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讲稿.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查房目标v1.相关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v2.修订方案,解决护理难题v3.征求意见,提高护理质量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v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v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v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v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检查、治疗v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预防v通过对病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定义定义v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因病因v静脉血流滞缓v静脉壁损伤v血液高凝状态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静
2、脉血流滞缓静脉血流滞缓v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静脉壁的损伤静脉壁的损伤v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v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
3、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v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v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见于休克、创伤、手术、组织坏死和输血反应等。v药物所致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内溶血等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肝素血小板抗体。v疾病所致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癌肿、糖尿病、高胱氨酸尿症、高脂血症、红斑狼疮、妊娠和脓毒血症等。等。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发病机制发病机制v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以左侧多见,为右
4、侧23倍,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v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主干静脉血栓形成后,患侧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在急性期,血液无法通过主干静脉回流,使静脉内压力迅速增高,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渗入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同时,静脉压增高,迫使侧支静脉扩张、开放,淤积的血液通过侧支静脉回流,使肿胀逐渐消退。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分类及临床表现分类及临床表现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 1.周围型 2.中心型 3.混合型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1.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
5、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Homan征: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Neuhof征:腓肠肌压痛。Homan征征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2.2.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
6、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4.4.特殊类型特殊类型A.股青肿股青肿当血栓继续滋长、繁衍,不仅当血栓继续滋长、繁衍,不仅使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全部处使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全部处于阻塞状态,还引起动脉强烈于阻塞状态,还引起动脉强烈痉挛时,即形成股青肿痉挛时,即形成股青肿. .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B.股白肿股白肿由于血栓形成迅速而广泛,下肢由于血栓形成迅速而广泛,下肢浮肿在数小时内就达到最高程度浮肿在数小时内就达到最高程度,肿胀严重,张力很高。下肢动,肿胀严重,张力很高。下肢动脉痉挛发生的较早,表现为全下脉痉挛发生的较早,表现为全下肢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小静肢的肿胀、
7、皮肤苍白及皮下小静脉的网状扩张,这种情况称之为脉的网状扩张,这种情况称之为疼痛性股白肿疼痛性股白肿。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并发症并发症v肺栓塞 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v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
8、。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v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辅助检查辅助检查v血浆D-二聚体测定v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v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v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v螺旋CT静脉造影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治疗治疗v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v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v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 导管内溶栓治疗v下腔静脉滤器置
9、放v中医中药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例介绍一般资料v姓名:郝明如v性别:男v年龄:78岁v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不除外);脑梗后遗症;胃出血v入院日期:2016年2月8日v手术日期:2016年2月13日v手术名称:经右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v出院日期:2016年2月20日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例介绍病情简介v主诉:左下肢肿胀疼痛伴气短不适18小时v现病史:患者1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下肢肿胀,呈憋胀感,伴气短不适,右下肢无异常,左下肢活动有障碍,院外未进行正规治疗,腿部肿胀未见明显缓解,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疼痛明显,于我科诊疗v既往史:脑梗;胃出血v其他
10、病史:否认 传染病史:否认 药物过敏史:否认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例介绍查房内容v生命体征:T: 36.5 HR:76次/min R: 19 次/min BP:137/79 mmHgv皮肤情况:完整v双下肢血运清苦:足背动脉可触及,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正常v穿刺处辅料:清洁无渗出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史回顾病史回顾v入院凝血指标检查:D-二聚体12.25ug/ml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4.9ug/ml 。v下肢静脉彩超示:患者入院感气短不适,结合凝血检查,双肺听诊及下肢静脉彩超提升患者可能已有肺梗塞症状,下病危通知,并行抗凝血栓消肿对症治疗,防止引发急性肺梗塞导致猝死发生
11、。v于2016年2月13日经右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血栓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v于2016年2月20日好转出院。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例介绍辅助检查v超声提示: 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并伴斑块(多发)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病例介绍辅助检查v超声提示: 左侧髂外、髂总、股浅静脉、小腿部胫后静脉、腓静脉几乎无再通。 左侧腘静脉、胫后静脉上段部分再通。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护理护理v一般护理v平卧位疗法护理 v用药护理v肺栓塞的观察 v出血并发症的观察v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一般护理一般护理 1、病室安静、
12、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康复。 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进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为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分钟。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4、说服患者严格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摄氏度。 5、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急性期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前日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
13、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小腿:髌骨下缘小腿:髌骨下缘10cm10cm下肢周径的测量下肢周径的测量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平卧位疗法护理平卧位疗法护理 1.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待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2.膝关节屈曲15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用药护理用药护理 1、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肝素:首选抗凝剂
14、,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及给药方法。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2、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制作均为干燥结晶体,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尿激酶尿激酶 :a.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b.用药剂量必须准确,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c.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3、穿刺患肢浅静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阻断浅静脉血流后,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溶栓药物,可使溶栓剂流
15、经血栓表面,效果更好。4、中药用药护理: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原则应属于湿热下注、血脉瘀阻。中药用药采用活血化瘀、通脉祛湿。由于药性较苦寒,所以服药时告诫病人,服药后可能有轻度恶心或轻度腹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这些都属于药理作用,不影响用药,若为颗粒冲剂,应详细告诉病人冲药的方法。对确有胃肠不适者应将中药放在饭后半小时中药放在饭后半小时服用。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肺栓塞的观察肺栓塞的观察 v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
16、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v 住院患者大约 1% 死于肺栓塞v 90% PE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v 80% PE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v 2/3 PE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出血并发症的观察出血并发症的观察 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泌尿道或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对老年人及儿童,既使凝血指标正常,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四肢活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或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
17、生及时处理。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 急性期过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需穿医用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通过将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应注意,包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在每日晨起床前进行,若患者已起床,则应嘱其重新卧床,抬高肢体分钟,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再包扎。弹力袜大小必须适合患者腿部周径。包扎弹力绷带应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注意松紧适度,平卧休息时解除。应用期间应注意肢端皮肤色泽及患肢肿胀情况。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v下肢DVT患者因疼痛较重、患肢肿
18、胀而担心预后,患者长期卧床,接触的人少,讲话的机会少,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态度诚恳,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抑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预防及健康宣教预防及健康宣教1 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 的活动情况。定时更换体位, 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2 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 激性药物更要谨慎。3 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第四十页,讲稿共四十
19、四页哦4 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 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5 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芦荟胶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第四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 6.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7.高危病人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8.戒烟 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第四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出院指导v 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剂量按时服药36个月,华法林每日一片,定期复查凝血四项v指导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v坚持适量运动,防止过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运,必要时抬高患者高于心脏2030cm第四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第四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四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