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重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选择1、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审美主体是居于主要地位的。2不属于旅游审美客体规定性的是文化性。3,以下旅游者审美观念不属于消费文化的研究内容。4、以下陈述不属于旅游消费制度文化的是:旅游行业中的一些潜规那么。5、旅游消费观念文化属于消费制度文化的是:核心层文化。6 .中国的五岳名山指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7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8 .中国道教名山有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9中国当今最著名的道教景观是武当山。10、旅游客源地社会环境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包括:对旅游者的文化劝导、对旅 游行为方式、对旅游行为动机 三个方面。11、旅游体
2、验文化结构包括;旅游体验的心理、行为与产品三个局部。12、旅游生态文化的特点包括 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 三个方面。名词解释1、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旅游文化:是指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精神产品的总和。3、宗教旅游文化:宗教信仰者的朝圣活动及一般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它不仅 指那种拥有强烈或唯一宗教动机的一种旅游形式(朝觐旅行),还包括非朝拜目的的宗教景 点景区观光、修学及游憩行为。宗教旅游文化是宗教与旅游业结合的主要产物。4、旅游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
3、步形成和开展起来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 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风气、企业环境等因素的总和,是实现旅 游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文化力量。5、游乐术:游一方面指游山玩水,一方面指游乐、游戏、竞技。游乐术包括观赏性游乐、 竞技性游乐、机巧性游乐、玩耍性游乐。6、中西旅游文化差异:7、文化变迁:社会环境文化的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和进行的。文化变迁是在内 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8、文化调适:9、旅游文化的真实性冲突:真实性表示真的而不是假的、复制的。在旅游研究中,真实性 有两个用法:一是指与媒介传播相符的旅游产品,二是指人本身的
4、生活状态。真实性是游客 对旅游目的地渴望的一种旅游体验。真实性要求旅游产品源于一个没被破坏的传统,而游客 对真实性的渴望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不真实。10、文化冲击:I960年文化人类学家奥柏格提出,文化冲击是“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 社会交往信号和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 日本 学者星野命认为文化冲击一般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接触与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价值观或多或少不相同的文化时,最初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冲击和认知 上的不一致。”11、世界遗产旅游文化: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的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 产,其中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
5、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 建筑群和遗址;自然遗产是指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的、生物学和地质学形态、濒危动植物物种 栖息地,以及具有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的地区。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 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重要价值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身 份证”。“遗产旅游”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 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局部。12、旅游休闲文化:休闲是指人们为了调节和愉悦身心或自我开展的需要,利用闲暇时间在 本地或异地资源从事的各种活动,是人们在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从事的一种高层次需求类 型与活动方式。旅游与休
6、闲紧密相连,互为载体,旅游是休闲店形式,休闲是旅游的归宿。简答1、旅游文化的构成:(-)按照旅游要素分类1、旅游主体文化,是与旅游者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方式 等有关的文化。2、旅游客体文化,是与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的变化。3、旅游媒体文化, 是与旅游供给旅游产品关系密切的文化。(二)按照文化结构层次分类划分方法分类1、旅游物质文化2、旅游制度行为 文化3、旅游观念文化(三)其他分类1、旅游消费文化2、旅游经营文化2、旅游文化的功能:一般说来,旅游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旅游文 化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事象的记录和储存,是各种旅游文化成果的凝聚和沉淀。二是教育与
7、启智功能。旅游文化不仅有积极的教化,而且还具有启智功能,能启发人的思维、启发人 的智力,有助于人类的不断创新。三是愉悦与审美功能。人类对异国他乡的文化自有一种 特别的新奇感,对优秀的文化自有强烈的愉悦感,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四是规范 与凝聚功能。施游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习惯和民间禁忌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五是交 流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可以通过旅游介体(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导游等) 实现沟通。3、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A地域性。不仅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也 有不同的旅游文化特征。B民族性。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传统,不同 的民
8、族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传统,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还有旅游亚文化。C历史性。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 时代性。D传承性。在历史时间序列上代代相传、承续不绝的特征。当然,旅游文化的传承性包含进化、冲突和整合。4、旅游审美主体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和宏观因素两类。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审美主体的文化修养、心理特 征、思维方式等,宏观因素主要是审美主体所处的时空特征。5、旅游消费文化具有哪些特点?普遍性(旅游消费文化表现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多样性(它 受到时间、空间、经济、科技开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表现出多样性)、无形性(它
9、的无 形性是指它作为精神财富而言的,一般在其日常生活中很难清楚的感知到旅游消费文化的存 在)、稳定性(一定的旅游消费文化总是由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物产、社会历史开展状 况、民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动态性(虽具有 稳定性,但旅游消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规范性(它会受 到来自所属团体内部规范的制约,要遵循从接待地的一般性的行为规范的行为规范)的特点。 6、文化是如何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1)文化决定个体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旅游行为标准,2)文化通过社会风气、参照群体等支 配旅游消费需求满足的开展方向。7、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和文化
10、取向特征:(1)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2)园林离不开叠山理水(3)中国园林还 讲究借景(4)小中见大、实中求虚的造园手法文化取向: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构景手法多彩独特;诗情画意的意境。8、中国南北古村落旅游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文化内涵(1)皖南古村落的徽派文化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兴盛,集中表达了明清时期到达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如程朱理 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徽州文化,历 史文化内涵深厚。(2)山西晋商大院文化大院文化是晋商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从大院中可以了解到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辉煌,感觉 到山西经济开展的一个奇迹。晋商文化的出现从另一个角
11、度讲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悄 然改写,“学而优那么仕”变成“学而优那么商”,表达了晋商文化的精神,而大院文化正是晋 商文化精神的外在标志,大院文化可以说是历史的活化石。(3)福建土楼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自称为“中原士族,三代遗民”,是华夏文化的正宗、嫡系,继承着忠孝节义、耕读 传家、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成了他们的信条。9、 .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旅游既是一种经 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所以宗教文 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10、 .宗教旅游文化
12、的特点(1)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广泛;(2)境界玄奇神秘,文化倾向性强;(3)旅游基础深 厚,历史悠久;(4)资源层次丰富,综合性强11、旅游企业文化的特性(1)服务性。服务意识是旅游企业文化的基本点,服务是旅游企业的本质。(2)文化性。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3)人本性。旅游企业是一种服务性企业,员工为顾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因此重视企业 文化的作用,首先要重视人的作用。(4)国际性。旅游企业国际化程度相当高,具有开放性与世界性的特点。12、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1)地理环境。文化的差异最初都是来自于对自然世界认知的差异,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 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开展的最初方向。(2)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的关
13、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东西方思维的差异13、旅游客源地社会环境文化如何对旅游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答:旅游客源地社会环境文化从对旅游业的影响和对旅游者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旅游行为方式 产生影响。(每个旅游者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与这种文化相一致的价值 观念、社会道德和行为准那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社会 制度、历史传统、经济开展等条件的差异,使其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文化传统、 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行为和消费方 式上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无不打上社会文化影响的烙印。) 14、
14、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如何对旅游行为动机产生影响?答:旅游者来自各种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旅游者在进行和实施旅游决 策时,具有不同的表现。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与服务具有不 同的需求。例如:对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惊险游乐等,旅游者会各 取所需,依据自己的文化取向,形成旅游偏爱。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正是在一 个传统文化背景下造成的一种心理定势、行为准那么和精神信仰。“乡土情结”影 响着游客的行为动机,是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得以开展的根本原因。15、旅游跨文化交流需要跨越哪些障碍(1)生活背景(2)交际规范(3)语言障碍(4)价值观念(5)审美观和思维方式16、如何利用文化冲
15、击进行旅游开发(1)适度利用文化冲击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要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给游客制造文化冲击。突出特色,把被本 民族忽视的民族特色的景观开发出来,“化腐朽为神奇” o旅游的宣传营销要善于利用游客 的心理,突出能够形成文化冲击的卖点。要区分客源市场,针对性的营销,挖掘那些与客源 地不同的文化卖点,才能使游客感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2)化解不必要的文化冲击旅游经营者要善于化解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在旅游服务中,考虑价值观、风俗习惯的差异, 防止难以接受的冲击。对于民族审美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加以解释,使游客理解他们感到的 文化冲击。(3)保护原真保护原真才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开展。文化冲击的前提是
16、文化的原真性,是旅游地保持 永久魅力的源泉。17、如何理解旅游体验文化? p264(1)旅游体验文化的定义:旅游体验文化以旅游体验为核心。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参与者创 造的。旅游参与者主要是指现实的旅游者,不包括潜在的旅游者。现代旅游是集衣食 住行游购娱健闲体”九位一体的产业,就是说在传统旅游产业六环节的基础上,增加健、 闲、体的新环节和新内容。(2)旅游体验文化的结构:如果把旅游体验文化看做一个动态过程和结果,其内在结构应该 包括三个局部:旅游体验的心理、行为与产品。(3)旅游体验的途径:旅游体验可以分成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审美体验、移情 体验五个方面。(4)旅游体验的需求:旅游体验
17、在体验过程中,需要通过体验体验环境的改进来加以强化; 遵循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原那么。18、旅游生态文化的开发应遵循哪些原那么?开发原那么一一生态性原那么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 单位。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演替规律,人类旅游因子投入其中后,只要干扰程度不超出其 自调节、自适应阈值上限,就可以保持稳定。旅游开发应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创造良 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平衡投入一产出水平,才能发挥系统最正确功能,为人们旅游提供优良的 旅游商品和旅游环境,而又不阻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19、旅游文化未来的开展有哪些趋势?旅游文化是消费性文化、旅游文化是生活文化、旅游文化是资本驱动型
18、文化、旅游文化 是创意文化。论述题1、论述旅游审美主体的影响因素都是如何影响旅游者的审美活动的?影响旅游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和宏观因素两类。其中个 人因素包括审美主体的文化修养、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宏观因素主要是审美主体所处 的时空特征。首先是时空因素:旅游主体是生活在一定时空状态之下的群体,他们的意识、 观念、习惯和时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旅游者的具有不同的审美定 势思维。其次是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审美的深层次因素。文化层次的高 低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对象美感度的接受程度的高低,两者呈正比关系。还有心理特征, 就是旅游者的性格和气
19、质等心理特征。不同性格的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所选择的审美对 象不同。即使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差异也很大。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审 美方法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审美意识一般包括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直觉 和审美情感。审美方法是旅游主体正确获得精神享受的手段。观赏同一景物,有的旅游者获 得美感,有的却没有;有的人获得最大的美的享受,有的人那么感到不过如此。思维方式是人 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是由许多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对旅游审美主体的影响 很大。2、试论述如何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 p68要想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就要从四个方面来做。1)社会教育:社会教育
20、就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运用社会教育的途径帮助人们了解、认识 并关心旅游消费文化。例如:环境教育,通过举行绿色夏令营、科普活动周等寓教于乐, 出版教科书和其他读物,并利用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调动新闻宣传等多方 面的力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把旅游伦理观念上升为全没意 识,使旅游伦理原那么和规范成为旅游者的共识。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把旅游伦理教育渗透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例如,通过生态环境 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然教育”、“生态良心”,放弃“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形成新 的生态思想。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发挥家庭旅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教育功能,使子女在 耳濡目染中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奉公守法、洁身自好的旅 游道德习惯。4)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依靠自身旅游消费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自尊自重、自律自爱 的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及对环境、资源、生态的权利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