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无人船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无人船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兰州无人船艇项目商业计划书兰州无人船艇项目商业计划书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8一、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8二、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1三、 行业特点分析12第二章 总论14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4二、 项目建设地点14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4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5五、 建设背景、规模16六、 项目建设进度16七、 环境影响16八、 建设投资估算17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8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9第三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2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20二、 建设方案22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2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24第四章 选址方
2、案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打造西部科创研发引领区32四、 推动兰州新区扩容提质33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5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36一、 公司发展规划36二、 保障措施42第六章 SWOT分析44一、 优势分析(S)44二、 劣势分析(W)46三、 机会分析(O)46四、 威胁分析(T)48第七章 安全生产分析52一、 编制依据52二、 防范措施55三、 预期效果评价59第八章 环保分析60一、 编制依据60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1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4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4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5六、 环境管理分析66
3、七、 结论67八、 建议67第九章 项目节能分析69一、 项目节能概述6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0能耗分析一览表71三、 项目节能措施71四、 节能综合评价73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74一、 人力资源配置74劳动定员一览表74二、 员工技能培训74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方案77一、 编制说明77二、 建设投资7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7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9建设投资估算表80三、 建设期利息8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2四、 流动资金83流动资金估算表84五、 项目总投资8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6第十二章 项
4、目经济效益评价88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8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2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4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5五、 偿债能力分析9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7六、 经济评价结论97第十三章 风险防范99一、 项目风险分析99二、 项目风险对策101第十四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04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10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借款还
5、本付息计划表111建设投资估算表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4流动资金估算表11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7报告说明全球无人船艇总体发展的脉络是起源于军用而逐渐转为民用。在2013年前,全球民用无人船艇市场规模基本为零,基本处在科研阶段,少数企业、院校研究所曾在船艇上搭载仪器开展过相关实验研究。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397.9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485.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22%;建设期利息204.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流动资金1707.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8%。项目正常
6、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1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980.90万元,净利润2274.4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67%,财务净现值1195.4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
7、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无人船艇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对技术要求不尽相同,其中海工级、海防级无人船艇对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企业具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自主研发的能力,因此需要强大的研发与技术团队作为保障。无人船艇研发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任务载荷、作业特点等,难度很大。例如,无人船艇的运动具有非线性、时间滞后、惯性较大的特点,并且易受风、浪、流、涌等因素干扰,其水动力系数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变化;同时,由于无人船艇具有排水量小、机动性好的特点,在复杂海洋环
8、境中运动幅度远大于有人船艇,导致其控制系统操控难度更大;此外,无人船艇需要和远程控制系统之间保持实时通信,但通信质量受环境影响大,通信波束海面反射、大气散射、地球曲率等因素均会降低通信能力;另外,高温、高湿、高盐雾、高海况等严苛的海洋环境对无人船艇各部件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均有较高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开发。相关关键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测试,产品开发周期长,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应用。2、品牌壁垒无人船艇的下游应用领域集中在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国防工业等行业,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公安、海事、渔政、交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职能
9、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各类企业等。上述客户在采购时尤为注重厂商资质和产品的品质。当前,无人船艇的市场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大部分新兴品牌的行业影响力尚未建立。但是由于客户群体的相对固定性,市场存在先发优势,先行进入的企业具有更为成熟的产业化产品、拥有相对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完善的品牌建设,更容易积累丰富的产品应用体验并建立品牌与产品的关联认知,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的市场壁垒。3、资金与规模壁垒无人船艇科技属性强且跨专业领域较多,在发展初期没有相关产品可参考模仿,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长时间的测试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完成技术迭代,才能形成产业化的产品,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支撑长
10、期研发支出,其产业化产品的研制与推广进度存在滞后性,难以维持长期发展。此外,下游客户不仅对无人船艇产品的技术要求高,还会对企业的批量生产能力、配套服务,以及培训、维修等方面提出严苛的要求,无人船艇厂商需具有一定的规模、配置完善的产能并组建优秀的服务团队,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相应的能力。4、客户壁垒无人船艇的用途与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科学研究等领域相关,因此下游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相对传统船舶行业要求更为严格。大型客户通常对潜在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与产品、服务验证,并将合格企业纳入供应商名单,只有被纳入名单的企业才有供货资格。为了保持供货稳定性与产品质量,客户确定供应商后通常不会轻易更换
11、,整体客户粘性较高。行业内企业也通过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保障产品质量、完善服务维护来巩固市场地位、培养客户信任度。因此,对于新进入企业,在获取客户资源、获得长期稳定订单方面相对于行业内企业存在劣势。5、国防工业产品发展壁垒国防工业作为特殊领域,存在资质和综合承制能力壁垒。一是相关承制单位需经过相关资质审查认证通过后,方可承担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项目合同;二是军用无人船艇从立项到研制定型、列装部队应用,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综合论证、技术攻关、装备测试、作战试用等过程,需要承制单位持续投入并储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资源,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准入门槛。二、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产品-服务-数据资产化
12、的演变随着数字资产化概念普及与无人船艇技术发展,各行业逐渐接受以无人船艇作为自动化、智能化科技手段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对无人船艇行业的需求不再仅限于提供平台性能更高、载荷兼容能力更强的产品,而转变为提供优质且轻资产化的数据服务。未来随着相关标准的建立,无人船艇所产生的数据价值得以计量与保护,海量的水资源数据将得以更好地实现利用。2、细分市场将进一步拓宽随着无人船艇技术逐渐成熟与各行业对无人装备的认知深入,无人船艇的细分市场将进一步拓宽。生态环保、海洋观测等一批较成熟的应用领域将会越发细分。而无人货运、水上消防、溢油回收等一批新兴应用也将得到实践。3、应用模式创新带来快速增长无人船艇相较于传统船只
13、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效率提升,集群应用、船岸结合等模式大幅提升了该优势。集群应用作业模式能有效利用时间窗口,极大提高作业效率。船岸结合模式能有效发挥无人船艇的机动优势及岸端感知和通讯能力,系统、精准、高效地为水上作业提供解决方案。三、 行业特点分析1、周期性无人船艇行业周期性与下游应用领域关系紧密,无人船艇的任务载荷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船体在设计时已经为不同的任务设备提供预留接口,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组合搭载声呐、光学等设备,能够满足多个应用领域的作业要求。这些作业要求多属于促进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生态环保、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刚性需求,不易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因此,本行业不存在显著周期性。2、
14、区域性对于应用于内河的产品,城市水域应用、公共安全等行业客户主要分布于拥有河流、湖泊、江海等水域资源的地区。对于应用于海洋的产品,由于无人船艇的测试及应用需要一定的海域条件,行业客户多分布于沿海且海洋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中典型地区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对水面无人船艇装备需求旺盛,海洋经济较为领先,有利于产品的产业化落地。3、季节性行业的季节性与下游客户采购模式相关,从客户组成来看,行业下游主要客户为军方及科研院所、政府及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该类客户在采购上具有严格的流程制度,一般在第一季度制定年度预算并通过批复立项,在第二、三季度进行采购招标流程,在第四季度完成产品验收。因此,本
15、行业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兰州无人船艇项目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2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
16、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中国制造2025;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二)技术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
17、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对于应用于内河的产品,城市水域应用、公共安全等行业客户主要分布于拥有河流、湖泊、江海等水域资源的地区。对于应用于海洋的产品,由于无人船艇的测试及应用需要一定的海域条件,行业客户多分布于沿海且海洋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中典型地区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对水面无人船艇装备需求旺盛,海洋经济较为领先,有利于产品的产业化落地。(
18、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667.00(折合约2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8990.44。其中:生产工程19796.92,仓储工程5677.1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296.05,公共工程1220.29。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套无人船艇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污染物主要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等,通过污染防治措施后,各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并且保持相应功能区要
19、求。本项目符合各项政策和规划,本项目各种污染物采取治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角度,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397.9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485.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22%;建设期利息204.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流动资金1707.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9485.6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168.7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69.44万元,预备费
20、247.40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1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980.90万元,纳税总额1565.96万元,净利润2274.4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67%,财务净现值1195.4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4667.00约22.00亩1.1总建筑面积28990.441.2基底面积9386.881.3投资强度万元/亩420.662总投资万元11397.982.1建设投资万元9485.612.1.1工程费用万元8168.772.1.
21、2其他费用万元1069.442.1.3预备费万元247.402.2建设期利息万元204.592.3流动资金万元1707.783资金筹措万元11397.983.1自筹资金万元7222.683.2银行贷款万元4175.304营业收入万元21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7980.906利润总额万元3032.547净利润万元2274.418所得税万元758.139增值税万元721.2710税金及附加万元86.5611纳税总额万元1565.9612工业增加值万元5417.9613盈亏平衡点万元9764.13产值14回收期年6.8115内部收益率13.6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95
22、.41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第三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9、钢结构设计规范(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
23、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便于人员疏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尺寸、结构选型及构造处理根据工艺生产特征、操作条件、设备安装、维修、安全等要求,进行防火、防爆、抗震、防噪声、防尘、保温节能、隔热等的设计。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并执行工程所在地区的建筑标准。(三)主要车间建筑设计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实用、经济”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立面造型简洁大方、统一协调。认真贯彻执行“适用、安全、经济
24、”方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力求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建设资金和劳动力,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四)本项目采用的结构设计标准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钢结构设计规范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五)结构选型1、该项目拟选项目选址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按当地基本地震烈度执行9度抗震设防。2、根据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及项目建设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
25、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钢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二、 建设方案1、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采用轻钢结构、框架结构建设,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及当地有关文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主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2、生产车间的建筑采用轻钢框架结构。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整体性能好,有利于抗震防腐,并节省
26、投资,施工方便。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通风设计,避免火灾、爆炸的危险性。.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施工。.4、根据地质条件及生产要求,对本装置土建结构设计初步定为:生产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5、根据项目的自身情况及当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生间拟采用全钢结构。.6、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7、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8990.44,其中:生产工程19
27、796.92,仓储工程5677.1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296.05,公共工程1220.2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5350.5219796.922750.941.11#生产车间1605.165939.08825.281.22#生产车间1337.634949.23687.741.33#生产车间1284.124751.26660.231.44#生产车间1123.614157.35577.702仓储工程2252.855677.18477.392.11#仓库675.851703.15143.222.22#仓库563.211419.301
28、19.352.33#仓库540.681362.52114.572.44#仓库473.101192.21100.253办公生活配套545.382296.05359.113.1行政办公楼354.501492.43233.423.2宿舍及食堂190.88803.62125.694公共工程1220.291220.29139.45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2125.2538.53绿化率14.49%6其他工程3154.879.587合计14667.0028990.443775.00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
29、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兰州,甘肃省辖地级市,是甘肃省省会及
30、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批复确定的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20年7月,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兰州市常住人口为4359446人。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甘肃省中部,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带一路”、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
31、会。兰州自秦朝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后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生物制药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2012年,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批。展望2035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
32、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兰州,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产业能耗、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美丽兰州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3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平安兰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引领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作用有效发挥,在西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品质优良、社会文明和谐、文化特色鲜明、人民富裕幸福、在西部地区具有综合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34、,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面临的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治理关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十四五”时期,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加快建设,将使兰州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
35、重大支撑点。二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带来的机遇。2019年制定实施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将在培育西部地区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无水港、推动跨省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等方面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兰州扩大开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化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三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家实施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推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兰州市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将是黄河流域生态
36、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受益区,一大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将加快实施。四是兰西城市群建设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持续加大对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提高兰州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提供了良好战略契机。五是获批国家级平台带来的发展机遇。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第19个、欠发达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兰州市入围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带来的机遇。六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实体经
37、济,促进消费升级,将给兰州市优化经济结构带来机遇。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兰州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带来重大机遇。八是甘肃省加快发展带来的机遇。甘肃省以十大生态产业为发力点,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创新突破,加快构建多向开放格局,特别是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成为省级重大发展战略,为兰州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来重要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小,增长速度较慢
38、,县域经济发展不足,综合实力较弱,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产业链条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服务业以传统业态为主,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民营企业发展较弱,市场活力不足。三是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创新体系尚不完善,顶尖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缺乏,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率还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滞后。四是对外开放层次较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优势作用发挥不足;具备参与国际化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较少;进出口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五是民生保障短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功能配套不够完善。文化、体
39、育、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养老服务质量仍需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十四五”时期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综合判断,“十四五”期间兰州将迎来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更需主动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奋力开启兰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三、 打造西部科创研发引领区做大做强高校集聚区,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积极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联合创办研究型学院,建设全省高
40、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科学中心等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创新平台落地,谋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前沿交叉科学中心、国际交流科学中心、生物医学中心4大类科学中心。建设一批“飞地创新园”,加强与发达地区创新合作,积极吸引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国内领先的科创园区落地,积极寻求高水平的科创产业跨国合作。布局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无人驾驶技术与设备为代表的未来前沿产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大力推动新生态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既有优势科研交叉融合创新。建设高水平的科创服务集聚区,全面提升科创服务
41、能力,营造接轨国际、区域共建共享的科创服务环境。推进建设孵化器、双创园等产学研深度融合区,实现产业催化、成果转化、人才孵化。到2025年,榆中生态创新城新增科创产业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人均GDP达到810万元。四、 推动兰州新区扩容提质围绕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定位,立足“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加速聚要素、增量级、提质量、强功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激发兰州新区的发展活力,加快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发展,打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
42、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努力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夯实新区产业功能。强化新区产业集聚功能,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工业强区战略,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3个千亿级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3个五百亿级产业,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5个百亿级产业,建成西部高端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向西开放平台。增强新区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统筹兰州国际空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和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打造“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开放大平台,加快推进进口药品指定口岸申报,打造辐射西部、中部地区的进口商品分拨中心平台,积极申报建设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
43、验区兰州片区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向西开放发展先行区。激发新区创新引领功能。打造国家级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稀土材料应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实训基地及相关配套产业、科教产业,打造全国一流职教园区,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提升新区生态环境品质,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和低丘缓坡生态修复工程,争取兰州新区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验区。依法依规做好低丘缓坡土地治理利用,创建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和
44、生态修复示范区,构筑新区城市生态屏障和兰州市区北部生态屏障。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新区段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兰州新区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示范园区。完善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智慧新区建设,大力提高新区公共服务能力,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区聚集,建设体育文化园区,争取举办优势体育赛事。加快推进兰州新区承接陇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灾后重建搬迁安置,有序落实移民安置,配套做好户籍迁移、就业就学和社会保障,增强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和人口吸附力。推动与主城区相向融合发展。构建连接主城区的同城化交通体系,采用一体化机制建设“5+1”多条快速联系通道,构建连接中心城区的多通道现代交通体系,打造“半小时同城化
45、交通圈”。进一步提高兰州新区与周边地区通达性,建成中通道、中兰客专兰州段和兰州新区高铁南站,规划建设兰州新区至永登、西固、连海地区的快速通道。打造兰州新区高铁南站综合枢纽,提升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兰州新区“向东向南”发展,逐步发展新区东南片区向主城区过渡地带,布局建设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养生养老、商务中心、生态住宅等领域项目,牵引新区与主城区相向融合发展。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发展计划1、发展战略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