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 8 页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实例。2、认识动物的形态和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一幅松鹤延年图激活了对主题任务的思考:丹顶鹤能生活在松树林里吗?二、新授:(一)活动一: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1、引导学生认识沼泽地和松林的环境特点是什么。2、仔细观察丹顶鹤标本,发现它有那些外形特片适合生活在环境中。3、把丹顶鹤的外形特征与其他生活在该环境的动物进行对比。(二)资料:有趣的鸟足。运用实物投影将各种各样动物的足投影
2、出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不同的足主要有什么作用?这类动物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足?(三)讨论: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1、教师提供不同的动物标本。2、学生分小组观察与讨论,探寻这些动物有哪些身全特征、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四)知动二:奇妙的身体特征与生活习性。1、布置课前搜集资料获取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信息。2、组织交流活动。先小组交流自己的资料,小组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再组与组之间交流,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发表对动物生存本领的感想。(五)网上学:动物的特殊本领。教师指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
3、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 归类。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 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感 受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起。本节的重点是: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难点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三、活动指导: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活动1:观察校园植物的环境针对学生刚从小学到初中,而且是第一次组织调查活动,所以老师应该在组织好调查活动上下一些功夫,为今后的调查打
4、下基础。建立调查小组(35人比较适宜),做到分工明 确,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等。明确调查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调查的步骤、方式、线路等。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表。并尝试把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对于调查过程中不认识的植物,要提示学生正确的采集的方法,以便带回来向老师请教或通过其他方式查询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破坏树木和花草。来对学生的评价除了知识方面,还应该包括学生合作的态度,查寻资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护校园内植物的情感等。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其他一些途径,如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也可利用社区资源,观察所在社区(村庄)生物的生
5、存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扩大调查范 围。活动2: 为生物寻找自己的家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如“为生物寻找自己的家”。先由教师和学生准备不同的生存地点“家”(可以是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座高山、一片海洋、一块沼泽地、一片沙漠、一片蓝蓝的天空或是一张具有更多不同环境的地图等)以及写着各种生物名称的小纸片,然后让学生为这些生物找自己的“家”,分析这个“家”的环境特点以及这个“家”如果遭到破坏的可能后果,从而更深刻地了解生物生活的环境。 第三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2、能力目标:通过对
6、标本的分析、观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长颈鹿的故事”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教具准备:金鱼(实物)、啄木鸟(标本)、兔子(标本)、带刺的玫瑰、仙人掌、睡莲(彩图)与藕(实物)。(注意水、陆、空,动物、植物各种类型齐全)。红蝴蝶、白蝴蝶,红纸板、白纸板。大树、小树、草(纸做成的)。课前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为六大组,选出组长。将标本或实物放在水槽内,盖上白布。大树、小树、草贴在黑
7、板上。教学过程: 导入三位同学即兴表演剧本长颈鹿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临时招聘小演员,准备好剧本。组织表演,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探究活动一:“为生物寻找一个家”分组探究本组的标本或实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特点。总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什么环境中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一些特殊的适应现象保护色模拟实验:“小鸟捉蝴蝶”,二位同学扮演小鸟,一位同学扮红蝴蝶,一位同学扮白蝴蝶。两位扮蝴蝶的同学分别在红纸板和白纸板上各贴上10只蝴蝶,然后由两只小鸟分别捉两块纸板上的蝴蝶,30
8、秒后记数填入表格。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保护色的例子。组织模拟实验“小鸟捉蝴蝶”,组织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探究:模拟保护色探究活动二:模仿刚才的实验,分组设计“模拟保护色的实验。”并组织表达与交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个别指导,组织表达与交流,对各组的交流组织评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拟态与警戒色讨论:除保护色外,你还知道生物在外形上还有哪些适于环境的例子?交流拟态和警戒色的实例,观看拟态的FLAH课件,警戒色的图片。组织讨论,展示拟态的FLAH课件,随着学生的讲解,展示有关图片。总结交流: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组织交流,并加以总结。第四课:隐藏在环境中教学目标:1
9、、初步了解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2、运用模拟活动,认识动物的保护色等的作用。3、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激发探索自认奥秘的兴趣,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之情。教学过程:几个小朋友在野外郊游时,波波发现草地边有一直绿色的虫子,连忙跑过去。小虫一下子跳进了绿色的草地里,看不见了。产生问题:明明近在眼前的种子怎会突然不见呢?大自然存在着许多保护色的案例,但是这种现象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虫子的颜色与草地相近,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吗?一、活动1:草地上的蝗虫许多动物身体的颜色都与它们所处环境的色彩近似。对动物来说,这种现象是不是更利于它们的生存?2、 进行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将两份模拟蝗虫的小纸片分别
10、撒到两张卡纸上,请两位同学同事分别在两张卡纸上找出黄色的“蝗虫”来。3、 哪位同学找得更快一些?模拟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二、活动2:动物的伪装1、 认识保护色和拟态。2、 观察身边的动物,举出更多的例子,了解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对隐藏自身的作用。三、作业。第五课: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着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3、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准备:与课文配套的挂图或投影。课时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传说中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什么现象?出示课题。(二)认识稻田周围生物之间的食物联
11、系。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中动植物的名称。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动植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引导学生从“谁谁吃”纠正到“谁被吃谁”)2、引导学生说出稻田周围生物之间谁被谁吃,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板书出来,有箭头表示:如:水稻田鼠蛇鹰3、教师说明并板书:生物之间形成链状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三)研究池塘里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1、看图讨论,池塘里生活着的物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是怎样的?2、汇报并板书:水草小虾小鱼大鱼水鸟蛇。3、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稻田周围生物间和池塘里生物的食物链物点。4、教师小结,让学生阅读第三、四段。(四)分析稻田里9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1、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第98页图,并让他们
12、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然后说说食物链中和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哪些。2、教师将9种动植物按课本的布局方式画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说说小组里讨论的食物链,将说对的每一条食物链用箭头在黑板上画出来,同时要求学生随老师一起在自己怕课本上画上食物链的箭头。在遇到重复的地方,教师告诉学生可省去不画。3、小结;在自然界里,食物链往往彼些交错形成网状,叫食物网。(五)总结、布置作业。第六课:相互联系的食物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研
13、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二、谁吃谁: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
14、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三、水田的食物网: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15、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第七课: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
16、、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
17、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
18、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三、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四、作业。第8课 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
19、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能力目标: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情感目标: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教学重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
20、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21、。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
22、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