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拓展阅读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拓展阅读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荷叶文/韩开春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 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 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 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 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耍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 书院住下,在有雨的
2、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根,卧听雨打残荷, 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 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 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 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黄昏,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 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
3、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 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外表,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 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 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 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 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 有孩子顺着塘填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
4、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 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 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 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 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 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 的时
5、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 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 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 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赏析】这篇文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开合自然。起笔轻巧明快,有开门见山的直接感;落笔意尽,戛然而止,毫 不拖泥带水又耐人寻味。二是间入无痕。穿融自然贴合,把知识典故历史民俗童趣化为植物性介绍的,渊源缘 起,极好地扩大了植物的内涵外延,
6、使人读来毫无生涩之感,却又具有可供群众欣赏的学术性。三是自然心性。 淡而劲的水样文字,老少皆宜,具有宽阔的阅读对象,适宜流传,具有广阔的适用性。以自然心态写自然,其 情态理态意态盎然。2 .清塘荷韵文/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 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 了。我脑袋里保存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 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 的诗
7、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 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 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 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 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 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
8、露尖 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 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 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 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 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薄弱,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 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9、。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 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 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 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 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 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拟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局部,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10、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 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 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 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 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成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 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 速地扩散、
11、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 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 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 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 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
12、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 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 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 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 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 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 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
13、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 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 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 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那么 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 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
14、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 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者音兄兄,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 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 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 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 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赏析】清塘之荷生命之韵季羡林清塘荷韵赏读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八十六岁高龄时完成的一篇上乘佳作,
15、它清新俊逸,脱尽浮华,行文平易晓 畅,直白中蕴蓄着哲理,情感朴素真挚。细加品读,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韵味悠长,让人回味,令 人叹服。一、恋荷之情韵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流露了对荷花的极其喜爱之情,面对楼前“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数亩清塘,努力寻找30多年前残存在记忆里的荷花“碎影”,心里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似的,因此,每次看到清清池塘“总觉得是一块心病”。清波荡漾,绿柳拂水,荷叶田田,莲花迎风,这是季 先生对楼前数亩清塘的殷切期盼。这种期盼之情便十分自然地转化为“种荷”的举动。作者生怕“千年不烂” 的洪湖莲子不发芽,就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种了莲子
16、,每天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儿次, 一位髦耋老人的率真情感跃然纸上。可是,第一年、第二年,虽翘首般地祈盼,但水面上毫无“生”的动静, 即使在完全灰心无望的时刻,作者仍情有独钟地对它寄托着期待,切盼奇迹的出现。到了第三年的春天,投下 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这好像使作者见到了满塘的希望。但碧波荡漾的楼前清塘依旧只是那几片 水浮莲似的荷叶,仍然让作者度过了 “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以上这些文字用了相当多的笔 墨尽情渲染和铺张。为接下来描写满塘的荷叶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到了第四年,“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 片绿叶”,荷叶迅速扩散蔓延,遮掩半个池塘。此时狂喜过望的作者又每
17、天至少几次徘徊在池塘边,兴致勃勃 地数那荷花的朵数,晚上一家又坐在池塘边伴着清香纳凉,作者更把它视为家珍,誉为“季荷”。作者描绘种 荷、盼荷、赏荷的过程,其实正是作者恋荷情感的自然流露。莲子、荷花的生存状态与作者的爱好、心境、情 绪全都融合到一起,成为作者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文中作者为我们创设了 “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景、 其情值得我们反复玩味,体验。二、绘荷之风韵荷花是“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然而,荷花在季先生的笔下,却另有一番风韵。 它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静卧一年二年,甚至第三年也只有孤零零的五六个叶片,但是到了第四 年,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荷花完成
18、了生命的涅盘。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而且迅速 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速度, 都是惊人的快。”这不正是荷花强大生命力的表达吗?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 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茂密的荷叶、红艳耀目的荷花也正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尽显风韵,成了作者眼中的 一道风景。再联想季老的人生遭遇,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 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吗?而面对莲瓣的凋落,作者也精心描绘:“风乍起,一片 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
19、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 的漂在那里。”读这段文字,我们好像在欣赏一个十分精彩的画面,月下荷塘,波光粼粼,微风不经意时吹落 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整幅画面生动而细腻,柔和而宁静。它似乎在启示我们:这瓣荷花,曾饱 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而此时面对生命的消逝,它却是如此的平静,走得如此的飘逸,如 此的洒脱。荷花是彻悟生命的智者。由此,我们亦可领悟到季老那种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三、显荷之神韵荷,清新自然,淡雅出俗。而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凝练、自然清新,可谓深得荷之神韵。在描写月下荷塘的 情景时,作者“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看“风乍起
20、,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动静结合,细致入微, 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安详、柔和、清新的画画。这里没有刻意地修饰,也没有过分地夸张,就在信手描写 中十分自然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再看文章最后对残荷的描写:“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一下子 从夏天转入了秋天”。“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 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这是一段虚写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寄予了对残荷的美 好的祝福,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表达。它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了,但感情却是深沉而厚实的。我们读这段文字, 不仅能感受到一位老人对荷的美好祝福,更能感受到老人的厚重与踏实,它
21、正如清水中的莲,朴实庄重,韵味 十足。此外,古诗句的熟练运用,如写荷塘荷花盛开场面时,运用了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 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月下荷塘之幽静,运用了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等等。这不仅增加了散文的意蕴,而且使文章更具有一种清新淡雅的诗意之美。3 .又见荷塘月色文/吴兆民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 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 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
22、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那么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 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清楚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 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 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 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
23、亮着,倒映在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 把荷塘小路照得清楚。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 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 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 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 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地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 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
24、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 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数十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单独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 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一一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 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 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 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 地
25、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 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 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 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燃烧圆明园而殃及 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 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
26、社会了!我望望天上 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开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否认性回 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 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 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 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
27、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 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 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4 .江南可采莲文/费振钟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对那些在江南走过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例如在六月,我指的是农历六月,江南采莲的六月,这 个日子里,到处都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请问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 那么,就只有沉溺。是的,优美在江南采莲的六月确实是不可拒绝的沉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谁说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是谁说的?
28、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楷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这是谁说的?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谁说的?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又是谁说的?多少人走过江南的六月,多少人说过采莲时节的情景。所有这些人似乎在整个六月里,都为这种优美所诱 惑而伫立在江南的莲塘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当场为六月江南优美的采莲写歌作词。他们的这些 歌和词,说明他们沉溺之深,以至于千年之后仍然看到他们在江南莲塘边无以自拔。其实,采莲不过是江南民间俗事。什么时候,采莲成为江南民间盛大的审美活动,只怕难以断定。总因为 江南的莲塘太多,荷叶太盛,莲花太艳,就让民间凭借他
29、们朴素的想象造出了一个称做荷花娘娘的女性偶像, 她一出现,就获得了江南的少女少妇们的热情拥戴。她们决定把荷花娘娘的生日定在六月,因为六月实在是个 热烈喜乐的季节,因为六月也实在容易表现少女少妇们无遮无掩的风情。于是,六月里,荷花娘娘生日的喜庆 日子,少女少妇们十分精致地打扮起来。她们梳了头,描了眉,脸上搽了薄薄的胭脂;她们穿了红颜色的衣, 绿颜色的裙,披了绣花的披风,然后集中到了荷塘,在这里为庆祝荷花娘娘的生日,她们要进行一场采莲比赛。 莲舟是小小的,素手是纤纤的,笑语是款款的,情意是浓浓的。她们的小船划到哪儿,香风妖雾就飘到哪儿, 哪儿就有挡不住的风流与佻槿。说起来是采莲,可后来采莲已经不重
30、要了,在这样美丽的荷塘里,采莲显然成为一个美丽的谎言。少女少 妇们为什么如此妖姨,难道她们仅仅是为采莲吗?不是!她们是要到这儿唱歌。还有哪里比在荷塘里一边荡舟, 一边唱歌更合适她们的地方吗?没有!她们要唱情歌,情歌是要有环境唱的,情歌是要唱得含蓄的,情歌是要 用比喻的,这一切要求都能在荷塘里实现。所以,她们的歌就唱得大胆起来了,就唱得深情起来了,而且也唱 得乐而不淫了。什么低头弄莲子,什么莲子青如水,还有什么什么,假借了眼前的莲叶莲花莲子,把心 中对于情人的爱恋和俳怨,亲近和想念,热望和怅惘,都唱出来了。她们唱得那么冲动热切,又那么委婉缠绵, 如同吹过荷塘上的阵阵夏风,又如同在荷叶下面潺潺流淌
31、的河水。连那些鱼儿,听她们的歌声都听得晕乎乎的 游来游去不知方向,而做出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的傻样子。这就是江南的少女少妇们,由于她们,江南似乎进入了一个歌唱的时代。这个歌唱的时代,标志就是采 莲曲。如果说,从前我们在诗经中没有听到江南的歌声,那是由于江南属于未化的荆蛮之地,那么这时候, 六月江南采莲的日子里,不绝如缕的采莲曲,就足以与诗经媲美了。当然,对于江南那些热烈地在荷塘里 歌唱的少女少妇们来说,她们不会有这种认识,也不必有这种认识。她们只是出于本能的情感和欲望而略带放 肆地歌唱,无意之中却让她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艺术升华,并由此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世俗之美。
32、由于 这种世俗之美中包含了江南女性充分的生命气息,所以它格外动人,格外富于感染力和诱惑力。难怪那些在六 月里伫立在江南荷塘边的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荷塘,不仅仅因为这些采莲少女少妇们的美丽颜色,更 因为女性生命激情的歌声,才会使他们沉溺如斯。也许,江南的采莲到这里已经充分显示出了它全部优美的特点,因为它不只是写实,它更富于诗意的想象。 它的优美因为想象的作用而被放大,以至占据了整个江南生活的审美中心。在江南诸多堪称经典性的审美事件 中,还有比采莲更有突出醒目的吗?然而不知从哪天开始,江南采莲这种世俗性的优美活动场面,逐渐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文人们的赏荷。 这主要是文人们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
33、们似乎觉得采莲这样风雅的事情,应该归文人所有,他们自以为比乡村 里的少女少妇们更有高尚的情趣,于是文人为了他们的风雅和高尚,离开那些自然散布于大泽深水之间的荷塘, 跑到自家的小花园里挖了一块属于他们的荷塘。这样的荷塘大也不过一二亩,开放的荷花多也不过十数枝,文 人就在这儿整天地顾盼流连了,他们喋喋不休吟诗作画,只不过为了说明他们自己怎样与荷花莲叶一样,心志 清远,性格高洁。与江南民间那采莲的盛大热烈场面相比,文人的赏荷,显得多么寒酸,多么装腔作势,而他 们孤芳自赏的心理,与江南少女少妇们的欢歌,又显得多么无聊,多么狭隘自私。世风日变,如江河日下,由于文人们审美上的利己主义所产生不良影响,江南可
34、采莲的优美日子,便一去 不复回了。【注】出自汉乐府民歌江南。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出自南朝梁元帝采莲赋。出自唐朝 皇甫松采莲子。出自唐朝李白越女词。唐朝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 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5、依稀荷塘文/李建臣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让我神往多年。当我跨入清华校门时,第一个愿望便是尽快一睹荷塘的风采。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台海鸥相机来为大家拍照,成了全班焦点。七嘴八舌之后,几个拍摄点便 确定下来。一是工字厅,建于乾隆年间,雕梁画栋如翠斯飞,门楣高悬咸丰御匾;二是清华学堂,德国古典建 筑范式,青砖红瓦廊柱白墙,清华教育发端之地;三是二校门,三拱牌
35、坊中西合璧,作为清华标识和象征嵌入 国人记忆;四是融会古希腊和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大礼堂见此情形,我真没有勇气提议荷塘了。不久开展义务劳动,我们被带到校园西北角的荒岛挖土清淤。偶然间我探询一句荷塘在哪儿,不料老师的 回答令我目瞪口呆:此刻正在清淤的这条壕沟便是荷塘!真是造化弄人。面对眼前的荒芜萧飒、满目狼藉,我怅然假设失。这便是我魂牵梦萦、寤寐以求的荷塘么? 蓦然间,脑海中闪过一句“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秋风瑟瑟,暮雨潇潇。眼见得绿色渐次褪去,黄叶倏然飘落,心中那莫名的挂念却未曾消匿。除了晨练, 间或也会带上笛箫,于荒岛僻静处吹上一曲汉宫秋月,思绪便随着袅袅余音,游弋于空山幽谷冷雨寒窗
36、、 荒野孤雁大漠残阳。假设偶得燕雀应和,那么有喜遇知音、对影三人的感觉。所谓荒岛,乃十亩大小的土丘。岛上三面土山,高丈余,南向平阔,远看犹如一张坐北朝南的龙椅。周围 壕池环绕,宛假设玉带。南侧玉带之外有土山横亘,恰如影壁;岛内兔葵燕麦虬枝盘曲,碎瓦朽木残垣依稀。西 北有汉白玉拱桥凌卧沟池之上,隐约寻履胜境;东南有木栈折桥与对岸相连,仿佛曲径通幽。整体形貌虽苍凉 残败,然构局中规,同条共贯意蕴非凡。翌年春天,岛上矗起一块石碑,上书“近春园遗址”。碑铭道出了荒岛身世。原来自康熙年间,皇家大兴土木,从各处广征奇石异木,于北京城西北修建了三山五园。道光在位时,把 其中的熙春园辟为两部,其一赐名近春园,
37、赐予皇四子,即后来的咸丰。近春园以荒岛为核心,仿淹城形制,延至方圆百亩。当其时也,园中古木高耸怪石林立,环山衔水长桥卧 波,回廊曼绕雕栏玉砌,莲叶接天荷花映日。正是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 新妆待晓风。咸丰从这里走向了紫禁城,可谓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然而,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继位不久即爆发了太平 大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被迫亡命热河,终以向立之年客死异乡。京城陷落,圆明园焚毁,东北 亦被沙皇俄国割走大片土地。黑云翻墨,卷地风来,山河破碎,社稷飘摇。背负巨额赔款的同时,慈禧又提出重修圆明园的构想。除了鬻爵捐助、加大税赋,慈禧还萌生了就地取材 的想法。于是就近拆
38、掉了近春园,运走了可用之材。然而时局日下,重修计划终成泡影,近春园亦被遗弃,沦 为废墟。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1913年荒岛划入清华,至1927年朱自清先生月下独赏之时,虽然荷叶田田,暗香缕缕,但“沿着荷塘, 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寂寞无主,黄昏独愁。只在朦胧月色之下,斑驳树影之中,荷 塘才摆脱凋敝,“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撞入和撕扯人们的想象空间。寂静百年之后,荒岛终为时代曙光所唤醒。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季,清华师生大同爰跻无问西东,用自 己的双手为荒岛拂尘梳妆,赋予了新生。今天,徜徉于荷塘之畔,漫步在亭榭之间,波光粼粼茜茗妍妍;杨柳依依草色入帘。
39、地上芳草郁,空中舞 纸莺;黄鹏鸣翠柳,水中并蒂莲。童子嬉戏廊下,钓者羡鱼池边;山顶书声琅琅,身旁咖啡飘香。写生少年专 心致志,倾情白首琴瑟璧联。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兴衰荣辱随梦去,无缘日月我自开。古往今来,荷花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寓意和精神内涵。这不仅因为荷花清纯艳丽千娇百媚,还在于她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超凡脱俗不可亵玩。我尝惊诧于荷花有蛰伏千年依然绽放的顽强生命力。她不仅是 花中尤物,也创造了生命物种的奇迹。曾经沧海巨浪滔天,况乎半塘污泥浊水!正是于举世混浊之中,其保持 了独善其身清净无染,才使得这个世界又增添了一抹亮色,增加了一道风景,增多了一丝希望。正如毛姆所言, 满地都是六便士,我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实际上,月下的绽放,才真正避弃了光环与污垢、浮躁与喧嚣、荣华与苦难、尘俗与烦恼,致虚极守静笃, 走近了恬淡无为的生命本原。恍然间,我想起“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陶靖节,想起了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的李青莲,也想起了东坡居士月下赏荷的掌故,便自觉悟出心境、引为知己了。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