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级中学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度.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10212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级中学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标高级中学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级中学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级中学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度.ppt(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第三则) 【注释】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仁,仁德。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

2、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1,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礼乐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进而造成儒家创始人孔子,将致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了自身的毕生追求。,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早上

3、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 【评析】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 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的最佳注脚。,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注释】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 【译文】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评析】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

4、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释】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 焉:于之。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 【译文】 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

5、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初中所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此意。,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解】 质,朴,质朴。 文,文采,文饰。野,鄙野、粗野。 史: 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可指文化,小可指修身,还可指文学、艺术等等。,6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解】 弘毅:弘,大。毅,坚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 【点评】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弘大的志向、坚毅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说得悲壮,总让我想起屈原的长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让我想起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史可法,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注解】(1)为山:堆积土山。

7、(2)篑:ku,土筐。 (3)平地:填平洼地。(4)覆:倾倒。 (5)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点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注解】知,通“智”,智慧。 【译文】 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

8、,不会有所畏惧。 【点评】知者不惑:真正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什么都看透了, 所以不惑。仁者无忧:仁爱的人拥有仁爱的心,看什么都是美好的,所以无忧。勇者不惧:勇敢的人,不会轻易恐惧。,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解】“其”,是副词,“大概,也许”的意思。 【译文】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点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

9、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解】兴:抒发情志。观:观察(社会与自然)。 群:结交朋友。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迩: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点评】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最高赞颂。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他老人家不仅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对于诗歌,我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一个喜欢诗歌的人,一定不是个坏人。,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10、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注解】就: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他工作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从而成就自己的高尚主体人格。,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11、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解】克:克制,抑制。 一日:副词,一旦,表示如果有一天。 归:回归,回归先王时期的仁道,一说赞许,一说归属。 由:凭靠。目:条目,纲目。敏:聪慧。 请事:请,请求,主要表示敬意。事,从事。 【译文】 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点评】“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1.你喜欢哪一则?,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3.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修身、处世的名言?,强化训练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