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2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55239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2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2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28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第 27 页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一、概述 鸡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的传染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二、病毒性传染病 (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该病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2、,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此外

3、,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的禽产品往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 (1)最急性 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 体温升高,可达4344;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

4、止,并见软蛋增多。病程为35天,死亡率高。 (3)亚急性或慢性 又称非典型或温和型鸡新城疫。病初与急性相同,微症状较轻,不久就减退,出现神经症状,一肢或四肢麻痹,瘸腿或不能站立,翅膀麻痹下垂。有的运动失调,常伏地转圈。病程可长达12个月,除极少数可康复外,极大多数因采食困难等原因终究死亡。 3、剖解变化 病鸡的主要病变为广泛性出血。腺胃乳头或乳头间点状出血,或腺胃与肌胃间,食道与腺胃间有出血斑或出血带,有时形成小的凹陷溃疡;肌胃角质膜下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和整个小肠粘膜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出血,病程稍久的常出现溃疡,如枣核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直肠黏膜出血;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腔脂

5、肪出血。 4、防治方法 (1)建立并贯彻各项预防制度,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定期消毒,严格检疫。 (2)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亦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立即彻底消毒环境,并给鸡群进行系苗加倍剂量的紧急接种;鸡场内如有雏鸡,则应严格隔离,避免系苗感染雏鸡。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两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重新进鸡。 发生本病时应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处理。扑杀病禽和同群禽,深埋或焚烧尸体;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环境要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立即紧急接种疫苗。 (二)禽流行性感冒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

6、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1、流行特点 1900年代早期,禽流感在意大利被首次确认。1960年1000多只普通燕鸥在南非死亡,这是第一次发现禽流感引发的高死亡率案例,属于H5N3型。在家禽中鸭、鹅一旦受到感染,抗病

7、能力比较高之余,病发后的生存机会也很高。然而,鸡只对流感病毒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感染的话,不单止传播得快,而且染病的鸡很快就会死亡。农民过去一般称这种现象为“发鸡瘟”,并未有特别留意背后的原因或病发的机制,直到出现禽流感经动物向人传播并至死的病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禽流感。在2004年和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中,也有媒体指出禽流感病毒源自野生鸟类并传播至饲养场,进而传给人类。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2、临床症状 潜伏期由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一般为45天,病症多种多样,取决于鸡的种类、年龄、性别、并发感染情况和病毒性肿胀,

8、眼鼻有较多分泌物,出现咳嗽、喷嚏、啰音、呼吸困难,有时有怪叫声,严重者窒息死亡。另外,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和下痢,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急性重症死亡率高达75以上,有的甚至达99.99。 3、剖解变化 消化道病变明显,口腔黏膜、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腿部、胸部、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头颈及胸部皮下水肿,腹腔内有纤维性渗出物。卵巢及输卵管充血或充血,卵泡颜色变淡,破裂的卵泡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防治方法 首先,要加强卫生管理,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防止引入病原。在雏鸡2530日龄和11012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 一旦发生可疑病鸡,就应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严格处理病、死禽

9、等措施。当出现高致病力禽流感时,要划定疫区,严格封锁与隔离,焚毁病死禽,对疫区内可能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疫情扩散,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鸡,2周龄以下的雏鸡很少发病。本病除造成一些雏鸡死亡外,还常引起病愈鸡免疫抑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增加雏鸡对鸡新城疫等许多疾病的易感性。 1、流行特点 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病鸡是主要

10、传染源。鸡可通过直接接触和污染了(IBD)的饲料、饮水、垫料、尘埃、用具、车辆、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老鼠和甲虫等也可间接传播。媒介昆虫可能参与本病的传播。本病毒不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还可通过污染了病毒的蛋壳传播,但未有证据表明经卵传播。另外,经眼结膜也可传播。本病一般发病率高(可达100%)而死亡率不高(多为5%左右,也可达20%30%),卫生条件差而伴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升至40%以上,在雏鸡甚至可达80%以上。 2、临床症状 (1)患鸡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缩颈,颈部毛竖起、下痢、虚脱而死。 (2)发生後第12天有鸡死亡,第47天死之率达最高峰,之後鸡慢慢恢复正常。 (3)发生率可

11、达100,死亡率约2030,但也有达5060。本病潜伏期为23d,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鸡群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有些病鸡有啄自己肛门的现象,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食欲逐渐消失,颈和全身震颤,病鸡步态不稳,羽毛蓬松,精神萎顿,卧地不动,体温常升高,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此时病鸡脱水严重,趾爪干燥,眼窝凹陷,最后衰竭死亡。急性病鸡可在出现症状12d后死亡,鸡群35d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在初次发病的鸡场多呈显性感染,症状典型,死亡率高。以后发病多转入亚临诊型。近年来发现部分型变异株所致的病型多为亚临

12、诊型,死亡率低,但其造成的免疫抑制严重。 潜伏期13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4)发病突然,病鸡萎顿、嗜眠,发病期排白色水样粪便,恢复期排绿色粪便。 3、剖解变化 (1)死鸡呈严重脱水现象,腿肌及胸肌,可见大片出血点或出血块。 (2)法氏囊肿大、化脓,有时出血。 (3)肾脏肿大、尿酸沉着。 (4)腺胃及肌胃交接处粘膜有时出血。 (5)由於发病很快,经34天高死亡後迅速恢正常。法氏囊肿大化脓、出血,至萎缩,以上之症状可诊断为本病。健康鸡群突然发病,病势严重,两三天内可使60-90%的鸡发病,精神高度萎靡,缩头、闭眼、伏地昏睡,颈部羽毛竖起,全群采食量大减,饮水增多,排白色水样稀粪,肛门

13、周围的羽毛沾有粪便,有少数病鸡掉头啄自己的肛门,少数病鸡头、颈、身躯有震颤现象。一般发病后的第三天开始死亡,7-8天停止死亡,而且症状迅速消失。 4、防治方法 本病尚无有效防治药物,预防接种、被动免疫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及防疫消毒卫生工作。种鸡在4042周龄时用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次;雏鸡在1214日龄弱毒苗饮水,2426日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此外对于来源复杂或情况不明的雏鸡免疫可适当提前;在严重污染区、本病高发区的雏鸡可直接选用中等毒力的疫苗。受严重威胁的感染鸡群或发病鸡群注射高免蛋黄或高免血清。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

14、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流鼻液、打喷嚏和气管发出啰音;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蛋和蛋质下降,死淘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本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具有多个血清型,各血清型均感染鸡而不感染其他家禽。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染,病毒从呼吸道排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给易感鸡;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温度过低、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饲料供应不足或配合不当,均可促使本病的

15、发生。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7天,平均3天。不同的血清型感染后出现不同的症状。 (1)呼吸型:病鸡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幼雏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有“咕噜”音,尤以夜间最清楚。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加剧,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下垂、昏睡、怕冷,常拥挤在一起。两周龄以内的病雏鸡,还常见鼻窦肿胀、流粘性鼻液、流泪等症状,病鸡常甩头。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25%50%,同时产软壳蛋、畸型蛋或砂壳蛋。 (2)肾型:感染肾型支气管炎病毒后其典型症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病鸡表现轻微呼吸道症状,鸡被感染后2448h开始气管发出啰音,打喷嚏

16、及咳嗽,并持续14天,这些呼吸道症状一般很轻微,有时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听得比较清楚,因此常被忽视。第二阶段是病鸡表面康复,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没有可见的异常表现。第三阶段是受感染鸡群突然发病,并于23天内逐渐加剧。病鸡沉郁、挤堆、厌食,排白色或水样下痢,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雏鸡死亡率为10%30%,6周龄以上鸡死亡率在0.5%1%。 (3)腺胃型:近年来,在临床上也常见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其主要表现为病鸡流泪、眼肿、极度消瘦、拉稀和死亡并拌有呼吸道症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3%5%。 3、剖解变化 (1)呼吸型:主要病变见于气管、支气管、鼻腔、肺等呼吸器官

17、。表现为气囊浑浊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气管环出血,管腔中有黄色或黑黄色栓塞物。幼雏鼻腔、鼻窦粘膜充血,鼻腔中有粘稠分泌物,肺脏水肿或出血。患鸡输卵管发育受阻,变细、变短或成囊状。产蛋鸡的卵泡变形,甚至破裂。 (2)肾型: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结晶,扩张,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严重的病例在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的尿酸盐沉着。有时还可见法氏囊粘膜充血、出血,囊腔内积有黄色胶冻状物;肠粘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肉发绀,肌肉失水。 (3) 腺胃型:病初腺胃乳头水肿,周围出血,呈环状;后期腺胃肿胀,增生,似乒乓球状。胰腺肿大,出血。病鸡胸肌严重萎缩,几乎消失。 4、

18、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引种和检疫隔离措施。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引进鸡只和种鸡种蛋时,要按规定进行检疫和引种审批,鸡只符合规定并引入后,应按规定隔离饲养,隔离期满确认健康后方可投入饲养栏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应注意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加强鸡舍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料,防止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缺乏,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适时接种疫苗。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实践中,可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季节、地方性流行情况和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特点等,合理选择疫苗,在适当日龄进行免疫,提高防疫水平(推

19、荐免疫程序见下表,疫苗应是正规厂家生产,使用方法和剂量按疫苗说明书),同时应建立免疫档案,完善免疫记录。 (4)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现病鸡最好及时淘汰,并对同群鸡进行净化处理。发病后可选用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进行治疗,配合使用泰乐菌素或强力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同时,可使用复方口服补液盐(含有柠檬酸盐或碳酸氢盐的复合制剂)补充机体内钠、钾损失和消除肾脏炎症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复合多维等,提高禽只抵抗力。 (五)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

20、淋巴肿瘤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血清l型、2型和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而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1、流行特点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马立克病的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传染性。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鹧鸪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一旦侵入易感鸡群,其感染率几乎可达1

21、00%。本病发生与鸡年龄有关,年龄越轻,易感性越高,因此,1日龄雏鸡最易感。本病多发于58周龄的鸡,发病高峰多在1220周龄之间。我国地方品种鸡较易感。 2、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4周,至几个月不等。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四种,有时可混合发生。 (1)神经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多肢麻痹或瘫痪,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俗称劈叉),翅膀麻痹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致使头颈歪斜,嗉囊因麻痹而扩大(俗称大嗉子)。 (2)内脏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常见于性腺(尤其是卵巢),其次是肾、脾、心、肝、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

22、、肌肉等器官组织。 (3)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甚至失 明。可见虹膜增生退色,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 (4)皮肤型: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 3、剖解变化 (1)神经型:剖检可见受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或黄白色。 (2)内脏型: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3)皮肤型: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肿瘤。 4、防治方法 根据本病感染的原因,应将孵化场或孵化室远离鸡舍,定期严格消毒,防止出壳时早期感染。育雏期间的早期感

23、染也是暴发本病的重要原因,育雏室也应远离鸡舍,放人雏鸡前应彻底清扫和消毒。肉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空舍710天,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然后再饲养下一批鸡。马立克疫苗在控制本病中起关键作用,应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马立克疫苗,防止疫病发生。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粪便等严格消毒。 (六)鸡痘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目前,蚊虫逐渐增多,鸡痘的防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24、1、流行特点 病症的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上发生痘疹及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坏死性假膜。这种病在大型鸡场极易造成流行,对雏鸡危害更大。鸡痘在鸡群中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以秋冬两季最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白喉型鸡痘为多。在肉用仔鸡群中,夏季也常流行鸡痘。鸡群感染鸡痘,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但雏鸡和中年鸡最易感染,雏鸡患鸡痘后死亡率高。鸡痘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创伤感染,但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亦不能经口感染。蚊子等吸血昆虫在传染鸡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蚊虫吸吮过病鸡的血液之后,它的带毒时间可长达1030天,其间遇有易感性的鸡,经带毒的蚊虫刺吮后而传染。另外,鸡打架

25、、啄毛、交配等造成外伤,鸡舍过分拥挤、通风不良、潮湿,有体外寄生虫,缺乏维生素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加剧病情。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 (一)干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 (二)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于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病鸡发病初期在在患部形成灰色小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12天

26、后形成痂皮,一般7天后痂皮脱落,可见到明显的遗留痕迹。患病雏鸡和幼鸡精神萎顿,食欲大减,体重减轻,甚至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白喉型鸡痘无明显的外观症状,只表现呼吸困难,往往因口腔和咽喉部位堵塞而窒息死亡,危害较大。 3、诊断要点 根据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可诊断皮肤型鸡痘,白喉型确诊可从病变部位采集病料,在显微镜下观察胞浆内有无包涵体。 4、防治措施 (1)预防。鸡痘的预防方法,除了采取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预防措施之外,最可靠的办法是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是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按用50甘油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100200倍液后应用,当天用完。具体方法是:用消过毒的钢笔

27、尖蘸取稀释好的疫苗液,在鸡翅下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的雏鸡,用200倍稀释液刺种一次;超过20日龄的雏鸡,用100倍稀释液刺种一次;1月龄以上的鸡,可用100倍稀释疫苗刺种两次。接种后,34天刺种部位微现红肿、结痂,23周痂块脱落,表示刺种成功。 (2)防治。采用对症疗法,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对皮肤上的痘痂,可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红汞或紫药水。白喉型鸡痘,可用镊子将口腔粘膜的假膜剥掉,用l高锰酸钾溶液洗后,用碘甘油、氯霉素软膏、鱼肝油等涂抹患部。病鸡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损坏,可将眼部积蓄的干酪样物质挤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或l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

28、在治疗鸡痘时应注意,剥下的假膜、痘痂或干酪样物质,都应烧掉或深埋,严禁乱丢,以防止扩散传染。 (3)搞好灭蚊措施,注意鸡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细菌性传染病 (一)鸡白痢 鸡白痢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白痢为特征,雏鸡患病后多在两周内大量死亡。本病在世界各地常广泛流行,对养鸡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属于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无荚膜和芽胞,也无鞭毛,不能运动。 1、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的禽都具有感染性,易感程度与年龄、品种有关,雏鸡流行最为广泛,2周龄以内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随之增强。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既可水平传播,

29、也可垂直传播。阳性鸡所产的蛋部分可保有本菌,大部分保菌蛋的胚胎在孵化中途死亡或停止发育,少部分可呈保菌状态孵出。但多数在出壳不久发病。病雏的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和用具,可使同群雏受感染,感染雏多数死亡,但有一部分呈保菌状态,到产蛋时又产出保菌蛋,形成反复感染,循环发病,使疫病代代相传下来。雄鸡交配时,也可将病菌传染给母鸡。此外,苍蝇、麻雀也是传染媒介。雏鸡的饲养管理不良、温度忽高忽低,饲养营养不全、长途运输等。都可促使本病发生流行和死亡率增高。 2、临床症状 (1)雏鸡:由保菌蛋孵出的雏。大部分在7日内死亡。同群感染的雏,则在2-3周内死亡。病雏怕冷,常常成堆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精神

30、萎靡、停食、嗜睡、排出白色粪便。常粘在尾部羽毛上,有时阻塞肛门,排便困难,甚至排不出便。排便时常发出尖叫,腹部膨大。肺部感染时,则表现呼吸困难。还会引起关节肿大、出现跛行。幸存的雏鸡多为僵鸡。 (2)成鸡:通常不表现急性传染病的特征,多无症状而耐过,然而卵巢发病时,可引起产蛋降低,所产的带菌蛋可降低孵化率。或孵出感染雏,雏鸡的成活率降低,被感染的鸡有的也精神萎靡不振、食欲费绝、缩脖、翅膀下垂、羽毛逆立。肉垂呈暗紫色,排稀便,一部分鸡1-5日龄内呈败血症死亡,其他病鸡可渐渐耐过。 3、剖解变化 早期死亡的雏鸡,肝脏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胆囊肿大,含有大量胆汁。肺充血或出血。病程长的卵黄吸收不

31、良,呈油脂样或干酪样。在肝、肺、心脏、肠及肌胃上,有黄色坏死点或结节,心肌上的结节增大时能使心脏显著变形。盲肠部膨大,其内容物有干酪样阻塞。肾脏的色泽暗红色或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充满尿酸盐。成年母鸡常见卵巢皱缩、变形、变色,呈囊肿状。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受侵害的卵泡有的落入腹腔,导致泛发性腹膜炎及腹水、腹腔器官粘连。公鸡的睾丸萎缩、呈青灰色,输精管内有干酪样物质充塞而膨大。有的肝脏显著肿大,质地很脆,往往发生肝破裂。引起严重的内出血,造成病鸡突然死亡。 4、防治方法 鸡白痢沙门氏菌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污染面大。养鸡的全过程都可造成此病的发生和流行。沙门氏茵对防治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因

32、此,要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做好种鸡的检疫净化工作,还要做好环境、饲料、饮水的卫生以及对种蛋、孵化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雏鸡的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常用01氯霉素或004痢特灵拌料,投服56天。也可用庆大霉素针剂饮水,雏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每只用量1000一1500单位,连饮4天。 定期对鸡群投喂乳酸菌等生物制剂对预防鸡白痢有很好的作用。 治疗可用氯霉素、痢特灵、氟哌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治疗。 (二)鸡大肠杆菌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主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的死亡、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输卵管炎、肠炎、腹膜炎和大肠

33、杆菌性肉芽肿等。由于常和霉形体病合并感染,又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惑、传染性支气管炎、巴氏杆菌病等),使治疗十分困难。目前本病已成为危害养业的重要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如过热、过冷、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以及其他疾病因素(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巴氏杆菌病等),可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机能降低,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拔病。病鸡排出的细菌,经粪便污染蛋壳感染鸡胚造成胚胎死亡和雏鸡发病。粪便污染环境,经饮水、饲料、空气传染给健康雏鸡。 2、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主要有以下症状: 鸡大肠杆菌0-42日龄的鸡易发病,43-120日龄

34、发病患病比例大于10%,死亡率上升大于5%;体温正常,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不愿动或跛行,关节肿大、肝肿大、大肠道粘膜出血和溃疡心包发炎,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3、剖解变化 脐带潮红与皮肤、肠系膜粘连,卵黄60%不吸收,呈绿色或黄色软心(正常为实心),肌体脱水。心包炎、肝周炎,在心脏、肝脏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纤维蛋白膜,严重者为淡黄色,肠黏膜呈弥漫性严重出血,在解剖内脏时能闻到腐败臭味。腿部干燥,机体脱水,皮肤难以剥离,回肠、空肠充满恶臭气体,肠管易断,肠系膜脱落

35、,呈弥漫性出血。气囊浑浊,有纤维素样干酪物,上呼吸道有淡黄色黏液,气管另有不同程度出血打开腹腔可见明显的卵黄破裂,粘连各器官,并有恶臭气味,输卵管内有纤维蛋 白渗出,严重者有淡黄色干酪物 。 4、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营养饲料。 (2)加强通风,及时清扫粪便,保证鸡舍干净卫生。 (3)每5-7天用远征金碘或快克消毒液交换使用,对鸡舍进行消毒。 (4)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可有效地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大肠杆菌的发生。治疗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应防重于治,在已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场应采取积极措施来治疗本病。但近几年抗生素的滥用,以及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等病混合感染,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带

36、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应联合用药。四、寄生虫病 (一)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消瘦、贫血、血痢、生长发育受阻为特征。病原为艾美耳属的7种球虫,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两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前者寄生于盲肠中,后者寄生于小肠黏膜中。在临床上往往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球虫卵囊随病鸡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里,卵囊经13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内含成熟的子孢子。这种孢子化卵囊被鸡吃了后而感染发病。 1、流行特点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苍蝇、甲虫、鼠类等都可成为本病传播

37、流行的媒介。鸡食人孢子化卵囊而受感染。感染动物为鸡。各种品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本病以湿热多雨的夏季多发,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幼鸡。其中以27周龄鸡最易感,10日龄以内雏鸡少发,成年鸡感染则不表现症状。1月龄左右鸡多患盲肠球虫,2月龄以上鸡多患小肠球虫。 2、临床症状 (1)急性型:多见于雏鸡。病初精神委顿,羽毛逆立,头蜷缩,食欲不振。下痢,排血红色或棕褐色血便,病程35天死亡。 (2)慢性型:多见于46月龄鸡及成鸡。表现为逐渐消瘦,贫血和间歇性下痢。 3、剖解变化 病鸡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鸡盲肠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肿大,黏膜出血或坏死,内充满血液

38、或血样凝块。小肠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使肠壁增厚、严重坏死,肠管内充满血液或血样凝块。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淡白色斑点,粘膜上有小出血点。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葫萝卜色胶冻状的内容物;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粘膜上有大量的出血点,肠管中有大量的带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4、防治措施 (1)搞好鸡舍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 (2)粪便应彻底清理,消灭卵囊。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 (3)保持鸡舍干燥,防止潮湿。 (4)采用药物预防是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措施。抗球虫药种类很多,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诊断,有针对性的用药。根据不同预防

39、对象,合理选用抗球虫药。肉鸡生长周期短,可普遍使用抗球虫药;蛋鸡、种鸡生长周期长,可在饲料中加入低于肉鸡用药浓度的预防性抗球虫药。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方式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目前应用球虫疫苗预防球虫病可克服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影响,正逐渐取代药物预防。 (二)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大群饲养情况下,雏鸡常由于患蛔虫病而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引起死亡。当剖解死鸡时,小肠内常发现大小如细豆芽样的线虫,堵塞肠道。虫体少则几条,多则数百条。肠粘膜发炎、水肿、充血。成年蛔虫虫体呈黄白色,雄虫长5076毫米,雌虫长60116毫米。3月龄以下的雏鸡最易感染。 1、流行特点 蛔虫可以在鸡体

40、内交配、产卵,虫卵可以在鸡体内生长也可以随粪便被排出体外,地面上的虫卵被鸡啄食后进入体内造成鸡群感染。从吞食虫卵到发育成虫,大约需要3558天。 2、临床症状 (1)病鸡常表现精神不振,营养不良,羽毛松乱,鸡冠苍白,行动迟缓,常呆立不动。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减退,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稀粪中常混有带血黏液,病鸡逐渐消瘦,甚至衰竭而死亡。 (2)4月龄以上的成年鸡一般不表现症状,个别严重感染的鸡生长不良、贫血,母鸡产蛋减少和有下痢症状。 (3)病鸡小肠前半部形成寄生性结节,粟粒大,微带红色,结节内的幼虫长1毫米,幼虫寄生可引起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成虫大量寄生于肠道,可引起肠管阻塞、破裂。 3、确

41、诊方法 采用水洗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可以发现大量虫卵或通过剖检发现大量虫体。 4、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勤换垫草,粪便及时处理清除。蛔虫病流行的鸡场,每年应进行2次定期驱虫,雏鸡于孵化后2个月左右驱虫一次,当年秋末进行第二次驱虫;成年鸡第一次驱虫安排在1011月份,第二次驱虫放在春秋产蛋季节前一个月进行。病鸡随日于进行治疗性驱虫。 (2)药物治疗,如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左旋咪唑、噻苯唑、亚砜咪唑、酚塞嗪(硫化二苯胺)等。五、普通疾病 (一)啄食癖 啄食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鸡啄食癖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

42、等因素引起。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啄食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1、流行特点 本病冬季和早春多发,一旦发生会广泛传开。严重被啄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被全部啄光,其皮肤裸露。 2、常见啄癖类型 (1) 啄羽癖 常见于幼雏换羽期及母鸡产蛋高峰期、换羽期。啄羽癖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圈养鸡中有70%的鸡有轻微的啄羽恶习,其中啄羽较严重的约占30%40%。啄羽有自啄和互啄之分,自啄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饲料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互啄是几只鸡围攻一只鸡啄。 (2)啄肉癖 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鸡互啄羽毛或啄脱落的羽毛,被啄鸡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

43、,有的鸡因被啄穿肚子,啄出内脏而死。 (3)啄肛癖 育雏期时最易发生,特别是鸡发生白痢病时,能招致少数或一群鸡争啄,常有鸡因直肠、内脏被啄出而死。另外,产蛋鸡在产蛋或交配,泄殖腔外翻时也会被其他母鸡啄食,造成出血、脱肛甚至死亡。 (4)啄蛋癖 产蛋旺季种鸡容易发生啄蛋癖。啄蛋癖主要发 生于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造成鸡产软壳蛋,软壳蛋被踩破或蛋在巢内及地面被碰破后引发啄食。 (5)啄趾癖 雏鸡易发。啄趾癖多见于雏鸡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时,阳光直射下,脚趾血管极象小虫也会引起鸡群互啄脚趾,引起出血和跛行,有的鸡甚至脚趾被啄光。 (6)异食癖 患各种营养不良时,鸡常啄食一

44、种不能消化的东西,如石灰、粪便、稻草等。鸡消化食物时需要砂砾,如果缺乏,也常引发啄异物癖。 3、导致啄癖的原因 (1)品种因素 土种鸡和蛋用品种鸡易发生啄斗。早熟母鸡,易发生啄癖。 (2)饲料因素 日粮配合不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不足或过高、维生素缺乏时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足造成家禽喜食带咸性的血迹;粗纤维及砂砾缺乏 粗纤维缺乏时,鸡肠蠕动不充分,易引起啄羽、啄肛等恶习。 (3)环境因素 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太强或光线不适,禽舍湿度、温度过高,家禽下痢时易引发啄肛癖。 (4) 疾病因素 大肠杆菌、白

45、痢等可引起啄羽、啄肛;鸡患慢性肠炎,营养吸收差时会引起互啄;母禽输卵管或泄殖腔外翻也会引起啄癖;当禽发生消化不良或患球虫病时,肛门周围羽毛被污物粘连也可引起啄羽;体表创伤、出血或有炎症等均可诱发啄癖。鸡体表有羽虱、刺皮螨、疥癣虫等寄生虫时,寄生虫刺激皮肤,引起自啄,有时自啄造成外伤出血,引发其他鸡追啄。 4、防治措施 (1)断喙 断喙是预防啄癖的有效办法。雏鸡在79日龄时进行首次断喙,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在12周龄时进行第2次断喙。为减少断喙时的出血,断喙前一天可在饮水中添加1%2%的复合维生素,连用3 d;停止限喂和接种各种疫苗;保证供足饮水;为使断喙后的雏鸡能够进食足量饲料,在断喙3 d内料槽中的饲料应比平时多添加一些,以免啄食疼痛影响采食。 (2) 合理配制日粮 配制优质、全价的日粮,满足鸡只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特别应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