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复习第三部分第十章第2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地理复习第三部分第十章第2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7 读下图,完成13 题。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有关该地区黑土流失带来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肥力下降B河床抬高,水库和湖泊淤积,易发洪涝灾害C填沟补壑,更利于大型机械耕作D地表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3有关该地区黑土流失问题的整治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B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C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D扩大荒地开垦,开发林地和湿地解读:第1 题,据图,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可以判断。第2 题,由于黑土流失,使平坦的地形变得沟壑纵横,
2、并不能填补沟壑。第3 题,扩大荒地开垦,开发林地和湿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加剧黑土流失。答案: 1.D2.C3.D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M 、大豆和水稻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46 题。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在2000 年以前比重增长幅度最大和波动最大的分别是() A玉 M、大豆 B大豆、粮食C水稻、玉M D 粮食、玉M 52000 年以前增长幅度最大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夏季雨热同期B土地开阔平坦,黑土肥沃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6有关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继续强化大宗农
3、产品的生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2 / 7 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工业C注重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解读:第4 题,需要仔细读图,一是看准横坐标中2000年的位置,二是分清增长幅度最大和波动最大的两条曲线。第5 题,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好,这样的气候特点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第6 题,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地区应发展种植业和农产品
4、加工业,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工业;由于热量条件等的限制,“立体农业”非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答案: 4.C5.A6.B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图示区域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 地与 B 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简述 C 地粮食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3)C 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4)D 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解读:第
5、 (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A、B 两地降水量的差异与距海远近、地形等因素有关。第 (2)题, C 为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该地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第 (4)题,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是做此类题目的关键。答案: (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 地降水量大。原因:A 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 B 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不合
6、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3 / 7 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 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 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
7、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解读:第 1 题,气温和降水的比较均为:甲乙丙。图示地区主要为松嫩平原地区。东北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为主,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第2 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只能一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温差大、土壤肥沃,使农作物养分积累多,产量较高。水土流失是东北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 1.C2.B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8、M) ”,回答 34 题。3下列有关该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较分散B荒地多,但肥力不高,不适合开发为耕地C有大面积肥沃的“水稻土”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下列关于该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是我国重要的粮、豆、甜菜生产基地,玉M ,大豆、马铃薯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B该区的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制约该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贫瘠,水资源不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4 / 7 D近几年,该区农业布局的主要变化是农田向东推进,西
9、部草原面积不断缩小解读:第3 题,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1/5,大部分地区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较高,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宜农荒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宜机械化耕作。第4 题,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年,东北平原的农业布局有所变化,其中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缩小。制约东北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答案: 3.D4.A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 畜牧 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56
10、题。5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解读:选B。 A 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C 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 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6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
11、,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解读:选A。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回答710 题。7限制 A、 C 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干旱洪涝水土流失风沙危害A BC D解读:选 B。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和风沙危害。8关于 A、 B、C、D 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A、C 两地均是重
12、要的粮棉产区C、D 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D 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BC 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5 / 7 解读:选 B。云贵高原不适合发展畜牧业;华北为暖温带,不适合甜菜生长。9B 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是() 光热充足肥沃的土壤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先进的保鲜技术A BC D解读:选 A。云南发展鲜花种植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气候和劳动力价格两个方面。10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A 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 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 地区
13、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 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BC D解读:选D。A 地区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B 地区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2018 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 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 年和 2005 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 1112 题。1耕地2居民地3 湖泊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1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14、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解读:选A。结合图中每一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可知,图示区域湖泊面积大范围减小,耕地面积迅速增加,主要是围湖造田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面积的减小导致空气湿度明显降低,旱涝灾害频率增加,水生物种减少。围湖造田造成耕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1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读:选C。图示区域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不适宜蔗基鱼塘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推广水稻种植会造成该地区水源紧张;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发展节
15、水灌溉农业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二、综合题13 (2018 哈尔滨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6 / 7 材料: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 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16、。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20 世纪50 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简述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2)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3)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三江平原停止围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其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解读:第 (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其汛期、补给方式、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阐述。第(2)题,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是开发利用中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影
17、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其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延长粮食生产链,发展深加工等措施来实现。答案: (1)水量丰富,有两个汛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两河流均出现凌汛。(2)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3)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土地辽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出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14阅读下列材料,回
18、答问题。材料 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 2: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7 / 7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 _ _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解读: (1)要求分析甲、乙、丙三地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2)自然原因应从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原因应从当地的人口、城市发展等方面分析。(3)主要是对当地生态、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答案: (1) 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乙水源不足丙光热、水源充足 (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布人口稠密、城市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