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第 7 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选择题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C)体液调节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分分别位于(A)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2、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中形成各种感觉。3.(2012年汕头市高二期末统考)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D)解析:由温暖的教室到寒冷的室外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的恒定。4.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B)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
3、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解析: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失水,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高温下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大量流汗后,应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以维持水盐平衡。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摄水量增加减少尿的排出A.B.C.D.解析: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请熟记课本上的调节示意图。6.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体温调节发生变化血糖含量发生变化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
4、变化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A. B.C.D.解析:考查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7.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解析: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细胞外液中离子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8.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
5、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解析: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外界环境温度变高,皮肤血管会舒张,单位时间血流量变大,立毛肌会舒张;在AC段时间内,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所以仍然保持体温相对恒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在BC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人体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二、非选择题9.下
6、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请分析说明:(1)表示的结构名称是;表示的结构名称是。(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及A结构中的。(3)当激素增多时,和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表示的结构是传入神经,表示的结构是传出神经。图中的A表示下丘脑,其内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激素。答案:(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2)垂体和内分泌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3)反馈调节(4)体内大多数内分泌
7、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拓展题10.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位于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预期结果与结论: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
8、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请分析回答:(1)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请把它们指出来。(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3)若假设成立,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写出两项)解
9、析:(1)实验目的为“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位于下丘脑”,则应在实验前后都要测定小白鼠的体温,以判断体温是否恒定;实验对象小白鼠的数量要多些,以避免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出现的偶然性。(2)用同一只小白鼠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体现了自身前后对照,方案可行,赞同。(3)甲鼠的下丘脑被破坏,无法调节体温恒定,外界温度降低时,其体温下降,酶活性下降,耗氧量也下降,据此,选B、D;乙鼠的下丘脑正常,外界温度降低时,散热量增加,机体会增加耗氧量以维持体温恒定,酶活性不会变化,据此选A、C。(4)可联系下丘脑的功能,如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10、,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进行回答。答案:(1)实验前要先测定小白鼠的体温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2)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3)B、DA、C(4)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食欲降低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尿量增加(任选两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真题回顾(江苏卷) ,正确的是,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答案】B【解析】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或引起的是使神经元兴奋被抑制,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
11、质不会被释放出来,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故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项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K+的外流。新课标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
12、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新课标卷)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
13、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答案】D【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天津卷)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
14、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可刺激机体可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B错误;抗体C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D正确。(福建卷)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
15、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NaCl)的丢失(汗水是低渗溶液),所以一般来说,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在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当人的体温高时,会加快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汗液,这样体温就会下降,而当体温低时,毛细血管会收缩,人体会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毛孔闭合,防止散热,故出汗是体温调节的人体正常机制,B错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为其提供能量,C正确;大量出汗后,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通过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同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
16、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2014重庆卷)6.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B【解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神经元中的能量也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对于一个个体,各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错误;由题目可知,囊泡运输相关的特定蛋白质能引导囊泡精
17、确释放运输物,故能决定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D正确。(安徽卷)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喂食和铃声多次结合刺激后,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为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含高级神经中枢),可见A项错误;因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不可能在大脑皮层,可知两种反射的反射弧不可能相同,D项错误;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B项错误;铃声原本
18、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C项正确。(上海卷)1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没有消失,膜电位不发生显著变化,故A、D错误;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使得神径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所以就一直
19、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B错、C正确。(广东卷)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 B、 C、 D、【答案】D【解析】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故正确;捕食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即当捕食者数量增多时,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减少,即正确,故D正确;降雨量的多少对土壤动物存活率有影响,但土壤动物的存活率对降雨量没有影响故错;害虫数量能影响其天敌鸟类数量,而天敌鸟类数量的多少也会反过来影响害虫数量,故错(
20、广东卷)27(16分)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图15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2014山东卷)25.(11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引起皮肤血管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21、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1)(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3)pH(或酸碱度)(4)非特异性【解析】(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
22、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 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3) 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卷)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右图中
23、的过程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反馈调节,Kp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综合分析(4)综合、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24、 调节。【答案】(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解析】(1)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2) 过程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4)综合上述分析,Kp-10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