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附答案(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附答案(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附答案-第 13 页第一章 有效教学概论 作业题1 在界定有效教学时,西方学者形成了哪四类定义? 2 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上形成的共识有哪些? 3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三种主要定义方式是什么? 4 什么是有效教学? 5 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1 在界定有效教学时,西方学者形成了哪四类定义? 在界定有效教学时,西方学者形成了以下四类定义: ( 1 )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定义,即认为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它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 ( 2 )着眼于教学技能的定
2、义,即认为有效的教学是复杂的、智力的要求和社会性挑战的工作,它是由一系列可获得的,可改进的和可发展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的。 ( 3 )着眼于学习成就的定义,即认为有效的教学从根本上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安排学习任务和提供学习经验,以便使学生获得预期的知识、技能、理解和态度。 ( 4 )着眼于教学全过程的定义,即认为应该从 教学全 过程对有效教学进行考虑,如从三个层面(领域)教学的输入、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产出角度来解释和确定有效教学。2 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上形成的共识有哪些? ( 1 )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目标,尤其是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 2 )有效教学
3、总是通过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的。 ( 3 )有效教学总是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探询以及对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4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重要的是看在一段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 5 )有效教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 它是一个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学生发展变化影响的动态概念。 3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三种主要定义方式是什么? ( 1 )着眼于对“有效”理解的有效教学定义,如认为有效教学的实质是探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它有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探究有效教学就是要使
4、教学活动“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 2 )着眼于从“有效”与“教学”关系上来理解有效教学的定义,如认为 “有效”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教学”则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 3 )着眼于从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有效教学的定义,认为有效教学的预期目标是不可能一次实现,只能分层次、分阶段来进行,有效教学的定义应该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层次划分问题。如认为有效 的课堂教学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基础性维度与发展性维度;有效教学的表现形态有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 4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
5、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地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来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活动。 5 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1 )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侧重于教学的发展性功能 ( 2 )教学准备全面充分 ( 3 )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 ( 4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 5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6 )恰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 7 )教学评价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 布朗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更多的是从教学的复杂性 和 教师教学技能 的角度进行的。 2 乔治等人认为,有效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
6、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和 对恰当教学策略的选择 。 3 国外学者认为,对好教学进行思考应以从三个层面(领域)解释和确定有效教学,这三个领域是:教学的输入、 _教学的过程_ 和教学的产出 。 4 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 的教学。 5 在探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有效”的三重意蕴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 6 有效 的课堂教学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基础性维度与发展性维度。 7 在有效教学中,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只是这种教学行为有效与否的显示屏,教师 才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责任主体。 8 有效教学的五个构成要素是 _教学效果_ 、 _教学目标_ 、教师、
7、_教学方式_ 和教学评价。9 现代教学手段具有智能化、微型化、超容化_ 和可视化的特点。 10 在教学前教师要做好三项准备:资源准备、策略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单项选择题 1 有效教学总是通过教师良好的 _ 、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的。(A ) A 教学品质B 教学思路 C 教学热情D 教学计划 2 从表层上看,有效教学是一种 _ ,它具备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B ) A 教学思路 B 教学形态 C 教学思维 D 教学境界 3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_ 。 (A ) A 教学效果 B 教师和教学方式的组合 C 教学目标维D 教学评价 4 教师在选择教学知识时应考虑
8、四项指标,它们是生活化指标、结构化指标和 _ 指标。 (C ) A 情境性 B 认知性 C 生长性 D 科学性 5 有效教学的目标应该侧重于教学的 _ 功能。(C ) A 认知性 B 情感性 C 发展性 D 过程性 三、 判断题 (正确的在( )中打“ ”,错误的打“”) 1 国外学者一般主张对“有效教学”提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性的定义。() 2 西方学者认为,判断有效教学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3 有效教学是从有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教学“思维”,再转变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状态”的过程。 () 4 有效教学通常具有确定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 () 5 教师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最高统帅。
9、 () 6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也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教学情境的万能教学方法。() 7 教学活动过程只是一种师生间发生的认知活动过程。 () 8 课程资源包括要素资源和实施条件。() 9 在实施有效教学中, 教师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了解教材知识和教师心理的自我调适两个方面。() 10 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特征的认识上应该追求一致。 () 第二章 有效教学条件 作业题 1教师应如何全面认识学生的特点? 2认识学生特点的途径有哪些? 3有效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4如何有效设计与利用教学环境? 5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实施有何意义 ?答案 : 1教师应如何全面认识学生的特点? ( 1 )认识学生
10、的个性差异。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是高效能教学的鲜明特征之一,认识学生个性差异是创造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区别,教师只有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对每个学生独特个性的认识之上,其教学活动才可能产生预期效能。 ( 2 )认识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情况,是教师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选择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有效传授的基础。 ( 3 )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想法上来认识,来思考时,他才可能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创造出有效的教学形态,最终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的预定目标。 ( 4 )认识学
11、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是那些表现为学生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是学生个性的延伸和再现 2认识学生特点的途径有哪些? ( 1 )观察。观察是教师认识学生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相关发展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为有效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信息与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观察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内容与方式不一而同。 ( 2 )聆听周围人的看法。单凭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在必要时还应该注意听取周围人对学生的评论,尤其是学生身边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其他教师、挚友等人对他的评论。这些看法与评议常常能够成为学生深入认清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信源。
12、 ( 3 )走访。走访家长,走访学生群体,走访学生的邻里,走访学生的前任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另一重要途径。走访的最大优点是教师亲身拜访某一学生的相关人群或个人,能够得到走访人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 4 )查阅学生作品与成绩。学生的情况不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个人表现的方式来了解,还可以通过查阅其个人作品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是洞察学生个人生活、学习状况的重要依据。 3有效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作为一名有效教师,他应该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 1 )具有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不仅要传递社会知识,还要教人做
13、人,教人为善,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相对于社会上的其它职业而言,教师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高。 ( 2 )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是否具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科学理念是区分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准,也是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教师应具备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理念。 ( 3 )拥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以下内容:本体性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必须前提;条件性知识: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条件性知识,这类知识是教师与学科专家的区别所在,主要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与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具体课堂情境
14、的实践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背景性知识,即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 ( 4 )具备丰富多样的教学能力。要顺利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和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创设适宜课堂环境的能力、课堂创新能力等。 ( 5 )具有高超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 6 )具有深入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是指教师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审视和分析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的思维活动。 ( 7 )具有主动参与教育研究的意
15、识和能力。 4如何有效设计与利用教学环境 ? ( 1 )物理环境的创造与设计。教师要想创造出有效教学,他就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对教室设施的摆放、美化、布局来创造一种学生学习活动所期待的,安静、幽雅、舒适、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求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为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外围条件。 ( 2 )心理环境的营造与利用。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会在与周围人交往中产生出一种情感感应、心绪反应,这就是心理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心理氛围的主要调节者和营造者,他们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调控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主调,尽可能地创造一种惬意、互信、积极的心理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坚
16、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微笑来建立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氛围主调。 其次,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要以欣赏的姿态面对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坚持用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来对待学生,处理师生间的纠纷,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意见,给每一个同学平等的表达自己见解、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最后,教师要呵护学生的主体性,多用肯定性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主性。 5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实施有何意义? ( 1 )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教学资源是教师改变教学时空、教学场景、教学进程、教学方式、教学思路的良方和策略,它彻底改变了教学活动的进程和形貌,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
17、的融合是现代教学活动的象征和走向。 ( 2 )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开发可以成倍放大基本教学手段的效能。在现代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讲授、板书演示、教态传达等仍旧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手段。如果说“课堂教学的效果 = 基本教学手段 * 教学资源”的话,那么,教学资源的运用可能成倍地放大教学活动的效能,创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教学过程轻松愉快,教学效益、效率大大提高的教学活动形态。 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影响有效教学的四个核心条件是:学生特点、教师素质、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_。 2有效教学的行动起点是认识学生_ 。 3在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一般性专业素养 ,一
18、个是具体性专业素养 。 4. 育人性_ 、人为性_ 、复杂性_ 是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所在。 5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会在与周围人交往中产生出一种情感感应、心绪反应,这就是心理氛围_ 。 6对教学资源的选择_ 、开发 、利用_ 是开展有效教学时必须考虑的支持性条件之一。 7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能的基本途径有两个:其一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拓展,其二对现成与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激活和利用 。 8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现成教学资源,善于激活_ 师生的携带性教学资源,善于捕捉 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9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偶在性、变动性、不可预期性 。 二、 单项选择题 1有效教学的核心条件是 _ 。
19、(D ) A 学生特点 B教学环境 C课程资源 D教师素质 2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是 _ 。 (A ) A 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知识 3依据教学资源的产生方式来分,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性教学资源和 _ 。(C) A 多媒体教学资源B人力类教学资源 C生成性教学资源 D活动类教学资源 三、判断题 (正确的在( )中打“ ”,错误的打“”) 1聆听周围人的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的基本途径。 () 2教师操控、运用、选择、整合一切有效的教学方式则是教学活动的主题,是所有有效教学活动的关键 。 () 3教师知识结构的统合部是“学会教学” 。 ()
20、4教学环境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 5教学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 。 () 6教师整合教学方式的支撑点之一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驾驭与利用。() 7师生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 8生 成性教学资源在利用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合理配置的问题。() 第三章 有效教学目标作业题 1 有效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 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哪些操作性要求? 3 如何有效描述教学目标? 4 在有效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1 有效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1 )全面 一堂课、一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应该由各个方面的子目标构成,这些子目标能够全面集中反映社会、国家、家庭对
21、学生发展的各种要求和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 ( 2 )有机 “有机”强调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重这些子目标之间的逻辑、层次、主次关系,使之有机搭配、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的教学目标。 ( 3 )生本 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把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 ( 4 )适度 有效的教学目标必定是一个对学习者而言适度的教学目标,“适度”的具体内涵就是教学要求处在学生的“最具发展区”内,正好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 5 )兼容 教学目标的每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各个项目之间具有适度的交叉性和关
22、联性,它就为学生创造性、选择性、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舞台。 ( 6 )弹性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目标。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最好应该设计两部分目标: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 2 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哪些操作性要求? ( 1 )努力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提高教学目标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力和指导性。这是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首要取向。 ( 2 )适当吸收普遍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优点,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兼容性与弹性。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的、有机的目标,是基于对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内容的全面分析、有机整合之上的,故它需要一定的哲学思想、人的发展理念的支持。 ( 3
23、)以表现性目标取向为辅助,使设计出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激励性。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的目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而且是能够催生、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 4 )坚持以行为性目标取向为主,以普遍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为两翼,以表现性目标取向为参考的目标设计取向,力求综合各种目标取向的优点,不断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效果与效能。 3 如何有效描述教学目标? ( 1 )全面分析课程目标,形成由子目标相互支撑、浑然一体的描述框架。在描述教学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借鉴普遍性取向教学目标的优点,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课程目标,从全局、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的描述框架。 ( 2 )
24、分析各子目标,确定表述该目标所需要的主要谓语动词。教学目标的实质是要反映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进步,这就需要选用合适、准确的谓语动词来表述。在选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领域、类型、性质的差异采用合理恰当的动词来表述。 ( 3 )把握学生学情,了解课程教学要求,据此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选择恰当的数量化词汇。在教学目标描述时,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思路来实现量化:其一是等级式的量化,主要用于对那些不易用准确数量来描述的行为变化,如学生在情意领域、价值观领域发生的变化。其二是数字化的数量,主要用于对那些可以进行精确量化的教学目标的描述。 ( 4 )加入表现性内容,关注生成性内容,完善教学目标的描述。教学目标描
25、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加入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的生成性内容,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教学目标描述与制定中可能会出现的僵化、程式化问题。 4 在有效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1 )坚持多层次与多维度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首先,教学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各个层次。其次,每一层次对教学活动的要求都具有多面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课程、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多面性教学要求,回避“单打一”、片面简单的设计思维,力求使教学目标的设计活动稳妥推进。总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把纵向的教学活动的层次与横向的教学活动的方面有机统合起来,努力形成立体的教学目标设计
26、框架。 ( 2 )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策略 , 如分解法、参照法、学生需要分析法等。 ( 3 )体现多因素兼顾的设计要求。教学活动的所有构成要素、影响源、相关事物都可能成为教学活动效能的影响因素,都是教学目标设计时考虑的对象。 ( 4 )追求个性化与共性化并重的设计思想。追求个性化与共性化并重是制定出科学、可行、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设计思想。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积极吸收、总结他人教学目标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一般经验、共同优点、设计框架,以之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目标时的参照与样例,作为自己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 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 教学目标的最上位概念是教育目的_ 。 2 教学目
27、标制定的四种取向分别是:普遍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_ 。 3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三个子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_ 、过程方法_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4 情感目标的设计一般可以采用“激发_+ (程度 + )情感类型”的方式来陈述。 5 对学生态度培养的两个层次:其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学习态度;其二是培养学生稳定的生活、 学习态度 。 6 教学目标具体化的常用策略有:分解法、参照法和学生需要分析法_ 。 7 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时要坚持多层次与多维度_ 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二、单项选择题 1 _ 是 出现最早、较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A) A 普遍性目标
28、取向B 生成性目标取向 C 行为性目标取向D 表现性目标取向 2 教学的 “表现性目标取向”首先由 _ 提出。(B) A 布鲁纳 B 艾斯纳 C 克利考 D 泰勒 3 在教学目标制定时,我们应坚持以 _ 目标取向为参考。(C) A 普遍性 B 生成性 C 行为性D 表现性 4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 _ 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A) A 知识技能 B 过程方法 C 情感态度价值 D 道德教育 5 在学习间接知识时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 _ ”。(D) A 复习B 思考 C 总结 D 运用 三、 判断题 (正确的在( )中打“ ”,错误的打“”) 1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
29、概念。 () 2 教学的普遍性目标取向的三个特点是:抽象性、概括性、规范性。 () 3 教学的 行为性目标取向在制定是要坚持精确、具体、可行、可操作的原则 。 () 4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授受是有效教学活动的伴随性目标。() 5 任何教学活动具有教育性 。 () 6 价值观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价值观,其二是学生如何选择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7 追求个性化是制定出科学、可行、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设计思想。()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内容。() 9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 “三维”强调的是三个子目标之间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30、 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是有效教学活动的伴随性目标 。 () 第四章 有效教学设计 作业题 1为什么说有效教学设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影响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有效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4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以及常用的方法。 5试述教学设计前应进行的背景分析的内容与采用的方法。 答案:1为什么说有效教学设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的研究不仅要求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而且要求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对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而且要明晰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理论依据,这
31、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论理论基础;选择与编写教学材料不仅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而且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课程理论基础,不是把教材作为必需忠实传递的“官方文本”,而是作为可以灵活取舍的“范例”;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不仅要求教师安排教学步骤,而且要求教师反思设计这些教学程序的理论依据,而其理论依据来自教师对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2影响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教学设计主要因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教学设计的对象是谁?(教学对象);你想让学习者学会什么?(教学目标);学科内容如何能最有效地学习(
32、教学策略)以及你如何确定学习效果的达到程度?(教学评价) 3叙述有效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教学设计从背景分析入手,而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学习者的分析,根据背景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并据此选择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经过这些环节就得到了教学设计的产品教学方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肯定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各种来自学生(或同事、领导、专家、学生家长等)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之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进行下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时要参考这些信息以期以后的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4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以及常用的方法。 确定课
33、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是:研究课程目标、调整课程目标、形成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常用的方法有层级分析法、分解法、简单分配法。简单分配法就是简单的把课程教学目标分配到各个单元;分解法就是当全部或部分课程教学目标具有较高的概括程度,这些目标可以在单元层次上进一步实行具体化的分解,原先的一个目标在单元层次上可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目标;而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要掌握的从属技能的分析方法。 5试述教学设计前应进行的背景分析的内容与采用的方法。 教学设计前应进行的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分析与学习内容分析。 对学习者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的 起点能力、 学习者 学习风格分析以及学习者的一般特
34、征。 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学习者知识起点、技能起点、态度起点等的分析。对学习者知识起点能力的分析常采用绘制概念图的方式;“技能先决条件”的分析方法是对学习者技能起点进行分析判断的常用方法;对学习者的态度起点的分析常用态度量表、观察、访谈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通常包括学习者的 认知风格、成就动机、学习归因、焦虑水平、学习坚持性等。设计者可以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等获取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应从一下几方面了解有关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信息加工的风格、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感官、感情的需求、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设计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恰当地处理学习内
35、容,适当地采用教学方法,科学地选择教学媒体,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包括其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智能及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特征。认知发展在学习者的一般特征中居于重要地位,一般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来分析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学习者其他方面的一般特征可通过观察、访谈、填写学习者情况调查表、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等方法去获取相关信息。 具体来说,学习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分析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种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分析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大致确定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 2 )选
36、择学习内容;( 3 )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 4 )分析学习内容的其他特征;( 5 )组织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分析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等。归类分析法主要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言语信息学习内容的分析,目的就是要厘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体系,就是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知识结构。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图解分析的结果是简明扼要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的一套图表或符号。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几条带箭头的线段及简单的数字来剖析一次著名战役的全过程,其
37、事由、时间、地点、参战各方人数、结果等都可用图表来表示。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要掌握的从属技能的分析方法。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分析,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更次一级的从属能力。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有效教学设计就是指中小学教师为了有效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基于 _特定学生_ 、教学内容及 _教学环境_ ,对 _教与学_ 所进行的系统设计。 2教学设计专家所进行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一线教师 提供参考,其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普适
38、性,一般不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3有效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创造个体性的过程,设计的产品应在程度不同地体现本人的个性风格和色彩,应具有独特的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 4有效教学设计一般从背景分析入手,而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学习者的分析。 5具体来说,学习内容的分析主要有: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分析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揭示学习内容中各种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6简单分配法就是简单的把课程教学目标分配到各个单元。 7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给课堂教学留下充分艺术生成空间的科学预设,是一种遵循了灵活性原则的预设。 8教学过程流程图的灵活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
39、师可以根据 _学习者_ 的反馈信息以及 _教学情境_ 的变化对其作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教学的具体情况。 9对学习者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_起点能力、学习风格_ 以及一般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有效教学设计有助于发挥 _ C _ 的主体作用。 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双方D 管理者 2_ A _主要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A 归类分析法B 层级分析法 C 图解分析法D 归因分析法 3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 _ A _ 安排,最终所形成的结果就是“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教案)。 A 系统化的结构性B 有序地 C 合理
40、地 D 科学地 4教学过程流程图具有 _ D _ 、灵活性等特点。 A 科学性B 规范性C 复杂性D 直观性 5_ B _是对学习者技能起点进行分析判断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是从终点能力入手,逐步分析到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和技能,一层一层分析下去,直到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技能为止。 A 归类分析法B 技能先决条件的分析方法C 图解分析法D 态度量表 三、判断题 (正确的在( )中打“ ”,错误的打“”) 1有效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但不能提高其艺术性。( ) 2有助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 3起点能力是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
41、、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的原有基础。( ) 4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要首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其次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最后再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 5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包括其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智能及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特征。 ( ) 6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分析方法。() 7教学过程设计通常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说明教学程序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教学设计也可以采用类似于计算机流程图的形式,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几个环节,清晰地表明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8教学过程流程图的直观性是指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之
42、间的关系、比重,清晰地呈现教学过程的不同层次、各个教学步骤之间的关系及其顺序。() 第五章 有效教学实施 作业题 1 课前教师与学生分别应进行哪些物质准备与精神准备? 2 有效课前准备有哪些作用? 3 有效课外作业的目的有哪些? 4 有效课堂互动有哪些类型及主要特征? 5 论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 答案:1 课前教师与学生分别应进行哪些物质准备与精神准备? 教师的物质准备包括准备教案、教学材料、教学媒体、实验器材等,学生的物质准备包括完成课前必须完成的相关作业、任务,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准备必须的文具,提前进入学习场所(教室、实验室、操场等)等。教师的精神准备包括收集并提供各
43、种反馈信息、反思上节课的得失、进一步熟悉并完善教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前侯课等;学生的精神准备包括及时收集、查看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反思学习得失并查缺补漏,进行必要的复习与预习等。 2 有效课前准备有哪些作用? 首先,教师的课前准备,特别是教师科学地教学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适、教学策略恰当、教学媒体得当、教学进展顺畅、教学过程合理、教学评价科学,而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科学的预设是有效课堂所必需的,是有效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其次,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预设,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艺术生成。因为如果课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那么教师在课
44、堂教学过程中就会游刃有余,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按照预设有序进行,而且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艺术地调整预定方案,使课堂教学活动超越预设,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另外,科学的预设就应该是给课堂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空间的预设。再次,如果课前师生都进行了充分地准备,那么,这节课的进展就一定会顺畅。最后,因为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因此课前准备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主体性的过程。 3 有效课外作业的目的有哪些? 具体来讲,家庭作业的目的可分为学业目的与非学业目的。 其学业目的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使用社
45、区资源并充分开发家庭学习资源以丰富学习内容;扩展学习与教化的范围;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 为各种考试(月考、期末考等)做准备;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使家长有机会协同孩子学习并分享学习经验等。 其非学业目的包括:培养自我安排时间、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手段之一;增加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促进有效的家校合作等。 4 有效课堂互动有哪些类型及主要特征? 按课堂互动的主体来分,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学生与计算机)互动。师生互动又可分为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全班学生
46、之间的互动。同样生生互动也可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按互动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 有效的课堂互动应具有下列特征: ( 1 ) 明确的互动目标 ( 2 )科学的互动组织 ( 3 )和谐的互动关系 ( 4 )适当的互动指导、反馈 5 论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 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充分预设,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课堂,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一)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 ( 1 )预设是课堂的生命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预设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的、学生、内容、策略、媒体和过程进行清晰、理性思考和科学安排。预设让教学不盲目,它是课堂的生命基础。 ( 2 )生成是课堂的生命活力 听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