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方案.pdf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82184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方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关于教研员培训的调研与策划 为构建有效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培训研修体系,省教研室于2004年起开始筹划教研员培训工 作。省教育厅也于 2004年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教研员培训工作的通知。我们一方面通过教研员 能力结构的要素分析,设计研修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在培训前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了解广大教 研员的希望与呼声,以进一步完善研修方案。 一、前期调研分析 2006年 12 月,我们向全省各市县教研室通报了全省教研系统教研员培训的初步计划,并下发调 查问卷,了解基层反映。这项调查得到基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截止2007年 1 月 30 日,我们共收 回问卷 507份(其中男 297

2、 人,女 210人;30 岁以下 6 人,31-40 岁 205人,41-50 岁 231人,51 岁以上 65 人) 。 从收回问卷的样本结构看, 这与全省教研队伍目前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基本接近。 (一)教研员的基本情况 在回覆问卷的 507 名教研员中,有 12 人(占 2.4% )是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教研室的,有337人 (占 66.5% )是以基层优秀教师的身份调入教研室的,有83 人(占 16.4% )是作为基层普通教师调 入教研室的, 其中还有 105人(占 20.7%)是带着基层管理干部的经历调入教研室的。 所以从人员结 构看,2/3 的教研员是从基层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 约

3、有近 1/5 教研员有基层管理方面的经验。 如 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切实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岗位工作的锻炼,另一方面需 要加强研修,促进教研员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改进工作,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97.6% 的教研员对开展教研员专题培训持赞成态度。但就新老教研员是否 区分开来培训,教研员培训应以学科培训为主还是综合培训为主等问题,有不同的意见。60.7% 的教 研员认为没有必要将新老教研员分开培训,42.0%的教研员主张以综合培训为主, 58.0% 的教研员主 张以学科培训为主。所以,培训的后继开展应增加学科特色的专题,逐渐打通新老教研员的区分。 在调查中,我们

4、试图了解教研员们的自我估价。56.0%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很了解教研室的工作职 能,43.6% 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基本了解教研室的工作职能;54.6% 的教研员感觉自己的创新愿望还很 强,45.0%的教研员自认为自己的创新愿望一般, 仅 0.4% 的教研员认为自己的创新愿望已不强。 关于 对自己目前定位的估计见表1。 表 1 教研员对自身素质的基本估计 合计 性别比较年龄比较 男女30岁以 下 31-40 岁 41-50 岁 51 岁以 上 507人2972106 人205人231人65人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人人 理论与实践都一 般 19.3% 16.5 % 23.3 % 66.6% 19.5%

5、18.2% 18.5% 理论较强,实践 一般 7.7% 6.1% 10.0 % 15.2% 9.3% 6.9% 4.6% 实践较强,理论 一般 55.2% 54.2 % 56.7 % 15.2% 57.1% 52.8% 61.5% 理论与实践都较 强 17.8% 23.2 % 10.0 % 14.1% 22.1% 15.4% 从表 1 可以看出, 55.2% 的教研员认为自己“实践较强,理论一般”,约17.8% 的教研员认为自 己“理论与实践都比较强”,约 19.3%的教研员觉得自己“理论与实践都一般”。这样的基本情况需 要我们在培训中注意提高教研员的理论素养。 然而如何提高大家的理论素养,

6、需要一定的实践创新。 (二)对研修内容与研究形式的意见 在关于研修内容的调查中,我们通过频数排序的方式发现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观察 与分析(51.1% )、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 43.8% ),其后依次是教学评价理论( 34.9%)、教研 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29.6% )、教学设计理论( 23.0% )教学测验的命制( 11.6% )。不同群体的倾向 有所差异,具体见表 2。 表 2 教研员对研修内容的倾向性意见 合计 性别比较年龄比较 男女30岁以 下 31-40 岁 41-50 岁 51 岁以 上 507人297 人 210 人 6 人205人231人65 人 课堂教学的观察

7、与 分析 51.1% 53.9 % 47.1 % 15.2% 51.2% 57.6% 53.8% 教学研究课题组织43.8% 38.751.084.8% 49.8% 40.3% 33.8%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实施% % 教学评价理论34.9% 38.0 % 30.5 % 15.2% 31.7% 35.9% 43.1% 教研活动的组织与 策划 29.6% 26.6 % 33.8 % 66.7% 30.7% 33.2% 23.1% 教学设计理论23.1% 25.6 % 19.5 % 15.2% 21.4% 25.4% 30.8% 教学测验的命制11.6% 8.8% 15.7 % 13.7% 11

8、.3% 7.7% 教研员普遍重视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各年龄段都有过半的教研员关注这方面的技术 和方法;就“组织实施教学研究课题”而言,女教研员比男教研员重视,年纪轻的教研员比年长的 教研员重视;对“教学评价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关注,和对“教学研究课题”的关注特点 刚刚相反,男同志与年长的同志相对更重视这两个领域;对“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的关注,基 本保持在 1/3 左右;大家将“教学测验的命制”列在最后,倒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不过其变化趋 势类似于“教学研究课题”,女同志与年轻的同志相对更重视些。 在关于研修形式的调查中,我们也通过频数排序的方式发现教研员们的基本倾向。大家最重

9、视 的是现场分析(60.6%) , 其次是参观考察(47.9% ) 和专题讲座 (44.0% ) , 然后依次是系统讲座(22.7%) 、 伙伴论坛( 12.6%)和研修作业( 7.3% )(具体见表 3)。 表 3 教研员对研修形式的倾向性意见 合计 性别比较年龄比较 男女30 岁以 下 31-40 岁 41-50 岁 51岁以 上 507 人 297 人 210 人 6 人205人231人65 人 现场分 析 60.6 % 58. 2% 63. 8% 66.7% 61.5% 59.3% 61.5%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参观考 察 47.9 % 49. 8% 45. 2% 33.3% 44.

10、9% 50.2% 50.8% 专题讲 座 44.0 % 44. 1% 43. 8% 50.0% 42.0% 43.7% 50.8% 系统讲 座 22.7 % 19. 9% 26. 7% 50.0% 25.9% 21.6% 13.8% 伙伴论 坛 12.6 % 10. 8% 15. 2% 15.2% 14.1% 12.1% 9.2% 研修作 业 7.3% 8.1 % 6.2 % 33.3% 7.8% 6.5% 6.2% 广大教研员比较希望通过现场分析、参观考察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研修。而且年龄越大 的教研员越希望通过现场活动的感受分析来学习,年龄越小的教研员越喜欢伙伴论坛、研修作业等 研修形

11、式。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了大家关于网络教研方面的学习需要。有 43.2% 的教研员对博客感兴趣, 有 40.8% 的教研员希望学习掌握视频系统的有关应用,35.9% 的教研员希望进一步了解论坛的教研应用, 28.4% 的教研员对 BBS 的应用有兴趣。看来大家对网络教研也颇有兴趣,但实际应用情况可能还不甚 理想。 (三)对教研员培训工作的建议 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还开放性地征求大家对教研员培训工作的建议。有 206位老师(占 40% )很 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如何培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大家的建议中既有希望,也有做法, 也有体会。这反映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大家对培训活动效

12、果的一些顾虑。 大家首先对本项活动表示欢迎和肯定,有教研员说:“我参加教研系统虽有十余年时间,专题 培训还没参加过。我想对我们进行适当的规范培训还是有必要的。目前的所谓“经验”只是积累, 而非专业性的”。有 19 位教研员希望这项工作能有系统的计划,并建立定期轮训的制度,制度 化地开展下去。特别有老师恳切地提出“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的希望,希望活动能长期坚 持,常态开展。并有教研员认为,“教研员培训能与教研室建设、教研队伍建设,优秀教研员工作 的理论与实践介绍,实地参观取经等结合起来”的话,会对整个教研系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不过,也有 33 位教研员在问卷中特别强调了培训的实效性和

13、针对性,有5 位教研员希望培训能 系统一些, 12 位教研员提出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是大家的共同期望,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担忧。这应该引起我们组织策划者的重视。有教研员提出“培训内容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注意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信息的及时性”的建议,有教研员发出“讲究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系统讲座,我们渴望”的呼声, “要走轻负高效之路,少漫谈多针对性,多安排实践性活动,获取更多的感性经验”。 大家就培训形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少些枯燥讲座,多些现场研修和有实际操作意 义的培训”;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希望培训活动中多一些小组参与 式培训和横向交流,“让参训

14、人员进行交流,或许比培训更为重要”;希望增加现场研讨、案例分 析、实地考察、外出参观、异地交流、网络教研等形式,有教研员建议采用“导师制”模式,甚至 有教研员希望能有脱产培训、到高校做访问学者、和优秀教研员结对学习等进修机会。有教研员提 出“请一些优秀教研员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安排优秀教研员成长事迹介绍等。有的还建议“培 训之前先收集问题,然后在培训中解决紧要的问题”,有的建议“让广大教研员在课堂中、在课题 研究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培训的效果”。这些建议都值得我们研究采纳。 大家提出要重视对教研员进行工作性质定位及工作精神的培训(事业心、责任心、积极性); 要重视教研员工作技能方面的培养,

15、尤其是“现场微格分析、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是教研员未曾 系统接受培训过,但实际工作常常需要用到”的项目,要着重培训;还有教研员提出,应提高教研 员的自身修养,应培训“教科研的组织实施及教学设计理论”、“课改前沿的理论”、“处理人际 关系的策略与艺术”等;还有教研员提出应加强本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如小学品德应该学习 德育原理;特别有教研员提出要加强“体验性培训,培训教研员如何培训老师”。 大家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既武装头脑,又锻炼手脚”,并提出“周期要短,期数要多,让每 个教研员都有机会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培训”的愿望,表达了“希望从繁杂事务工作中脱身出来,对 学科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 的热情

16、,大家希望“加强与高校的理论互动, 多元平台架构培训系统, 增强培训的选择性”;希望“有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当然不希望在部分搞伪科 研的人带领下)的机会,希望有一流专家带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并进行课堂研究方 法的培训。”有的教研员还提到“集中培训与所在地培训相结合”的思路,有的教研员提出在“省 级教研活动后,可以对市县教研员进行现场分析培训”的设想。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一些幼教教研员、技能学科的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 程的教研员,以及部分中职教研员们表达出来的迫切需要培训指导的呼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开发面向他们的研修项目,以促进弱势学科的健康发

17、展。 在认真阅读和分析来自基层同志的建议时,许多真实的对话很令我们感动,许多真知灼见也对我们 启发颇大。大家的很多期望,我们也将尽量在具体研修活动中结合体现。 二、教研员能力结构的分析 一个优秀的教研员与优秀教师的区别,除了也要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和课程教学理论外,教研员 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2)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 评价的设计能力;( 3)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4)教研工作与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能力;( 5)培养骨干教师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6)横向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一)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 精心整理 页脚内

18、容 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能力,与善于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码事。作为从优秀教师中脱颖而 出的教研员,除了自己对专业教学内容还要继续精熟之外,必须要对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规 律、技术等有系统的再学习,要研究和琢磨如何观察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术,形成超越经验, 却又能紧密联系实际的自己的观课议课的风格,要善于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发现教学思想、教学技 术的闪光之处和关键性的问题。这不是一般的模仿所能提高的,也不可能在一两次讲座后便马上变 化的。这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的共同促进。 (二)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能力 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是教研员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对学生学习活动

19、的直接导向。 教研员的一些不经意的作业处理(包括一些阶段测验的命制)往往会影响学生的阶段学习,影响教 师的教学方向。所以以规范的流程、科学的准则、必要的技术和原创的精神来编制作业与试卷是教 研员的一项重要能力。经历过标准测验和高考、 中考等命题工作的教研员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 怎样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员在这方面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的涵义已不 局限于考试,体现学科特点的过程性评价成为学科课程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老师们普遍 缺少对过程性评价的认识与设计能力,教研员必须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三)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认识教学规律,改

20、进教学实践的活动。教研员既要自己开展教学研究,又 要指导老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大家对教学研究的认识还有一些偏颇,有些把研究等 同于写论文,以为发表论文就是研究;有些把研究等同于做课题,但因课题的一些形式性的要求而 误解了研究的实质,应该是实践改进。怎样在教研员群体中形成一种“研究文化”,以研究的方法 论去指导工作,用研究的方法改进实践,有效地利用课题载体促进教研工作的深入,是提高教研员 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效益的切入口。所以,研究的组织策划、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实践的深度调研、 研究与工作的结合等,将是教研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学习要点。 (四)教研工作与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 教研员往

21、往通过阶段教研工作和具体教研活动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传播教学思想,培训基层 教师。其实,教师培训活动正如将教师视作学生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有“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的指 导,并对教师的常态教学产生示范作用与迁移影响。所以,教研员要把教研工作和教研活动的组织 与策划作为研究对象,琢磨之,探索之,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过去,在这一领域往往靠 经验传承。但是,我们在解剖一些优秀教研员的工作实例时发现,教研工作和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 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总结的领域,而且这也是教研员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有效的教研活动的标志与特 点是什么?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与创新有哪些?教研活动该如何组织策划?教研员必须要有策划

22、、 改进、创新教研活动的意识,同时要有把握全局、科学规划阶段教研工作的基本素质。 (五)培养骨干教师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 有人问,教研员是干什么工作的?有教研员回答:“教研员是指导老师如何教学的老师。”培 养骨干教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也是教研员享受职业成就的重要方面。但是 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如何营造促进教师成长的氛围, 如何为教师提供关键性的辅导, 如何发现“苗 子”有策略地培养他,如何设置教师进步的台阶,如何构建团队进步的机制教研员的工作是面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对活生生的教师的,它需要教研员的人格力量和业务水平,是这两方面的结合,才是师资队伍建设 的条件。 (六

23、)横向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虽然教研员是业务工作干部,但每个教研员所代表的是一个“学科方面军”,因此,许多沟通 交流和组织协调的工作需要教研员来完成。教研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处 理事务的能力,善于纵横向地沟通与协调。这一能力不是教研员能力的核心,却是教研员落实好工 作的重要条件。 当然,教研员的工作能力还涉及其它很多方面。上述六点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素质,也是我们策 划教研员研修的基础思考。 三、教研员培训的内容框架 在思考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将以下四方面作为教研员研修的主要内容: (一)教研工作的性质 要让教研员了解教研工作的职能与定位,了解新时期教研工作的背景与对教研

24、工作的新挑战, 明确教研工作的使命,学习交流教研工作的组织策略,促进教研员的自身修炼。 (二)教研工作的岗位技能 我们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分析、教学研究及其组织实施与网络教研、 学业测验的命题与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等五方面作为教研员的岗位技能,设置研修专题,通 过若干讲座、实践活动和研修作业,让教研员在接受理念的同时,通过实际任务的操作提高岗位能 力。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理论 课程改革仍将是教研工作的重心。一些综合性的课改思想和做法目前进展困难,譬如过程性评 价、学科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要在学科层面真正落实这些改革,促进教研员对这些方面 的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

25、所以,我们将“过程性评价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综合实践活动 及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两个专题作为研修专题。 (四)优秀教研员经验介绍 教研系统是有着优秀传统的工作团队。在实践中,各地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教研员。他们在整体工 作策划和具体活动组织方面,有着许多智慧与经验,形成了许多工作成果。所以,优秀教研员的经 验介绍是教研员培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研修的实施策略 尽管教研员也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但他们是一类特殊的教师。他们的培训也应该有其特点的 实施策略。我们在策划中力图体现以下策略。 (一)以促进教研员自主发展为目标 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通过强制的形式组织起来

26、的培训,可能是事 倍功半的。所以,我们在策划教研员培训时,从教研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为教研 员自主发展提供帮助的角度切入,设置具有一定选择性的课程和研修作业,让参加研修的同志根据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自己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当前最需要的方面进行重点加强。同时,我们在参培对象的确定上, 采用报名制,通过基层推荐,自愿参加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团队,让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研员先来 参加研修活动。我们通过研修策划来提高研修质量,并期待研修质量来激发基层教研员参加研修的 积极性。 (二)以唤醒教研员思考教研工作之道为目的 我们过去往往通过经验的方式继承传统。广大教研员对学科本身的研究比较深入

27、,而对如何开 展工作思考不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展开,工作影响和效益也有局限性。任何工作都 是有“道”的。教研工作的筹划与教研活动的策划,都是教研员用研究的眼光来开展工作的表现。 这应该是下阶段提高教研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也是教研工作寻求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一种策 略。本次研修特意请一些有基础教育研究背景,特别是有教研工作经历的专家和教研员,通过自身 工作经验的提炼,来唤醒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策略的思考。 (三)以综合主题切入,体现学科特点为原则 过去教研员的工作交流往往局限于本学科的教研员团队,因而综合视野相对不足。也正是这一 背景,使得下阶段教研员素质提高的较大空间在综合领域。我们

28、将关于教研工作的许多共性问题拿 出来,共同研讨,在提高大家的综合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以期取得更大的效益。譬 如,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命题与过程性评价、综合性学习等等,都是综合 性的共通的领域。但是,在加强综合的同时,仍然要注意学科特点的体现。譬如理科的命题与文科 的命题是有区别的,技能性学科的评价又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又如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分析也会特点 纷呈,所以,我们特意安排了半天的学科教研活动现场分析,请学科导师组织大家,从学科特点出 发,进行课堂研究方法的讨论和教研活动组织策划的剖析。 (四)以任务驱动,在研修实践中提升岗位技能为策略 最有效的培训是 “学以致

29、用”的培训,是将学习主题与工作实践及时、 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培训。 光说不练的培训肯定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我们把研修作业作为培训的一个重点。 研修作业 1第一次集中研修:以过去曾经组织过的教研活动,或即将组织的活动为例,从教研活动有效性的角度进行策划改进, 写一份教研案例或故事。(尽量在返程前留下。) 2岗位研修期间:参培同志选择完成以下四种形式作业中的两种: (1)一则课例(体现某一研究视角且有研究生成的课例。优秀课例应能作为学科教师培训的材料); (2)一则教研活动案例(体现策划意识与反思意识,能予同行明确启发的); (3)一份基本按命题规范实施的试卷(附试卷结构分析、命题意图等)及试后分

30、析报告; (4)一项教学改革课题的实施报告。 3岗位研修期间:在这半年中思考或尝试组织本地本学科教研组长的培养培训活动,将思考策划情况或活动情况的原始材 料作一整理,带到第二次集中研修会上。 4在岗位研修期间,在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评价理论、教师专业发展三方面中任选一本教育着作进行自学,写一份2000 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研修作业又分短作业和长作业。我们要求大家在第一次集中期间,以已组织或即将组织的教研 活动为例,从教研活动有效性的角度,写一份教研案例或故事。我们还要求大家在半年时间中,选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择完成课例、试卷及分析等研修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大家本应完成的岗位工作,研修作业只是要

31、 求大家导入研究分析的方法,完成以反映实践智慧为主的研究文稿。这体现了基于实践,又超越实 践的意图,并为第二阶段集中学习的两个主题准备了素材。 (五)以源于实践的经验、案例和理论为素材 在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即便教研员自认为自己理论较强的仅1/4 左右,但大家希望的学习 仍然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呈现实践的现象,而必须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 提升。所以,我们培训的基本素材是以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案例为主的,也有一些源于实践的理论。 因为,这样的理论往往与教研员们的实践是相融的。 (六)以关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与生成为特色 我们不要仅仅把培训视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而要把培训视为知识

32、与经验的生成与提升的过程。 也只有在经历与体验了这样的知识生成过程,培训才转化为受培者的“财富”。如果我们的研修活 动都是“报告会”,那研修生成的丰富性、研修团队的交流和与学科的联系就会削弱。所以,我们 特意安排了两个单位时间,分别进行“学校教研活动现场分析”和“教研活动策划(研修作业)的 交流”。同时要求班组认真记录和保留大家研讨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传到网上。这其实 就是教研员进一步研修的最好材料。这次研修将尝试应用网络教研技术,来促进研修共享。 正如一位教研员在调查回答中所说的,“教研员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重 视和共同维护。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促进交流,使全省教研系统的同志们融成一家,形成 共同进步的态势与我们团队的优势;另方面要着力推进教研员对工作本身的研究,要及时总结挖掘 基层优秀教研员的实践智慧,通过表彰奖励和学习推广,形成教研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