的演变过程中, 讹变并 不大。从殷墟出土戈的形制来看, 戈字中一长横 的左边代表戈头的上下缘, 一长横的右边代表戈 头的内( 殷墟出土实物有直内和曲内) 。木柲由 竖直形变成向右侧的弯曲状, 这一变化十分明显。 木柲上头饰由一短横到一捺, 戈最下部随着戈柲 弯曲, 由一短横变为一撇代表鐏( 殷墟出土有青 铜鐏实物) 。因此, 戈作为单字时, 其原戈体上的 各个要件没有发生改变, 也可以说, 戈字在历史的 发展过程中, 没有因为字的变形而少笔划; 也没有 因为其它需要而添加笔饰。而武字中的从戈的因 素变化却很大, 其
7、演变过程为“” ( 甲骨文) “” ( 金文) “” ( 小篆) “” ( 楷体) 。现 文中的戈字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通过对比 可以发现, 作为单字的戈, 与武字中的戈在篆文以 前的形体还是大致一样的。虽然武字中从戈的字 形形体发生了较大的讹化, 但人们依然可以识别 出武中从戈这一要素的存在。这也为我们研究武 字从戈奠定了基础, 即武字从戈这一字素是可以 确定的。 单独的戈字在甲骨文里面有多种含义。对 戈的识读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 。甲骨文字典 对戈有四种解释 : “一是兵器, 二是方国, 三是人 名, 四是神祗。 ” 5 另在金文中, 戈也常代表族微。 作为兵器的戈, 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
8、种兵器, 先秦 以前十分盛行 。世本 和周礼 、 荀子议 兵 中记载的五兵, 戈兵器都是排在第一位。这 说明戈在古代兵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 方国和人名的戈, 可能是借用戈字之音, 也可能是 以戈为族微的氏族。本文着重探讨是作为神祇的 戈( 后文详述) 。 下面再分析一下组成甲骨文武字的另一个字 素, 现学界普遍认为是从“止” , 其来源主要是深 受 说文 的影响。甲骨文中武字结构的下部从 “” 字。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 他依据篆文, 识 为止, 为停止、 偃息之意, 后学者也多将甲骨文中 的 “” 字隶定为 “止” 字, 但意义与许慎之说截然 相反, 认为 “止” 是足趾之“趾” ,
9、有行动之意。且 认为就是后起的“趾” 字。需要说明的是趾字在 说文 中也未出现 。“” 字在甲骨文字典 中 有四种释义 : “一是人足; 二是方国名; 三人名; 四 祭名。 ” 5 未见单独的“ ” 有行动之义。徐先生 在卜辞中乃将 “人足” 识为 “止” 。我们认为, 长期 以来对 “” 字识读为 “止” , 是造成甲骨文武字失 音和义的关键所在。徐中舒和于省吾等前贤都认 为 “” 是“人足” , 这一点是学界的共识。但识 “” 为 “止” 实有不妥。原因在于其形不确, 从而 造成其义不详, 其音不明。于省吾和徐中舒先生 对甲骨文字考释历来主张以形为主。下面我们重 新对甲骨文中的 “” 字进
10、行考释。 首先, 我们从字形上来看 , “” ( 合集 40373) 字在甲骨文中习见, 据统计, 与此字相关 的卜辞有 60 多条, 也就是讲 , “” 字在甲骨文中 的频率还是较高的。从形状上讲它象我们人类足 的形象, 即我们常说的人类的脚印状。它是古陶 文字 “” 6 的线条形式, 甲骨文中还有几例保存 着这种形体。从形状上分析, 它前宽后窄, 符合足 的生理形状, 即包括脚趾和脚掌两部分。从解剖 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成年人的脚趾只占整个脚的 四分之一左右, 另外的四分之三是我们脚撑部分, 而脚撑又包括脚弓和脚踵。从甲骨文象形来看, “” 应是我们人类足的整体象形。我们人类脚 趾状, 从
11、大拇趾到小趾正是一斜面形, 脚趾下面的 一圆弧状就是脚撑和脚后跟的部分。从结构上 讲 , “” 字包括脚趾到脚后跟。徐中舒先生在 甲骨文字典 解“” 字中写到 : “象人足” 。从 形状上分析, 甲骨文中的“” 含有趾意, 但不应 单单只指趾意。它是表示前有脚趾, 后有脚跟的 足印整体之形。因此, 从足的整体形状上分析, 甲 骨文中 “” 应为人足状, 应识为 “ ” 字。即疋字 初文。古代疋、 足相通。金文的“足、 疋” 本是一 字 。说文 : “疋, 人之足也。在下, 从止口 ” , 说 文 : “疋, 足也。上象腓肠, 下从止 。弟子職 曰 : 问疋何止? 古文以为 诗大雅 疋字: 亦为
12、 足字; 或曰胥字。一曰: 疋: 记也” 。在金文中 “ ” ( 金文编 兑簋) 、 “ ” ( 金文编 免簋) , 足字上部皆写作圆形( 似人类膝盖的膑骨状) 。 疋和足下部都作“” 形 , “” 字和甲骨文中的 “” 字在形状上更接近或是更确切 。“” 字的 左下端是一半孤形, 作“” 形, 即“” 字表示脚 后跟轮廓的圆弧状, 且左下端为一连笔状, 作 “” 形, 而绝非一直横形。这一细节尤其重要, 61殷都学刊2013 年 它是识别“” 字素的关键所在。在金文“武” ( “” 武生鼎) 、 “足” ( “” 兑簋) 、 “走” ( “” 休盤) 等从 “” 的字中, 其左下皆是半圆孤状
13、的 一笔。而金文中的“止” 字, 其最下一横, 全是直 笔, 皆作 “” 形。且左边一短竖笔从不与下面一 横连笔写。容庚先生 金文编 收录的 80 个“之” 字下面一横全作此状, 书中注曰: 止同之。 7 即在 金文中形状上的“” 形, 并不识为“止” , 而识为 “之” 。而且, 在金文编 里, 将“” 字以四划编 入书目。而将 “” 字以三划编目, 以说明两字的 区别,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说明容庚先生已经注 意到了这个问题 。金文编 里的武( “” ) 字从 “” 字, 也以七划编目, 而现文的武字为八划( 这 一划的差别主要是在“” 字与“” 字上) 。相 对金文中“” 字而言 , 金文
14、编 里“ ” 字只收 录一例( 召伯簋二) 。说明 “” 作单字时, 在金文 中使用率已经很低, 与甲骨文中此字较高使用率 正好相反 。“” 字多以作偏旁使用, 与“走” 旁, “辵” 旁 , “辶” 旁复合使用。而“” 字作为单字 的使用率确很高。结合甲骨文字形来看 , “ ” 应 是甲骨文“ ” ( 合集 046 正) 的本字, 而“” 字的本字才是 “” 。从甲骨文来看 , “” 字应源 于 “” 字。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 “之” 解 字中写到 : “从在一上, 为人足, 一为地, 象人 足于地上有所往也, 故尔雅释诂 : 之, 往 也。 当为其初意。 ” 5 在甲骨文里 , “” 字
15、和 “” 字容易区分, 而线条化后的金文“” 和 “” 就非常容易混淆。造成两字混淆的原因, 是 由于 “” 字下面一直横与“ ” 字下面连笔的半 圆弧在线条化的金文中发生了重叠, 或者是省笔。 即 “” 字下面再加一横, 就成为金文中的“ ” 字, 由于两字形十分近似, 后又由于字形讹变, 已 经看不出 “足印” 形状 。“” 字便被“” 字取而 代之, 或混为一体相互借用。王晖先生在古文 字通假字典 中认为 : “读为之, 双声叠韵, 郭店 楚简 五行 简一 : 亦既见止, 亦既訽止, 我心 则。 虽未明言, 此实引诗召南草蟲 , 止 毛诗同, 马王堆帛书本五行 作之。又楚器昭王 之諻鼎
16、: 邵( 昭) 王止諻( 媓) 之馈鼎。 又有同 铭。按古文字止作, 之作, 字形相近; 之又 止, 从一会意, 故二字或通用, 或混用。文献中很 多也应读为之。 ” 8 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同出于 “” 字。因此, 我们可以说, 要是武字从戈、 从 止, 在甲骨文中的武字就应当从“” 字。可甲骨 文中从武的字只有 “” 字, 从而证明了武字形体 从止这一字素的误识。虽然金文编 里收录的 只有一例“” 字, 但金文编 里从“ ” 的字很 多, 且都保留其原貌。如作为偏旁的“走” ( ) 、 辵字结构的下部, 仍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 ” 的 形状 “” , 即现在表示足状的“ ” 字 。“” 字 已
17、不作独立的单字使用, 而多以偏旁出现。另在 陶文里, 两个字也有明显的区别, 高明主编的古 陶文汇编 中有“” 字( 编号 3 918、 3 926、 3 1033) , 也有 “” 字( 编号 3 768、 3 831) 。 6 以下 是 “” 和 “ ” 变化过程: “” ( 甲骨文 ) “” ( 金文) “” ( 小 篆) “” ( 甲骨文 ) “” ( 金文) “” ( 小 篆) 可以看出, 在金文中形似“” 的字, 后读为 “之” , 而金文中形似“” 的字, 确识为“止” 。又 由于止、 之两字音近( 止和之都是之部字) , 造成 两字在使用上混淆不清。这也是造成武字结构从 属难解
18、的主要原因所在。综上所述, 从象形的角 度分析, 释 “” 为 “” 即“” 字更为准确, 读为 疋。 我们再从甲骨文中看看, 疋、 足之形是如何简 化为 “” 形的 。说文 : “疋, 足也。上象腓肠, 下从止 。 ” 说文 : “足, 人之足也。在下, 从止 口。 ” 1 说文 对这两个字的解释中, 都说到了从 “止” 这一字素。这和武字中从“止” 应是同一概 念。说明 说文 将其归为一类字。其实从金文 看都应该从“” 字即“” 字 。释名释体 : “足, 续也, 言续胫也。 ” 按说文 和释名 , 足、 疋是包括我们现在称之为小腿以下的全部, 即包 括我们的膝、 小腿和足。杨树达认为手、
19、 足在甲骨 文中有特指 : “肱、 掌、 指全部为手, 股、 胫、 蹠、 跟 全部为足。 ” 9 足字上面的囗在金文里全是空心 的 “” 状或实心的“” 状, 乃表示人类膝盖之 状。在甲骨文中疋作 “ ” ( 合集 13693) 、 “” ( 合集 13694) 、 “ ” ( 合集 19956) 形。跟我 71第 4 期芦金峰: 论 “疋戈为武” 的形成和会意 们现在的小腿加足形的側面之状完全吻合。也就 是说 “足” 和“疋” 属于上下结构, 上部的“口” 和 “乛” 表示膝到小腿的部分, 而下部的“” ( 字 的侧向) 则代表我们的脚。这样的习刻, 显然在 甲骨刻辞上是非常不便的。因此,
20、以上这三种形 体在甲骨文中极少见, 而且以上三种“疋” 形, 在 甲骨文中全是一期的字形。然而, 卜辞中相关贞 问“疾疋” 的词例确很多。如“贞, 疾疋() ” ( 合集13693) , “贞, 疾 疋 ( ) ”( 合 集 13694) , “贞, 疾疋( ) ” ( 合集 06529、 07537、 13682、 13683、 13684、 13685、 13686、 13687、 13688、 13689、 13691、 13695、 13713、 40373。从统计学的 角度来看 , “疾疋( ) ” 占绝对优势。 那么, 商王不断贞问“疾疋” 是何用义呢?疾 疋, 即疋疾之意, 也就
21、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腿痛。 “疾疋” 在甲骨文中的用法是一样的, 都表示贞问 疋是否有疾病。由于学者多认为 “” 即 “止” 字, 随即认为就是 “疾止” , 就是脚趾病了。显然这是 不够全面的认识。我们认为这要从当时人们生活 的习惯和现代解剖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更能说 明其中的原因。从人体解剖学各个部位分析, 人 类下肢最常见而且影响人们生活的疾病是“膝关 节炎” , 即人们俗称的 “腿痛” , 这种疾病发病的原 因主要有两种因素造成: 一是气候、 环境因素; 二 是长期劳累或损伤。殷商时期, 安阳殷墟的气候 条件相当于现在的南方气候环境, 空气潮湿, 易患 关节炎一类的风湿病。二是殷王为了扩大
22、和巩固 自己的疆域, 不断对外征伐, 长期奔走, 鞍马劳顿, 劳累过度, 也会造成腿部膝盖的损伤, 现俗称膑骨 老损。古往今来 , “腿痛” 症状是一样的, 它虽然 不危及人类的生命, 但对人类日常生活和行动影 响很大, 并且治疗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与此类似 的疾病还有 “疾目 ” ( 合集 13619) 、 “疾齿” ( 合 集 00591) 等。因此带来的精神痛苦也在所难 免。另外, 从殷墟考古发现中, 已经认识到殷商时 期的人们座寝习俗, 是依席跪坐, 即跽坐。妇好墓 出土的玉跪人就是很好的例证( 图 1) 。人们经常 跪坐与立起动作, 有 “疾疋” 症状的人是非常不便 的 。“疾疋” 就
23、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膝关 节的病状自古就引起人们的重视 , 黄帝内经 中 讲到 : “膝伸不屈, 治其楗。坐而膝痛, 治其机。 立而骨解, 治其骸关。膝痛, 痛及拇指, 治其腘。 坐而膝痛, 如物隐者, 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 治 图 1青玉跽坐人佩( 正面) 其背内。 ” 10 很显然这些是后人已经掌握了治疗 膝关节病的具体方法, 同时也说明了膝关节病常 见, 是我们肢体中常出的“毛病” , 其表现的症状 不同, 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商王不断卜问此事, 说明商王的 “腿痛” 症状经常发生。因此, 我们可 以看到甲骨文中如此多的有关“疾疋” 的卜辞。 同时, 也为我们认识疋、 足字在甲骨文
24、中简化提供 了帮助和支持。疋字简化过程为 : “ ” ( 合集 13693, 一期) “”( 合集 13694, 一期) “”( 合集 19956, 一期) “”( 合集 06529) 。需要注意的是, 甲骨文中“” 字下部 “” 是侧向形的, 而小篆中的疋下部是正向形 的。为了书写便利, 这种省体也是甲骨文中常用 的, 如甲骨 文 中 的 旋 字, 作“”形( 合 集 0301) , 从、 从疋。其疋形就是正向的“ ” 形, 有关甲骨文中字体的简化很多, 这里就不繁举。 因此, 我们认为, 在甲骨文中, 疋字从字形到字意 上, 其最后简化为“” 形。此形体即规范易写, 又表音、 意。综合以上
25、分析, 我们认为, 甲骨文中 武字, 不从 “止” 字, 应从“” 字, 即字初文, 人 类足之象形, 读为疋。 为了进一步证明武字从疋这一概念, 下面我 们再从武字从音关系上进行探讨。在甲骨文中, 大多数的字形中是表音的。赵诚认为 : “声音形 象之所以被称为记号, 不外是具有一定的概念的 缘故。在记号中, 声音是它的能记部分, 意义 是它的所记部分。这就很符合于科学。 ” 11 姜亮 夫也认为 : “即使是表音部分, 也是以其形所有的 音为音, 而不是单纯的作音标的符号。 ” 12 叶玉英 认为 : “人们造字时必然非常重视文字的标音作 81殷都学刊2013 年 用。在甲骨文中, 形声字就
26、已经超过 20%, 假借 字被大量使用, 也出现部分双声符字, 一些象形或 会意字实际上也含有表音成分, 凡此种种都表明 古人在造字之初就已经非常重视使用表音的造字 方法。 ” 13 前面已论证, 武字应从戈、 从疋。因此, 武可 能从疋音。在古音中武与疋俱鱼部字, 而且, 武、 疋之间也有通假关系。上博简“疋” 读作“胥” ( 容成氏 简 1) , 读作 “疏 ” ( 用曰 简 3) 。郭店 楚简 老子 甲本简二八 : “古( 故) 不可得而新 ( 親) , 亦不可得而疋。 ” 疋, 马王堆帛书 老子 甲、 乙本, 王弼本皆作疏。按说文 : “疋, 疋记也。 ” 段玉裁注 : “记下云疋也
27、, 是为转注, 后代改疋 为疏耳。 ” 疋, 疏古今字。 8 另外, 疏与( wu) 通 假。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乙篇 : “乃上下朕 ( 騰傳) , 山陵不, 乃命山川四( 海) , 囗寮 ( 氣) 囗, 以为亓( 其)。 ”不见于字书, 但字 从爻, 武声, 武与疋俱鱼部字, , 饶宗颐楚缯書 疏證 读为。玉篇 : “, 通也, 達也。 ” 今通作 疏 。国语 周语下 : “疏为川谷, 以導其氣。 ” 古 人以为国必依山川, 川原塞, 国必亡, 故对山川之 疏否极为重视。 8 饶宗颐先生将读为, 是很 有道理的。由此可证, 疋与武有通假关系。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出, 疋、 武字在古音中是相近
28、或相通 的。从形、 音上来讲, 疋、 武在最初使用上一定有 着内在的关联。周延良认为 : “根据文字学上同 音借代, 同音通假的原则, 古文字在相互通假, 借 用的过程中, 应该存在意义上相互影响, 渗透的可 能。 ” 14 我们再从甲骨文中以武字形构造相同的几个 字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字的“足” ( 疋字, 古音 鱼部字) 字形都在各字的下部, 类似于我们现在 的偏旁部分。武字作 “” 形( 古音鱼部字) , 与之 构形相同字还有“” ( 楚 , 合集 10682, 古音鱼 部字 ) 、 “” ( 途 , 合集 00068, 古音鱼部字) , “” ( 徒 , 合集 00068, 古音鱼部字
29、 ) , “” ( 步, 合集 33148, 古音鐸部字) 、 “”( 逆 , 合集 00112, 古音鐸部字)“” ( 旋合集 6465, 古音 元部字) 。以上诸字释读皆出于甲骨文编 。 15 金文还有 “” ( 疋字, 古音鱼部字) , “辵” ( 辵字, 古音鱼部字, 与屠通假) 这些在甲骨文、 金文构形 上相同的字, 其远古发音皆为鱼部字, 其中鱼、 鐸 对转, 鱼、 元对转, 音近也是这些在结构上相似的 字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也可以证明, 甲骨文中的 “ ” 、 “ ” 、 “ ” 、 “ ” 、 “ ” 、 “ ” 、 “” 字皆 从 “” 得音 。说文 : “楚, 一名荆也。从林
30、疋 声 ” 。说文 : “徒, 步行也。从辵, 土声” 说 文 : “步, 行也 。 ” 说文 : “, 步行也” 。这些在 结构上相似的字, 读音上不仅相近, 意义上也相 近, 都与足迹、 行动相关联, 这应该都与“” 字素 有着密切的关联。叶玉英在古文字构形与上古 音研究 一书中指出 : “我们想要知道一个字在甲 骨文里读什么音, 只能依靠谐声偏旁和通假资料 提供线索。第一, 在古人的用字观念里, 同谐声的 一组字的读音与它的声符的读音本应相同, 并且 以用作声符的那个字的读音为代表同谐声的 一组字必有同样的来源, 后世同一谐声偏旁的字 之所以不同音, 是后世的音变造成的。第二, 除了 同
31、音通假之外, 还有一部分属于同部位的邻位通 假和同词根的音近通假。 ” 13 朱声琦也主张 : “谐 声必同声, 谐声偏旁相同的一组谐声字, 其声母也 必然相同或相近。 ” 16 两位学者的研究, 也证明了 在甲骨文中存在结构一样的一组字形, 在发音上 有着相同的源头。从而也证明了武字从“ ” 字 素得音这一关键要素。另外, 以上甲骨文“楚” 字 下部, 就是字素“” , 李宗焜甲骨文字编 也释 “” 字为 “楚” 。 15 陈年福先生也将“ ” 字素释 为 “” 字, 从而释甲骨文 “ ” ( 合集 13764) 和 “ ”( 合集 6465) 形为旋字, 其下部“” 结构 也释为 “疋”
32、。 17 由此可见, 甲骨文中的“ ” 字在 作偏旁时, 是可释作 “疋” 字用。 综上所论, 我们认为, 武字形在甲骨文中是上 下结构 , “” 字在戈鐏下面, 作“ ” 形。金文开 始出现将“” 字放在戈缘的下方, 作“ ” ( 金 文编 2040) 和 “ ” ( 金文编 2040) 形。篆文武 字作上下结构, 为“ ” ( 说文 ) 形。武字上部 从戈字素, 下部从疋字素。武从疋音, 意为足迹之 意 。尔雅释诂 : “武, 足迹” 。尔雅释 训 : “武, 迹也。 ” 18 二、 疋、 戈会意的武字本义 确立了武字从戈, 从疋。我们再来探讨武字 的会意之义。会意是许慎说文 中的造书原则
33、 之一, 所谓会意, 即“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 , 武、 信是也” 。甲骨文中有许多会意字不识、 难解, 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原古人们的思想, 我 91第 4 期芦金峰: 论 “疋戈为武” 的形成和会意 们现在难以会意, 或是错误会意某一个字, 也是缺 乏深入研究先人们的原始观念和原始宗教信仰所 造成的。姜亮夫指出 : “会意字的主要作用, 不是 表现在结构各部分的形体写生 。它是看不见 的意象之属性( 德业) 的影示( 显示和暗示) , 只是 借实物象形来作为构成此一意像本质的属性 的图样。 ” 12 姜先生不仅看到了会意字的外在形 式 合体表意, 而且看到了合体后面深层次的 东西。
34、会意字不是构件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构件 原有意象或字义的基础上的再抽象。在这个过程 中, 人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 “联想、 会悟” 是不 可或缺的因素。 张学成进一步认为 : “从会意字的形意关系 上看,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有些会意字的形义关系 是直接的, 各个构件所含意义融合表示整体构形 所指的意义, 如弄, 逐, 牧, 获, 保等。有些会意字 的意义与构件之间则存在一定的距离, 意义并不 是通过构件的简单相加所能表现的, 必须通过联 想, 会悟方能领悟其初义。因为先民在造字之时 并不是凭空捏造, 而是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 是 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因此不可避免地揉 进了当时的
35、社会制度、 社会习俗、 生活习惯、 文化 背景、 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会意字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产物。古 老文化成为造字的隐性构件, 深入地分析会意字 成为观察汉民族文化的又一窗口。同时, 传统古 老文化诸如社会制度, 宗教, 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介 入, 使得会意的思维过程更复杂, 更玄妙。 ” 19 两 位学者都认识到会意字的形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 会两个层面。这对于我们深入地分析会意字是很 有帮助和指导意义的。 我们了解了会意字的概念和其深层次的内 涵, 那么, 疋、 戈会意的武字是何义呢 ?尔雅 释诂 : “武, 足迹” 。尔雅释训 : “武, 迹也” 。 这里指的 “足
36、迹” 、 “迹” , 是指谁的“足迹” 呢?是 指人类、 鸟兽、 植物或是神一类的其它事物 ?尔 雅 中并没有一个详细地解释。要探其深究, 我 们还是需要回到武字中来看这个问题。从字面结 构上分析, 武字中的戈字素是义符, 直观从形上会 意, 武字应是 “戈” 的“足迹” 。“戈” 作为意符, 应 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 述 第二章文字中指出 : “文字的认识必须结合着 社会 历 史 文 化 的 全 貌 的 认 识 才 可 以 互 相 校 正。 ” 20 前文已经提到, 戈有神祇之意。即当时的 人们有对戈的神秘崇拜。卜辞中就有记载: ( 1) 己亥卜, , 贞曰戈以齿王。一
37、。 ( 2) 曰戈以齿王。三。 ( 3) 贞勿曰戈以齿王 。合集 17308 对以上卜辞的认识有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 识, 戈代表方国戈族, 意为戈族以象牙贡纳商王。 而徐中舒先生认为这是以神戈崇于商王的时代背 景。 5 我们认为徐先生所说极是。戈作为中华民 族特有的古代兵器, 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历史过程。早期的人们对戈崇拜, 有多种因素。 常玉芝先生认为, 卜辞中有对“四戈” 崇拜的记 载, 并认为 : “四方神、 四巫的所指是一样的, 即是 指四方的空间之神, 而四戈、 四方、 四土的所指是 一样的, 即是指的四方的地域。 ” 21 卜辞载: 甲子卜: 王从东戈乎侯。 乙丑卜:
38、 王从南戈乎侯。 丙寅卜: 王从西戈乎侯。 丁卯卜: 王从北戈乎侯。合集 33208 丙寅卜: 求于四戈 。合集 8396 壬寅卜: 求其伐归。叀北用。二十示 一牛、 二示羊、 氐四戈彘 。合集 34112 有关戈的神话大多与传说中的神有关, 戈作 为神使用的神器, 人们认为戈器中蕴藏着一种非 常有魔力的神灵。在湖北荆门桥战国墓中出土一 件带有 “兵癖太岁” 铭文和太岁神像的铜戈, 戈上 图像与兵祷图的太一神图像颇为相近, 这意味着 通过扮神和祷咒辟兵御敌的仪式早在战国时期已 经流行。 22 另据陈晓华统计 : “商代青铜器上以 戈 为铭文的礼器多是代表 族微 , 有一些可能 就是对 戈 神器
39、的崇拜而以戈为图腾。在原始 瓷器上也常发现有划象形字戈 的图案, 一般都 刻在陶器肩部, 极少数刻于器底, 其形态与铜器上 的族微戈没有区别。这就是原始人们对戈 神 的崇拜意识。 ” 23 另外, 在殷墟和其它地区出土有 商代玉戈中, 其中还有“金镶玉戈” 形制, 学者多 认为此乃礼器用器, 或是对神戈崇拜的滥觞。 这些以戈为神器的崇拜, 其中不泛来源于先 民的原始传说, 因为戈与传说中的神有着密切联 系, 在 山海经 中, 就有多处记载戈是诸神的随 身用器: 山海经海外南经 : “羿与凿齿战于 寿华之野, 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 矢, 凿齿持盾, 一曰戈。 ” 山海经大荒西经 : “有
40、人无首, 操戈 02殷都学刊2013 年 盾立, 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 克之, 斩耕厥前。耕既立, 无首, 走厥咎, 乃降 于巫山。 ” 山海经海内经 : “北海之内, 有反缚 盗械, 带戈常倍之佐, 名曰相顾之尸。 ” 山海经海内北经 : “有人曰大行伯, 把戈, 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 东。 ” 山海经海外西经 : “形天与帝至此 争神, 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 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 ” 注曰 : “戚: 戚戈 一类。 ” 24 我们传说中的轩辕黄帝也是以戈为器 。史 纪五帝本纪 :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 享, 诸侯咸来宾从。 ” 25
41、 除了文字记载以外, 清代学者根据山海经 中记载, 绘制了相应的诸神图像, 在清代山海经 绘图广注 中, 绘图里有祖状之尸就是随身带戈 的( 如图 2) 。这都说明了戈器常与诸神相伴, 具 有神灵, 最起码三代以前如此。以戈的实物, 来代 表无形的神灵, 便于人们对神的祭祀, 即用有形之 物, 象征无形的神, 这是人类原始崇拜的需要。因 此, 原古的人们将戈器( 实物) 作为一种神祇( 虚 物) 而崇拜是存在的。 图 2 山海经绘图广注 中祖状之尸 潜明兹认为 : “神话形成过程中, 原始人的特 殊心理是重要的中介。原始初民抽象的能力很 低, 形象思维和类比的能力很强, 因此, 他们常常 将两
42、种以上的具体事物相互联系与类比。在现在 人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 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却有 关系。神话想象并不是凭空的妄想, 胡想, 归根到 底, 乃是决定于氏族社会现实的需要” 。又说, 在 这些神话中 : “人可以拟物, 物可以拟人。 ” 26 也就 是说, 戈可以拟人, 即见戈思神的原始概念。 陈文敏在汉字起源与原理 一书中认为: “甲骨文武写作 , 秦篆武字也是这个结构, 字上方的戈并非象兵器戈之形, 而是象天神 戈之形 。 下面的 , 表示天神戈的脚 印。 ” 27 陈文敏是从文字起源的角度, 探讨文字之 间转注关系, 陈认为, 戈器是由字发展而来的。即 先有字戈, 然后依字造器。并认为戈
43、是商周时期 三天神的太阳神戈。 还有一种示戈为神的观点, 我们认为, 甲骨文 中的 “” , 直观上看, 又形似“+ ” 形。这种十字 形的崇拜, 在世界各地都有, 是原始民族早期对上 天无形的自然力量的崇拜。丁山先生认为 : “天 神, 古或曰帝, 或曰上帝, 或曰昊天上帝。 ” 又说: “上帝, 希伯来教以来均以十字架为象征。十字 架之来源, 据宗教家研究, 演自埃及十二宫之白羊 座, 故原始十字架图, 均与白羊结为一体, 嗣乃演 变为耶稣钉死十字架上。薛曼尔神之由来 则 谓 “十字为一切原始民族所崇敬之符号, 象野蛮 人生火之钻凿形。由于人间钻燧生火经验而想象 日月之光明温暖亦生于钻凿,
44、 因以十字架代表耶 稣 日月之神。 ” 28 无独有偶, 在甲骨文中, 作 为天干第一的甲, 也写作这“+ ” 形, 而且, 在甲骨 文卜辞中, 上甲是作为商人要祭祀的高祖, 丁山先 生对此问题作了详细的考释后认为 : “商代的高 祖上甲 , 本是日神, 也是天神; 这位天神, 甲骨文 正写成十字架形。以十字架象征上帝, 公元前一 千六七百年左右, 成汤建立殷商王朝的时代, 就以 上甲代表上帝。 ” 28 丁山先生的考释是很有道理 的。甲骨文中的“” 字, 形似十字形, 与西方十 字架形类似。以此象征神祇, 代表原古人们要祭 祀的帝神。因此可证, 无论是东方的神与戈, 还是 西方的十字崇拜,
45、都暗示着戈与神, 神与戈之间, 确实存在密切的关联。这里面都蕴含着原古人们 的认识能力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容。这些史料都 不同程度地说明了, 以有形的戈替代无形的神, 也 就是以戈示神的现象,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存在 的。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克思缪勒认 为 : “首先古人的脑子里已有关于无限的意识, 同 时又有天生的表达欲望, 对无限的表达必须要借 助隐喻或象征的力量, 同时能够驾驭“无限” 这个 本体的喻体, 只有那些在已知世界里已经看上去 12第 4 期芦金峰: 论 “疋戈为武” 的形成和会意 难以企及的东西, 或者干脆借助这些东西难以企 及的特性来表达无限。 ” 29 武字中的戈示神,
46、 那么武字的疋, 就是神的足 迹。疋即 形, 为人之足迹整体象形。前文已 经论述过, 它是 “ ” ( 合集 13693) 、 “ ”( 合 集 13694) 、 “ ”( 合集 19956) 字的简体。我 们分析了甲骨文中武字在卜辞中的形体, 发现甲 骨文中武字从 “”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武字中 的 “” 形只有向上的形状, 没有向下和向左右的 形状; 二是武字下部只有一足形状, 没有发现武字 下部从双足的现象; 三是武字下面此“” 形状只 有左足状, 而无右足状。这三个特点说明了甲骨 文中的武字形体已经十分稳定, 没有其它异体, 最 起码殷商时期如此。从字形构造上讲, 武字已基 本定型
47、。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特点可能所 蕴含的文化内涵。特点之一, 突出直观形状( 足 迹) 与表音( 疋音) 。其二, 上面已经分析了戈代 表神或上帝, 那么, 此处的“” , 就是神之足迹, 神是无形之状, 就以人之足迹替代。但又要与人 之足迹有别。在原始人们的观念中神多为一足。 这样神和人足迹区别就十分明显了。在山海 经 中就多有神为一足的记载: 山海经西山经 : “ 有兽焉, 其状 如禺而长臂, 善投, 其名曰嚣。有鸟焉, 其状 如枭, 人面而一足, 曰橐肥, 冬见夏蛰, 服之不 畏雷。 ” 山海经西山经 : “ 有兽焉, 其状 如赤豹, 五尾一角, 其音如击石, 其名如铮。 有鸟焉,
48、其状如鹤, 一足, 赤文青质而白喙, 名 曰毕方, 其鸣自叫也, 见则其邑有讹火。 ” 山海经西山经 : “是多神, 其状人 面兽身, 一足一手, 其音如钦。 ” 山海经中山经 : “又西二十里, 曰复 州之山, 其木多檀, 其阳多黄金。有鸟焉, 其 状如鸮而一足, 彘尾, 其名曰踵, 见则其国 大疫。 ” 山海经海外北经 : “柔利国在一目 东, 为人一手一足, 反膝, 曲足居上。一云留 利之国, 人足反折。 ” 山海经大荒东经 : “东海中有流波 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 状如牛, 苍身而 无角, 一足, 出入水则必风雨, 其光如日月, 其 声如雷, 其曰夔。 ” 山海经海外南经 :
49、“毕方鸟在其东, 青水西, 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 东。 ” 24 相传上古先民神是上帝高祖夔, 上帝高祖夔 也是只有一足, 也有说夔是一种独脚怪兽 。吕 氏春秋察传 、 国语鲁语下 都有记载 。说 文 : “夔, 神魖也。如龍, 一足; 象有角手人面之 形。 ” 1 夔如龙, 而龙又是神话思维中太阳神的动 物化。 以上人兽和一、 人鸟和一、 人龙和一的诸神的 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诸神多为一足。如此多的有 关神为一足的记载, 决非偶然, 这是原始先民在当 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共识。这些传说中的神为一 足的现象, 在原古人们的思想意思中是有广泛基 础的。而且此一时期的人、 神、 祖是相通的, 即当 时的人神和一的思想。其三, 象征左足之左的寓 意。在原古时期人们有尚左的习俗, 常将“左” 示 为尊贵之位。尤其商人有尚左的习俗 。周礼 春官 : “小宗伯之职, 掌建国之神位, 右社稷, 左 宗庙 。考工记 : “匠人营国左宗庙。 ” 在古 代宗庙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老子 曰 : “吉事 尚左, 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 言以 丧理处之 。 ” 淮南子缪称 : “凡高者贵其左, 故 下之于上曰, 左之, 臣辞也。下者贵其右, 故上之 于下曰, 右之, 君君让之 。 ”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