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第 10 页论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 【中文摘要】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文化的加工对象。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在农耕文化上的反映。【关键词】 中国农耕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发生、发展于中国境内的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但存在着东、西、南、北地域差异。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中国境内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结果。对中国农耕文化地域差异进行自然地理因素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生态成因,了解中国农
2、耕文化的内涵。中国农耕文化,不仅反映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渗透到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生活层面,并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本文仅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地域差异的影响。1 中国农耕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拥有960万k,海陆兼备的国家。南起4N附近的曾母暗沙;北至5331N的漠河县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南北跨纬度近50,直线距离约 5 500 km。西起7340E的新疆乌恰县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1355E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东西跨经度超过61,直线距离5 200 km。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广
3、阔的地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和地貌类型,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1.1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烈,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烈,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之间。在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影响下,中国与世界其他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中国气候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中国内陆距海遥远,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同时西南青藏高原又阻碍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中国气候又表现出
4、强烈的大陆性,与世界其他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具有冬季偏冷、夏季偏热,气候年差较大,降水变率大等特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海陆影响差异较大,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从东到西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早等地区;此外,在垂直方向上还出现“山下百花山上雪”的景观。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前提。1.2 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种类齐全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3级阶梯状下降。既有平均海拔5 000 m的一级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也有海拔在1 0002 000 m,由高原和盆地组成的第二阶梯;还有平均海拔在500 m以下,由平原和丘
5、陵组成的第三级阶梯.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种类齐全.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常态地貌,也有山岳冰川、冻土、风沙、流水、喀斯特及红层地貌等非常态地貌。这是平原农耕文化与山地农耕文化差异的基础。1.3 生物、土壤起源古老,类型繁多生物、土壤的发生和演化受气候和水热条件的制约。气候和水热的时空分布决定了生物、土壤分布的时空分布。中国的生物和土壤起源古老,而且类型繁多。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和地貌类型,为生物土壤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自北而南,植被类型由针叶林逐渐变为针叶落叶阔叶林、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与此相适应,土壤自北而南由漂灰
6、土逐渐变为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砖红壤等。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动物分布也呈现出南、北,东、西差异的特点。由于第四纪冰期对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响较小,中国的生物、土壤不仅类型多,而且起源古老.纷繁多样的生物和土壤类型,为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中国独特的、差异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创造和演化提供了天然的平台,是中国文化地域差异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原因所在。2 自然地理环境与中国农耕文化的萌芽6亿多年前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地球上出现了5个相互分离的大陆。其中之一的中国古陆具有鄂尔多斯、塔里木、华南- 印支、华北- 朝鲜4个核心。经过长达3亿3
7、000万年的古生界、l亿6 000多万年的中生界和7 000万年的新生界,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开始了。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巨大的褶皱山系,长期淹没于古地中海中的西藏地区迅速隆起,哺乳动物获得极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以及类人猿亚目,被子植物的繁荣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长期可靠的食物来源。第四纪,人类开始产生,也开始了原始文化的创造。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文化的内容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距今800万600万年的云南禄丰猿,距今170万年云南元谋人都生活在亚热带的森林草原环境中,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温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热带和亚热带
8、动物化石,说明狩猎和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在距今80万年的陕西蓝田遗址中,仍发现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动物化石,说明当时气候比较温暖,热带亚热带所处的纬度较高。但到了距今60万年前的陈家遗址时,草原动物化石超过了森林动物化石,说明当时的森林- 草原景观已变为草原景观了,气候逐渐由湿变干。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日益明显,南方相对湿润,森林较多;北方相对干燥,草原趋于优势。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智人已基本从事狩猎经济活动,而南方古人类仍以采集经济为主,这必然使他们在工具的类型、数量、质量,食物的种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由于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生
9、产力大大提高,逐渐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主、长江流域为辅的文化中心。出现了阴山以南,阴山以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 闽江流5个新石器文化区。在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在当地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花粉,大都属耐旱植物,动物也多属山地森林动物及草原动物”。说明当时的气候已接近今天的荒漠草原,干旱少雨。这种自然环境显然不利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济活动属于原始狩猎经济文化类型。珠江- 闽江流域则相反,年降水量约为17002000 mm,属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气候。茂密的常绿阔叶林,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丰富的食物难以形成逼使原始人类发展农耕文化的压力。考古发现的“工具中有较多的骨、角、蚌、
10、牙制品,大都磨制精细,但多为镖、镞、矛、刀、匕、锥、针、鱼钩、凿等小型器具”,同时还有“大量鱼骨、蛎、蚌、螺、蜗牛等贝壳的存留”,不仅反映了使用这些工具的环境并不十分艰苦,也反映了水生动物如海生软体动物、淡水软体动物及鱼虾是他们的主要食源之一,但这里的经济仍属摄取性的而非生产性的经济。1从以上2个区域来看,环境的条件过于艰苦或过于优越,均不利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条件介于上述2个区域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率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在黄河流域,第四纪黄土高原已开始形成,全新世冰后期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气候温暖。用于采集的植物、果实逐渐减少,可猎取的动物数量由于
11、人口的增加、猎手的日增以及捕猎手段的提高也逐渐减少,从而逼使原始先民不得不驯化野生植物,于是适于食用、耐干旱、生长期短的野生粟类首先得到驯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另外,黄河及其支流又为初步驯化的作物提供了灌溉条件,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国原始农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耕文化开始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较黄河流域稍好,但由于人口的增加,许多地区也出现了生计问题。在这种压力下,南方广泛生长的野生稻也逐渐得到驯化,形成了一个个稻作文化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也开始了。由此可见,中国农耕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判断。位于黄河流域
12、的半坡遗址,再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化的特征。当时半坡人已普遍使用了磨制的石器,弓箭以及用骨、角制成的锥、鱼钩、鱼叉等新石器时代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并开始种植粟、蔬菜、麻等作物。粟是半坡人最早驯化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麻是用来纺织的重要原料.当时半坡人已学会建造房子,并过着定居生活。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揭示了距今约7 000年的南方湿润炎热的农耕文化特征。当时的河姆渡人已开始使用了磨制的石器,用耒、耜耕地,并开始了动、植物的驯化,主要是水稻的种植和水牛的驯化。河姆渡人已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干栏式的房子,具有通风、防潮、防止毒蛇猛兽侵扰的功能,此外,房屋下层还能
13、饲养家畜.至今,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尚还产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特别是苗族的吊脚楼.这反映了农耕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选择适应。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传统农耕是指已引入犁、畜力牵引、水利灌溉及人工施肥的农耕制度。五千多年来,中国各农耕文化区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以及不断吸收邻近区域的农耕文化,经过文化整合和生态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目前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分布的格局。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存在着3条重要的农业地理分界线,即400 mm等雨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和秦岭-淮河线。这3条农业地理分界线,把中国陆上部分划分为四大农耕文化区,即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南方水田农耕文化区,西北
14、灌溉农耕文化区和青藏高寒农耕文化区。这是中国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传统农耕文化区域差异。3.1 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东北3省、内藏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和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19%,耕地面积占全国近50%,是以旱地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特征。在生产方面,这里绝大部分是旱地农业,耕作制度复杂,作物种类多样,是中国最大的小麦、棉花、大豆和杂粮等生产区,也是花生、芝麻、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地;使用黄牛、马等畜力耕作,精耕细作,常有“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地犁三遍顶茬肥”2135的说法.十分讲究耧播(播种的稀密和深浅),有“谷宜稀,麦宜密,玉
15、米地里卧下牛”2137的谚语.非常重视“墒情”(即土壤的湿度),有“打墒”“墒沟”“合墒”“欠墒”“了墒”等把握墒情的习俗。灌溉上,除引水灌溉外,常用提水灌溉,先有辘轳(古老的井上提水工具),后有水车,沿河、湖之地还有戽斗,其中辘轳使用最为普遍。在生活方面,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与华北地区主要有窑洞式。这里降水稀少,木材缺乏,土层较厚,直立性强,不易塌方。人们利用黄土的天然特性,开挖凿洞,营造民居。此类民居除了具有御寒,冬暖夏凉,防风御沙外,屋顶平地还可作晒粮之用。东北地区主要是地穴式,其主要功能是御寒,“直至近现代,在东北地区的一些荒僻乡野,仍可见这种半地地穴式房屋”2177。
16、在北方民间信仰体系中,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动植物崇拜很多。北方干旱少雨,地表水缺乏,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因此北方民众期待雨雪,寻求水源这一愿望,产生了“龙王”崇拜。“龙王”是由许多动物特征抽象而成的,被寓意为能呼风唤雨,具有“出入水则必风雨”2238的功能.因此“龙王”满足了北方民众期待雨雪,寻求水源这一生态的心理要求。3.2 南方水田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秦岭-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全部省、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5%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全区位处亚热带、热带,水、热、土资源充沛且又配合良好,是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特征。在生产方面,区内绝大部分地区水田面积要占耕地的65%70%,占全
17、国水田总面积的90%。这里所产粮食占全国58%以上,是中国粮、棉、烟、油料、甘蔗、茶叶、蚕桑、热带经济作物及畜牧、水产等多种农产品生产基地。本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精耕细作,十分注重田间管理。水稻播种要分3个步骤:一是浸种、做秧田;二是耕耙、灌水、平田;三是插秧。其中做秧田从冬翻、打水开始,要经过耕耙捣碎、平整土地、掏沟、削平、耘秧田等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稻作生产精耕细作可见一斑。水牛、黄牛是本区主要的畜力。南方温暖湿润,水稻虫害常常发生,古时常用石灰粉灭虫,现代则用农药喷杀。水稻离不开水,修筑水利是南方重要的农耕文化。修建于4 000多年前,世界著名的都江堰水利
18、工程,是南方水利的典型代表。古时候,江南稻农发明的提水牛骨车,在20世纪70年代尚在使用。在生活方面,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民居形式,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和西南地区主要是干栏式。这里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河叉纵横,多为泽国水乡.干栏式民居具有防潮、防水,防止蛇虫叮咬,易于通风的功能。它是早期原始人类“巢居”模式的延续,也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具体表现。在民间信仰体系中,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动植物崇拜也很多。在南方,有对水牛、蛇、青蛙等的崇拜。水牛是南方稻作的主要畜力.黔东南苗族妇女,将牛角银钸戴在头上以示对牛的崇拜.南方水热条件适宜于蛇的繁殖和生长,对蛇的崇拜是由畏惧而产生的。江西对潜入家室的蛇,将其送
19、至远处,并点香“送行”,有“打蛇不死蛇讨命”2252之说。青蛙能食水稻虫害,江南一些民间视其为“护谷神”。浙江奉化民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有拜“护谷神”的习俗。植物崇拜主要有谷物、树木。南方谷物崇拜主要是稻米,其他植物崇拜有榕树、樟树、枫树、竹等。3.3 西北灌溉农耕文化区范围包括新疆、河西走廊、内蒙古的绝大部分,以及冀、晋、陕、甘、宁的长城以北地区,面积、耕地分别占全国近32%,12%.深处内陆,光照、热量资源充足而降水稀少,沙漠戈壁广布,地广人稀,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以半农半牧和绿洲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区。在生产方面,区内耕地零星分散,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山前冲积扇地带,依赖高山雪水灌溉,农作物品种
20、单一,以春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为主,单产很低。盛产甜菜、瓜果、葡萄、棉花等经济作物。本区干旱少雨,无灌溉则无农耕业,引水灌溉是本区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主要靠冰川融水灌溉。解放前,西北区农民主要利用山麓地带的自然坡度引水灌溉,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渠道众多,渠系紊乱,土地不平整,浪费水量大。解放后,兴修水利,开渠引水,整治旧渠,打进抗旱,平整土地,农业生产水平大提高。黄牛、马是本区主要畜力。在生活方面,与农耕文化相联系的民居形式,陕甘宁与北方农耕文化区相似,而新疆绿洲地区独具特色,房屋四壁多用土坯或石坯砌成,房顶平坦或微斜,或开天窗,或四周开窗,易于采光、保温或通风。吐鲁番夏季炎热少雨,冬季
21、寒冷,民居建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院中引进渠水,遍栽白杨,架葡萄棚,朴实清新。民居中既有农具放置,粮食储藏,也有牛棚、羊圈等设施。西北区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地,有过多种信仰,目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历史上,维吾尔人对日、月、星辰的崇拜,是西北干旱、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原始宗教中的反映。3.4 青藏高寒农耕文化区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国的近24%。耕地面积很少,不足全区的1/200,除少量的灌溉水田外,主要是水浇地和旱地。这里地高天寒,人口稀疏,耕地大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谷地,以种植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著名,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豌豆等作物。在生产方面,本
22、区水热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土壤肥力不足,地势高差大,坡度大是本区农耕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喜凉作物青稞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牦牛是其代表性饲养牲畜和畜力。农区民居以碉楼为主,依山而建,向阳近水,多石木结构。垒石为基,上砌土坯,略成梯形。屋顶平坦,外观浑厚朴实,端庄古朴,内部支柱。民居朝向东或南,西面和北面不开窗,或者开小窗。一般分两层,底层是牲畜圈和储藏室,层高较矮,二层居住.藏区少雨,屋顶夯平,可以散步瞭望,设焚香台和经幡台,企望与天接近.外墙门窗加黑色边套,挑出小檐,外悬红、白、蓝三色短帘,象征吉祥。本区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藏民既要适应环境,又要感受环境。藏传佛教顺应了自然环境的要求,要求人们重视自身内省,降低现世享受和追求,期盼来世幸福,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反应。解放前,西藏长期政教合一,财力雄厚,佛教寺庙建筑宏伟。可见,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地理要素是农耕文化的加工对象,影响农耕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前提条件。参考文献:1赵 济,陈传康. 中国地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269.2江 帆. 生态民俗学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