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
2、究法四、教具常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分钟)教师提问: 同学们知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实践在认识产生过程中有什么地位何作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二)讲授新课(38 分钟)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2 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 他们把实践或是看成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或是看成纯主观的活动,或是割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都不是对实践的正确认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
3、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讲解: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要了解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就得从下面的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教师提问:大家根据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判断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的是:1、蜜蜂筑巢2 老师讲课 3 学生认真学习4 教师备课5 争论“克隆人”6 建设中的长江山峡7 克隆绵羊“多利”出生(属于实践活动的有2、4、6、7)学生活动:依据实践的理解,区分一般活动和实践活动( 2)实践的特点教师提问: 我们所说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直接
4、现实的活动,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你能通过上述实例概括出来吗?学生活动:依据自己的举例和教师的举例概括实践的特征教师点评: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教师讲解:第一,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有两点:A 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因此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的实践也必然具有客观物质性。B 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提问: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学生活动
5、:讨论分析教师总结: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在:A、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电视机、电脑、空调B、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注意: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二者是统一的,不应用这一特征去否认另一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举例说明:某一同学是某中学的学生、是某班的学生、是江门人, 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其他的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并不矛盾。实
6、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教师提问: A 单个人的活动叫做实践吗?B 实践活动能够脱离社会吗?C 人们的实践活动受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D 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都一样吗,为什么?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社会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特点,下面我们就可以回答课本42 页的问题了,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区别在哪里呢?杜威: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费尔巴
7、哈: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黑格尔: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教师提问: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那么实践的形式有哪些?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概括教师总结: A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它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B 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方针的制定制度的实施C 科学实验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
8、4 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拨: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教师提问: 人的认识能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吗?能从天上掉下来吗?能由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吗?为什么不能?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教师讲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当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时,人脑就不能产生认识。因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让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人脑才有可能产生认识。因此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
9、”,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 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从认识的起源上来讲的,但并非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 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习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这是关于知识的传播问题,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这是认识的来源问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4 页探究框题内容,
10、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拨: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 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这些都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要求,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探索的结果。 无论是古代的天文学、力学还是数学,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A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11、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C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5 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第一问:庄子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是非的标准,主张无是无非,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二问:是非是可以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是非是有标准的,这个标
12、准就是社会实践。教师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A 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 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把指导自己
13、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此时,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6 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运用,认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博士回国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才真正达到了认识的目的。教师讲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包含三方面的意思:A 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4、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三)小结新课(1 分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践及其作用,知道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唯一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练习作业(5 分钟)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近水知鱼性,近山
15、知鸟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百闻不如一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BCD答案 D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答案 C3、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16、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 B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 B六、板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基本含义:(1)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2)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手段、对象3、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七、课后作业结合所了解的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实践对认识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