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孟子》精读.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3863529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摸鱼儿《孟子》精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摸鱼儿《孟子》精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摸鱼儿《孟子》精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摸鱼儿《孟子》精读.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摸鱼儿摸鱼儿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在 南宋初年金兵占领地区,目睹金贵族统治者对北方人民的蹂躏,从小就深深地 埋下了对金贵族的仇恨。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弃疾组织了两千人的一支抗 金队伍,在济南南边的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军中任 “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耿京部下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营,辛弃疾这 时正被派往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 归来途中闻讯, 随同手边仅有的五十余人, 闯进金营,生擒张安国,率领被张安国裹胁的耿京旧部万余人,突破金兵的包 围封锁,投归南宋。 这时,

2、南宋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主张对金屈膝言和的人得势,辛弃疾和他们 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过了六七 年,他又写了九议。他系统地批驳了一些人散布的抗金必败的荒谬论点, 提出了他的一整套抗金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但都没有被南宋统治者采用。 南宋统治者派辛弃疾任了几处地方官,辛弃疾在各地也都积极从事抗金事业。 他任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知州时,使地处前线的滁州的萧条的经济得到明 显的恢复。他任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知府和湖南安抚使时,建立了威震金 兵的“飞虎军”。任福建安抚使时,积极储备粮食和计划建立一支能打仗的军 队。晚年任镇江(在今江苏)知府时,配合韩侂胄北伐

3、,作了许多军事准备。可 是南宋统治者不支持他,百般排斥打击他,在南归后的四十余年中,先后被免 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瓢泉(在今江西铅山)等处二十余年。 辛弃疾的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词成了他抒发情感的方式。他热切盼望祖国 统一,反对金贵族压迫,批判投降政策。在各种题材的作品里,不论是登山临 水,送别友人,或是怀古忆昔,感叹时事等,他都表现了这种心情。他对于南 宋统治者的揭露和鞭挞是很深刻的; 他指斥他们目光短浅, 不以恢复大计为重; 他痛恨理学家们空谈误国。他的大量的优秀作品,都离不开抗金爱国的主题, 而且都写得那样深切动人。 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雄浑豪放。他继承了苏轼词的豪放风

4、格,不受音律和流行的纤艳语言的束缚。他的词在思想内容上比苏轼更深广, 他要求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相适应,因此他的豪放风格比苏轼更有所发 展。他娴熟地运用经、史、子、集中的书面语言和民间口语来自由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使得语言生动而丰富。我们读他的词,就能深切地感到它所包含 的慷慨激烈和悲壮苍凉的心情。另外,他的词里又常用一些暗喻的比兴手法, 写得委婉含蓄。他还有一些写得清新活泼、轻快流丽的小词。在艺术风格上, 是变化多样的。 辛弃疾的词,给当时和后世以巨大的影响。南宋一代,反映抗金或抗元的 主题思想的词,风格上很多和他的作品相似。许多世纪以来,凡是反映重大题 材,词人总是效法辛词的。当然,

5、辛弃疾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他在一些表现抗 金思想的词中常常流露出消极情绪,其中虽然包含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控 诉,但也暴露了他思想上的弱点。 他的词,有稼轩词和稼轩长短句甲、乙、丙、丁稿两种版本,前 者刻于元代,后者有宋刻本,其中甲稿为他生前所刻。存词六百余首。 二、课文赏析二、课文赏析 (一)(一)写作背景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 久了。而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弃疾的报国 之心渐渐灰冷下来。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对它失望。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

6、,事与 愿违,眼见都落了空,心中是异常的苦痛和矛盾。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 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 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面:可是事与愿违,他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恨权奸当 道、 蒙蔽 君主、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 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 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 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 的苦闷之情。 (二二)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1.词诵读(学生默读,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词的内容概介

7、 摸鱼儿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 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朽,对投降派的 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3.词赏析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作者心绪不宁,是哀惋,是叹惜, 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 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 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 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 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 狂破坏

8、,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 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 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 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 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 这是第一层。 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 无情的: “何况落红无数! ”这两句一起一落, 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 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 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

9、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 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 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 的是留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 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 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 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 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 网”

10、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 把“叹春”、“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 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 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作者愤懑不平,是 控诉,更是一种诅咒。 据史书载,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 为皇后,是为陈皇后。但陈皇后却骄贵宫中,终于因妒武帝宠妃卫子夫,“挟 妇人媚道”,事发被废,贬居长门宫。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长门宫内 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一

11、篇解愁辞赋,即这首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感悟,又宠幸 了陈皇后。这个序多少有点夸张其事,目的不外乎吹嘘相如才笔。因为在 历史上,陈皇后自废后,没有再度被汉武帝亲幸的事。正象长门赋序的作 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将前二事按自己 的想象融合,加以改造。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 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争宠人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个时候,纵使陈 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也难将自己的脉脉真情传递过去。不过,在此 也要对那些离间妒者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们的下场不会比杨 玉环、赵飞燕好到哪里!要知道,虽然她们在历史上都是宠

12、极一时的人物,但 结局却是一样的。一个缢死马嵬坡下,一个废为庶人后自杀。 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 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已虽 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 二层, 作者以杨玉环、 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 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 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 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词的结句最沉痛无比,作者仿佛陷入绝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 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

13、的年华,百无 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 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象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 了心肠断裂。 (三三)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1、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首词委婉曲折, 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 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 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但作者的伤时忧国情怀却是可以触摸得到的。 尽管它婉而不露,没有直指国政,却让当年的宋孝宗读了心中不快,因为说到 底,这首词还是碰了南宋时弊的痛处。 2、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 本词通过比兴手法,创

14、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 的关切。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 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3、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 4、风格缠绵曲折,沉郁顿挫。 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 曲折尽致。 (四)难点解析 1.“匆匆春又归去”象征什么? (明确:象征着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化为乌有了。) 2.“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象征什么? (明确: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3.“闲愁最苦”暗喻何意? (明确:比喻光阴虚度,生命空耗,报国无门

15、,百无聊赖的痛苦心情。) 4.此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 借陈阿娇的故事,表达爱国深情无处倾诉的苦闷。 用杨玉环和赵飞燕的事,来警告那些暂时得志的当权小人不要太猖狂,你们 同样不会有好下场的。 三三.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摸鱼儿表面看来,是作者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忧 民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 峨嵋遭妒的描写之中。 上片借物起兴, 感叹春光讯逝, 国势飘摇;下片托古喻今,抒发报国无门的苦闷。写得含蓄委婉,情感深沉。 附:相关资料 陈皇后阿娇,堂邑侯陈午之女,母为汉景帝之姊馆陶长公主刘嫖。陈皇后 年幼时,景帝在位,已立栗姬子刘荣为皇太子。长公主本想把阿娇嫁予皇太子 为妃,以保日后荣

16、华富贵,岂料栗姬却因长公主曾送美人予景帝而怀恨在心, 又以为儿子当了皇太子,自己势必被立为皇后,便不把长公主放在眼内,一口 拒绝了长公主的要求。 当时景帝宫中有一王姬,生子名刘彻,被封为胶东王。长公主见栗姬那儿 求婚不成,便转而打刘彻的主意。一次长公主把小刘彻放在膝上,问道:“彻 儿,给你娶个媳妇儿好吗?”小刘彻点点头。长公主又把阿娇唤来,然后问刘 彻:“把阿娇给你作媳妇儿好吗?”“好。”刘彻笑着回答说,“如果得到阿 娇作媳妇,我一定会建一间金屋让她居住。”这句话逗得长公主十分高兴,王 姬看在眼里,也同意了这门婚事。自此长公主不断在景帝面前称赞王姬的贤淑 与刘彻的聪慧,却有意无意地诋毁栗姬和太

17、子刘荣。 景帝于四十八岁病逝,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阿娇此时亦被立为皇 后,实在是娇贵无比。可惜的是,阿娇自嫁予武帝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怀孕。 长公主十分着急,千方百计寻名医要让阿娇怀上武帝的孩子,却是无济于事, 致使武帝逐渐疏远陈皇后。 此时,武帝的新宠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据。这位卫子夫原是平 阳公主家的歌女,入宫后连生三个女儿。这次生子,令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获 景帝六年,景帝废掉了薄皇后,又因长公主的谗言废掉了栗姬所生刘荣的 皇太子之位,改封临江王。同年,立王姬为后,以王姬子刘彻为皇太子。后来 太子娶陈阿娇为妃,婚后恩爱非常。有缘学习更多+ 谓y g d 3 0 7 6 考证资

18、料 得空前的巩固。武帝到卫子夫处留宿的时间多了,让陈皇后独守空房的时候也 相对地增加。陈皇后又怨又气,怪责卫子夫夺去了君王的爱宠,却又对武帝移 情别恋束手无策。思前想后,陈皇后竟想到求助巫蛊。 她找来了巫女楚服,又根据楚服提供的方法做了几个小布人,代表卫子夫 和其它几个得宠的嫔妃,然后日夜以针刺小布人以诅咒她们。只是这事却瞒不 过其它宫人,有陈皇后宫中的侍女向武帝密报皇后行巫蛊一事,武帝得悉后大 怒,立刻处死了巫女楚服,牵连三百余人。而对罪魁陈皇后,武帝一点也不念 旧情,把皇后废黜,出居长门宫。 阿娇遭逢此祸,由昔日娇贵的皇后贬作废居长门的宫人,感到异常落寞。 但她并不甘于终老冷宫,她想起武帝曾对司马相如的赋赞不绝口,于是以百金 请司马相如写下一赋,以图打动武帝回心转意。这便是著名的长门赋。 可惜的是,武帝在看过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后,虽称赞此赋为上乘之作,却 从没想到把阿娇复位。于是顾影自怜的陈皇后只能在凄清的冷宫中了此残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