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腌穴,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从而到达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合于各种急、慢 性疾病.二、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碘伏,棉签,棉球,镶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三、操作方法0.5%1.进针法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 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 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腌穴皮肤外表位置, 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腌穴.此法适合于
2、肌肉饱满部位及长针的 进针.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腌穴部位的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 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腌穴,如腹部的穴位.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腌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腌穴进针.如印堂穴.2.进针角度和深度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外表构成的夹角.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 适合于人体大局部腌穴.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 适合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
3、腌穴.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合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腌穴,如头部.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 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饱满者,宜深刺.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宜深刺.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腌穴,宜浅刺;四肢、 臀、腹及肌肉饱满处的腌穴,宜深刺.3.行针根本手法3.1提插法:当针刺入腌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 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4、3.2捻转法:当针刺入腌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 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了“得气, 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4.补泻手法4.1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 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4.2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 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4.3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 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合于一般患者.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
5、取合理体位.3.选好腌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腌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适宜的毫针, 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 指.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了“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打量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 出现意外,紧急处理.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 轻压针孔片刻,预防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9.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回复原处.五、考前须知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 量选用卧位.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腌穴.假设怀孕3月以上者, 腹部、腰甑部腌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腌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假设非 为了了调经,亦不应针刺.3.小儿闵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腌穴不宜针刺.4.常有白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
7、处的腌穴,不宜直刺、深刺.肝、 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 的腌穴,假设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 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那么呼吸 困难,唇甲发绢、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 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预防事故的发 生.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腌穴,要注 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 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腌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 角度、深度
8、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电针操作规程一、目的电针是在针刺腌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 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适合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外伤性瘫痪、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刺麻醉等.二、用物准备治疗盘、电针仪、无菌毫针、无菌干棉球、棉签、弯盘、浴巾、屏风等.三、操作程序0.5 %碘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根据所选穴位取适宜体位,嘱病人排尽小便.3.选好腌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是否有酸、痛感觉,以校 准穴位.4.局部皮肤用0.5 %碘伏消毒.5.按毫针刺法进针.6.病人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后,调节电针仪的输出电位器
9、至“零,再将电针仪的两根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根 毫针针柄上.7.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密波: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了25次/秒,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能提升肌肉、韧带张 力;其它还有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等)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 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病人有麻刺感,局部肌肉有抽动, 即是所需的强度).8.通电过程中应打量病人的忍受程度,以及导线有否脱落,有 无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9.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了520分钟.10.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回至“零位,关闭电源,撤除输 出导线,将针慢
10、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11.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适当体位,整理床单位.12.清理用物,回复原处.四、考前须知1.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良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 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修后再用.干电池使用过一段时间, 如电流输出微弱,就须换新电池.2.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毫安以内,预防发生触电事故.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有电解作用 , 容易引起断针和灼伤组织,不能作电针仪的输出电流.3.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忽然增加,预防引起 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4.有心脏病者,预防电流
11、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和脊髓部位使 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过大,以免发生意外.孕妇 慎用.5.经温灸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而不导电;有的毫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镀成金黄色,氧化铝绝缘不导电. 以上两种毫针应将电针仪输出线夹持在针体上.拔火罐操作规程一、目的拔火罐是以罐为了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 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 温通经络、驱风散冷、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合于风湿痹 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 月完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二、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
12、止血钳、95%酒精、 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 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 %碘伏、镶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三、操作方法1.点火选用以下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1.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镶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 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 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1.21.3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 段 (不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 点燃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后投入罐内,迅速
13、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合于侧位横 拔.2.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了以下几种拔罐方法.2.12.2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 呈现瘀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屡次地拔住血现象为了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合于镇痛治疗.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了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 木、疼痛等症.2.3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 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 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 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
14、、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 痛等症.2.4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 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 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3.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四、 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适宜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 规消毒,外涂所
15、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8.清理用物,回复原处.五、 考前须知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甑部均不宜拔罐.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 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3.拔罐过程中随时打量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4.预防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 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 涂龙胆紫,保持枯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推拿操作规程一、 目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术者
16、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 位或穴位上,以到达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冷止 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 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适合于发热畏冷、头痛身痛、咳喘并作、月完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 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疳,以 及骨折后遗症等.二、 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三、 操作程序1.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3.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 尿.4.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 动作
17、灵活.常用操作方法有:4.1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 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操作时 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 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了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升肌 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4.2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了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 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 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到达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
18、营卫、健 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4.3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 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合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 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4.4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 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白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白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 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 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4.5擦法 (平推法)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 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
19、摩擦.操作时手指白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 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了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 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白然,不 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4.6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 ,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 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 慢.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合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了推拿结束时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 用.4.7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 ,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
20、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适合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4.8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 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抖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 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 行.适合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4.9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 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 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合于全身各部穴位;掌 按法适合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4.10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
21、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 匀而有节律.此法适合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 络、行气活血作用.4.11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 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 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忽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临床 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冷、 舒筋通络等作用.4.12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 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了每分钟120160次.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了常用. 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冷
22、的作用.4.13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 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了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 缓解不适.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 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5.操作过程中随时打量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响,假设有不适,应 急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6.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推拿 时间,一般1530分钟.7.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回复原处.四、考前须知1.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2.孕妇的腰甑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3.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 醉
23、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4.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 骨折早期(包含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 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刮痞操作规程一、 目的刮痞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 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 疏通媵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 出,到达治疗的目的.适合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 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 发痞(中暑)、绞肠痞、吊绞痞等证.二、 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 药液、必要时
24、备浴巾、屏风等.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暴露刮痞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根据病情,确定刮痞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 及四肢.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条,每条长615 cni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急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紫红色为了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打量病情及局部皮肤要向单一刮810现红色或
25、颜色改变,急时调节手法力度.9.刮痞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10.清理用物,回复原处.四、考前须知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痞 疗法.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痞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小针刀操作规程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 ,完成切割等功能的器械, 称为了针刀一、针具选取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H(音蝉)针; 圆针; 鲤(音迪) 针;锋针;锻(音披)针; 圆利针等根底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 用手术刀而开展形成的.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了10-15厘
26、米左右,直径为了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局部.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二、物品准备各型号针刀、2%J多卡因或者、10ml注射器、消毒盘、弯盘、5%ft伏、棉球、创可贴、三、药品准备倍他米松注50mg 2哧U多卡因注2ml维生素B12注1ml四、操作方法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白我感觉体位 舒适为了原那么.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 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 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
27、菌洞巾,以预防操作过程中的污 染.为了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 常用的注射药物有:1)1瞰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2)2席U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3)2席U多卡因5毫升,倍他米松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1)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 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 离、松解.2)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3)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
28、离动作,切不可幅度 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1)病人白觉某处有疼痛病症.2)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3)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4)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五、适应症: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2)局部骨刺或骨质增生;3)滑囊炎、腱鞘炎;4)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损伤后遗症;5)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6)一局部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科疾病.六、禁忌症: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1)施术
29、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2)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4)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5)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6)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7)有以上7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施行针刀手术穴位注射操作规程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了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 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升疗效.(一)用具及常用药液1.用具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 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
30、为了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为了5-7号普通注射 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2.常用药物 但凡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 常用的药物有以下3类:(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回注射液、川萼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 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 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3)其他常用 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 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 腺昔、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苣假设碱、加兰他敏、 强地松龙、
31、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二)穴位的选择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那么辨证取穴;也可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响点进行治疗;软组织损伤者先取最明显的压痛点.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位为了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位, 并宜选用肌肉饱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三)操作方法1.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 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 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 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 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
32、快速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 注射药液.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 质和浓度.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1/5-1 /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 3 0. 5毫升,耳穴可注射0. 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0. 5-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 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3.疗程 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了1疗程.反响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 每疗程间可休息35日.(四) 适合范围穴位注射
33、法的适合范围非常广泛,但凡针灸的适应症大局部都 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痿证、扭挫伤、面瘫、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失眠、心悸、心痛、高血压、眩晕、感冒、咳 嗽、哮喘、胃痛、腹痛、泄泻、痢疾、乳痈、肠痈、淋病、风疹、 瘗疮、银屑病、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中耳炎、鼻炎、痛经、不孕 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小儿麻痹后遗症等.(五)考前须知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响,如注 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 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 应急时处理.2.严格无菌*作,预防感染.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过 敏反响、药物的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能引起过敏 反响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做皮试,阳性反响者不可应用此药.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使用亦当谨慎.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 ,否那么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穴位注射法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5.孕妇的下腹部、腰甑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不宜用穴位注射 , 以免引起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