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大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大全 .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大全一、 论语十则一、知识点梳理一)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 温故而知新 / 3、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
2、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
3、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而二) 、重点词语释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 ,聪明。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9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
4、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三) 重点句子填空。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 “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5、子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 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曰: “其恕乎,。/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 “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四)、重点内容解析。1、如何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学知识是
6、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一个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并能灵活运用的人,这句话说明了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诚实的态度,切莫不懂装懂。二、重点内容练习一)从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则孔子语录,试着说说它的现实意义。示例: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给“恕”字下,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要以此为行动的准则,互相体谅,以礼待人,讲公民道德。二). 阅读语段 , 回答问题(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2解释下列词语。何以:是以:下问: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
7、么?(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C“择”是选择之意。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
8、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答: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1 页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3翻译下列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 _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译: 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译: 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答: _ 。答案(三)( 1)1子贡问道: “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
9、说:“(他)聪敏而且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 2凭什么;因此;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3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2) 1C 2A (3)1 “女”通“汝”,读 r,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了解知道记住知道知道通“智” 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反三4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
10、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 第二则中, 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二、世说新语两则一、知识点梳理一)、字词: 1 差(大致,差不多)2 因 (乘着,趁着)3 至(到)4 去( 丢下)5讲论(讲解)(讨论)6 乃至(才 )( 到 )7 俄、骤(不久,一会儿)(急速,大)8 舍去(放弃, 即不再等候) (离开, 就走了) 9 期行(约定) (同行) 10 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
11、共 21 页11 引(牵,拉) 12 入门不顾(回头看)二)、文章主旨感悟咏雪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7 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三)、文言常识了解刘义庆( 403 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组织编纂了世说新语。四)、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去:离开。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
12、约定。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拉。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 7、“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集会五)、译句1、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2、未若柳絮风起。不如把它比做柳絮随风飘舞。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友人过了正午还没来,陈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六)、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七)、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1
13、页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二、重点难点练习一)、你怎样看待陈元方的“入门不顾”?示例: 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应当即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算作“无礼”?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14、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中: _ 不: _ 引: _ 顾: 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又“ 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
15、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1 页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敬词有 _ 谦词有 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 _ 。8这则故事选自_,作者 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答案1中午通“否”
16、拉回头看2友太丘友 3无信无礼4C 5B 6敬词谦词7 略8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六、 1.淮南子 ?人间训刘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擅长、善于。逃跑。带领。因为。 3.( 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 4寓言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童趣一、知识点梳理作者简介: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字词解释1、余:我。 2、稚:幼小。 3、张目:睁大眼睛。4、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
17、物。5、藐:细微的事物。6、细:仔细。 7、故:因此。 8、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9、私:自己。 10、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1、之:的。 12、项:脖颈,颈。13. 果:果真 1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15、于:在。16、 素帐: 未染色的帐子。 17、徐徐:慢慢地。 18、唳:鸟鸣。19、以为=把当作。20、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 安适、愉快;然:的样子 21、兴:兴致。22、方:刚刚。 23、盖:原来是。24、之:指蛤蟆。25、虾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1 页癞蛤蟆
18、。 26、鞭:名词活用为动词,鞭打。27 然自得:高兴得连声叫好28 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29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译文:我回忆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当)见到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我昂着头看它们(蚊子),脖子也为此变得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的图,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连声叫好。我常常在
19、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自己的身体,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 聚精会神仔细地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和蚊子当作野兽,把土地突起的地方当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当成山沟,精神在这个“山林”中游览,感到安适愉快而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有个庞然大物,推倒石块压倒小草冲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吃掉了。当时我年纪尚还年幼,正看得出神,癞蛤蟆的到来不禁让我大吃一惊,等我神情安定下来,捉住了癞蛤蟆,鞭打几十下之后,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问题: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
20、“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 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6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
21、”、“神游”、“呀然”等。答: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1 页7. 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答: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8. 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答: 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细致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像力。练习巩固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问题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
22、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为加点字注音。怡然称快:庞然大物:癞虾蟆:项为之强:2.上文选自 _ ,作者是 _。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1)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3)为之怡然称快()(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23、4翻译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5第 1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7.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1 页怎样的思想感情?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ych np nl i hma ji n2.闲情记趣3 (1)的(2)它(3)此4、心里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
24、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时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齐,定睛仔细地看。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5、第一段总述物外之趣,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6、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7、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8、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9、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山市一、知识点梳理文学常识:作者: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卷六蒲松龄,世称为“ 聊斋先生” ,字留仙,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称他自己的这书为“ 悲愤之书” 。郭沫若的赞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次虐入骨三分。字词解释1 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涣山,也
25、作“ 焕山 ” 。2 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3 青冥:青天,天空。4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5近中:近处。6 禅院:寺院。禅,佛教用语。7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8 飞甍:飞檐。甍,屋檐。9 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10 未几:不久,不一会儿。 11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写做“ 埤堄 ” 。12 连亘:连绵不断。13 居然城郭: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14 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15 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16 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坊(f ng) ,街巷,店铺。17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
26、前。18 莽莽然: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19 依稀:隐隐约约20 既而:一会儿。21 乌有:没有。乌,同“ 无 ” 。22 危楼:高楼。危,高。23 霄汉:云霄与天河。24 窗扉:窗户。25 裁如星点:仅仅像星星点点。裁,同“ 才 ” ,仅仅。26 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27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28 凭:靠着。29 不一状:形状不一。30 逾时:过了一会儿。逾,越过。31 倏忽:突然。32 .人烟市肆: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33 .遂:终于。34 邑:县35 孤:孤零零36 耸:耸立37 惊疑:惊奇,疑惑38 碧:碧绿3
27、9 甍:屋檐 40 同人: 志同道合的友人41 恒: 经常42 然: 但是 43 数: 几44 明(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1 页自文中 “ 则明渐少” ):光亮,45 行(出自文中“ 又闻有早行者” ):出行46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古今异义词1. 直接古义:一直连接到今译:不经过中间的事物。2. 危古义:高,高耸。今译:危险。3 睥睨古义:指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今译: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译文:奂山的 “ 山市 ” ,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
28、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 山市 ” 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
29、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越高, 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数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 鬼市 ”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答、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2
30、、由本文的内容及“ 危楼 ”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唐李白)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 ” 叫做 “鬼书 ”?答、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 ”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1 页答、孤塔 宫殿 城市 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答,奇异、奇妙、神秘
31、、瑰丽、变化多端。练习巩固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 楼外天也。层层指数, 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
32、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2 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恒(经常)不一见相顾(看)惊疑B始悟为(成为)山市以(用)亿万计C惟(只有)危楼一座则明(明显)渐少D或凭(凭借)或立与世无别(差别)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数至八层,裁如星点。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2)数至八层,裁如星
33、点。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5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A空间顺序B游踪顺序C时间顺序D逻辑顺序6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_ 解释: _ 。_ 解释: _ 。_ 解释: _ 。_ 解释: _ 。_ 解释: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1 页作用: _ 。7 “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9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答10.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
34、鬼市”? 11.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到为初生阶段;为发展阶段;是高潮阶段。答案 1 C( “危楼”即高楼) 2. 3. 4.(2)夸张(2)比喻(3)排比 5C 6无何:不一会儿未几:不一会儿既而:不久逾时:过些时候倏忽:转眼之间作用: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7没有子虚乌有8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 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 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 9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 10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11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寓言
35、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天雨墙坏雨:下雨坏:毁坏2、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是“以 为聪明 ”3、不筑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6、塞翁失马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2、人皆吊之吊: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1 页4、居数月
36、居: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6、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大:大规模二、中心思想:这则寓言以 “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的故事, 说明了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
37、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本文选自,此书为西汉淮南王编著。成语“”出自于此。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独以跛之故()3.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近塞之人,死者十九。4.本文是一则(文体) ,其蕴含的道理是是:答案1.淮南子 ?人间训刘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擅长、善于。逃跑。带领。因为。3.(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4寓言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
38、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古诗词阅读(一) 、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明月别枝惊鹊(二) 、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下列问题。1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1 页_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 (三) 、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篇名作者出处体裁观沧海白居易全元散曲元曲西江月马致远乐府诗集古体诗天净沙秋思王湾稼轩长短句
39、五律钱塘湖春行曹操白氏长庆集词次北固山下辛弃疾全唐诗(四) 、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B 西江月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C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 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D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五) 、阅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体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写景诗。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 _ 4本诗以 _字统领全篇,先写 _景,然后写 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_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1 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 前两句为第一层, 侧重写天门山的 _景色
41、,后两句为第二层,侧重写天门山的_景色。“两岸青山相对出” , 一个“ _”字,逼真地写出东西两山从江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态美的感受; “孤帆一片日边来”写_由远而近,由小而大,暗切题中的“ _”字。6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往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B 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缤纷, 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日”和“帆”虽不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C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D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没有直接
42、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从其呈现出来的山水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豪迈奔放的情感。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这是 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诗,内容上属_之作。8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_ 9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_ 。10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_ 。11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
43、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_ 。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1 页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12诗题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答:_ 。13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14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答:_ 。七
44、年级 ( 上) 语文诗词名句背诵资料积累: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 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 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曹操的观沧海:
45、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1 页4、辛弃疾
46、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5 杜牧的泊秦淮 :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 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8、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47、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9、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 9 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诗中
48、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 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 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1 页(二)
49、 检测练习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谈学习方法的:4.论语的 论读,它是的书。5.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8.小明
50、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9.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是是。10.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11.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1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1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