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1958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2002-05-2220 世纪后期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并且继续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种变化使国际银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国际银行业并购及整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在21 世纪,国际银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能银行时代、跨国银行时代、网络银行时代和银行再造时代。一、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 (即并购) 是当今与未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银行并购已经成为引起国际银行业格局变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国际银行业进入全新

2、时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基本态势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银行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史无前例。如1996 年的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 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的合并,都曾引起国际金融界的轰动。而 1998年 4 月,美国的银行并购更是另人瞠目结舌,4月 6 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7 天之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 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而成为全美第五大银行。 1999年 8 月,日

3、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兴业银行宣布合并, 组成资产超过 1.2 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银行, 定名为瑞穗金融集团, 将日本银行业采取强强合并方式进行重组的改革推向高潮。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巨大、席卷全球、跨国并购和跨行业并购。在世界前10 家大银行中除了个别银行外,几乎都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2.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原因国际银行业并购经久不衰有其深刻的原因。从宏观因素来看,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 大多数国家对银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4、 页业发展的限制逐步减少, 大都采取推动银行并购的宏观政策,这就为银行并购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从银行并购的微观因素来看:首先,并购可增强资本实力,是银行实现全球扩张最为便捷的方式。一般来说,银行规模与客户信任度以及市场占有率呈正比例变化,银行规模越大, 就有可能更广泛地赢得客户的信任,从而大大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模大小对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次,并购可节省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并购在精简机构、人员和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第三,并购是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需要。并购不同业务类型的金融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使业务向综合化发展, 向客

5、户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全面的金融服务,走全能银行的道路, 就成为银行业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正确选择。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并购提供了强大动力,保证了银行并购的实现, 如果没有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就无法对并购后的大型银行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也难以负担管理成本。第五,并购能大幅度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竞争力的提高、赢利能力的增加,毫无疑问将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3. 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趋势当前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浪潮方兴末艾,尽管对其产生的影响还难以作出全面的判断,但是它已经对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大规

6、模的银行并购潮将改变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经过多次的并购之后,银行业将更加趋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国际化,银行业的数量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 一国或地区的银行业务或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将由少数几家银行所控制, 银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在大银行之间进行,国际银行业趋向垄断。其次,银行垄断导致资金和服务质量下降。通过并购可使银行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但实际上,银行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如果超过了银行经营的最正确盈利点, 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增加单位经营成本。因此, 大银行未必就是好银行、 未必就是最有效率和竞争力最强的银行。通过并购而形成的“超级银行”能否持久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更重要的是, 并购后

7、的大银行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可能形成业务垄断, 垄断必然导致资金配置的非合理性,从而造成资金效率的下降。而且,竞争对手的减少,也将导致银行服务质量的下降。再次, 并购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存在着金融动乱的潜在风险。银行并购必然促。 进银行业向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金融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使高风险投资大量增加,无疑都将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诚然,银行并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内部经营管理问题、风险控制问题、企业文化的整合问题都可能带来所谓“并购风

8、险”,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构成威胁,使金融动乱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总之,尽管银行并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从推动国际银行业并购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因素来看, 这些因素对银行并购的主导作用在日益加强,因此银行业并购浪潮将会在中长期内继续迅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银行业并购浪潮是国际银行业走向全能银行、跨国银行、网络银行和银行再造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此奠定了充分的基础。二、全能银行时代1. 全能银行的兴衰轮回全能银行 (Universal bank),又称为综合银行,是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 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全能银行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银行加上投资银行; 二是商业银

9、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三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加保险公司加非金融公司股东。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全能银行大多是指第三种类型,而人们通常所指的全能银行是第二种类型。 全能银行又有两种运作模式, 一种是德国模式,在银行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另一种是英美日模式,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从事证券、保险和风险投资等业务。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之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逐步放松, 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进入 90 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进一步加

10、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地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到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 全能银行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应对欧洲和日本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1999 年 11 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允许银行扩展所有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在一个屋檐下”和“用一种品牌”从事多种业务经营,标志着银行业进入了全能银行时代。2. 全能银行迅速发展的必然性自 19

11、33 年美国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便出现了别离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并存的局面。对于这两种体制孰优孰劣在理论界和金融界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对全能银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商业银行高风险投资所获收益完全由其单独占有, 但经营失败的风险则由存款人或存款保险公司甚至整个社会来承担。 这种状况将导致商业银行只顾追求利益,无视或放松风险控制。第二,经营风险问题。受利益驱动,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活动, 违背了存款人的意愿。 尽管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可增加利润来源,但也必然承担了证券业的风险。第三,操纵证券市场

12、问题。认为商业银行涉足证券业后可利用自身资金实力的优势,参与交易、操纵市场,造成证券市场事实上的不平等,损害广阔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尽管这些批评不无道理, 但是国际银行业依然最终选择了全能银行体制,特别是就连美国这个分业经营的倡导者也放弃了分业经营。这种变化值得思考。 全能银行的迅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反映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迫切要求:一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三是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四是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要求。全能银行具有众多的优势。 如果从银行的角度观察, 全能银行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成本优势。由于全能银行业务范围广泛,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经营

13、成本。一般而言,在费用或投资水平确定的情况下,银行某种业务量的增加,将会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全能银行的流行模式是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融入一体化的架构之中,形成所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的“金融超市” (或称“金融百货公司” ),当不同的业务由一个机构提供时,其成本将低于多个机构提供时的成本。其次,竞争优势。全能银行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无疑将使其竞争力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全能银行通过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相互了解、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 有利于稳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也使其在

14、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再次,抗风险优势。全能银行具有“内在稳定”的特征,由于全能银行的业务多样化和收入来源多元化,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活动的盈利来补偿, 即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利润收入,这就可以降低风险,使银行经营更加稳健,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保持稳定。全能银行业务范围较广, 能够同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经营成本低,在保障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有独特优势;全能银行在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带来的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挑战中,表现出较高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及较强的竞争力。正因如此,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正式生效、实行近70 年的别离银行体制的彻底终结为标志,国际银行业已进入全

15、能银行时代。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王元龙来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 3 期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中2002-05-22三、跨国银行时代1. 跨国银行的含义与发展动因跨国银行 (Transnational bank) ,也称为多国银行。目前对于跨国银行的界定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跨国银行是在许多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网,跨国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跨国银行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跨国银行拥有广泛的国际网络,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从全球目标出发、制定全球经营战略,对国外分支机构实

16、施集中统一控制。由此可见,跨国银行与一般银行有着重要的区别,例如有些银行在国内建立国际业务部从事国际业务而且业务量很大,尽管如此,它也不能成为跨国银行,因为它并没有跨国界经营,这些银行充其量可称为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又如,一些银行虽然在国外设有分支机构,但国际业务量很小,在其总业务中无足轻重,也不能称其为跨国银行。从历史上看,银行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存在,但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银行是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毫无疑问,银行业选择跨国经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以实现更大的盈利。而从促进跨国银行迅猛发展的直接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

17、,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伴随着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规模增长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速扩张,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其次,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20 世纪 70年代以来,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由放松利率管制到放松金融业务管制,再发展到放松 ( 或部分放松 )资本项目管制,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推动了金融机构向全能化、国际化发展。再次,银行业发展战略的调整。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国际上许多大银行都把扩大规模、扩展业务以提

18、高效益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发展新战略,国际金融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跨国购并浪潮,造就了众多的巨型跨国银行。2. 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跨国银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日本银行业的异军突起,在连续数年按资产排名的世界前10 大银行中,日本银行业一直占有统治地位。90 年代以来,受经济泡沫引发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影响,日本银行业的地位相对下降,欧盟和美国银行的地位则不断上升,而亚洲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银行实力也在不断增强。20 世纪 70 年代到 8

19、0 年代期间是跨国银行数量迅速增长时期, 90 年代以后,跨国银行的总体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当前跨国银行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发达国家跨国银行进行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设立在发达国家的实体性机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电子化意义上的网络在不断扩大;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机构数量则相对增加;二是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已显示出大举进入发达国家开办分行或代表处的趋势。跨国银行发展的这种态势,或许可以用“银行业全球化发展四个阶段理论”来解释( 参见表 1) 。国外研究者将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银行业在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业务活动领域和经营模式。显而易见,对于大多数工业化国

20、家来说, 它们的银行业已经越过了第三阶段,正在全面向第四阶段发展;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正处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都面临着业务活动领域和经营模式的进一步转变,跨国银行发展的上述趋势将会继续进行下去。表 1: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四个阶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 三 阶段第四阶段国内银行国际银行国 际 全功 能 银行全球全功能银行主要业务对象出口和进口积极的海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多种需要经营业务范围主 要 是 同 贸 易有 关 的 外 汇 操作

21、,资本操作是短期的海外贷款和投资变得重要起来,在海外从事中长期资本业务从事非传统银行业务,如租赁、投资银行业、咨询业、资产管理业金 融 批发业务金融零售业务运作方法同 外 国 银 行 的合约扩充海外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在海外扩张机构,资本参与,建立非银行的附属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吸收资金,在全球范围发放贷款和从事投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主要是居民居 民 和非居民资 料 来 源 : PeterDicken,GlobalheGuilfordPress,1998.。四、网络银行时代1.网络银行的含义与发展模式网络银行(Networkbank)又称互联网银行、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

22、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由于网络银行是利用公共互联网络作为传输媒介,以单位或个人电脑及其他通讯工具为入网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因而又称为居家银行。从国际银行业的现状来看,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两种模式:第一种:纯粹网络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网络银行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交易都依靠互联网进行。这种模式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建立独立的网络银行;二是以原银行为依托,成立新的独立的银行来经营网络银行业务。采用这种模式的有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Telebank 等。第二种:传统银行拓展网络业务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传统银行基础上运用公共

23、互联网服务,开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处理服务,通过其发展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服务,即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网上,在原有银行内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采用这种模式的有美国花旗银行集团、美洲银行、威尔士法戈银行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上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美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以大、中银行为主,纯粹网络银行数量较多。2.网络银行的特征网络银行 (这里主要指纯粹网络银行模式)与传统银行在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方面有许多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银行是虚拟银行。传统银行是有形银行,有现实

24、的分支机构和网点。而网络银行没有实际营业场所,没有地址,只有网址, 其营业场所是Internet 带来的电子化空间。网络银行实现了无纸化银行服务,所处理的货币已经电子化。其次,网络银行是智能化银行。传统银行主要借助于资金以及众多的银行职工为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是借助知识和智能,许多工作由电子电脑自动完成,职工人数较传统银行而言大量减少。网络银行使银行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再次,网络银行是高效率银行。网络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所受到的时间和地理的局限,为客户提供跨地区、全天候的服务,这种服务包含更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而且,网络可以方便地进行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

25、这就为网络银行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第四,网络银行是低成本银行。网络银行的设置成本远远低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在美国开办一家网络银行的成本为100万美元, 而开办一家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的成本为150200 万美元。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的统计,各种客户服务渠道的平均每项交易成本有较大的差异,利用传统手段完成一笔业务的费用高达1.07 美元,而网络银行的成本仅为1 美分,参见表 2。表 2:各种银行服务方式比较项目柜台交易银行ATM网络银行设 置 成本成本高(包括房租、装潢、设备及人力成本)成 本 较低成本较高( 包 括 软 硬件、运营维修成本 )成本最低服 务 范围分行地理位置周围

26、客户本 行 客户设置地点附近本行或它行客户所有网上的Int- ernet 客户服 务 方式面对面双向沟通单 向 服务单向服务任 何 方 式( 包 含 更 多的个性化服务)服 务 时间8 小时左右24 小时24 小时24 小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收 入 来源存贷利差、手续费转 账 客户跨行手续费手续费、贷款利息服 务 对象一般大众本 行 客户现金交易客户群高教育高收入人群平 均 交易成本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姜建清 1999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下2002-05-223. 网络银

27、行的发展及趋势从 1995年 10月 1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成立以来,网络银行在美国迅速发展, 网络银行的数量、资产、客户规模的增长都远远超过传统银行。1997 年开通网络银行业务的银行与存款机构到达 400 家,1998年增加到 1200 家,1999年则猛增到 7200 家。到 2000 年,有近 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网络银行利润在银行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已超过 50% 。从银行各类服务渠道的业务量的变化情况,也反映出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态势( 参见表 3)。表 3:美国银行业各类服务渠道所占业务比例的变化分支机构ATM网络银行其它199461%

28、27%7%1%4%199841%31%15%6%7%变化-67%115%214%600%175%资料来源:美国银行家协会和Ernst&Young. 转引自刘金宝2000 。国际银行业大银行之所以纷纷选择发展网络银行的战略,最根本的原因不外乎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这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网络银行所具有的特征(即优势 )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提高。美国花旗银行的一项统计说明,该银行网络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 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分别提高了33%和 27%。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

29、这就预示着未来的银行业必然是建立在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银行。网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互联网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问题、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纯粹网络银行经营结构的局限性问题等等。毕竟网络银行自产生至今还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些问题将随着网络银行不断走向成熟而得到解决。需要指出的是,网络银行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型银行,它将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关研究说明,未来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可视化、移动化与一体化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流;综合化经营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要经营模式;个性化服务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要服务方式。网络银行的发展打破了一百多年来银行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传统银行

30、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其组织框架和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造,即银行再造。甚至可以断言,网络银行能否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能够适应和促进其发展的管理模式,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去经营网络银行最终将必然以失败而告终。五、银行再造时代银行再造分为广义的银行再造和狭义的银行再造。前者是指银行通过并购、重组或整合,加速金融创新, 使其向全能化 (或综合化 )、国际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因此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国际银行业走向全能银行、跨国银行、网络银行都可以看作是广义银行再造的内容;后者是指建立商业银行管理新思维和新模式。我们所说的国际

31、银行业将进入银行再造时代,包括广义的银行再造和狭义的银行再造,广义的银行再造前已论述,这里仅讨论狭义的银行再造。1.银行再造的含义银行再造 (ReengineeringtheBank),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的美国, 进入 90 年代后已演变成为席卷美国银行业的一场革命。对银行再造含义的理解,目前尚无统一的表述。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哈默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将银行再造表述为:“ 银行为了获取在成本、质量和速度等绩效方面戏剧性地改变,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 迈克尔 哈默的定义简明扼要,明确指出了银行再造的核心是业务流程,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强调信息

32、技术在银行再造中的作用;银行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业务流程再造(尽管这是银行再造的核心),而且还包括组织结构的再造、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等方面的再造,这些内容在定义中没有得到反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根据国内外众多论著中对银行再造的解释,可将银行再造定义为:银行再造是指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客户为目标,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以期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反应速度上有所突破,使银行集中核心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33、。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再造中的重要性,银行再造的核心是业务流程改革,而这一改革需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是一系列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行动,每一个企业都是通过业务流程来运作的,银行也不例外。但是,银行与一般企业有重要的区别:由于银行经营的货币、信用具有同质性,银行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来自各家银行的业务流程,银行的核心能力自然渗透在业务流程之中,业务流程由此成为影响银行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银行业务流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银行传统的分工方式、下放决策权力给第一线人员、减少中间管理层的审查、专业知识与决策信息的共享,这种变革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必然是寸步难行。第二

34、,强调了以客户为中心。把以客户为目标作为银行再造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建立 “ 客户中心型 ” 的业务流程组织。综上可见,银行再造的实质就是要依靠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经营管理的传统观念、变革传统运作模式,使人们在价值观念上产生彻底的变化,从而带来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经营环境、经营范围的深刻变化,重塑银行文化,使银行经营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2.银行再造的发展与趋势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西方国家银行业面对汹涌的金融创新浪潮以及由此而来的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开始探索摆脱困境的道路。当时推崇和流行的是成本管理理论,即通过成本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

35、平和竞争力,相继提出了 “ 重组 ”(Reorganization) 、 “ 重建 ”(Reconstruction) 、“ 重构 ”(Restructure) 等思路和方法。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设计的,其核心是降低成本。但实践证明,单纯的成本管理难以取得明显和持久的效果,甚至会削弱银行的发展潜力。为此美国的银行家们开始寻找全新 的 银 行 管 理 模 式 。 与 此 同 时 , 企 业 再 造 (CorporateReengineering) 与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管理理论在发达国家兴起,这是全面质量管理之

36、后的一次新的工商管理革命。美国的银行家们不失时机地将这一理论引入银行管理领域,银行再造由此应运而生。银行再造要求银行家们改革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新的视角来思考银行经营管理。传统的银行管理思想缺陷在于:一是机械地重视局部均衡,强调各职能部门重要性,无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了整体性;二是注重普遍性和共性,在业务流程设计和产品创造上强调大众化标准,无视了特殊性和个性;三是注重从银行本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四是强调目前的重要性,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习惯于“ 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把目前正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37、 ,而较少考虑正在做的事是不是应该做。银行再造的新的思维方式则注重整体性、特殊性、客户的需求与长远的发展。首先,银行运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设计要考虑每项服务的完整性,不能让某项服务因职能分工而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其次,要根据新的客户群概念,设计出符合不同客户群需要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产品与服务;第三,按照最能满足客户需要、开发客户价值的要求设计业务流程,打破传统的分工概念,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重组各职能部门;第四,从银行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设计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银行决策层在做任何计划前都必须考虑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对银行未来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这件事从客户的

38、角度来看是否需要;这件事是否一定要银行来做、可否外包而使银行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最重要的工作。以信息技术引导的银行再造主要包括五个层次,即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银行再造的核心策略主要包括:一是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即根据客户对银行产品的满意度和客户得到银行产品或服务后所能获得的效益来定价;二是通过战略联盟实现非核心业务外包,以利于银行集中有限的资源,有效培育和运用自身核心能力;三是整合业务流程,并且使业务流程多样化;四是实行客户与银行单点接触策略,要求银行能在一个地方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而不需要客户为了一笔业务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穿梭

39、;五是建立中心 辐射式组织结构(即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压缩管理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减少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失真,进行银行组织结构的再造;六是经营范围再造,扩大经营范围,向综合化、全能化方向发展。银行再造是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国际银行业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变革求生存、求发展,在银行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是国际银行业经过探索和实践后采取的具有革命性的选择。据统计,美国每年有十多家大银行实施银行再造,再造后银行的资产平均收益率(ROA) 从 1.0%上升为 1.5%,资本平均收益率(ROE)从 14%上升为20%,成本收益比从63%下降到50%55%,成效显著。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银行再造、或者说在银行再造的推动之下,西方银行业进一步加快了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正因如此,目前银行再造运动正在从美国向欧洲、向全世界延伸,必将对国际银行业的变革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