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高校教师资格证模考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家高校教师资格证模考提分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B.爱岗敬业C.努力学习D.一丝不苟【答案】 B2. 【问题】 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慢慢能看清事物,这种现象属于( )。A.视觉明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视觉暗适应【答案】 D3. 【问题】 教师高尚的()、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A.思想道德品质B.人格魅力C.情操D.品质【答案】 A4. 【问题】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A.形象
2、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情绪记忆【答案】 C5. 【问题】 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 D6. 【问题】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A.政治观点B.思想意识C.理想信念D.价值观【答案】 D7. 【问题】 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 C8. 【问题】 内部学习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求知欲和()。A.兴趣B.需求C.好奇心D.虚荣【答案】 C9. 【问题】 陈述性知识一般以( )形式在头脑中
3、贮存和表征。A.动作B.表象C.命题和命题网络D.以上三者【答案】 C10. 【问题】 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A.育人的角色B.研究的角色C.代理的角色D.管理的角色【答案】 D11. 【问题】 在思维的( ),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A.言语前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具体形象思维阶段D.形式逻辑思维阶段【答案】 B12. 【问题】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答案】 A1
4、3. 【问题】 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B.品德评价C.批评教育D.价值澄清【答案】 D14. 【问题】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答案】 C15. 【问题】 师生交往系统一般有集中型、松散型和()三种典型方式。A.单向型B.外倾性C.内倾往D.温和型【答案】 D16. 【问题】 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 )。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答案】 A17. 【问题】 教师讲课
5、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A.差异律B.强度律C.活动律D.组合律【答案】 D18. 【问题】 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答案】 D19. 【问题】 在心理学、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A.道德B.品德C.性格D.人格【答案】 C20. 【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6、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是( )。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
7、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D.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答案】 ABC2. 【问题】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涉及到( )。A.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B.深化教育改革C.加快教育现代化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案】 ABCD3. 【问题】 确定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一般应坚持的原则有( )。A.价值性B.创新性C.重复性D.可行性【答案】 ABD4. 【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A.适时原则B.完整原则C.经济原则D.实践原则E
8、.量力和满足原则【答案】 ABCD5. 【问题】 从依赖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转变,体现了( )。A.学习观的变化B.学习方式的变化C.学习内容的变化D.师生关系的变化【答案】 ABD6. 【问题】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特点有( )。A.专业性B.学术性C.合作性D.实体化E.直接性【答案】 ACD7. 【问题】 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 )。A.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B.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C.加强学校的严格管理D.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答案】 ABD8. 【问题】 高等学历教育的入学资格包括( )。A.低一级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B.经考试合格C.被高等学校录取D.无犯罪记录【答案】 A
9、BC9. 【问题】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A.多读书,读好书B.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C.做中学D.为人师表【答案】 ABCD10. 【问题】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A.反思性B.继承性C.全球性D.符号性【答案】 ABCD11. 【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的要素有( )。A.教师道德原则B.教师道德评价C.教师道德规范D.教师道德范畴【答案】 ACD12. 【问题】 创造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A.问题性B.探究性C.想象性D.趣味性E.个性化确认答案【答案】 AB13. 【问题】 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有( )。A.
10、有精深的专业知识B.有精益求精的精神C.有谦虚谨慎的态度D.有合作共赢的心态E.有锐意创新的品质【答案】 ABC14. 【问题】 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A.价值观念模糊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 ABCD15. 【问题】 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 )。A.职业生涯的决定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答案】 BCD16. 【问题】 荣誉包含的意义有( )。A.家庭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B.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C.他人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
11、我意识D.个人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答案】 BD17. 【问题】 河南考题:记忆的品质有( )。A.记忆的敏捷性B.记忆的持久性C.记忆的精确性D.记忆的广阔性E.记忆的准备性【答案】 ABC18. 【问题】 我国教育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B.严格做到依法行政C.加强教育法制工作机构和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D.建立、健全严格、公正的教育处罚和救济制度E.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答案】 ABCD19.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 )。A.法制意识B.政治思想C.业务水平D.工作态度E.工作成绩【答案】 BCD20. 【问
12、题】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模仿B.从众C.顺应D.强化【答案】 AB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大学宿舍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小黄晚上、早晨都喜欢打开窗换换新鲜空气,而其他室友却觉得小黄存心让她们生病,一起指责他;晚睡的学生不愿关灯,或是“煲电话粥”不注意控制音量,或是用电脑时还用音箱,或是键盘声很大,惹得早睡的学生甚是恼怒。第二天,早起的同学有意无意提高洗漱声音,吵醒还在睡梦中的室友。结合案例,举例说明如何在宿舍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案】(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会在初次交往
13、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么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大;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则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小。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刻地影响交往的深度。(2)主动交往。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3)移情。移情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所谓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积极地参与别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得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在大学宿舍交往中,首先同学们彼
14、此之间要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有利于以后共同生活和交往;其次,舍友之间要主动交往,不能各自固守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主动交往中大家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制定共同的生活作息制度:同时,学生要学会移情,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如晚睡的同学要考虑到早睡同学的睡眠要求,“煲电话粥”的同学也要考虑到其他舍友的感受,学会控制音量,早起的同学也要注意不要影响还在睡梦中的室友。如果学生们都具有移情的能力,就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2.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早稻田大学创办以来首次决定取消一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该校发表的消息说,中国国籍的留学生晏英的博士论文多处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违反了基本的学术道德。早稻田大学发
15、表的消息说,中国国籍的留学生晏英在该校大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经营研究科学习期间,于2010年9月以“从近代立宪主义原理来看现代中国宪法”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在2011年8月,学校接到了该论文剽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匿名告发。学校进行内部调查后发现,这一篇论文至少有64处抄袭了他人的研究文献和网络上的研究成果。晏英本人承认有12处剽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一篇论文已经在2010年1O月出版。早稻田大学创立于1882年,1920年正式改建成现在的大学。早稻田大学21日做出决定,取消晏英的博士学位。该校称,取消博士学位是学校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从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这一角度,谈谈学术腐
16、败、学风不正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答案】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1)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占为已有。(2)伪造或者是拼凑包装。(3)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4)大搞不正之风。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从学术界本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
17、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除学术腐败现象,有赖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传播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角度,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要遵循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学术道德规范。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即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要有任何个人的主观臆测,不要用感情好坏来歪曲事实、乱下结论;治学严谨,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要老老实实,不要有半点虚假和骄傲,坚持一丝不苟,确保研究数据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在科学研究中要求做到:(1)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
18、价值;(2)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3)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要尊重事实,不要先人为主;(4)反对学术腐败,比如抄袭剽窃、伪造或拼凑包装、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大搞不正之风等行为。因为这些学术腐败严重危害学生、学术研究、科学和社会事业进步。此外还要重视学风建设,真正树立正气,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不能宽容弄虚作假的做法。要建立和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3.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
19、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怎样帮助小李改变当前的状况?【答案】首先,要端正考试动机。明确考试只是衡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之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更扎实地掌握文化知识。其次,要保持身体健康。考前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要充分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增加营养,可以进行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4. 大学生李某平时在校学习成绩一般,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他都认为这类考试小菜一碟,未加以重视,结果考试成绩往往
20、不理想。到了大四,面对未来的选择时,他决定要考研,同时他认为能否考上研究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发誓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你运用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分析李某平时考试和考研都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的建议。【答案】(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李某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对平时期末考试未加重视,动机水平太
21、低;而考研时他认为考研是否成功对自己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特别想成功,动机的水平又过高,所以结果事与愿违。(2)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较容易、较简单的考试时,应尽量向学生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动机激起水平达到中等偏高的最佳状态;而在较重要、较困难的考试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让动机激起水平处于中等稍低的最佳状态;学生在备考时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5. 作为一名志愿者,自2007年初进社区讲授
22、四大名著、唐宋诗词至今,北京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副教授张亚宁已为普通百姓免费授课2000课时。张老师家住石景山,每次利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跑到学校周边的社区讲课,路上乘地铁、公交要耗费一个多小时,有时凌晨5点就要起床出门。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速效救心丸随时带在身边。张老师说:“平时社区居民很难接触到古典文学赏析,能把大学办到他们身边,是我最大的享受。”请结合案例,谈谈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应如何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问题。【答案】奉献是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之一。人们把高校教师以自己的学科专长为基础,除完成高校的本职工作之外,还根据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术组织的兼职劳动统称为
23、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积极效应。高校与社会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加强。高校需要通过教师的社会服务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需要通过教师的社会服务来获得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也需要高校为自身的发展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基础。因此,高校的社会服务必定会体现出道德上的奉献精神,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有消极和负面的一面,滋生执着于金钱和实惠,极端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在肯定人们关心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提倡奉献精神,提倡为远大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这是高校教师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服务都是有价的,许多引领社会发展的各种支边活动和科技扶贫活动也不可能是按酬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