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力学部分汇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力学部分汇编 .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三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力学部分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 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2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 四、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4 五、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5 六、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5 七、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6 八、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7 九、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9 十、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 10 十一、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 12 十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3 十三、探究滑轮组机械效
2、率及其影响因素. 14 十四、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6 十五、探究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7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阳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 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1(甲)和(乙)所示,请 你mL100708090102030405060mL10090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把表格填写完整。实验次数测量对象质量m/g 体积V/cm3质量 /体积g/cm31 铁块 1 46.8 6 7.80 2 铁块 2
3、3 铁块 3 156 20 7.80 4 塑料块 1 7.5 6 1.25 5 塑料块 2 12.5 10 1.25 6 塑料块 3 25 20 1.2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2)物理学上通常用这种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特性。2. 小刚同学探究酒精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酒精的质量用m表示,体积用 V表示,她测量了多组酒精的质量和体积, 如表 1所示,分析表 2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3右图所示为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 根据图线可知:(1)甲、乙两种物质比较, _ 物质的密度较大. (2)乙物质的密度为
4、_ kg/m3. (3)质量为 1.8 kg 的乙物质 , 其体积为 _ m3. 体积为 1dm3的甲物质 , 其质量为 _ kg. 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多次测量某种液体质量和体积,并把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图像,通过图像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二、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砝码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下表数据可得到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是:_ _ 。钩码的质量 /kg 0.05 0.1 0.15 0.2 0.25 0.3 m/g V/cm3 0102030102030图 1 0 1 2 3 4 5 g 2
5、0g5g50g图 1 甲乙 1 2 3 0 0.9 1.8 2.7 m/kg V/dm3甲乙V/cm32 3 4 5 6 7 m/g 1.6 2.4 3.2 4 4.8 5.6 表 1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2小月在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她先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再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量这些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地点,_ _。在物理学中,上述结论可以用公式_ _表示。3. 根据图 1 所示 G
6、m关系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质量为600g 的物体的重力是_N。(2)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_ 。4. 望望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把质量不同的钩码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测量它们受到的重力,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算出相应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 / 质量 N/kg 0.1 1.0 0.2 1.9 0.3 2.9 0.4 4.0 0.5 4.9 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三、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1 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
7、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运动。(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越大。钩码受到的重力/N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序号质量 m/kg 重力 G/N 1 0.1 1 2 0.2 2 3 0.3 3 4 0.14 1.4 5 0.4 4 6 0.36 3.6 m/gG/N2 3 4 1 400 300 100 200 图 1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越大。(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
8、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5)上述实验采用了的研究方法。2小军猜想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 可能与压力N 、接触面积S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下面是 他利用图 2 所示装置 (木块各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进行 的部分 实验探究。(1)实验中小 军让木块保持运动状态,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大小;(2)探究 f 与 N 的关系,应使木块始终平放在木板表面上,记录 f 与 N 的数值。(3)探究 f 与 S的关系,应,记录 f 与 S的数值。3.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纪录。(1)分析比较序号1 与 2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
9、 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某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从数据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压力F/N2 4 6 8 10 12 接触面木板摩擦力f/N0.4 0.8 1.2 1.6 2.0 2.4 四、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利用如图1 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 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 端,使 A 端到达某一点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 端,仍将 A 端拉伸到O 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则说明
10、F 的作用效果与F1、F2 共同的作用效果。六个砝码N 2 0 1 3 4 5 0 1 2 3 4 5 木块v 图 2 同一块木板甲乙丙砂纸图 1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N)滑动摩擦力( N)1 木块与木板4 08 2 木块与木板6 12 3 木块与毛巾6 2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2 某同学研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问题。实验装置如图2。首先将一轻质弹簧(质量可不计)的B 端固定,用两个调零后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拉A 端,其中一个拉力保持1N 不变,
11、另外一个拉力用F1表示,使弹簧 A 端到达 O 点且弹簧静止,记录O 点位置,把测量数据F1记录在表格中;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弹簧的A 端,使弹簧 A 端到达 同一位置O 点,且 AB 静止,此时的拉力用F 表示,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改变 O 点位置,重复上述测量过程 ,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该同学在实验中两次将弹簧A 端都拉伸到同一点O 的目的是使两次力的_相同。( 2 ) 实 验 记 录 的 数 据 如 下 表 所 示 。 请 根 据 表 中 实 验 数 据 , 归 纳 出F跟F1的 关系:。五、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
12、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1)小阳用图3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若两盘砝码的质量不相等,则小车会沿着质量大的砝码盘那边做(选填“匀速” 或 “加速” )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会改变。六、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如图 1 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接
13、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中,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_ _。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小车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F1 / N 1 1.6 2.4 2.8 3 3.6 F / N 2 2.6 3.4 3.8 4 4.6 图 2B B B A A A O O F1 1NF图 3 BBBAAAOOF1F2F图 1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图 17 毛巾棉布木板水平部分所用材料小车运动的路程/m 毛巾0.28 棉布0.49
14、 木板0.61 A A A 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运动阻力越(填: “大” 或“小”) ,小车的运动距离越(填:“长”或“短” )从上述实验结论经过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_(填: “改变”或“不变”) 。2如图2(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2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 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2 (c) 和 (d) 所示。由图 (a)、(b)或图 (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或。得到上述结论是因为木块和水都具有维持它原来不变 的性质。
15、3如图17 所示,斜面与平面相连接,水平面上依次铺垫毛巾、棉布和木板,使得水平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依次减小。让小车自斜面同一位置A 由静止开始滑下,将小车在不同的材料的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记录于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并推理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若小车在水平面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则小车将。在这个实验中, 每次都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为的是保证。七、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1图 1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由图甲可知:当_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由图乙可知:当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甲乙丙图 2 图 3图 2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1 (甲)图 1 (乙)精选
16、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3. 小明同学利用A、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 2 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所示实验。(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3 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3为了探究压力
17、的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纱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纪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表一表二表三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实验序号压力( N)受力面积(cm2)实验序号压力( N)受力面积(cm2)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与 4(或2 与 5、 3
18、 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 分 析 比 较4 与5 ( 或5 与8 、 6 与9 ) 及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 可 得 出 的 初 步 结 论是:。(3)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 。(4)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各组沙面的凹陷程度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八、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1通过比较图1 甲、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U 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了差。这个现象说明:液
19、体内部存在。2如图 2 所示,甲、乙两相同的玻璃管的下端扎有橡皮膜,分别装入一定量的水后,观察到橡皮膜会向下凸出,表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从图中甲橡皮膜凸出程度比乙,可以直观地判断出甲玻璃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比乙的大;该实验可以得出水的压强与水的的关系。3李磊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 若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时,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如图3 所示。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填“相等”或“不相等”) ; 若将金属盒向下移动,则U 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答题注意事项总结:精选学习资
20、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图 5 水4. 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关系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4 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_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甲_乙。 (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5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如图 5 所示 . 小红将探头浸在水中某一深度,探头方向朝上时U 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为h1;保持深度不变当探头方向朝下时U 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为h2,则 h1h
21、2。 (填: “ 、或” )6. 为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李静同学做了如图6 所示的实验,甲、乙组实验中烧杯里装的同种液体,则该实验说明:. 7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3 所示,其中U 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 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实验现象如图7 所示。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 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2。请根据图7 所示实验现象比较 1与 2的大小,则1_2。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8现有两个没有标签的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小明同学想利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首先调节液体压强计: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
22、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8(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等于 ” ) (2)小明同学取下软管重新安装,调节好后,再做图26(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图甲图 2 乙橡皮膜玻璃管图 3 图 1乙甲h 图 4 甲乙丙图 6 图 7 甲乙图 8甲乙丙丁金属盒及橡皮膜软管U 形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23、-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丁)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 “ 可靠的 ” 或“ 不可靠的 ” )简要说明理由:9小玲同学在研究“水产生的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水产生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_。10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9所示的图像。(1)该液体50cm 深处的压强是pa。 (2)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11如图 10 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丙三种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由
24、图像可知,其中_液体是水,丙液体的密度_水的密度(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 ;从图像可以推断出,8cm 深的甲液体产生的压强为_ Pa;请说明你做出推断的理由 _。九、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如图 1 甲所示,小明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选填“大”或“小” ) 。小明根据这一规律制作了如图1 乙所示的装置,当他向饮料管A 中吹气时,饮料管B 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 、 “不变”或“下降” )2.如图 2 所示,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支水平的玻璃棒上,现用吸管向两支玻璃棒中间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3如图 3 所示
25、,小东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水的深度h/m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水产生的压强p/103Pa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气流甲乙气流A B 饮料管饮料管图 1 图 3 图 4 1 2 3 4 5 图 9 o 10 20 30 40 50 深度 /cm压强 /103Pa6 7 图 10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4小明为研究“
26、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4 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体压强将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直玻璃管内的水面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5. 某同学用如图5 所示的装置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先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竖直管A、B、C。当阀门打开水快速流动时,能正确反映A、B、 C 三根管中水柱的高度的是。 (填“甲”或“乙”)6图 17 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
27、红墨水的U 形管 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_。十、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1如图 1 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此实验中的数据可 知 , 物 体A在 水 中 受 到 的 浮 力 是N 。 你 通 过 对 实 验 数 据 的 分 析 可 得 出 的 结 论是。2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将高为6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金属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 2 3 4 5 6 7
28、8 9 10 11 12 cmh/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甲蓄水槽阀门ACB 乙蓄水槽阀门ACB 图 5 图 6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A 5N 水A 4N A 3.5N盐水图 1 图 3 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排开液体体积 /cm3浮力 /N 100 0 1.6 3.2 4.8 6.4 8.0 200 300 400 500 600 B 图 7 NF /9.0 8.6 8.2 7.8 7.4 7.0 6.6 6.6 6.6 6.6 6.6 6.6 ( 1)第 3 次实
29、验时,金属圆柱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 2)据第 1 至 7 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水中前,浮力_ ;( 3)据第 7 至 12 组实验数据可知:_ 。3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同学们将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萝卜都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3 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小华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结果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选填 “大于”、 “等于” 或“小于” )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选填 “小明”或“小华”
30、)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4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4 所示的实验。他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 关系的图象, 如图 5 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B 段表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或“变小”) ;BC 段表示浮力不变,不变的原因是圆柱体_不再发生变化。圆柱体的密度_g/cm3。5把同一物体分别浸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测出它在排开液体不同体积情况下的浮力,根据实验数据绘成如图7所示的图像A 和 B。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可得出:(1)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成正比;(2)甲液体密度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31、)6某同学利用如图17 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该装置中,A、B 是弹簧测力计,A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体积为200 厘米3圆柱形金属块C,B 弹液体实验次数金 属 块 浸入 液 体 的体积 / cm3弹簧测力计示数 /N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N A B 甲1 0 10 10 0 2 100 9 11 1 3 200 8 12 2 乙4 0 10 10 0 5 100 9.2 10.8 0.8 6 200 8.4 11.6 1.6 图 17 图 5 图 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簧测力计下挂一
32、容积为200 厘米3的空桶, 该同学在实验时把金属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 实验测得数据及求得浮力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2、3(或 4、5、6)可知: B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等于 _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5(或3与6)可知:_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 与 3(或 5 与 6)可归纳出,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_ 成正比。7.某同学在“研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同一物体做了以下实验如图:1)分析比较图A 和图 B 可以得出:_ 。2)分析比较图B 和图 C 可以得出:_ 。3)分析比较图C 和图 D 可以得出:_
33、。4)分析比较图C 和图 E可以得出:_ 。5)分析比较图C 和图 F可以得出: _ 。十一、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1如图 1 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2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其中最小的拉力是 ( ) AF1BF2 CF3 DF43小红同学用图3 所示的两种机械做了探究“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次数使用机械钩码重/N 钩 码 上 升的距离 /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弹簧测力计作用点移动距离 /m W有用功/J W总/J 1 动滑轮1 0.10 0.6 0.20 0.10 0
34、.12 图 1 A B C D E F 水水水盐水水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O A B 图 1 2 动滑轮2 0.20 1.1 0.40 0.40 0.44 3 杠 杆1 0.05 0.4 0.15 0.06 4 杠 杆2 0.10 0.7 0.30 0.20 0.21 (1)第 3 次实验中使用杠杆提升钩码时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2)总结 4 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3) 既然在使用机械时有如上的结论,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请从表中的数据举例加以
35、说明。(4) 分析实验1、 2 的数据还可初步得出有关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结论是:。十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 某同学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时,使用的杠杆如图1 所示:(1)实验前,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处于平衡状态;(2)如果在杠杆的A 处挂 2 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 处要挂 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2.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1)为了便于测量_,他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右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_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_m;通过探究,小
36、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3.小刚利用如图2 示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跟阻 力的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将指针。(2)通过多次实验, 小 刚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与图3 的图象(填字母)相符合。(3)小刚进一步研究杠杆的平衡状态,如图2码完全相同,且杠杆上标线间距相等。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仍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实验序号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1 2 03 l 04 2 1 04 2 02 图 3 O N N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37、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8 页(填字母)。A减少 1个钩码B减少 2个钩码C减少 3个钩码D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3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杠杆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动力跟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4 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当动力臂L 从 20cm 变成 30cm 时,动力 F 从N 变成N。十三、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 小东学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提出了一个猜想: “使用滑轮组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小文却 不同意小东 的猜想。于是他们利用不同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并
38、得到如下数据:(1) 根据 S=0.3m 这组 数据,在图1 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2) 根据 S=0.5m 这组数据,求出所使用的机械效率 约为。(3) 分析实验数据, 你认为小 京的猜想(选填 “正确” 或“不正确”) ,因为:。2小陈和小庄用两个滑轮,组成“一定一动”滑轮组,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数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在图2 中画出他们组装的滑轮组。在第三次实验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cm。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个滑轮组,所提升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_。图 3 A B C OF动/N F阻/N OF动/N F阻/N OF动/N F阻/N
39、OF动/N F阻/N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2 0.1 0.8 0.3 83.3 2 0.1 0.6 0.5 2 0.1 0.5 0.7 57.1 图 1 次数钩码重G/钩码上升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1 3 8 1.2 24 83.3% 2 6 10 2.2 30 90.9% 3 9 5 3.2 93.8% 图 4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8 页完成实验后,他们通过进一步分
40、析发现,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_,一样可以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导出式可写为 _。3图甲是小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总重为6N 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1)钩码上升的高度是cm;(2)拉力 F 做的功是J;(3)滑轮组机械效率是%;(4)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 小军和小民在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后,想:在所用滑
41、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两人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经过激烈讨论并虚心听取了其他同学的意见,最后形成了以下两个猜想:猜想 1 可能与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 2 可能与被提升的物体重有关。小军和小民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上面两个猜想进行了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请帮助小 民 完 成 表中的一项计算;(2)分析小军和小民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滑轮组一定的情况下,它的机械效率与有关;它们的关系是:。5.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小军的实验记录小民的实验记录物理量控制因素钩码重/N 绳端拉力/
42、N 机械效率物理量控制因素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较小提升速度10 4.2 79.4% 大致相同的提升速度10 4.2 79.4% 中等提升速度10 4.2 79.4% 15 6.0 83.3% 较大提升速度10 4.2 79.4% 20 7.5 次数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 /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cm 甲5 5 2.0 15 乙甲甲乙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A B AB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
43、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乙滑轮组做的 有用功(选填“大于” 、 “等于”或 “小于”)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十四、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1如图 1 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何因素有关”的实验,图1 中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斜面上滚下,已知三个小球质量关系为:mA=mBhB,被推动的小木块移动的距离如图中所示。(1)此实验是通过观察小木块运动的_ _,从而比较三个小球滚到水平面时的动能的大小;从图中可看出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球的动能最大。(2)要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关系时,我们应选
44、择_和_两个装置来进行比较;要探究小球动能与速度关系时,我们应选择_和_两个装置来进行比较。 (选填“甲” “乙” “丙” )2如图 2 所示为“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通过使用同一个小球A 来保证不变;通过改变来改变小球A 到达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小球A 到达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物块B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大小比较出来的。乙5 5 1.7 实验序数水平板面高度h/m 水平距离 s/m 1 木板0.20 1.00 2 木板0.40 2.00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1 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5、 16 页,共 18 页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从斜面上下滑 的木块,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 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 上棉布的板上。他们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 的高度 h 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1)木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为0.60 m,用刻度尺测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如图3 所示,表中空格处的读数为m;(2)分析 1、2、3 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 的关系式为 s = ;(3)比较 1 与 4、2 与 5、3 与 6 次实验可得:在
46、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有关;(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十五、探究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1. 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1 所示(1)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A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B木桩的形变的大小C沙坑里沙的松软程度D铁块下落的速度(2)若 A、B 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若 A、C 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A h A hBBh A m CDm A m C(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B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
47、量和速度都有关C重力势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2.(1)两只外形相同的网球表面潮湿,其中一只球内填充了砂粒。让它们从相同高度无初速释放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2 所示。由此可知。A落在 a 处的网球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大B落在 bC两个网球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一样大3 木板0.60 4 铺上棉布的板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0.60 1.50 图 3 s h 木块答题注意事项总结:图 1 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8、18 页D无法比较两个网球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大小( 2)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 控制变量法 ” 、“ 等效替代法 ” 、“ 模型法”、 “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研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 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3. 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3 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若A.B 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hB。 (大于,等于,小于)4如图 4 是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A、 B、 C 撞击后陷入沙坑的情况,在此实验中,mA= mCmB,铁块所处的初始高度hA= hB hC。(1)我们可通过观察木桩被打进沙坑的_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2)通过比较铁块A、C 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铁块的_有关。A B C 图 3 图 4 答题注意事项总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