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导学案 全套.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57643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导学案 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导学案 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导学案 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导学案 全套.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章(组)一主备人杨红敏学习内容例1、2课型新授课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于收集数据可能不会陌生,但对于统计图和统计表可能接触不多,如何利用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其整理是孩子们要学习的关键。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根据收集的数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难点: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2、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法、学法讲解法、 引导启发、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具、学具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学 习 过 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小组汇报,课前调查吃水果的情况。谁能有办法,把汇报的结果有条理的写下来。(教师利用表格把孩子们调查的结果展示出来,以方便孩子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2、 通过你们调查的结果,谁来说说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多?你能算出本班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独立完成)3、同学们真棒!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数据收集整理板书。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一)多媒体出示例1题目。1、 教师引导:(1) 问:以上四中颜色,你比较喜欢哪种颜色?(2) 全校要想定做校服,

3、哪种颜色合适?你有什么方法吗? 你的理由是什么?(3) 班上这么多同学的意见不一样,怎么才能把校服的颜色定下来,谁有好的办法吗?(4) 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汇报讨论方法: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2、 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提示:如何调查?采用什么方式呢?3、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例1.(1)学生独立完成。(2)全部交流,教师点评。你用的什么方法?收集学生采用的方法,指出各种方法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二)出示例2:1、学生口述题目。2、引导:现在这两个同学要选择其中一个去参加比赛,要选哪一个?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1)跟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2)自学教材,你喜欢那一种方法?为

4、什么?全班汇报交流。 优化收集方法。(3)总结: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通称:投票“符号”收集法。三、实践应用、拓展练习1、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仔细观察题目:春游可以去哪些地方? 学生汇报)、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去春游人数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讨论并独立完成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2、生活问题: 课后请调查本班同学喝不味的牛奶的情况并进行整理。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1题板 书 设 计实践收集整理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章(组)一主备人杨红敏学习

5、内容练习一:17题课型练习课教材简析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练习,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熟练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学情分析孩子们已经对统计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应用,但还需要孩子们具体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丰富且熟悉的资源,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目标通过练习,学生深化理解统计的意义,熟练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统计的意义,熟练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难点:理解统计的意义,熟练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法、学法引导练习、独立作业教具、学具课件课时安排第2课时学 习 过 程一、 基础练习1、 全班汇报交流,第1题。集体订正。2

6、、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那个季节,把结果填入校表。季节春夏秋冬人数 (1) 教师有序地帮助提问:喜欢春、夏、秋、冬的学生请举手。(2) 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数据。(3) 独立完成下面数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如,认真读题、看清要解决的问题等)3、 出示表格信息图: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晴正 正 正阴正 正 雪学生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汇报交流,集体订正。二、指导练习。1、练习一:4题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2)他们收集的方法是一样的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这个问题用哪种方法更合适呢?(3)跟你的同桌合作一下,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后,记录在表格中。并回答问题提醒:同桌合作的时候要分工明确,

7、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2、练习一:5题 (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三、拓展练习1、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如果,我们班要开一个联欢会,需要买些水果,买什么水果好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 汇报课前调查的结果,同桌交流。(2) 独立完成下面问题并订正。(3) 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买哪几种水果最合理?为什么?2、 出示第7题: (1)图上是 什么?(统计图)图中 一个小格表示多少?(2)每天买了多少份报纸?请你把数据整理出来。(3)独立完成问题。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题。板 书 设 计数据收集整理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那个季节,把结果填入校表。季节春夏秋冬人数二年

8、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一、 温故知新天信小学二年级各班男生人数情况如下:二(1)班有男生33人,二(2)班有男生32人,二(3)班有男生32人,二(4)班有男生30人。根据上面数据,完成统计表新|课 |标| 第 |一| 网 二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表班级二(1)二(2)二(3)二(4)人数(1)( )班男生最多,( )班男生最少。(2)( )班的男生人数和( )班的男生人数同样多。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8页例1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

9、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w W w .X k b 1. c O m把6颗糖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画图表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10张正方形卡片(1)2个2个地分;( )、( )、( )、( )、()()个个地分;( )、( )15个卡片(1)个个地分;( )、( )、( )、( )、()()个个地分;( )、( )20根小棒(1)个个地分;()个个地分;()个个地分;X k B 1 . c o m()个个地分;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 平均分的方法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一、 温故知新()一共有()个三角形。()平均分份,每份()个。()平均分份,每份()

10、个。()平均分份,每份()个。()平均分份,每份()个。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页例、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个。个果冻,每个一份,能分成()份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平均分得方法:新课 标 第 一 网例按指定份数分平均分(平均分得方法抄在课本第页)例按每份的个数分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有()个,平均分成堆,每堆()个,如果没堆分个,可以分()堆。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11、 课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一、 温故知新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14页例、5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个?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可以用()法表示。 ( )( )( ) ( ) 读作:( )除以( )等于( )。 ( )( )( ) ( ) 读作:X K b 1.C o m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

12、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 ),横线要( ),上下两点要( )。1535 读作: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表示把15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1836 读作: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一、 温故知新1.84=2读作: 102=5读作:18除以3等于6写作: 15除以5等于3写作: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3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2= 43= 25= 33=4填空。2( )=4 3(

13、)=6 4( )8( )3=12 ( )4=20 5( )=155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 8421234 l262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8-19页例1、2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X k B 1 . c o m1、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列式: 想:三( )十二,商是( )。244 想:四( )二十四,商是( )。246 想:( )六二十四,商是(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14、: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 温故知新44= 162= 366= 62= 102= 42= 82=66= 21= 61= 122= 246= 93= 155=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23页例3。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X k B 1 . c o m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看一看两次分小

15、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 温故知新1.186=3,读作:( ),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2.把12个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个,12个 ,每份分4个,可以分成( )份。X k B 1 . c o m3.计算122=( )时,想口诀:( ),商是( )。4.根据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 ( )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29页例1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

16、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3、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生:我发现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 )。w W w .X k b 1. c O m4、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5.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平移和旋转

17、一、 温故知新新| 课 | 标|第 |一| 网 1.判断下面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的在括号里画“ ”,不是的画“ ”。 6 ( ) ( ) ( ) ( )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30-31页例2、3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请你观察缆车做了什么运动?( )观察电风扇、风车等做了什么运动?( )滑梯、缆车整体向一个方向呈直线移动,这样的运动叫( )。小风车、摩天轮整体围绕一个固定点移动,这样的运动叫( )。连一连升旗时国旗的运动 钟

18、摆的运动在算盘上拨珠 平移 电梯的运动风扇叶片的运动 火车的运动归类荡秋千 跷跷板 小火车 风车 地球自转 缆车 转椅平移 X k B 1 . c o m旋转新课 标第 一 网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温故知新X|k | B| 1 . c|O |m七七( ) 二七( ) 五七( ) 六七( ) 四七( ) 一七( ) 一八( ) 三八( )二八( ) 四八( ) 六八( ) 五八( )七八( ) 八八( ) 九八( )78= 69= 2 8= 59= 76= 11=123= 155= 62= 84= 93= 246=255= 426= 3

19、66= 455= 123= 44=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38页例1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1、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1)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568=( )怎样计算?口诀:( ),商是7。(2)如果挂成7列呢?平均每列几面?X k B 1 . c o m567=( ) 口诀:( ),商是(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568=( )想:( )八五十六567=( )想:七( )五十六它们的被除数( ),但除数和商的位置(

20、 )。使用同一句口诀( )74 口诀:(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温故知新1. 计算新- 课 -标 -第 -一- 网63= 124= 357= 44= 55= 17= 142= 11= 63= 426= 26= 82= 33= 64= 74= 12= 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2.默写9的乘法口诀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39页例2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

21、步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1、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1)有27个气球,分成9列,平均每列几个?可以怎样列式?279=( )怎样计算?口诀:( ),商是( )。(2)如果挂成3行呢?平均每行几面?273=( ) 口诀:( ),商是(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79=( )想:( )九二十七273=( )想:三( )二十七它们的被除数( ),但除数和商的位置( )。使用同一句口诀( )279( ) 273( )口诀:( )九二十七 口诀: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解决问题一、 温故知新1、每

22、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w W w .x K b 1.c o M76= 217= 186= 426= 46=47= 497= 55= 66= 355=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42页例3。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怎样解答?需要知道:( )。 用( )法解答。列式: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列式: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玩具车,一辆玩具车多少元?列式: 答:一辆小汽车4

23、元。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新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同级运算一、 温故知新1.列竖式新| 课 | 标|第 |一| 网 1698 32106 252010 48817计算连加、连减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47页例1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w W w .X k b 1. c O m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列式: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在书写时

24、,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 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153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往( )按顺序计算。X|k | B| 1 . c|O |m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不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 温故知新计算连加、连减的要按照从( )到( )的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往( )按顺序计算。23+6-11 35-6-12 468 4889 15-7+14 935= = = = = = = = = = =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48页例2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

25、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在玩,共有3个跷跷板。又有7个小朋友来到乐园。http:/w ww.xkb1. com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问题:1.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 )法,后算( )、( )法。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 温故知新12430 247 632 15108= = = = = = =1053

26、 7(76) 10(53) 776= = = = = = =小结:我们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新课 标 第 一 网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49页例3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7(75) (7742)7= = =问题: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

27、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一、 温故知新(3020)5 72(189) 6585 2075 = = = = = =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 = = = = = =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453-54页例4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新课 标 第 一 网1、学习目标: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两步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一)出示例4出题图,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2

28、.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分步列式:(1) 综合算式: (2)问题: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一、 温故知新 数位顺序表:.( )位( )位百位( )位个位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X k B 1 . c o m在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

29、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87,它是由( )个十、( )个一组成的。 387,它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659,它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214,它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一百五十三写作: 八百写作: 九百五十写作:三百零七写作: 六百零九写作: 一百七十写作: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83-84页例6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X k B 1 . c o m1、学习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

30、这些星星有多少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一数。学生先自己数,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出最简便快捷的数数方法。写出结果:( )颗。这些星星,每100颗排成一个小方块。10个一百十一千,一眼看上去他们就不止10个,所以,我们可以先一千一千的数,剩下再一百一百、一十一十、一个一个的数。两千四百五十八由(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万以内数的读写一、温故知新 w W w .x K b 1.c o M238 读作:( )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805读作:( )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439读作:( )由( )

31、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700读作:( )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780读作:( )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85-86页例7、8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3745读作:( )由(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2080读作:( )由(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6009读作:( )由(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

32、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一千三百四十二 写作:三千零六十九 写作:七千零一 写作: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温故知新 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 )个0,末尾的0( )读。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90页例9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新- 课 -标 -第 -一- 网1、学习目标: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

33、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1.1899和940 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94018991899大于940。因为1899是四位数,而94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划线部分抄在课本90页)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2365和1350 的大小? 13502365 因为2365大于1350。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2365的千位是2比1350的千位1大,所以2365大于1350。 18991350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划线部分抄在课本90页)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划线部分抄在课本90页)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