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16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第 15 页内容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建立一、科学背景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海林在感官生理心理学方面的重大成果,韦伯、费希那在心理物理学方面用实验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冯特进一步建立实验心理学给以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推动。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哲学是母亲,生理学是父亲,而生物学是媒人。人差方程、脑机能的研究、神经心理学、感觉心理学、二、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内容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客观测量,反应时和词语联想,心理产品分析法。四、心理学的任务1.心理元素的分析感觉和情感,情感三维说,意志。2. 经验的结合心
2、理复合体:由心理元素结合成,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由感情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情绪,情绪导致意志。联想的四种形式: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的功能。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研究对记忆做了定量研究。 创造了无意义音节来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对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发现;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创造了填充测验。对社会心理学也有论述二、格奥尔格缪勒研究内容对
3、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修订与补充。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整体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了印象法;指出决心和心向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用复合说对抗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三、缪勒的学生舒曼与缪勒一起发明了记忆鼓;视觉的空间知觉;用注意解释完形现象。乔斯特用无误的联想法得出Josts law。卡茨用经验来解释色觉的恒常性;提出三种颜色模式。鲁宾把视觉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设计了著名的两可图形。杨施首先发现遗觉象,并且认为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意动心理学一、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1.研究对象:以意动为内容,指意识的活动。内容属物理现象,意动
4、才是心理现象。三种意动: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爱憎的意动。2. 研究方法 反省法:直接观察、审视和体验自己的意识领域,从呈现在意识领域内的现象中排除那些感性的、偶然的或虚假的东西,从而把握心理活动本质的东西,并用适当的表述将它们描述出来。 观察法,实验法。二、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支持意动)1. 研究对象 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均为直接经验,分为四种:现象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机能如知觉活动、组合活动等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内在的客观结构。所谓心理机能指包括着作用、状态、体验的一种名称。一方面包含着认识和情绪的机能,一方面还认为具有从未分化的机能到分化的机能的各种阶段。机能和现
5、象是不可分的而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中。(心理机能具有整体性)2. 音乐心理学 和音学说:两个同时发生的音融合是一种整体的关系,是单一性的感觉现象。音融合既与注意、练习无关,也与声音本身无关,是高一级的神经特殊能力,称为特殊协力。三、形质学派厄棱费尔、麦农 将意动心理学具体运用到形、形质问题的研究上,其形成依赖于意动,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在知觉理论上,是元素主义向格式塔过渡的桥梁四、二重心理学1、产生背景 首先和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峙有关。屈尔佩为了解决这种对峙,便主张将意动和内容结合起来;其次,和胡塞尔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胡认为,要认识寓于主体意识内的对象,主体必须发挥意动的作用,
6、把意识的内容用括弧划出,进行现象学的还原。2. 屈尔佩二重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项:一为内容,一为机能,两者同属心理现象,但有明显的区别: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变化;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内容稳定,易于实验分析;机能则变动不居,只能用经验反省进行研究;内容和机能都有性质和强度两种属性,但它们彼此间无内在联系;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构造心理学一、心理学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冯特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对立更加明显,在美国出现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争论的情况下形成的。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作为相互对立的名称,是铁钦纳于1898年在构造心理
7、学的基本公设一文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而提出来的。主张实验心理学应以分析心理的构造或结构为主要目的。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上,好比生物科学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一样。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三、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四、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和神经过程完全对应,但两者不互相干涉。神经过程不是心理过程产生的原因,而是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五、心理学的方法采用实验内省法:向内的对意识经验的观察。与冯特的区别:在应
8、用范围上推广到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想象等;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上,对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反对冯特那种客观量化测量的方法。六、心理学的任务 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在心理学任务上与冯特的区别:在心理元素的数量上,主张有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在心理元素的属性上,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和广延性;在感情的向度上,认为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类别;在注意和统觉上,用注意代替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复合体的构成上,认为知觉和观念是两种不同的复杂经验。知觉的心理元素是感觉,观念的心理元素是意象。七、对机能心理学的评论首先,认为机能心理学是新的经验心理
9、学;其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把意识现象和神经系统视为彼此相应的机能系统是困难的;再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是属于目的论心理学范畴;最后,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导言。贡献继承和发展了冯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从负面启发了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完形主义,成为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反作用力量。机能心理学欧洲:达尔文进化论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1. 把心理看作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的一种技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 强调从动物到人类心理进化与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直接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开展。3. 将
10、个体变异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以及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美国一、科学背景达尔文的进化论 首先,强调有机体适应生活环境过程中心理的演化及心理的适应机能等问题; 其次,从“人猿同祖论”出发,承认人与动物在心理上具有连续性; 最后,非常重视个体发展的研究,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个别差异心理学的建立。高尔顿Galton的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个别差异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创造一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二、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思想1心理适应观主张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科学。心理是生物进化赋予人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机能,并与外部世界同步发展和相互作用。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
11、达到生存所必须的目的。心理学的定义最好界说为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乃是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件包括关于它们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的研究。2. 意识流说 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具有五个特点: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意识是常变的;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意识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认识的功能;意识是有选择性的。3. 研究方法 内省法、实验法、比较法。4.本能论本能是一种趋向一定目的的、自动的、不学自会的动作能力或冲动行为。一切心理起因都归结为本能冲动。习惯论本能冲动因重复养成的习惯会发生偏爱,这种偏爱
12、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存在有积极作用。5.记忆理论双重记忆理论;记忆的原因:保持能力是大脑构造的一般特性,除了依赖于个人脑的构造外,还取决于特定的脑神经通路的运用。6. 情绪理论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做出某种先天的或反射性的适应,而构成情绪的正是对这些变化的感知。促进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大量研究和行为主义的产生7. 自我理论 自我分为客体自我与主体自我;客体自我指一切一个人要呼之为我的或我的东西的总和也可叫被动的我,包括:物质的自我,社群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主体自我指一个知晓一切的那个东西,具体就是一个人暂现的当事思想;自我情感、人格恒同之感等。三、霍尔1.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正常心理的发展是一系列的进化
13、阶段,并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身体的成长和青春期心理与其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2. 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提出复演论:人类个体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正反映人类自原始到现代整个进化阶段的重演。“未成熟期”是一个带有沿着某些方向发展的心理倾向的可塑时期,教育的有效作用就要看是否能充分利用这一可塑性,促进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3.是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四、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 杜威对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建树(1)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1896年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是芝加哥学派诞生的标志。反对把心理分析为各个元素,反对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射弧也
14、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2) 把完整动作的机能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意识不是副现象,能使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可使有机体生存和进步。(3) 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对人进行研究。我们不能把行为和意识分解为两部分或元素,我们必须根据它们在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方面的作用来理解它们。2.安吉尔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机能心理学的主张(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但不只研究意识内容,主要研究心理操作,即心理过程是如何进行的(2) 认为心理学有两项研究任务:一为描述,二为解释(3)认为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生物科学(4)认为心理学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两
15、种: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明确地提出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三点区别p1863.卡尔(1)把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过程,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机能在于获得、确定、保持和评估经验,并利用经验来指导行为。这种以心理活动来指导的行为,就是适应性行为。适应性行为包括三部分:动机性刺激,指机体需要;激发刺激指环境;做出的反应。(2)把心理活动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因为它们不仅能被经验到,而且也是肉体有机体的一种反应,即直接同感官、肌肉和神经这样一些构造有关的动作。(3) 主张心理学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内省法,客观观察法,实验法,活动产品研究法。五、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16、他们都没有树立鲜明的机能主义学派的旗帜,有着比较广泛和自由的研究方向,但是他们都有美国机能主义的共同特点,因此也被称为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卡特尔(1)关于反应时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感知过程进行速度测定发现,刺激越强,反应时间就越短。(2)关于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个别差异的研究是其他所有研究的中心。反应时、联想、知觉、阅读和等级排列法最后都归结到个别差异上来。首创了等级排列法。(3)关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用平均误差的大小来代替最小可觉差的大小。(4)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5)关于联想的研究,证明控制联想快于自由联想在测验时只是着重于测定能力及其变异的表现,而不去探究这些
17、个别差异所涉及的意识内容或生理原因,为机能主义过渡到行为主义创造了条件2.桑代克(1)首先用实验法取代自然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为动物心理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认为通过尝试错误偶然获得成功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学习。(2) 创建了联结主义心理学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行为的基本单元是联结,联结有两类:一类是先天的联结,即本能;另一类是习得的联结,即习惯。单纯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否认在动物联结形成中观念的作用。(3)创建教育心理学。他认为,人性的变化是通过学习进行的,不同个体的学习又是有差异的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后天习得的联结,与武德沃斯共同研究学习迁移,提出了相同因素说,为机能主义向行为主义过渡提供重
18、要前提。3.武德沃斯(1)把人的全部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意识和行为(2)提出动力心理学,强调动机和内驱力是人与动物行为决定因素的心理学。人的活动包括内驱力和机制。提出新的行为公式:S-O-R。这对以后新行为主义产生明显的影响。行为主义(第一势力)背景1. 自然科学背景(1)生理学为行为主义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2)俄国“生理学之父”谢切诺夫根据新的反射图式提出把心理学改造成为客观科学的纲领。(3)巴甫洛夫创立了以条件反射为核心思想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4)别赫切列夫针对主观心理学提出客观心理学思想。2. 心理学背景(1)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限制和否定对动物行为
19、给以主观解释的客观主义研究取向。(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一种只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而否定认识机能,贬低意识作用的倾向。(3)意识心理学的危机。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包括第一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梅耶、魏斯、霍尔特、亨特、拉施里等。主张放弃意识改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华生的行为主义1. 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要想使心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放弃研究主观的心理或意识,把观察到的客观行为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1) 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
20、的全部活动。(2) 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来自一定的刺激。刺激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反应则是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无论引发行为的原因多么复杂,但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3) 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就是确定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以便预测行为和控制行为。(4) 比较复杂的刺激称为情境,比较复杂的反应称为动作。反应有四类:外显的遗传反应,内隐的遗传反应,外显的习惯反应,内隐的习惯反应。(5) 神经系统,连中枢在内,只不过在感觉器官与反应器官之间起联络、传导作用而已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法观察法:无帮助的
21、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即实验法。条件反射法:用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和用来获得运动反射的方法。口头报告法:报告身体组织的变化。测验法:主张设计和运用不一定需要语言的有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3.主要理论(1) 感觉理论 尽量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2)本能理论完全否认遗传和本能主张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3)情绪理论情绪是遗传的原始情绪模式表现为恐惧、愤怒和亲爱。它们各有其发生的主要情境及其典型表现。用条件反射研究情绪变化得出结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步形成的;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在适应的条件下,又可形成分化条件
22、情绪反应,不良的条件情绪反应,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方法如重新条件作用或接触条件作用加以消除。(4)思维理论思维也是感觉运动的行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即思维,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即言语。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构成内隐的言语的肌肉运动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人类除了语言形式的思维之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5)人格理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但各个习惯系统所占的地位不同,对人格的分类和对个别人的人格的判断,是以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的。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改变人格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环境,使之在改
23、变的新环境中不得不去养成新的习惯系统,人格也就得到改造。二、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1. 梅耶的生理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只有采用与物理学相似的客观方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主张要发现神经活动的规律和模式,来解释意识经验和行为的事实。强调自己是方法论的行为主义,不必去否定心灵、意识的存在。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公开的资料。当意识在公开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科学的研究。2. 魏斯的社会生物行为主义(1) 主张心理学必须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科学,坚决排斥意识和内省法。(2) 人的行为、意识及人格最后都能分解为物理、化学等要素,还原为质子和电子的运动。这样就不存在那种超物理的意识的或心理的实体,而心理学也就不再以非物理实
24、体的意识为自己的对象,心理学成了物理学的一个分支。(3) 人的行为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和发展,并在社会影响和人们互动作用下形成的改变着的。但是个体无论受到怎样的影响,其行为都能照旧还原为物理的要素。3. 霍尔特的非正统的行为主义(1)坚持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主张神经系统只有传递功能而没有任何加工作用的外周论。(2)行为包括意识。意识是人的特定反应所规定的环境事物,人所意识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方面。(3)人的行为模式是通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基本途径是学习;其次是通过成年时代对童年时代行为模式的保持。学习动机既有来自外部刺激又有内部驱力如饥、渴等。(4)应该把反应看成是完成某种目标的
25、整体。4.亨特的人类行为学(1)心理学应当描述和解释、预测和控制有机体对外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外显行为。心理学应改为人类行为学,意识应称为刺激与反应。(2)坚信新实在论的观点,极力否认心物之间的根本差异。(3)用客观方法研究动物的符号过程,并对动物和儿童做了延迟反应实验。5. 拉施里的大脑机制论(1)否认客观事物与主观印象、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的区别。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两种,它们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2)通过对白鼠及其他动物脑切除的实验,提出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两条原则:整体活动原则和等功原则(3)大脑皮层并不存在具有确定定位点的感觉装置与运动装置之间的联结,因而脑的作用也
26、并非仅仅把内导的感觉神经冲动转换为外导的运动神经冲动。在学习中脑的作用比这复杂和积极得多6.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1)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由内在目的所驱策的,又称目的心理学。(2)强调行为的目的性,行为有七个标志:活动的自发性;活动的坚持性;活动方向的变异性;情境产生改变,运动即行停止;对出现新情境的准备性;由于反复,行为效果会有所改进;机体反应的整体性。(3)行为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本能。本能不是单个或成串的机械反射,是一种遗传的冲动倾向、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受纳、意志行动及介乎这两者之间的情绪等三个层面。情绪是本能的核心。(4)情操是一种改变本能的方式。情操是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而结
27、合成的一个系统,是情绪的最高的最集中的表现。在各种情操中,自我情操是意志活动的重要因素或决定力量。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也有一定的影响。 行为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从冯特到华生的心理学自然科学化进程?新行为主义19301960年初为新行为主义neo behaviorism。指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等的行为主义。这些第二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像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那样完全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开始注意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一、产生背景(1)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所谓“内心”世界,而是作为物理事件之一的“经验行为”。(2)操作主义的影响一切知识都来自
28、经验,经验也就是个人的一系列操作。操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操作或工具性操作另一种是精神操作或称智力操作(3)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完全排斥人的意识,在行为主义内部也引起了不满。二、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1. 研究对象以行为本身为研究对象,不必考虑它的本体或产生它的东西、涉及神经心理学。人类的行为是自动的、循环的、能够还原为物理学术语的东西。2.研究方法假设-演绎系统基本原则:有一套表述清晰的公设并且对重要的术语下具体明确的或操作性的定义;从这些公设出发,用最严格的逻辑,演绎出有关具体现象的一系列互相连结的定理和推论;对其假设的结论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并能在新观察到的事实、实验结果和理论的基础上
29、不断地修正;经过证明成功后,再把这些假设纳入科学体系之中。3. 行为原理(1)学习的性质:刺激-反应的联结 公式S-s-r-R,S为外在刺激,s为刺激痕迹,r为运动神经冲动,R为外部行为反应。引发行为的刺激极少是单个刺激,通常是一组刺激及其相应的刺激痕迹共同作用,共同决定了行为。(2)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和强化原则 学习的两个必要条件:刺激与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强化:初级强化是内驱力降低的过程,次级强化:经常与初级强化相联系的中性刺激也获得了强化的效用。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量称之为习惯强度。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强化条件下的刺激与反应的接近。(3) 行为的动力:内驱力内驱力是一种有机体组织需
30、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它的力量可以由生物需要被剥夺时间的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4)行为的抑制和消退 抑制指一个习得反应在不予强化的情况下重复引起,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以至完全消失。抑制分为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5) 零星期待目标反应 动物在达到目的物之前对中性刺激物产生了条件反应,由于这种反应是部分的、零碎的、于目标物之前的,故而称之为零星期待目标反应。三、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先驱)1. 整体行为及其目的性。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而且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行为分为两种:分子行为(molecular behavio
31、r);整体行为molar behavior。整体行为的四个主要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最小努力原则;可教性。2. 中介变量3.学习理论(1)符号学习理论根据一系列动物实验的结果,证明动物在迷津中行为是受一定目的指导的。根据对迷津中的颜色、声音、气味以至通道的长度、宽度和转角位置等特点的“认知”,把这些特点作为力求达到目的的“符号”,并表现出有所期待的状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期待”。(2)认知地图指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也是“符号-完形”的别称。(3)潜伏学习 指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一旦受到
32、强化,具备了操作的动机,这种结果才明显通过操作而表现出来。四、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 对行为的操作主义分析(1) 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行为的三个特征:由一定的情境引起,不必有机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别人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中介变量(2) 行为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动物和人类中最多的,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3)心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描述在先由实验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做出反应之间建成的函数关系。不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不需要假设性的解释、演绎和统计方法,而主张从经验性资料入手,采用归纳法,逐步进行科学的概括。2.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
33、究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以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和逃避惩罚的工具,所以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分化、消退3. 操作强化原理的推广与应用(1)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学习甚至最复杂的学习都可以分解和编制成为详细的行为目录,采取连续渐进法施教。(2)言语行为言语也是一种行为,服从于操作强化原理,也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3)社会控制计划根据行为控制的规律、创造出一套行为矫正术。五、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征1.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重视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2.主张整体行为观,更多地使用块状概念分析多种动作的构成,以改变华生局部性的分子行为观、把行为归结为肌肉运动的简单组合。
34、3.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用科学操作使心理学术语客观化、摆脱那些不能进行客观观察或科学论证的问题。新的新行为主义第三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根本摆脱早期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但已经大胆地把传统上被行为主义拒之门外的心理学概念,诸如意识、思维、心象等,回归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以趋向认知、整合吸收和突出社会内涵为主要特征。一、产生背景1. 行为主义的危机2. 实证主义的动摇和科学哲学态度的转变3.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出现: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大胆引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1.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特点: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35、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2. 交互决定论 在三维交互决定系统中,自我系统不仅作为行为的交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也在环境影响本身的形成与对环境的知觉中处于重要地位。3. 自我效能原理完形主义心理学一、心理学背景1.马赫的形式要素说:感觉是一切客观存在的基础2.厄棱费尔的形质学说: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及理论惠特海默、考夫卡、苛勒1. 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似动现象的实验 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惠特海默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格式塔,而不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
36、素的集合。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因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又决定各个部分的。1912年,惠特海默发表了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正式开始。2. 基本理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直接经验就是主体直接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苛勒:直接经验包括客观经验和主观经验。物理学只研究客观经验,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和量的测量。心理学既研究客观经验也研究主观经验,所以还应进行质的研究。考夫卡主张研究整体行为。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外界的现实环境)和行为环境(心中意识到的环境)。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制约和调节。心理物理场包括自我和环境。心理学
37、的任务就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关系。(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内省法、现象学实验法(3) 同型论 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4)组织知觉原则图形背景,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完形趋向原则,共向原则,简单原则,连续原则。完形趋向即趋向于良好、完善或完形是一条总的法则,其他法则则是这一总法则的不同表现形式。(5) 学习理论顿悟理论迁移: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领悟创造性思维:打破旧的完形而发现新的完形三、拓扑心理学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可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有边界相隔,要达到目标,
38、必须跨越边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个体的生活空间不只是在个体当前所处的地方,而是在个体期待要去的地方。个体的需要和紧张系统决定着生活空间中的动力。开创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先河。顿悟说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出成为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精神分析主要特点: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治疗实践中产生的;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从研究方法来看,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方法
39、,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一、背景1. 科学背景(1)物理学布吕克:生物是一个动力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化学、物理的定律也同样适用。唯能论代表奥斯特瓦尔德:能量是唯一的客观实在和世界的本原,宣称万物都是能量的派生物,甚至意识的能量造就了外部世界。(2) 生物学达尔文的进化论2. 心理病理学的背景麦斯麦术布雷德术注视和暗示诱发了昏睡状态,南锡派催眠与药物结合在一起,巴黎派弗洛伊德来到沙可诊所,学习如何运用催眠来治疗歇斯底里病人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1.主要理论:本能、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焦虑论、自我防御机制2.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对日常生活的分析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
40、.分析心理学体系(1)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情绪性观念群集,是整体人格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情结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既可以成为人的调节机制中的障碍,也可以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情结源于童年期的心理创伤和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2)人格整体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灵。心灵是一个整体人格,是人的一切意识到的如思维、情感、行动和一切潜意识的内容。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情结)、集体潜意识(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我)三个层次组成。2. 心理类型学:人格态度类型、人格功能类型3. 心理动力学: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1、4.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童年期(从出生到青春期),青年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老年期四、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1.个体心理学体系(1) 心理动力学理论自卑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人会尽最大努力对生理和社会方面的缺陷加以补偿以取得优越。追求优越是人生命中的基本事实。(2)生活风格理论补偿方法的不同形成了生活风格,指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梦的分析。(3)创造性自我 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4)社会兴趣理论 指
42、人具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人的社会兴趣最初是由儿童与其父母间的早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可通过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三大任务的解决来衡量。新精神分析学派背景:新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在同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人种学等理论的融合中形成的。它坚持社会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的原则,把重心从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新精神分析抛弃力比多学说和升华理论,把心理解释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而把社会同一性的任何破坏解释为病态。新精神分析也是把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同精神分析的许多论点和治疗技术结合起来的产物。他们把心理历程看作以反馈联系的
43、方式来实现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过程,认为潜意识是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一、安娜的自我心理学1. 反对本我对心理活动的绝对支配作用,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研究对象。2. 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3. 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了发展线索概念。二、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1.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诸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乃至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自我的适应机能,并不是自我与本我内驱力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里发展着。2. 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自我与本我都是从“未分化的
44、基质”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本我的本能发展,即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包括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防御机制)。3. 能量的中性化指一种把本能的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4. 自我的适应过程适应是一种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三种适应形式:自体成形活动、异体成形活动、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作出选择。三、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1. 自我及其同一性2. 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四、新精神分析的特点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的功能。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强调自尊心的启发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一、心理学背景1. 对行为主义的批评:批评行
45、为派S-R的机械观,坚持S-O-R公式,特别重视中介变量的功能;批评行为派过分强调客观的、量化的、可验证的方法和动物模型,否定对非物理性的人类本性的研究;批评行为派关于人类只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空的有机体的思想,否认人的自我同一性和内在的整体性。 2. 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肯定精神分析在发现潜意识、引入动机论和保护自我概念等三方面是有贡献的,但反对潜意识决定论、性恶论和悲观主义;新精神分析者有些即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联盟的成员,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重要的影响。3.整体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德国狄尔泰等从整体上研究人格及价值观;机体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者德国精神病学家戈尔德施泰主张人格不可分割,必须作为
46、整体进行探讨。“自我实现”一词也系他所创。4.完形心理学的影响如马斯洛指出:他的健康与成长心理学是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论、精神分析的动力论以及机能心理学的整合。二、基本观点和方法1. 研究对象 研究整体的人或人格;研究健康人的心理;研究人类中出类拔萃者;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和经验。2. 研究方法马斯洛整体分析法,罗杰斯现象学方法,奥尔波特的个体特征研究法把客观的、实验的、量化的和行为的研究同主观的、经验的、现象学的和意识的研究结合起来三、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1. 需要层次论需要与动机的关系;人类需要有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人类需要成等级系统。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2. 自我实现论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1. 人性观“形成中的定向趋势”2. 自我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现象场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经验,自我由现象变异而来。健康人格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满足”3.来访者中心疗法治