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高分预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高分预测试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人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核心意义的部分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品德【答案】 C2. 【问题】 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 D3. 【问题】 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
2、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 C4. 【问题】 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答案】 C5. 【问题】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答案】 D6. 【问题】 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A7. 【问题】 对教师正直道德品
3、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 C8. 【问题】 认为理想自我难以实现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现实自我太不争气甚至无法容忍,但又没法改变,这属于( )。A.自我矛盾型B.自我扩张型C.自我否定型D.自我萎缩型【答案】 D9. 【问题】 在心理学、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A.道德B.品德C.性格D.人格【答案】 C10. 【问题】 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
4、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答案】 A11. 【问题】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A.政治观点B.思想意识C.理想信念D.价值观【答案】 D12. 【问题】 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A.标准参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答案】 D13. 【问题】 测验的()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A.效度B.信
5、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14. 【问题】 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鲁姆D.亚当斯【答案】 C15. 【问题】 对节操道德品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始终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能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事业和个人利益C.能以高尚的道德姿态为教育事业服务D.始终坚信并完全保持住社会公认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答案】 B16. 【问题】 下面哪种不是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A.再测法B.复本法C.分半法D.异质法【答案】 D17. 【问题】 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投射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 B18. 【问题】 平时我们所讲的
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 B19. 【问题】 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 C20. 【问题】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A.能力B.性格C.作风D.期望【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社会思潮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A.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B.反映了一定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C.具有一定理论
7、色彩D.会造成社会生活的不稳定【答案】 ABC2. 【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不同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哪两大类( )A.陈述性知识B.动作性知识C.形象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AD3. 【问题】 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指( )。A.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C.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D.教育总经费逐步增长【答案】 ABC4. 【问题】 关于人生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A.人生价值就是人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的消极作用B.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他人和自
8、我的需要C.人生价值表现为他作为一定社会主体的价值客体D.人生价值表现为他把自己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客体【答案】 BCD5. 【问题】 道德情感的形式主要包括()。A.直觉的道德情感B.社会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伦理的道德情感E.形式的道德情感确认答案【答案】 ACD6. 【问题】 有关机关或职能部门接到教师申诉书后,应对申诉人的资格和申诉的条件进行审查,分别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A.对于符合申诉条件的应予以受理B.对于不符合申诉条件的,可以答复申诉人不予受理C.对于申诉书未说清申诉理由和要求的,不可受理D.对于申诉书未说清申诉理由和要求的,可要求申诉人重新提交申诉书【答案】
9、ABD7. 【问题】 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有( )。A.议案的提出B.议案的审议C.议案的表决和通过D.议案的公布【答案】 ABCD8. 【问题】 正确处理好教师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要点包括( )。A.在实现教师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实现好教育事业整体利益B.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结合C.在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个人应自觉服从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D.在维护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和关心个人利益【答案】 BCD9. 【问题】 属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A.冯特B.铁钦纳C.斯金纳D.苛勒【
10、答案】 AB10. 【问题】 从创新维度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下哪些观点( )。A.更加尊重乡村独立性和差异性。B.更加注重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积极性C.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发展D.更加深化对乡村地位和价值的再认识【答案】 ABCD11. 【问题】 感觉适应是( )心理现象。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D.两种刺激同时作用时引起的【答案】 AB12. 【问题】 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治C.既注意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立足于中国国情,从
11、实际出发,不照搬照抄D.坚持把法治建设的基础放在制度建设和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上,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文明水平【答案】 ABCD13. 【问题】 十九大报告把党的建设放到( )的构架中。A.伟大斗争B.伟大工程C.伟大事业D.伟大梦想【答案】 ABCD14. 【问题】 以下关于应用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用伦理学是对规范伦理学的实践B.应用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C.应用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现实需要推动产生的D.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单一独立学科【答案】 ACD15. 【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应提倡的功利意识是( )。A.见利忘义B.急功近利C.义利兼顾D.见利思义【答案
12、】 AB16. 【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模式( )。A.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B.牛津模式C.哈佛模式D.筑波模式E.剑桥模式【答案】 ABD17. 【问题】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有( )。A.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B.未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C.后勤服务人员D.成人高等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答案】 BC18. 【问题】 教师的道德理想内容包括( )。A.崇高的理想信念B.教书育人C.以人为本D.为人师表【答案】 ABD19. 【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包括( )。A.初创阶段
13、B.过渡阶段C.工作阶段D.结束阶段【答案】 ABCD20. 【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 )。A.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作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B.正确处理耻辱感和荣誉感的关系C.划清虚荣心和荣誉感的界限D.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答案】 A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法学院男生张继波,还是在他10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他随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继波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但他特别粗心,在家里举胳膊抬腿,不是打翻了壶就是碰掉了碗,做作业也是草草率率的。妈妈说了无数次,可他就是改不了,他妈妈遇事只好不许他动手,为此
14、,他妈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师,老师就有意的训练他。“我的眼镜忘了拿了,请你帮我拿,可别碰坏了,那是一幅很贵的眼镜啊!”继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镜拿来,没有碰坏。“我口渴极了,请帮我倒杯水,倒满点,可别撒了!”于是,一杯满满的水轻轻地放在老师面前,一点也没有撒。每当这时,老师就鼓励他:“我看你妈说得不对,其实你很仔细,今后做什么事都要这样。”后来,老师又让他衣服破了自己补,参加学校美术社学画画,就这样,他终于进步了,变得非常细心和耐心。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1)为什么张继波在妈妈的帮助下改不掉缺点,而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改掉呢(2)老师的做法符合什么品德心理学原理【答案】(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
15、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这些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可从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综合反映出来。品德不是个体先天的秉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其实质是把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完成道德任务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
16、标志。综上所述,张继波的问题是一个道德行为养成问题,而非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问题。由他“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就可以看出他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是比较好的,只不过由于他“特别粗心”而使行为养成上有问题。妈妈多次地说他,都只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帮助他,所以不起作用,而老师则主要是从道德行为的养成上训练他,所以效果显著。(2)老师在对张继波的道德行为训练上符合道德的心理学原理是:明确地提出了完成道德行为是具体要求和掌握完成道德行为的方式;坚持在实践中训练;由简单行为训练开始向复杂行为发展。2. 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精神,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其
17、中岗位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划分为13个等级。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用岗位等级,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仍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对应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副教授对应专业技术五至七级岗位、讲师对应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岗位、助教对应专业技术十一至十三级岗位,共十三个岗位等级。即使职称一样也将根据不同级别享受不同待遇,资历、头衔和工龄在此次评级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正在高校中陆续实施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将使高校教师原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务细分为13个岗位等级。请依据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谈谈您是否赞成教师岗位分级制度【答案】(1)高等学校的
18、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其劳动的特点如下: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等。教师要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去教育影响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培养,具备深厚的专门知识,才能从事这种复杂的劳动。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研究活动过程中,思想、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等的创新特征。特别是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科学研究任务,要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去创造知识。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不断推出新的劳动成果,增加新内容的创造性劳动。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
19、群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体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与不同个体之间在学科、专业以及任务分工上的协作性,两者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个别劳动寓于教师群体劳动之中,高校教师只有把自己看成是组成教师群体的一分子,协作共事、默契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出色完成教学研究的任务。(2)高等学校教师岗位分级制度的采用,掀开了对高校教师体制的改革,应用西方激励性的评价制度来对中国原有教师的体制进行一系列变革,旨在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激励教师在高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改革,我表示赞成,原因如下:分级激励了教师的主动性。将高校教师分为十三个级别,即使在教授和副教授群体中,也分为若干个级别,加上教师聘任
20、制度的应用。对教授终身制形成了冲击,打破了教授终身制,教师要为聘任的延续而不断努力,即使评上了教授职务,也仍然得继续改善和努力。分级制的采用激励了教师的动力和积极态度,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外部的激励制度,促使教师的不断进取,形成教师能力的持续性改进。分级制评比标准多样化。将资历、头衔和工龄都加入到评比的标准之中,同时在教师岗位评比中应用了学术性的成就作为标准,使得教师的评比和升级标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吸收了以前教师岗位改革的有利经验,也改善了原有的不足,使得教师的评比,既可以按照学术性的成就,也可按照资历性因素。对新教师和老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使教师不断改善自身的处境,争取高的级别。将教师的绩
21、效和薪酬挂钩。教师职务的分级别与教师的工资收入是挂钩的,开始强调重视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做了取舍,突出教师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利于教师工作成绩的获得。将教师的工资作为激励性因素,和职务级别相对应,起到一个双重激励的作用,给与教师足够的工作动力,激励教师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职务分级和岗位管理的结合。对教师工作职务的分级与教师的岗位聘任制是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加强对教师工作和岗位的管理,使得教师的工作和职务是相对应的。教师职务级别的提升是和岗位的留任相互配合,打破以往教师岗位陷入“死水”的境况,引入了激励性的机制和因素,来激活教师队伍,促使其本身发生一定的变革。3. 黎志坚老师是商学院
22、某班的班主任,并在该班讲授(管理心理学),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他不仅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上把每次小考大考的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地公布出来,有时甚至连作业的成绩都要公布出来,而且还把其他老师登记的成绩也要来,依次予以公布。90分以上的用红字,70分以上的用黄字,60分以上的用蓝字,60分以下用黑字。而在他自己所教的课程上,则干脆连问答卷也一并公布出来,并用红笔标明对与错误之所在,他说,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有一些老师和学生反对他这种做法。结合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黎老师这样做的合理之处是什么(2)有人反对黎老师这种做法,你认为他们反对的理由会是什么【答案】(1)该教师这种做法的
23、合理之处是:学生知道学习成绩,知道解答问题的正误,就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其中,使成绩优异者知道自己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是正确的,因而得到加强,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而成绩差者,知道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急起直追。在多种动机或诱因中,使学生知道结果是影响学习的一个条件。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自己进步的情况,包括知道学习成绩,知道解答问题的正误,就能进一步激发他努力学习的动机。许多实验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的结果,学习积极性高,进步也较快。因为知道结果和自己的进步,就意味着自己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是正确的,因而得到加强,并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志向;同时知道
24、自己的进步情况,也能发现缺点、改正缺点。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能激发学习的上进心,获得更高成就的愿望。(2)反对的理由可能是:这种做法可能打消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在动机的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对学生的抱负(即志向)发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学生总希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些。过去一贯取得成功的学生,所确定的抱负水平总是超过他过去的成绩,成功不断地强化他的“抱负”,成为自我鼓励的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断遭受挫折(如一贯分数低),他们就会确定与现实不符的抱负水平,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过分惧怕失败就会确立不合理的过低的目标。由此可见,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对个人的学习效率、兴趣与抱负有显著的影响。利用
25、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必然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成功的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期望进一步解决问题,而屡次的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感,兴趣低落,削弱学习的效果。而一个班级里优秀的只是那么几个人,大部分人都只能是中等和偏低的成绩,黎老师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放弃大多数人的做法。4. 某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2012年10月该校大学数学教师李某在评职称提交的科研资料中有一篇论文经人举报涉嫌抄袭。该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经过调查,发现该篇论文与国外刊物上发表的一篇英文版论文90%相似,该教师只是简单的翻译为中文即以本人名义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表。职称评审委员会发现后将情况报到学校,学校认为李某作为一名教师,
26、在科研和评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情节恶劣,最终学校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将李某解聘。李某不服,认为学校处罚过严。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学校对李某做出了解聘的决定,李某如果不服,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2.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多少日内做出处理?3.如果李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处理决定还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答案】1.李某如果对学校的解聘决定不服,可以向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2.受理申诉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3.如果李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核或依法提起
27、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考生可结合实际自由发挥)5. 法学院男生张继波,还是在他10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他随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继波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但他特别粗心,在家里举胳膊抬腿,不是打翻了壶就是碰掉了碗,做作业也是草草率率的。妈妈说了无数次,可他就是改不了,他妈妈遇事只好不许他动手,为此,他妈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师,老师就有意的训练他。“我的眼镜忘了拿了,请你帮我拿,可别碰坏了,那是一幅很贵的眼镜啊!”继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镜拿来,没有碰坏。“我口渴极了,请帮我倒杯水,倒满点,可别撒了!”于是,一杯满满的水轻轻地放在老师面前,一点也没有撒。每当这时,老师就
28、鼓励他:“我看你妈说得不对,其实你很仔细,今后做什么事都要这样。”后来,老师又让他衣服破了自己补,参加学校美术社学画画,就这样,他终于进步了,变得非常细心和耐心。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1)为什么张继波在妈妈的帮助下改不掉缺点,而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改掉呢(2)老师的做法符合什么品德心理学原理【答案】(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这些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可从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综合反映出来。品德不是个体先天的秉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其实质是把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
29、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完成道德任务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综上所述,张继波的问题是一个道德行为养成问题,而非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问题。由他“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就可以看出他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是比较好的,只不过由于他“特别粗心”而使行为养成上有问题。妈妈多次地说他,都只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帮助他,所以不起作用,而老师则主要是从道德行为的养成上训练他,所以效果显著。(2)老师在对张继波的道德行为训练上符合道德的心理学原理是:明确地提出了完成道德行为是具体要求和掌握完成道德行为的方式;坚持在实践中训练;由简单行为训练开始向复杂行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