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画卷:行走在天路云端上的古代 “高速公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画卷:行走在天路云端上的古代 “高速公路”.pdf(1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蜀道画卷:行走在天路云端上的古代蜀道画卷:行走在天路云端上的古代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一、蜀道与蜀道图 ( (一一) )蜀道蜀道 巴蜀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巴蜀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四周高山环绕,自古就 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勤劳勇敢的巴蜀先民克服高山大川重重阻碍,早在先秦时期 就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外界的交通道路。 “蜀道”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既是人类 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的奇迹。 “蜀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经济文化交互传播的道 路,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线路,是中原 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纽带,它
2、与东部大运河 、西北丝绸之路同样重要,是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 的象征。 “蜀道”延续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而是一条蕴 含着丰富文化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 带和自然与人文共生的范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 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 ( (二二) )蜀道图蜀道图 (1)(1)绘画绘画 (民国)张大千蜀道图 (民国)王植蜀道图 (北宋)赵伯驹(1120-1182) 蜀道图 (南宋)刘松年蜀道图 佚名元李仲宾蜀山栈道图 (清)王翚hu 蜀道图 (清 )黄向坚蜀道图 (明)谢时臣蜀道难 (近代)姚叔平蜀道图 (清)陈崇光蜀道图 (
3、当代)冯建吴今日蜀道图 (2)(2)蜀道摄影蜀道摄影 (3)(3)蜀道地图蜀道地图 明杨尔曾新镌海内奇观之四川栈图; 明王圻q 、王思义辑三才图会之栈遛图; 清贺仲瑊jin等纂(道光)雷壩厅志卷首厅境棧道图; 清朱子春等纂修(光绪)凤县志卷首栈道图; 清严如熤y 南北栈道图; 清毕沅秦栈图分别见于三省边防备览、关中胜迹 图志之中。 新镌海内奇观之蜀栈图 四川全图之剑州图 四川全图之梓潼图 四川全图之昭化县图 四川全图之青川所图 四川全图之广元县图 二、云栈图 清代以前,有关蜀道图主要以文献附录形式出现,绘制路程 短,标注内容少。 清康熙年间党居易所绘云栈图长卷、乾隆时无名氏所绘 陕境蜀道图长卷
4、,不仅反映的蜀道路程长,而且标注内 容十分详细,皆为彩色绘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首先,云栈图长卷是一幅描绘汉中留坝县武休关之南界留坝县武休关之南界 牌关至汉中府城牌关至汉中府城这段蜀道,属连云栈(又称秦栈秦栈)的南段。 该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宝鸡民间征集得来,为纸本地图 ,绫绢装裱,长762厘米,宽42厘米,是目前所见尺度最长、 时间最早的彩绘栈道地图长卷。 该图是现存不可多见的蜀道长卷,实为清代连云栈道图卷中 的精品,现藏于陕西汉中市博古馆,位于汉中市古汉台。 唐代著名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y ng纡登剑阁。”意思是大风刮起漫天黄尘格外萧
5、瑟 ,栈道蜿蜓曲折,一直通到四川的剑阁。 长恨歌是白居易长篇叙事诗中的名篇,叙述了唐玄宗与杨 贵妃爱情悲剧。正是在这首诗中,最早出现“云栈”一词,后 世或称为“蜀栈”、“秦栈”等。 清人张邦伸云栈纪程:“云栈为秦蜀咽喉,山川崄岨q ,昔人比之上青天,入石穴,然胜迹异闻,所在多有,水经 注、名胜志诸书均有记述。” 历代以“云栈”为名绘制的栈道图画代表性的有: 清代王翚hu 、恽寿平于康熙十一年绘花卉山水合册之 云栈图; 近现代著名画家陆俨少绘云栈图、秦仲文奇峰云栈 等。 以上云栈图描绘的是“枫壑霜飞冷,秋深旅梦惊。穿云 度危栈,云外复千程”的栈道景观,属于绘画作品。 陆俨少云栈图1976年 作
6、作为地图的云栈图长卷则是由清康熙六年陕西宝鸡人党 居易绘制完成。党居易为何要绘制此图?这与贾汉复重修栈 道有关? 贾汉复贾汉复(1605-1677年),清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明朝灭亡 后归顺清朝,先后任河南、陕西巡抚。贾汉复一生最重大贡 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任期间,重视地方志的编纂,成果卓著。一是在任期间,重视地方志的编纂,成果卓著。清顺治时任 河南巡抚,颁降修志信牌,这是清代省级政府颁布的第 一个修志文件。清代第一部省志河南通志也是由贾汉复 纂修完成。康熙元年贾汉复调任陕西巡抚,又纂成陕西通 志。这两部通志被康熙皇帝树为全国地方志编纂样板,“ 颁诸天下以为式”。 二是在任陕西巡抚
7、期间,悉心吏治,为民兴利二是在任陕西巡抚期间,悉心吏治,为民兴利。如兴修水利 ,重视教育,创办书院,培育人材等,尤其是他主持修葺q 了了褒城至宝鸡三百余公里栈道,这是清初以来最大规模栈道 维修工程,为川陕交通畅通无阻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奉天子命,巡视汉南 城垣”。在经过汉南取道连云栈时,亲眼目睹了“行人骑畜经行人骑畜经 其地者,大则有性命之虞,小亦有颠仆之患”其地者,大则有性命之虞,小亦有颠仆之患”,于是“捐金募“捐金募 工,指授方略工,指授方略”,不到三个月,这条道路便竣工告成。 云栈图上绘有桑园铺至火烧碥段两人修路、两人抬物场景 ,正是贾汉复修复栈道
8、工程的真实写照。 党崇雅贾大司马修栈记党崇雅贾大司马修栈记记载:康熙初年,陕西巡抚贾汉复主持修 复连云栈道,共“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险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 险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偏桥一百一十八处,计一百五十七丈;去偏 桥而垒石以补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许,共长六十五丈二尺,凡十五处;修水 渠一百四十五道,煅石三十二处,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去当路山根大石二百八 十九处,垒修木栏杆一百二十三处,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合营兵、驿夫、民夫 各匠,积六万九千八十三工。” 云栈图将重要险碥、险石路、险土路、偏桥、去偏桥而险碥、险石路、险土路、偏桥、去偏桥而 垒石以补之者、水渠、煅石、去
9、当路山根大石、木栏杆垒石以补之者、水渠、煅石、去当路山根大石、木栏杆等清 晰地标识了出来。 党居易为纪念恩师贾汉复修路之功,于是绘制了这幅云栈 图。 党氏一族在汉中亦为望族。党居易父亲党崇雅党崇雅,陕西宝鸡人 。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官至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故时人尊称为 “党阁老党阁老”,为明清时期宝鸡当地政治地位最高、影响最大明清时期宝鸡当地政治地位最高、影响最大 的文化名人。的文化名人。 党崇雅与贾汉复为忘年知己,有感于贾汉复修复栈道,亲笔 撰写了贾大司马修栈道碑、贾大司马修栈咏诗碑, 称赞他“平险为易”,厥功甚伟,在观音碥等处镌刻“贾中 丞煅石辟路处”石碑。 云栈图卷尾有党
10、崇雅之孙党居易党居易于康熙六年亲笔题跋。 他高度评价贾汉复维修栈道之功:“贾老恩师修栈功成,厥贾老恩师修栈功成,厥 绩甚伟,真可以补天地之有憾,疗尧舜之犹病,可以与禹之绩甚伟,真可以补天地之有憾,疗尧舜之犹病,可以与禹之 治水、稷之粒食万世并论而提衡也治水、稷之粒食万世并论而提衡也。” 党居易也是主政一方的地方能吏。清康熙十二年知湖北均州 ,兴修水利,振兴教育,作新人材,兴利除弊,政绩卓著。 云栈图正是在党居易主持下绘制完成。 云栈图绘制完成后,党居易考虑到纸本图容易损坏,为 了永久保存,遂“寿诸贞珉寿诸贞珉m n ,率石工采石于扶风明目山 之麓,得佳石数丈许,重为临模,细为雕刻重为临模,细为
11、雕刻,虽未能传其妙 ,然亦可以得梗概矣。并镌先王父未镌之文,以弁其首。” 但最后石刻云栈图没找到,而纸本云栈图却保存了 下来。 云栈图采用彩色绘摹、虚实结合的山水画法,描绘了陕 西留坝铁佛殿南界牌关,经勉县褒城镇,到汉中城一段栈道留坝铁佛殿南界牌关,经勉县褒城镇,到汉中城一段栈道 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栈道沿线山峦起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栈道沿线山峦起伏、 林木巨石、河流急缓等状况林木巨石、河流急缓等状况。 云栈图上面标有许多关隘桥梁、递铺驿站、山水城池、 石碥碑刻等地名,诸如界牌关、鸡头关、土关门、桑园铺、 凉水铺、包子铺、将军铺、火烧碥、观音碥、汉中府、褒城 县
12、、褒水、汉水、马道、旧栈坝、拜将台等等。 云栈图多处绘有拦马墙,如观音碥一段设有拦杆,它是 驿道险要处为防止马驴跌落悬崖用木头或土石修建,相当于 现在高速公路上修建的防撞墙或防护栏。目前我国保存完好 的挡马墙在四川剑阁县翠云廊段,成为研究巴蜀交通的活化 石。 从云栈图可以看出,该段栈道有专门的“马道”,鸡头 关段 (即将军铺褒城县 )分别绘有驴驮、马驮货物上山 的画面,反映了当时栈道上用驴马运输货物和商旅络绎不绝 的情形。 云栈图反映了许多发生在蜀道上重大历史事件。 云栈图所绘马道北面寒溪上架有一座桥,其北有一亭二 碑:一碑标识为“汉萧何追韩信至此碑”。 秦末楚汉战争时期,韩信在项羽处得不到重
13、用,投奔汉王刘 邦。萧何向刘邦推荐,仍得不到器重,遂不辞而别。萧何得 知韩信出走后,沿褒河昼夜不停地追赶,由于韩溪(一作寒溪 )因瀑雨涨水,韩信无法渡河,萧何终于追上了他。 在陕西汉中西北七盘山上有鸡头关,因其有大石自麓至顶层 棱兀出,状如鸡冠,故名。 周幽王妻褒姒就生长在鸡头关下褒河水边。相传周幽王为博 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褒姒看后果然大笑。周幽王很高兴 ,遂多次点燃烽火。诸侯们知道后,再也不相信了。后来犬 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 鸡头关山下为褒河,历史上褒斜栈道即从鸡头关下沿褒河经 石门经过,是秦蜀间商旅行人必经之道,历代石刻题咏众多 ,著名的有汉魏“石门十三品”。 其他石刻
14、众多:如明吴崇文鸡头关诗、清胡志夔鸡头 关诗、党崇雅贾大司马修栈记碑。 地图上鸡头关旁边标有“修栈碑”、“鸡头关”、“石门在 此崖下”等文字。 云栈图中观音碥处绘有观音像和老君像。 云栈图沿途栈道上还有摩崖石刻和石碑,图上特别标注 有“云栈首险”、“壁立万仞”、“登临从此无患”、“平 险为易”等摩崖碑刻。 云栈图中褒城县城位于连城山山麓,东与褒河相邻,栈 道由城东经过。褒河、山河堰上各架一桥,垒石立木,引褒 河水绕府城而过,最后注入汉江。 褒城布局呈不规则形制,有三城门,即东门龙江、南门大通 ,北门连云。 清代顾符稹zhn 汉中胜览图卷绘有褒城县图,两幅图可 相互参证。 汉中府城呈方形布局,四
15、周环水。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天启年间整治基础上重新修浚, 有护城河和桥梁。 云栈图所绘府城城垣完整,东南城垣有三台阁,城东有 净明寺塔净明寺塔(即东塔),南有拜将台,周围碑碣林立;汉江上 有三五船只,城内绘有文庙等古建筑。 以上云栈图所标注内容均与历史事实和文献记载相吻合 ,可以看作是反映反映了了清初汉中城垣全景式清初汉中城垣全景式彩绘彩绘城市地图城市地图。 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又称拜将坛,为南北列置两座 方形高台,各高丈许,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 筑。 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 树立一块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台“三字
16、,碑阴刻登台对 。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八字,碑阴刻七绝一首 ,北台上建有台亭阁,气势雄浑大方,十分壮观。 相传此地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宫廷遗迹,历来被视为汉王 朝发祥之地。 三、陕境蜀道图 陕境蜀道图以立面彩绘形式详细描绘了从宝鸡、凤县、 留坝厅、褒城、沔县、宁羌州到七盘关蜀道沿线自然与人文 景观。 陕境蜀道图标记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河水源流、塘铺驿 站、州县城池、桥梁碥道、寺庙碑刻、亭台牌坊等内容。 陕境蜀道图为纸本,彩色绘制,长672厘米,高31厘米。 陕境蜀道图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被北京大学李孝聪 教授意外发现。该图原没有图名,李孝聪教授命名为陕境 蜀道图。 陕境蜀道图创作时间,
17、李孝聪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中文古地图叙录认为,该图应绘制于清乾隆十六年至嘉庆乾隆十六年至嘉庆 二十五年间之间二十五年间之间(17511820年) 。汉中博物馆冯岁平馆长 清再探一文认为,该图绘制时间应在乾隆乾隆 三十年至四十年之间三十年至四十年之间(17651775年) 。 益门“为入栈之始”,“褒城为出栈之处”。宝鸡县至褒城 县为北栈,即秦栈,沔县之南,则为南栈,即蜀栈。 陕境蜀道图采用传统山水画法,画面色彩鲜艳。 山脉山脉以土黄色土黄色调为主,加以淡蓝色的晕染,略绘植被蓝色的晕染,略绘植被; 山间河流山间河流用棕色棕色或黑色黑色表示; 崖谷底河谷底河的颜色有浓淡之别,靠近山崖一侧颜色较深
18、靠近山崖一侧颜色较深; 远山远山用深蓝色深蓝色表示; 驿道驿道用双线双线加红色虚线红色虚线表示; 旗帜旗帜主要朝北朝北,旗杆旗杆颜色基本为红色红色; 图中没有东、西、南、北四方的标记图中没有东、西、南、北四方的标记,随着图幅的展开,大 致遵循自北而南的方向遵循自北而南的方向。 作者将山脉绘制在图卷的中间,下方为河流,道路用双线加 红色虚线表示,从而突出表现了在山中曲曲折折回绕而行的 栈道、碥道及其间的桥梁、房舍等。 陕境蜀道图主要有标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一是是陕境蜀道图陕境蜀道图对蜀道沿线山水对蜀道沿线山水岩险碥等岩险碥等地地名名进行标注进行标注 如:渭河、南岐山、御爱山、大湾、杨家湾、
19、大士岩、煎茶 坪、石关子、荆条坝、柳桠湾、烟筒沟、南湾、陈子沟、蜡 鱼滩、大飞硝沟、小飞硝沟、界牌沟、武曲北沟、武曲南沟 、虎头关沟、凉水泉、燕子岩、青桥河、十二眼沟、沙河、 七盘沟、萧家岩、小王沟、石(石曹)沟、三道河、宽川峡 、石马滩、石岩滩、石碥滩、滴水铺塘、岩洞子、卢家湾、 石岩滩、大河坡、黄树坡、小红土沟、大红土沟、红土沟南 、红土沟北、红石坡、红石垭、大树垭、马莲坪、桃树坡、 堆子梁、老塘坡、石板坡、寺梁湾、石岩湾等。 栈道和碥路。栈道和碥路。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古代山区险要地段交通 的主要道路形式。在河岸、岩壁凿孔架木而成,外形如一连 串楼阁,其中褒斜栈道号称“中国第一栈道”。
20、碥路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险峻地段,削坡铲石,修建成一面 靠崖、一面临河沟的土石路,外围设置挡马墙,与现在公路 类似,多位于山腰间,以代替栈阁。 唐宋以后,随着开山技术提高,开始大量改栈阁为碥路。 碥路优点碥路优点:以土石为路基,比栈道牢固,经久耐用,故能免 于夏秋洪水冲刷,承载能力强; 碥路不足碥路不足:在于路长坡高,道路崎岖。 秦境蜀道图所标碥路有燕子碥、邵家碥、戴家碥、石岩 碥、石岩碥、石岩碥南等。 据清党崇雅大司马修栈碑记可知,所修碥路包括险碥、 险石路、险土路、修偏桥、煅石、去当路大石、垒修木栏杆 等工程。 二二是是营房、铺塘、营房、铺塘、把总署把总署等驻地等驻地 (1)(1)营房。营房
21、。现存地图部分标注了蜀道上军营以及未标名称的营 房有12处。 (2)(2)驿塘、驿汛、铺递。驿塘、驿汛、铺递。 驿塘:驿塘:草凉驿、梁山驿、三岔驿、松林驿、武关驿、马道驿 塘、青桥驿、青羊驿、青羊驿汛、宽川驿塘、黄坝驿; 铺塘:铺塘:如大湾铺、半坡铺、五里铺、石窑铺、黄牛铺、黄丰 铺、红花铺、白石铺、心红铺、石佛铺、旧铺、榆林铺、高 桥铺、桃园铺、 乱石铺、青羊铺、焦岩铺塘、武曲铺塘、马道驿塘、二十里 铺塘、青桥铺塘、鹿家铺塘、褒姒铺、蔴坪寺塘、将军铺、 鸡头关塘、金堆铺塘、大安汛塘,烈金坝塘、五丁关塘、滴 水铺塘、浣石铺塘、界碑塘、回水河塘、宁固关塘、官亭塘 等。 清代在各地所设有塘铺,塘汛
22、、驿站,主要负责公文、书信清代在各地所设有塘铺,塘汛、驿站,主要负责公文、书信 传递,有绿营塘汛官兵专门负责驻守传递,保证交通安全。传递,有绿营塘汛官兵专门负责驻守传递,保证交通安全。 (3)3)军事管理机构军事管理机构 如游击署、守备署、千总暑、把总署等。 清朝入关前,清军中汉军用绿旗清军中汉军用绿旗,固称绿旗兵或绿营兵绿旗兵或绿营兵。 清朝入关后,将接受明朝降军和招募的汉人编为绿营兵。一人 在伍,全家被编入兵籍;父兄在伍,子弟为余丁;父兄死由 子弟替补,为世兵制,由汉人统帅。 绿营制绿营制分标标协协营营汛四种;汛四种;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 称标;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 千
23、总把总外委所属称汛。标协管辖一至五营不等营 以下分若干汛。每营人数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按 道里远近、水陆冲缓分汛布防,各省区绿营自巡抚提督 总兵各标以下统归所在总督节制。 塘汛即驿站塘汛即驿站,与铺递职能虽有交叉重叠,但塘汛系清代武备设与铺递职能虽有交叉重叠,但塘汛系清代武备设 施之一,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文书,由军队驻防,塘兵汛兵征施之一,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文书,由军队驻防,塘兵汛兵征 收塘丁银两。收塘丁银两。 康熙六十年,直隶各省皆设铺司,康熙六十年,直隶各省皆设铺司,于“冲途每铺设司兵四名, 次冲设三名,偏僻设二名”, 若夜晚驰递公文到铺,即持火 把由铺兵护送,不得有误。 雍正六年,奉文
24、裁革,“公文仍交塘兵递送”。雍正六年,奉文裁革,“公文仍交塘兵递送”。 乾隆二年,乾隆二年,少詹隋人鹏奏称:“革除铺司,概用塘兵递送公文, 于边省尤属不宜。请复设铺司,以重邮传请复设铺司,以重邮传。”每名每年给工 食银六两,遇闰加增银五钱,于各州县地丁银内扣留支给。 这些塘铺可保障战时官府公文及时传送。 三三是是关隘桥梁地名关隘桥梁地名 陕境蜀道图对沿线重要关隘桥梁等地名进行标注。 军事险要地名如二里关、关岭、废邱关、柴关岭、画眉关、 武关,十里关、鸡头关、北关五丁关、宁固关、七盘关、野 牛岭、界碑岭、鹅叫岭、红石岭、金堆岭、火石岭、马家岭 重要河道桥梁如东河桥、长桥、石佛铺偏桥、画眉关偏桥、
25、 画眉关南偏桥、黑潭偏桥、青羊铺大桥、青石岩偏桥、新关 岭上坡偏桥、郑子沟门偏桥、武关大岭上坡偏桥、武关大桥 、一里桥、五里桥等。 陕境蜀道图上标有七盘关七盘关,又称棋盘关,是四川北部与 陕西交界处重要关隘,位于川陕交界咽喉七盘岭上,号称西号称西 秦第一关秦第一关,它既是四川连接关中、中原重要道路枢纽,同时 又是剑门蜀道入川第一道屏障。自古以来,七盘关七盘关与白水关白水关 、葭萌关、剑门关、葭萌关、剑门关一起被称为川北“四大名关”川北“四大名关”。 陕境蜀道图多处出现像碉楼一样的图案,这应该是清政 府在栈道上建造的专门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碉楼。 碉楼又称“邛笼”,本是羗族独特传统建筑,被法国建
26、筑学 家称为“世界建筑明珠”、“东方金字塔”,为什么会出现 在蜀道上? 乾隆年间在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中,清政府发现碉楼具有独特 军事作用,故在蜀道上也修建碉楼用于军事防御。 在相关考古发现中,仍然能在栈道沿线找到多处碉楼遗迹, 从而证明在清乾隆年间蜀道沿线上修建了许多用于军事防御 功能的碉楼。 四是对城池、城墙、政府机构所在地标注四是对城池、城墙、政府机构所在地标注 如凤县城标有东门、北门、西门,城内有文庙、守备署、梁 山驿、关帝庙、城隍庙、游击署等机构; 褒城县有城墙,标有北门、东门位置; 宁羌州绘有城墙,标有北门,西门、南门,东门位置,以及 城内关帝庙、游击署、守备署、文庙、城隍庙、吏目署、
27、知 州署分布情况。 五是五是标注社仓和粮仓标注社仓和粮仓 该图标注了重要社仓位置,共有四处。 该图多处标有带红点的五个袋状物排列图案,根据相关文献 考证,这些图案应是沿途设立的粮台或粮站,主要用于储藏 、转运粮饷,有军队专门驻扎保护。 六是标注尖站、宿店六是标注尖站、宿店 作为服务于军事用途的陕境蜀道图,最特别之处是在地 图上多处标有“打尖处”、“尖店”、“尖站”、和“住宿 处”、“宿站”等文字,如观音堂旁添加有“打尖处”,黄 牛铺旁添加有“住宿处”等等。 根据统计,现存残图中出现打尖处、尖站共有9处,住宿处、 宿站共有8处: 废邱关”旁添“尖站”;南星旁添“宿站”; 庙台子旁添“ 尖站”,“
28、大留坝”旁添“宿站”;武关驿旁添“尖站”, 马道旁添“宿站”;青桥驿旁添“尖站”, 褒城县里添“宿 站”;宽川驿塘旁添“尖站”,宁羌州旁添“宿站”;青羊 驿旁添“尖站”,“大安镇”旁添“宿站”等。 所谓打尖处和尖站,是指途中可以吃饭的地方,住宿处和宿 站是途中可以住宿的地方。 清人福格听雨闲谈说:“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 谓之打尖。谓之打尖。”作为服务于军事用途的地图为什么会标注这些 内容呢? 从添加文字字迹来看,明显不是原图绘制者所为,应该是后 来使用该图之人根据蜀道途中实际情况添加上去。 图中哪些地方可以打尖,哪些地方可以住宿,标注得很清楚 。 有专家认为“该
29、图实用性很强,可以说是一幅当时行走在蜀 道上的道路交通图”。通过后来者添加相关信息,客观上起 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 谁添加了这些文字,目前已从考证。 七是七是陕境蜀道图陕境蜀道图在相关位置添加了在相关位置添加了界碑、县管等界碑、县管等其他文其他文 字字 如:东河桥左边注明“东河驲”,也就是东河驿; 仙人沟与仙人足迹碑之间添加有“此系南郑县管”; 大留坝旁边增添有“汉中府同知住此处”; 黄牛铺此外还有:“安河从县夫子岭发源,由县东归入嘉陵 江”、“宁沔交界牌”、“接宝鸡县界,嘉陵江从宝鸡县前 煎茶坪发源,由县归入略阳县白水江”等。 乾隆四十九年,分巡陕西汉兴道兼管水利驿传事务丰绅立“ 对面陈仓道
30、口”对面陈仓道口”,曾嵌入民居墙壁,房屋已倾圮,急需保护 。 八是八是标注标注亭亭堂、寺观、祠庙、牌楼、石碑堂、寺观、祠庙、牌楼、石碑等众多人文景观等众多人文景观 寺观祠庙如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泰山庙、马神庙、山神庙、 汉张良庙、消灾寺、连云寺、北坛、铁佛殿、观音堂等。 陕境蜀道图还有许多像石碑和牌楼一样的图案,有些标有名 称,如“果亲王牌楼”、“仙人足迹碑果亲王牌楼”、“仙人足迹碑等,但大多数牌楼和石碑 都没有标注文字。其他补注文字还有“顿开心目“顿开心目”等。”等。 陕境蜀道图马道樊河与山神庙之间添加有“萧何追信至此” 、“樊哙在此修桥”和“樊哙故里”;庙台子南添加有“汉张良 庙”等文字
31、。 陕境蜀道图所标注的地名,承载了太多发生在蜀道上的 历史故事,下面举几个例子。 煎茶坪。煎茶坪。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一:“煎茶坪即古大散岭 。” 历史上著名的大散关即在此处。唐宋时期,大散关具有 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现存南宋修大散关记残碑。 相传汉高祖暗度陈仓时在此处驻马煎茶,一说有仙客在此聚 会,“煎茶于此”,故有煎茶坪之说。 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卷上:“过煎茶坪、和尚原,坪高 出众峰上。” 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卷下:王士祯曾登临于此,极目四 望,“坪北五峰罗列,宛如佛手。峰断处有大壑,泉出其上 ,流为瀑布。”蔚为壮观。 消灾寺消灾寺。又称为萧寺,位于凤县城北豆稷山上。山上古柏苍 劲,庙宇飞檐
32、斗拱,凌空而建,极其险峻。 据传,消灾寺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到蜀地时经过此地而建, 原名“萧台寺”,南宋时改为消灾寺,目前凤县建有消灾寺 旅游风景名胜区。有缘学习更多+ 谓y g d 3 0 7 6 考证资料 果亲王牌楼。果亲王牌楼。果果亲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爱新觉罗允礼允礼 (1697一1738年)。真实的果亲王允礼“直朴谨慎,品行卓然 ”,聪明好学,勤于政务。 果亲王年轻时,沉浸于对藏传佛教经典的学习和修行,非常 热衷对宁玛派佛教经典的研修,别号自得居士。 清雍正六年(1728年),清廷平定西藏叛乱以后,为防止新疆 准噶尔部再次南侵西藏,缓和西藏地方贵族之间权力斗争, 果亲王亲自护送
33、七世达赖喇嘛回藏七世达赖喇嘛回藏,途经陕境蜀道途经陕境蜀道。 果亲王亲赴沔县捐款修武侯祠,为戟门题匾“醇儒气象”“醇儒气象”。 据考证,汉中千河镇魏家崖村残碑、岐山县凤鸣镇仓颉庙村 仓颉庙内石碑也是果亲王所题。 果亲王一生短暂,乾隆三年去逝,享年42岁。著春和堂集 、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工程做法等。 果老洞。果老洞。果老指唐代张果老,凤州梁泉人,古代“八仙”之 一。 张果老曾在陕境蜀道豆稷山崖壁半腰间石洞中修炼得道,有 石棋盘、铁棋等遗迹。 张果老以方术济人,唐太宗曾请入宫看病,张果老不愿赴京 ,仍倒骑毛驴,在民间行医济世。 陕境蜀道图上标注“去天五尺”,位于陕境蜀道上,属于 凤县“八景”
34、之一。 凤县古称“凤州”,地处秦岭南麓,是长江重要支流嘉陵 江的发源地。凤县西邻甘肃,南接巴蜀,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 位于凤县城东南四十五里的凤岭,凤岭,是连云栈道上一处重要山峰 ,是古栈道上的最高点,称为“南天门”古栈道上的最高点,称为“南天门”,上面曾建有阁道, 派兵把守。 为清初大丞张河题“去天五尺”“去天五尺”横额是“巍巍凤 岭插云天”的形象比喻,两侧上联是“万山争地立”“万山争地立”,下联是 “千骑送人行”“千骑送人行”。 八是图中绘有栩栩如生的石刻图像八是图中绘有栩栩如生的石刻图像 陕境图道图依照原石刻绘有猴儿石、鲤鱼石、石佛等栩 栩如生、逼真可爱的图像。 北宋地理学家王存新定九域志中对凤县城北猴儿石有记 载:“石猴子,一名双乳台。耆老曰:传云此猴东去东京( 开封,汴京),西抵益州,计其地里得中焉。”唐诗人岑参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都有咏石猴诗。 以上所讲云栈图、陕境蜀道图长卷,是清人对秦蜀 间云端上的“高速公路”蜀道的生动再现,用立体山水彩绘 的形式描绘了蜀道沿线丰富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宛如一 幅幅天然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和艺术 价值,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利用。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