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861679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总结精品知识点六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 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 -” 标记,如 -2,-5.33,-45,-0.6 等。2、正数:大于0 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数轴上 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 ,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 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所有的负数都在0 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 。两个负数比较,先不看负号,比较常数,常数大的,这个负数反而小。4

2、、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第二单元百分数(二)1、 折扣:(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 打折 ” 。它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2)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 =80,六五折 =6.5/10 =65/100 =65 (3)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商品现在打八折:表示把原价看作单位“1” ,现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五折:表示把原价看作单位“ 1” ,现价是原价的65 。(4)折扣的计算方法:原价折扣率= 现价现价折扣

3、率= 原 价现价原价 = 折扣率(5)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70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30 )%。2、成数:(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2)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 =10,八成五 =8.5/10 =85(3)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这次衣服的进价是原来的进价的(1+10% )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 3、税率(1)纳税:

4、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3)税收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4)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5)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6)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 =应纳税额税率(7)解决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扣除免征部分。4、利率(1)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

5、可以增加一些收入。(2)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5)利率:单位时间(如1 年、 1 月、 1 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利率按年计算的,称为年利率;按月计算的,称为月利率。根据存款时间的长短,定期和活期的利率是不同的。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利率利息本金存期100本金 =利息利率时间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取回的钱 =本金 +利息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6、。税率100%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名师总结精品知识点(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 )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 =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4、圆柱的侧面积:

7、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 侧=Ch。h=S 侧 C C= S 侧 h S 侧=dh=2rh 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 +底面积 2。即 S 表= S 侧+ S 底 2 =Ch+(C 2) 2 2 =dh+(d2) 22 =2rh+ r2 2 (计算时最好分步使用公式,以免出现计算错误。)6、圆柱表面积在实际中的应用: 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 +一个底面积油桶的表面积 =侧面积 +两个底面积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侧面积 +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侧面积 +两个底

8、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7、圆柱的体积:V=Sh h=VS S=Vh V=r 2h (已知 r)V= (d 2) 2h(已知 d)V=(C 2) 2 h (已知 C)8、把一个圆柱体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2rh. 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则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 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31。圆柱和圆锥等高等体积,则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 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31。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则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 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31。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则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 倍,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32。圆柱和圆锥

9、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体积之差 (3-1)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体积之和 (3+1)旋转图形:以谁为旋转轴,谁就是高,另一条边为底面半径。围城图形:一条边为高,另一条边为底面周长。圆柱沿底面直径竖直切: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底面直径乘高。圆柱沿平面横切:体积不变,增加的面=(段数 -1) 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名师总结精品知识点原体积 =一个底面积 高(长)11圆锥沿底面直径竖直切: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两个三方形,一个三方形的面积为底面直径乘高除以2。12排水法求体

10、积:容器的底面积 水上升(或下降)的高度=物体的体积水水上升(或下降)的高度=物体的体积 容器的底面积原体积 =一个底面积 高(长)9、圆锥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10、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只有一条)11、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 倍,反之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 锥= 13V 柱=13Sh V 锥= 13r 2h V 锥= 13(d2)2h V 锥= 13(C 2) 2h 第四单元比例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

11、两个数的比(2)“ :” 是比号,读作 “ 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

12、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7、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13、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 y=k(一定)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

14、反比例。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12、比例尺的分类(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名师总结精品知识点1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实 际 距 离图 上 距 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注: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求比例尺。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实际距离。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可以求图上距离。计算时图距和实距单位必须统一。1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15、用比例解决问题

15、: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1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产量数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路程工效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典型题: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直径的()倍。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 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 ,体积扩大()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 倍,高也扩大2 倍,侧面积扩大() ,体积扩大() 。4、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 倍

16、,高缩小3 倍,侧面积() ,体积扩大() 。5、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和是4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6、一个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差是24 立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2 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4 平方分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9、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如果圆锥的高是3.6 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 3.6 厘米,圆锥的高是()

17、厘米。10、一个圆柱体,把它的高截短3 厘米,它的底面积减少94.2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了()立方厘米。11、把一个底面半径是5cm,高是 10cm 的圆柱体切削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这个切拼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1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 立方米,底面积是9 平方米,高是几米?13、思考题: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2,圆锥与圆柱高的比是()14、一辆汽车2 小时行驶 140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 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18、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名师总结精品知识点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 千米, 5 小时到达,如果要4 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的知识解答)1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长80 米,宽 60 米,用 1/2000 的比例尺。求出这块试验田的图上的长和宽。17、用面积是225平方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2000 块,如果改用边长25 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砖?(用比例解)18、修一条公路,总长12 千米,开工3 天修了 1.5 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用比例解)19、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

19、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答: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20、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因为每份的价钱钱数份数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所以,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2)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因为a21hS所以,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3)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因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所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成反比例。(4)一条绳子的长度一定,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因为,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不存在比值或积一定的关系,所以,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不成比例。(5)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正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的比值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正比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